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社会阶层思潮对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

2014-02-02 19:48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社会阶层阶层大学生

王 洋

(唐山师范学院 经济管理系,河北 唐山 063000)

新社会阶层是在社会分工日趋完善的过程中发育出来的新的社会力量,是中国职业结构趋高级化的产物。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变革的深入,新社会阶层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冲击着原有的思想价值体系。在这种碰撞中,容易造成大学生价值观念混乱和行为偏差。本文结合新阶层思想观念的特点和大学生所处社会化阶段的特性,对新社会阶层思潮对当代大学生影响进行深度剖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一、新社会阶层定义及特征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随之而来人们的思想观念的转变,我国社会构成主体的描述已经从词语“阶级”转到词语“阶层”。其中,两者的联系在于:他们的核心内容都是“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在不同社会群体中的分配方式或配置方式的差异”。其中,阶级概念着重强调社会分工、生产资料的占有、财产所有制,特别是生产资料的占有的决定性意义[1]。阶层更看重可供选择的社会机会和社会资源的相似性。

新的社会阶层是对二战后新兴阶层的统称,这包括了蓝领与白领在内的中产阶级,以及科学家、工程师、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纳入新阶层。我国的新阶层的出现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而兴起的,在社会变革中出现的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社会阶层,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2],是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新的社会阶层,他们使用着全国半数以上的技术专利,直接或间接地贡献着全国近1/3的税收,每年吸纳半数以上新增就业人员。据统战部副部长陈喜庆估算,新阶层大约有5000万人,加上相关行业的从业人员,总人数在1.5亿人左右[3],如此壮大的新社会阶层呈现如下特征:

1.学历背景高知化,价值取向多元独立。新社会阶层学历和个人素质比较高,甚至许多人有留学背景,这个群体受西方文化影响较大,价值取向多元独立,思想活跃,接受新事物快,容易沟通,做事情不拘一格。他们追求自由平等,崇尚个人的地位、权利、价值和尊严,反对上尊下卑的传统等级观念,反对地位、级别等身份观念对管理秩序和工作流程的干扰。因此,他们更了解社会各层面的情况,关注社会问题,拥有更强的社会责任感和政治诉求。

2.消费者行为差异性,重视休闲活动。新社会阶层拥有高收入和高回报的工作,他们不同于其他阶层重储蓄的传统,很重视自身消费,其中用于休闲的支出占家庭总支出很大一部分比重,具有享受主义特征,名牌、奢侈品对他们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以显示他们的高端品位,一些传统的民族精神和老一辈的传承约束超出了下限,甚至被放弃。

3.市场竞争意识强,生活节奏快速。新社会阶层是从一部分社会成员从原来的阶层中游离出来的,他们主要集中在非公有制领域,具有开放性、流动性等职业特点,许多人在不同的所有制、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地域之间频繁流动,他们的职业、身份经常变动。因此,他们主体意识呈独立性,以经济利益为核心、以等价交换为原则、以利润最大化为目的,强调市场竞争,生活节奏快速。

4.高调与低调并存,行为务实具有目的性。行为的高调与否似乎是由于个人的性格因素,并不能概括到一个社会群体上,但由于传播媒体的作用,一些原本低调的新阶层人士也被公众所熟知,夸张了新阶层的光鲜亮丽和成功范式。虽然新阶层追求成功,也追逐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名气和利益,但他们更看重隐私的保护、行为的理性和目的性、行动的应该与不应该。

二、新的社会阶层思想行为对大学生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的信息“大爆炸”,上世纪90年代以来网络的广泛应用,新阶层的出现必定对大学生群体产生正面或负面的影响。

1.对知识重要性的认识。观念是事物的本质内化成自身的一种价值思想,是意识的外在表现。新的社会阶层中以马云、马化腾、李彦宏、俞敏洪等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对大学生群体的影响深刻,甚至成为当下众多学子追求和奋斗的目标。新社会阶层人士有着精益求精的学习态度,持续下去的学习动力,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对知识的理解与把握,创新应用等等,这些品质都会对学生群体产生积极的影响。新社会阶层中优秀代表自身的态度和行为将会对大学生起到模范效应,进而影响该群体进一步的选择,这是一种激励的后效应。新阶层多样化的价值观,重视个人的评估,强调自由平等的独立性,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体学习意识受到激发,加强自我意识与学习的有效统一。新社会阶层的发展和成功模式对在校大学生产生深远影响,促进大学生对大学学习知识重要性的认识,这种影响模式尤其随着媒体与网络的快速传播产生更加强烈的“重叠效应”。当然,事物具有两面性,与知识论、教育论相对的便是读书无用论,伴随着大学生就业偏低,读书无用论水涨船高。虽然新阶层学历和个人素质比较高,甚至许多人有留学背景,但大学生更重视他们成功的范例和奋斗的过程,却忽视了他们学历和知识。

2.与时俱进的消费观念。在定义中,这种阶层的人士都会拥有与文化资源趋于一致的经济资源,这个随着改革开放而兴起的阶层,抛弃了他们父辈“随风飘摇”的生活方式,而是在改革中运用自己的智慧选择了一条通过奋斗,自我创新,寻求自我价值而获得的成功创业路。为学生奠定了这样的信念:不管存在怎样的困难,抓住社会给予的各种机会,只要有能力,通过后天努力的奋斗,都会有改变社会地位的可能。新阶层人士追求刺激与新潮,这种伴随着改革进入中国的“新文化”,正在影响着年轻的一代,被赋予了冒险精神与勇敢者的挑战,帮助中国新一代走向世界。新阶层追逐吃穿的享受同样在引导着学生群体主流的发展,据调查很多学生都在以新阶层的价值证明自己的身份,追求奢侈品,这种“崇拜”有可能成为学生离开学校走入社会以后的消费观,同时在另外一方面,自主创业在待业学生群体中已经占据了很大的部分,这部分群体以改革初前辈们的精神价值作为指导自己创业的依据,而且这种创业的投入方向更深地延伸到了网络,2012年年初,中国商务部权威发布的2011年度贸易额显示,网上交易额达到创纪录的8060亿元。在消费的另一个角度看,近些年来,网上购物日渐成为大学生消费的主要渠道,这是新开辟的与信息化相适应的消费方式。由于追求新锐与时尚,大学生更多重视消费,而忽视了与消费相对的积累,这也不是批评大学生的消费观念,而是要明白消费与积累正确的关系,不能过分地偏重某一方面。

3.先就业后创业的职业观念。新社会阶层的“自我实现”影响大学生的人生目标定位。以往的新社会阶层作为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新生力量,建立了一批著名的经济实体,书写着个人职业发展的生动事迹,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等领域具有很强的影响力。他们不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和观点表达整个阶层的导向性,与大学生密切相关的是职业观念。职业观取决于价值观,大学生正处于求学阶段,并且渴望与社会的“零接触”,提高综合素质,成为优秀的社会一员,但是他们心理素质和综合素质都不太成熟,很容易受到在社会中各个领域中大放光彩的“榜样人物”的吸引。这种“榜样人物”有着强烈的自我实现的愿望,崇尚个人奋斗,价值取向多元化。大学生在就业观念改变的同时,最先被“潜移默化”的是职业认知,不管是在兴趣爱好,还是在职业选择上,大学生会对能力培养和社会分工有一定的了解,新阶层中“先就业后创业”(例:俞敏洪,1991年进入民办教育机构再到1993年的自主创业)的成功经历给大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发展的方向。新阶层人士在改革后所从事的行业、地域往往对大学生们有着极大的吸引力,同时也影响学生在选择职业时的诸多背景因素,例如城市分类、发展前景等等,这种对职业观的影响最终会反作用于他们的一生。

4.对个体现状的改变愿景更加强烈。正如上文的分析,阶层的划分更多是源于可供选择的社会机会和社会资源的相似性,新阶层经历了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到改革开放后的市场经济,认识到市场经济的灵活性和竞争性,他们对自身所处的环境有着更多于他人的思考,他们对个体现状和周围大环境的改变有着更为灵敏的嗅觉和更加强烈的愿景。我国正处于社会改革的深水区,社会结构面临调整,而调整的过程主要是通过社会流动实现的,如果从动态角度看,社会流动可以分为垂直流动和水平流动两方面,其中垂直流动则带给不同阶层人士身份的转变,同样也会享受阶层身份所带来的社会机会和社会资源。根据社会流动的普遍性原则和自获性原则,我国社会流动的水平不是很高,他们希望通过自身所在阶层对社会大气候的影响力来改变现状。同样,伴随着近年来大学生就业率偏低,新阶层对个体所处现状的不满意也影响到大学生,他们更希望社会给予他们公平自由合理地社会流动,拓宽社会接触面。当然,无论是新阶层还是大学生,这种愿景有助于加强各阶层之间的相互联系与互动,提高了社会系统内的活力,有助于社会整合,对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近年来,国家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了相对宽松的社会环境、优惠的国家政策来解决大学生就业率偏低问题,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一些大学生走上了自主创业之路。但是大学生并不是完美无缺的,他们自身的一些问题,往往在学校中并没有得到充分的显露,安逸的学校生活,使学生缺乏应对社会实践困难的坚毅性以及人格的健康和独立性,经不起挫折和打击,以至于走向社会,会明显地表现为不适应。

三、关于“正确引导新社会阶层思想行为对大学生的影响”的几点建议

第一,思想引导。首先要提倡思想多元化。新阶层带来的新思想会与旧思想发生碰撞,这种冲突所产生的动力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因此,新思想中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有利于人民福祉的、有利于个人全面发展的因素都应加以积极引导。但是,在新思想浪潮中,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主导地位,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同时,对于新思想中落后、消极的因素——诸如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质疑、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应加以明确地批判,并对受这些思想影响的大学生加以改造。最后,要加强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认可和重新认识,在接受理解尊重大学生的基础上,引导他们在发展自己、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为国家社会作贡献,传承中华民族的精华部分,不能数典忘祖。

第二,学习引导。应该明确的是学习是当代大学生的首要任务,学习包括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首先,对于理论学习应该夯实基础,大量增加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鼓励学生广泛地阅读专业书籍和其他有价值的书籍,完善自身知识体系。尤其对于专业知识的学习,要遵循“横纵兼顾、中西并举”的原则,既要学习先贤大师的理论研究,又要了解当代的最新学术成果;既要注重国内的理论革新,又要汲取国外的成功经验。同时,学生的理论学习应该增加讨论教学,进行师生讨论、同学讨论,使教师和同学的独到观点得到更大程度的分享。其次,应该增加实践学习的机会,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尤其对于人文类专业的学生,要鼓励他们走出校园,进入社会,使课本知识在社会生活中得到印证。如我校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都有机会到深圳专业对口的社工机构去实习3-6个月。

第三,消费引导。当代大学生应该树立符合社会风尚、符合时代潮流、符合大学生身份的消费观念。中国自古至今形成了厉行节俭的文化传统,所谓“成由勤俭败由奢”。从现今看,中国最大的国情是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突破这个阶段需要一个长期的财富积累。因此,应该提倡适度消费理念,即量力而行、合理消费,反对盲目追逐名牌、奢侈品,增加精神消费比重。教育者应调整人生观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在价值多元化的现实背景下,使大学生理性地看待新阶层的消费观念。

第四,职业引导。全社会应以互联网为主阵地,多渠道并举,加大对新阶层中成功人物、成功模式的宣传,使广大大学生开阔眼界、开拓思路、增长见识,广泛、全面地接收信息,最大限度地摆脱不利的现实条件的限制。要鼓励大学生全面评估自身条件、了解行业分类,选择适合的职业,促进成功模式多元化。尤其注意的是,对于成功人物的经验应批判地吸收,并不应该着重渲染新阶层中某一代表性人物作为成功的范例,避免大学生盲目地崇拜榜样,不顾自身条件地复制他人成功模式,要理性地看待“英雄式”的成功。在择业中,要正确看待自己的能力,吃苦耐劳,不要眼高手低、不肯脚踏实地。

综上所述,一方面应充分肯定新社会阶层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并广泛宣传其思想观念中有利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部分,如注重综合素质的提高、追求效率、重视创新等。另一方面,应对盛行的消极思想加以遏制,如过分注重金钱、过分注重物质条件、个人主义。全面认识新社会阶层的思想观念,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对引导学生在新阶层思潮的冲击下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具有重大意义。

[1]郑杭生.我国社会阶层结构新变化的几个问题 [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2,(4):5-9.

[2]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3]中共中央.关于巩固和壮大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的意见[Z] .2006.

猜你喜欢
社会阶层阶层大学生
黄永峰:追梦互联网新蓝海 彰显新阶层新担当
当“非遗”遇上“新阶层”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实现创新发展呈现崭新局面
新的社会阶层的政治参与与统一战线工作的新发展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发展趋势、挑战及组织策略
美国大学招生行贿丑闻凸显其阶层割裂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众富裕阶层如何理财
大学生之歌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