成功的细节描写——以小见大之功效

2014-02-02 19:04:31陈小向
新课程·中旬 2014年11期
关键词:长衫孔乙己橘子

陈小向

很多文章给我们留下的深刻印象,往往不是故事,而是细节。因此,我们要让学生掌握细节描写的基本方法,养成作文时进行细节描写的习惯。

首先,要培养学生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观察事物时,不但要用眼去看,用耳去听,还要一边用脑去思考。艺术大师罗丹说得好:“生活中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只有细致用心地观察,写出来的文章才能生动逼真,走出千篇一律的俗套。我们要努力培养学生拥有一双能发现美的眼睛。”

细致的观察是细节描写的前提,教师在引导学生观察事物时,除了要系统地感知事物的各个方面,还要变换观察点多层次地观察事物的各个方面和各种关系,从而抓住景观、事物和人物的特点,如何成功地进行细节描写,又应该在什么地方采用细节描写呢?

在教学中,我注意引导学生认识课文作者的观察方法,如《范进中举》文中描写:屠户见女婿衣裳后襟滚皱了许多,一路上低着头替他扯了几十回。这动作的描写活灵活现地画出了胡屠户一副拍马屁的奴才相。当范进道:“眼见的我这里还有几两银子,若用完了,再来问老爹讨来用。”屠户连忙把拳头缩了回去,往腰里揣。“缩”“揣”这两个同坐描写淋漓尽致地写出胡屠户的虚伪、吝啬,而且耐人寻味。又如: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了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下,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看、念、拍、笑、说”,这五个动词准确地写出了范进由默念到高声喊叫,到情不自禁拍手大笑的情态。入木三分刻地画出范进喜极而疯的情景。

一、从多个角度进行细节描写,让画面富有动感

要让笔下的景物栩栩如生,就要善于调动感觉器官,发挥联想和想象,多角度地描绘景物,这样能使所描写的景物富有动态,我们可开动“五觉”,可以从视觉上绘其形,从听觉上摹其声,从触觉上描绘其给人的感觉,从嗅觉写闻到的气息等。比如,朱自清先生写春风“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这是从触觉的角度写春风的温柔,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画的像,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这是从嗅觉的角度写春风的芳香;鸟儿将巢安在繁华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的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这是从听觉的角度写了一场春天的交响曲。

比如,施耐庵《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写鲁提辖三拳痛打镇关西,第一拳正打在鼻子上,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半边却便似开了个油酱铺,咸的、甜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第二拳打得眼棱缝裂,乌珠迸出,也似开了个彩帛铺,红的、黑的、紫的都绽将出来。第三拳正打在太阳穴上,却似做了一个全堂水陆的道场,磬儿、钹儿、铙儿一齐响。这三拳分别从味觉、视觉、听觉三个角度运用精彩的比喻形象写出鲁提辖痛打镇关西的情景,写出郑屠的可悲下场,真是大快人心。

二、善于从心理、语言、动作、外貌等角度进行细节描写,让人物“活”起来

能产生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可以通过对人物语言描写,传达人物心声及再现人物的个性;可以通过对人物的动作描写,来反映人物的内心情感,饱蘸人物申请;通过任务外贸描写,体现人物外貌气质和性格特征,让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如朱自清《背影》片段,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袄,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得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就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往外看时,他已抱着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挽他。他和我走在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儿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怕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出来了。

在如此短的篇幅中,透过人物语言、动作、心里、外貌、神态描写。把父亲的穿着、体态、步履、买橘子的过程和动作描写得栩栩传神,使我们不仅好像看到父亲憨厚朴实的形象,还感受到了父亲爱子之情。文章通过“探”“攀”“缩”栩栩如生写出父亲爬月台的艰难。文章通过对父亲的外貌描写,反映家境困顿,但父亲却在这种情况下,给“我”做了一件紫毛大衣,并亲自为“我”铺在坐椅上,以其抵御北国之风寒。父子衣着上的对比,留给读者自由想象的广阔空间。父亲买橘子回来后,父亲“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这“轻松”神情,“此时无声胜有声”,这是蕴含着深情的心理,是父亲为儿子做了一件事后的心安理得,是愉快的心情得到了释放的表现。课文通过父亲简短的话语,却饱含深情,充分表现了父亲对儿子无微不至的关心和深挚的爱。如“我走了,到那儿来信!”父亲点击孩子一路是否安全,叮嘱孩子来信好让自己放心,又如“进去吧,里边没人。”父亲不让儿子送他,催促儿子回车厢里去照看行李,事事为儿子着想。文章通过细节描写,捕捉生活中最美的形象——父亲疼爱儿子,儿子体贴父亲。文章通过细节描写,造成了情感上的波澜迭起,一次又一次地撞击着读者的心扉,达到以小见大的功效。

又如鲁迅《孔乙己》中孔乙己把茴香豆分给孩子吃,看到孩子还要,就直起腰来看看碟子,用手罩着碟子,说茴香豆不多了,“多乎哉?不多也。”这一细节描写,有动作有语言,还暗含表情和心理活动,真实而典型地表现了孔乙己既天真又迂腐,既善良又小气的性格特点。孔乙己“排出九文大钱”,仅一个“排”字就把孔乙己的思想形象鲜明地揭示出来了,别小看了一个动作,从中我们可以管窥出人物的思想性格。文中对孔乙己的肖像描写“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穿的虽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这两个细节文字至简,而含义极其丰富。“站着喝酒”表明这个科举场中的失败者从社会地位、经济状况看,也已经跌落到“短衣帮”的下层社会;长衫的脏破,又显示窮苦不堪和懒惰至极;然而他还是宁可穿长衫,则表明他别无所有,他只能靠这件又破又脏的长衫来保住一点“读书人”的“体面”。对于孔乙己长衫的细节描写,作为塑造形象揭示性格的点睛之笔,入木三分,形象地揭示了主人公迂腐寒酸、好吃懒做又死要面子、死不肯放下读书人架子的性格。如果能在这个细节描写上多下工夫,一定会产生十倍以上功效。

三、融情于细节景物描写之中,达到以小见大之功效

“一切景语皆情语”,在描写景物时融入自己的情感,使景物着上自己的感情色彩,做到情景交融,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才能更深刻地表现中心。如温书林的《南京大屠杀》一文开头先写举世闻名的南京城当今的城市风光,接着写一派生机勃勃和平繁荣的景象中,一位老太太因见到当年惨遭蹂躏的老槐树而又一次发疯。景和人形成的反差,给人震撼力、冲击力,提醒人们勿忘国耻,珍惜现在和平幸福的生活。

总之,真情源于细节,细节传递感情,有了细节,文章才会形象生动,才能与读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成功的细节描写,能起到“以小见大”之功效,能以“一瞬”的笔触给读者带来长久的记忆。我们只有平时深入细致地去观察生活,观察生活的细枝末节,才能在作文时以小见大、见微知著,给自己的文章添辉增色。

编辑 段丽君

猜你喜欢
长衫孔乙己橘子
晚清民国男士长衫结构工艺研究
辽宁丝绸(2022年1期)2022-03-29 00:58:40
《孔乙己》“读写结合”教学设计
橘子沉浮记
幼儿100(2020年32期)2020-12-02 06:15:36
漂浮的橘子
幼儿画刊(2020年5期)2020-07-24 08:41:58
橘子的自述
孔乙己(下)
孔乙己
分橘子
“民国长衫客”的微时代营销
国际公关(2015年10期)2015-12-17 01:10:09
长衫悠悠数风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