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留守农民职业教育培训研究

2014-01-31 01:24马建富
职教论坛 2014年10期
关键词:劳动力农民职业

□马建富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留守农民职业教育培训研究

□马建富

留守农民是我国新型城镇化推进中形成的特殊群体。我国留守农民呈现了以老弱妇孺为主体,就业以农业为主,缺乏心理安全等综合性特征。留守农民人力资本不足,缺乏职业培训是制约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关键。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建立县、乡(镇)、村三级职业教育培训网络;必须加强职业教育培训设计,提高培训的有效性;必须研究留守农民需求,提供优质的职业教育培训;必须建立具有公益性的职业教育培训制度等。

新型城镇化;留守农民;职业教育培训;人力资本

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以及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我国传统农民正逐渐分化成农民工和留守农民两大群体。留守农民是我国农民分化形成的一个新的重要群体。目前我国有大约5亿劳动力继续在农村劳作与生活,成为留守一族。新农村建设需要培养现代农民,留守农民也需要发展和提高自身素质,需要改善生活条件。如何让留守农民更好地参加新农村建设、增加收入和改善生活,是我们面临的重要研究课题。

一、留守农民的主要特征

留守农民是指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伴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进城成为农民工或经商后剩下的、在农村继续从事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农村劳动力。纵观社会发展史,任何一个国家的每次社会转型与跨越,都必然伴随着一个产业结构和社会结构的转换以及与此相关联的劳动力人口,尤其是农村劳动力的大转移,即由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农民向工人的转化。我国也不例外,在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与此相关的人口流动,并分化形成了转移进城的“农民工”和依然在农村的“留守农民”两大类群体。农民分化现象是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与传统的二元经济社会制度相撞击的产物。千百年来形成的巨大的农民群体出现分化,既是我国农村社会发展进步的标志,也是我国农村社会特殊性的反映。留守农民作为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时期的特殊群体,是其他国家在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过程中所未曾出现过的现象。

我国留守农民群体大致包括三类人:留守儿童、留守妇女和留守老人。由于青壮年劳力和农民精英向城市流动,使得本就缺乏组织资源的农村社区结构呈现出进一步松散的趋势,农村空心化问题越来越严重。综观我国留守农民群体,可以看出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一)人口特征

中国农业大学叶敬忠主持的“中国农村留守人口研究”结果显示,目前我国农村留守人口已经高达8700万人,其中,留守老人近2000万人,80.6%依靠农业劳动进行自养;留守妇女4700万人,92.4%成为“男工女耕”模式下农业生产的主力军;留守儿童2000万人,从事重体力劳动的情况较多[1]。不难看出,我国广大农村留守人口以“三八六一九九部队”为主体,其中,又以留守妇女为主。留守农民成为了农业生产的主力军。

(二)年龄特征

由于青壮年劳动力大多已经转移成为了农民工,因此,留在农村的劳动力自然年龄偏大。有学者2011年对河南省18个地市39个村庄,每个村庄随机选取约30户农户,共1305个样本家庭,5449个村民进行了问卷调查。由图1可清楚地看出,59岁以上的人大都留在农村,而年龄在16~39岁的人基本外出打工,40~59岁组中留守农业与外出打工的人员比例基本持平;留守农业劳动力70%的年龄在40岁以上,且老年人口占当地劳动力人口总数的23.09%[2]。

图1 留守农业和在外打工人员年龄构成比例

(三)心理特征

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不仅大大降低了留守农民的文化素质,影响了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的发展,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留守农民的生活安定,导致了他们心理问题的产生。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涌向城市导致的直接结果是:繁重的农活落在了这部分留守农民羸弱的肩上;留守妇女缺乏关爱和安全感,心理孤寂;留守老人缺少交流,生活孤单,内心空虚。而留守农民的心理素质与他们所需要承受的心理压力存在较大差距,由此引发了一系列问题的产生,甚至导致了一些负面、极端事件的发生。毫无疑问,留守农民的心理危机应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

(四)从业特征

农村留守劳动力从业的主渠道还是传统农林牧副渔。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非农产业比较效益的提高,养殖业、交通运输业、加工制造业、建筑业、餐饮宾馆服务业、个体工商业、信息服务业等产业在农村产业结构中的比例不断提高,农村留守劳动力就业出现典型的兼业性特征。

二、新农村建设亟需提升留守农民人力资本

我国大量农村劳动力已经或者正在向城镇转移。就全国而言,2008年外出农民工为14041万人,2009年增加到22978万人,2011年更是高达25278万人。在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过程中,许多有知识、有能力、身体健壮的农民率先涌入城市,而留下的绝大多数是那些老妇幼弱病残等组成的所谓“三八六一九九”部队。与此同时,伴随着农村大量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在我国农村出现了空前的“农民荒”。早在2006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课题组就新农村建设现状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调查,共涉及17个省(市、区)、20 个地级市、57 个县(市)、166 个乡镇、2749个村庄。结果显示,74%的农村已无可以进城打工的剩余劳动力,仅有25%的农村还有40岁以下的劳动力[3]。7年过去了,如今情况更为严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韩俊指出:“农民荒”的出现,意味着中国正在告别劳动力无限供给的时代,正在告别劳动力极其廉价的时代,这是国家进步的表现。过去农村是剩余劳动力的蓄水池,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但这个时代已经结束了。许多学者通过研究指出,在肯定农村劳动力转移对我国农村发展产生积极作用的同时,也要看到其存在的负面影响。他们认为,农村劳动力转移造成大量耕地无人耕种、农业科技难以推广,不利于农村经济发展及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特别是由于留守农民人力资本积累不足,制约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我国留守农民人力资本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两大方面:

(一)人力资本:存量较低,质量不高

人力资本存量是指经资本投资形成的,凝结于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和健康等。人力资本存量增加,主要表现为劳动力素质的提升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其直接效应是提高劳动者重新配置资源的能力,引起劳动者个人收入的增加,提高投入经济活动的工作质量,特别是人力资本存量的增长,可以改善劳动者的知识能力素质,使劳动者的创新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学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得到提高。然而,目前留守农民人力资本存量严重不足。

首先,我国农村劳动力基础文化素质整体依然较低。有关数据显示,我国农村平均每百个劳动力中,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人所占比重为5.94%,小学文化程度的比重为24.67%,初中文化程度占52.68%,高中文化程度占11.74%,中专文化程度占2.87%,大专及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仅为2.10%,而且西部地区12个省区这个比例更低,分别为13.16%、32.53%、42.43%、8.73%、1.99%、1.22%[4]。

从劳动力转移规律来看,观念新、文化程度高,有一技之长的农民都能率先或者更容易转移,如此的结果便是留守农民文化程度降低。有关调查显示,未受教育的人群中,85.49%以上留在农村,留守农业劳动力文化程度达到大学的仅为16.96%,农村留守人员平均受教育年限仅为5.56年,外出务工的劳动力文化程度明显高于农村留守人员,(见图 2)[5]。

图2 留守农业和在外打工人员文化程度比较

另有学者对山西省8个农村调查点留守农民分别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对象是农村年满16周岁至65周岁的常年留守在农村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的留守农民。调查结果显示,留守农民中以初中及其以下文化程度的为主,占84.73%;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仅占0.60%[6],留守农民的文化素质整体比较低,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发展现代农业的现实需要不相适应。

表1 山西334位留守农民受教育程度情况

其次,留守农民职业技能差。留守农民文化素质低,职业技能差,特别是拥有一技之长、年轻力壮的劳动者向城镇转移或者外出打工后,真正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留守农民的专业知识、职业技能和健康状况等人力资本进一步降低;但需要他们承担的劳动量却加重,需要他们掌握和运用的农业新技术却逐步提高,如此就形成了留守农民素质低与现代农业发展对其素质要求不断提升的矛盾。从相关调查研究结果来看,留守农民中“很了解”相关农业科技信息的仅占样本总数的1.0%,“了解”的也只有39.1%,“不了解”和“根本不知道”的比例达到33.7%和5.1%,另有21.1%的调查对象表示科技信息对他们来说无所谓,三者合计达到59.9%[7]。这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目前留守农民人力资本处于低水平的状态。

(二)职业培训:动力不足,针对性差

应该说,目前各级各类培训名目繁多,这些培训对农村劳动力转移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现有的各类培训,包括政府部门组织的培训,更多的是面向青壮年劳动力的转移培训。这就出现了这样的一种状态:一方面针对留守农民的培训较少,另一方面愿意接受培训的留守农民人数也大幅减少,培训积极性不高。原因也简单,随着劳动力转移,留守农民整体素质逐渐下降,且以老弱妇幼居多,这部分人既缺乏对参加职业培训意义的认识,又存在着负担重,生活压力大,自身接受培训能力有限的问题,因而,他们或者无法无力参加培训,或者对培训根本就缺乏主动诉求。调查发现,目前参加培训的人员,主要集中在50岁以下的中青年,50岁以上的老年人基本没有人参加。这就使得农村培训对象的选择成为难点,并导致培训效益的降低。另外,目前的培训往往是重技能,轻文化与道德,这样的培训难以培养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对于地处经济不发达地区的留守农民培训更是不足。原因就在于一方面缺乏培训需求,他们依然是传统的耕作方式,农业的科技含量低;另一方面,这些地区农村经济不发达,培训缺乏经费支持,而留守农民也因为无力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因而自身也不愿参加培训。更有甚者,在贫困地区的农村留守农民,即便是政府出资培训,有时都请不来,这种情况在农村各地都有。缺乏培训投资积极性直接导致留守农民人力资本积累缓慢。

三、提升留守农民素质的职业教育培训策略

留守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力量,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保证,没有留守农民素质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国务院印发的《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指出: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方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着力突破瓶颈制约,努力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但是,如果依靠目前的这批劳动力来推进新农村建设,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则令人担忧。从现代农业发展来看,国家要求现代农业建设到2015年取得明显进展,2020年取得突破性进展。一方面,随着我国农村土地经营制度等政策的调整,以及农村劳动力持续向外转移,必将出现土地不断向种田能手集中、土地经营规模逐步扩大的过程,这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另一方面,我国农业却由弱势的农村留守农民经营,这是一对明显的矛盾。因此,要想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必须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高素质的新型留守农民。

(一)建立县、乡(镇)、村三级职业教育培训网络

新农村建设需要培养多层次的现代职业农民和乡、村管理人员,这其中包括现代农业发展的技术人员,家庭规模经营的现代农场主,具有现代管理理念的乡、镇、村干部等。另外,所有留守农民都有丰富生活、提高生活品质的需要,也需要接受相应的培训。因此,有必要建立符合农村特点的新型农村职业教育培训网络,使全体留守农民都能在城乡统筹发展的大框架下享受全面的职业教育培训。当今倡导的统筹城乡职业教育培训,其实质不仅是要建立起一个统一的职业教育服务体系,也要求建立起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和均等化的职业教育培训服务供给体系,特别是要通过这一发达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的建立,促使农村社区所有的留守农民都能融入到城乡一体的大社会中去,使他们中的大多数都能通过培训成为新型农民,使他们每个人都能接受包括生活教育在内的各种教育培训。

根据我国农村特点以及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应建立县、乡、村三级实用型、开放型的留守农民文化、科技职业教育培训体系。这一网络体系的建立,有助于满足农村各层次留守农民职业发展和生活提高的需要。县、乡、村三级职业教育培训应各有分工,县(市)级职业教育培训主要是负责实训设施投入大、职业技能要求高的培训,主要是对农村管理干部以及农村发展带头人等开展培训;乡镇级培训应以社区教育中心等为主阵地,一方面可独立开展部分针对留守农民的培训,另一方面可以负责组织和提供必要的场所和设备,由县级以上培训基地或者有关条件较好的职业学校委派教师下乡提供技能性培训;村级培训主要是短期性质的培训,培训内容可以是技能性的,也可以是生活性的。

(二)加强职业教育培训设计

1.分层分类培训,提高培训的有效性。首先,根据留守农民文化程度、从业取向、年龄不同、发展意向不一进行分类培训。一般来说,对于青壮年留守农民,要紧紧围绕农业区域特点(特色农业)、现代农业(都市农业、旅游农业等)和农村用工需求,重点加强农业新知识、新技术、创业技能、政策法规、道德、心理等全方位的培训,全面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创业能力,使他们成为现代农业的骨干和家庭致富的带头人;同时,通过培训,使一部分相对年轻、文化基础较好的留守农民进入非农行业,为农村实行规模种植创造条件。对于年龄偏大,有着深厚土地情结,并且长期从事农业生产的留守农民,主要对其进行农业技术和生产管理与经营方面的知识培训,提升其适应市场农业的能力;对于文化基础差的人员可重点开展社区服务业及家庭手工业为主的实用技能培训。对于留守妇女,要重点加强各种健康知识、法律咨询、家庭教育和农业专业技能的培训,提高她们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种植养殖能力。

其次,根据服务对象的不同,对留守农民进行分层培训。根据提高农村基层管理者和技术人员的管理素质和技术的需要,开展对基层干部、农村科技工作者和有号召力的农村能人的培训;根据培养农村新型职业农民的需要,开展对家庭农场主、种田大户、从事农业加工和营销人员的培训;根据扶贫解困的需要,开展对困难户等处于弱势地位的留守农民进行科技扶持性的职业教育培训。

2.创新培训方式,提高培训的实效性。首先,由于留守农民在年龄、文化程度上具有特殊性,所以,要提高培训的实效性,就必须科学选择和确定培训方式。有关调查研究表明,留守农民最喜欢的培训方式是现场学习,所占比例为52.2%,相应地,通过电视学习、VCD学习以及通过广播学习等是留守农民不太欢迎的方式,所占比例分别为3.8%、8.2%和0.7%[8]。这就是说,在对留守农民进行培训时,要充分考虑到留守农民的意愿及其综合素质现状,适当地选择培训效果好、实践能力强的培训方式。

其次,要根据农村农业生产的季节性特点,采取灵活的培训方式。包括培训时间的确定、培训地点的选择都必须具有灵活性和便捷性。如,可以利用农闲或晚上,分年龄、分专业、分层次,有针对性地开办各种学习班,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免费集中学习、外出参观、技术交流等。

3.创建培训、示范和服务一体化的培训体系。留守农民的特殊性,决定了农民职业教育培训体系的建立必须具有适宜性。“农科教结合”是被我国长期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农民教育模式,而要在留守农民这个特殊群体中实施农科教结合,就必须建设好职业教育培训、科技示范、综合服务三大体系。

首先,必须建好并依据县、乡、村三级培训体系开展留守农民职业教育培训。在三级培训体系中,应充分发挥县级职教中心的示范、辐射作用,积极发展乡镇成人教育中心、社区教育中心,建设好村教育培训点,形成以县级职教中心为龙头,乡镇成人学校为骨干,村教育点为基础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

其次,要建立好科技应用示范体系。这是“科教兴农”的有效发展策略。留守农民基本科技素质差,而且,不太容易接受新生事物,因此,要使先进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就需要建立好科技示范体系,通过科技示范的辐射与引领,促进留守农民掌握和应用先进科学技术。为此,要科学地、有针对性地建立科技示范基地,包括建设好科技示范校、科技示范村、科技示范户等等,形成乡镇、村、户示范体系,使科学技术能迅速传播到千家万户。

最后,要建立综合服务体系。这是引导农民积极参加职业技术教育培训,解除留守农民后顾之忧,提高培训质量和效益的重要环节。这一服务体系包括开设科技咨询服务门市,组织科技服务队伍等等。在开展科技服务的过程中,要研究并依据农民的需要,围绕技术教育项目的内容,提供全面的服务,向农民提供技术咨询、技术信息、市场信息。学校专业教师以及各级农技人员要深入田间地头具体指导生产、经营管理,帮助农民开辟销售渠道,提供销售信息,形成“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体系。

(三)研究留守农民需求,提供优质的职业教育培训

1.要研究留守农民培训需求,提供有效的培训服务。新农村建设需要培育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各类各层次的新型农民。新型农民的多样性决定了他们对职业教育培训需求具有多层次、多元化的特征。总体而言,留守农民对于参加培训具有一定需求,特别是对于与主导产业相关的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生产技术需求稳中有升;非农产业劳动技术需求最为旺盛,特别是经济效益明显的产业生产技术教育最为明显;生产经营管理知识教育受到农村留守劳动力中精英阶层的青睐;文化卫生知识教育需求开始受到关注[9]。

但与此同时,留守农民对于目前政府以及社会提供的各类培训存在许多不满意之处。据研究者对江苏省13个省地级市的37个行政村进行的实地考察和问卷调查 (实地考察有访谈法和观察法,问卷共回收780份)得出结论:在就业服务方面,存在以下主要问题:(1)政府为农民提供的就业培训还不够,64.9%的人反映没有接受过政府任何就业培训;(2)农民获得与就业直接相关的信息还较少。只有3.5%的人获得了就业信息。农民获得的信息多且分散,但多数为市场信息、政策法规、农业技术信息、子女教育、社会保障信息等,所占比例分别为13.0%、13.0%、11.5%、14.3%、13.7%、20.8%。 (3)农民获取信息的渠道主要是电视。从电视上获取信息占51.9%,从报纸、网站、本地信息服务站、专业合作组织、专业户获取的信息所占的比例很低,分别只有 18.2%、13.7%、3.0%、1.8%、2.7%。 这说明,为农民就业、劳动力转移提供的服务仍有加强和拓展渠道的空间。在技术服务方面,对农业发展的技术指导和服务仍显得不够,提供的一些技术适用性差,16.2%的人找不到自己需要的技术,48.0%的人不知道农业技术推广站在哪里,44.3%的人遇到技术难题不知道找谁,其中有26.6%的人认为农村技术服务效果不明显,40.4%的人感觉技术服务费过高,还有13.7%的人认为农村的技术推广人员素质差。正因为如此,当农民在农业生产中出现技术问题时,28.0%的人自己解决,求助于县农技中心、乡镇农技站、村农技员和其他农户都不超过20%。农民日常获得新技术的渠道分散,新技术很少从正规渠道获得,如技术推广站、种养殖大户、专家咨询、各种媒体、现场技术交流会、技术培训班分别只有21.9%、13.3%、6.7%、12.9%、2.0%、3.3%, 有大量的新技术是从其他渠道获得的,占40%[10]。

2.激发留守农民主体意识,增强提升素质的自觉性。主体意识就是指人的主人意识或自主活动的意识,亦就是要作外物的主人,同时也要做自己的主人,自己掌握自己命运的意识[11]。留守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只有每个留守农民都形成了这样一种主体意识,并充分认识到自己既是新农村的建设者,也是新农村建设的受益者,才能促进留守农民以新农村建设主人翁的姿态,积极而主动地投入到新农村的建设中去,才能根据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把提升素质服务新农村建设转变为自觉的行动,也只有在这种情况下,留守农民的主体作用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值得指出的是,留守妇女是新农村建设绝对的生力军,政府以及全社会要关注经济不发达地区留守农民,尤其是妇女的职业素质的提升,加强心理疏导和调适,使他们逐渐认识到素质培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从而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

3.基于不同需求,实施新型留守农民培训工程。2012年11月,科技部副部长张来武在农业科技协同创新培训班上指出,中国务农人口严重老化,需发展职业农民发展现代农业。所谓职业农民,就是将农业作为产业进行经营,并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和规则来获取报酬,以期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理性经济人。而发展职业农民就是将现代农业专业化、职业化操作,以增加产业的附加值,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市场竞争力。河南浚县22个职业农民耕种了南苏村3150亩地,初步形成了“龙头企业+合作社+职业农民”的经营模式[12]。这就是职业农民在现代农业发展中作用的有力例证。为此,要在广大农村积极实施新型农民培训工程。以实施现代农业人才支撑计划为抓手,大力培养农业科研领军人才、农业技术推广骨干人才、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和农村生产型、经营型、技能服务型人才。围绕农业生产服务、农村社会管理和涉农企业用工需求等,加大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实施力度。大力发展农业职业教育,加快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育一批种养业能手、农机作业能手、科技带头人等新型农民。[13]

(四)建立具有公益性的职业教育培训制度

1.强化政府的主体和主导作用,加大对经济不发达地区留守农民职业教育培训的投资。相对而言,留守农民是我国农村的弱势群体,他们之所以成为留守一族,确实有颇为复杂的原因,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们由于年龄、角色责任、文化程度、职业技能、经济基础等的弱势性,不得已成了留守农民;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清楚地认识到,新农村建设、现代农业发展的重任恰恰就落在了他们的肩上。新农村建设既是经济发展的任务,也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因此,根据我国农村、农民,尤其是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实际,政府应该在留守农民的职业教育培训中扮演重要角色,起主导作用。这种作用,首先表现为政府要对留守农民的职业教育培训进行积极投资,提高留守农民的职业技能,促进他们掌握先进的技术和经营管理知识,这是留守农民进行新农村建设,改善自己经济条件的首要选择。许多研究都表明,促进农业生产量迅速增长和农业生产率提高的重要因素已不再是土地、劳动力数量和资本存量的增加,而是人的知识、能力和技术水平的提高,改造传统农业的关键是要引进现代农业生产要素,政府不仅要对物质品进行投资,而且重要的是向农民投资。舒尔茨通过对贫困国家经济发展的考察和研究得出新的结论:“毫无疑问,无论怎么说,限制贫困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是资本比较缺乏。……缺乏哪种资本?是缺乏传统的再生产形式的资本吗?不。非传统形式的资本是由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组成吗?是的。[14]”他指出“土地本身并不是使人贫困的主要因素,而人的能力和素质却是决定贫富的关键。”[15]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由于目前的职业教育培训经费主要是由省级和地方财政负责,这一政策对于经济不发达地区的贫困县农村留守劳动者培训而言是不现实的。经济不发达地区基本上是一个吃饭财政,本身经费就很紧张,对于承担留守农民的职业教育培训费用可谓心有余而力不足,而且,在经济不发达的贫困地区,即使是省级财政也往往是捉襟见肘,同样无力承担留守农民的培训费用。因此,对于经济不发达地区留守农民培训费用应该由省级和中央财政负责,对于贫困地区,更应该由中央财政负责全部培训费用,实行具有免费义务性质的职业教育培训。我国国力逐渐增强,也正积极倡导和谐社会建设,所以,对于留守农民,尤其是贫困地区留守农民的职业教育培训,其经费应逐渐由省级财政和中央财政共同负担,尽快过渡到中央财政负责;而对于经济发达地区留守农民的培训,省级财政可以继续分担一部分经费投入。

2.建立留守农民职业教育培训专门法。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点、难点都在农村,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在留守农民,因此,政府应以战略思维,基于新农村建设长远事业发展对留守农民素质提升的需要,积极推进留守农民的职业教育培训,并像义务教育那样作为一项提高国民素质的基本政策贯彻落实。为此,有必要尽快出台《留守农民职业教育培训促进法》之类的法律,从制度上保障和强制实行留守农民的职业教育培训,提升作为农村主体的留守农民的素质。这是一项攸关我国国民素质整体提升以及新农村建设的大事。在法律中,应该明确留守农民培训的责任主体,规定各级政府的职责;要规定留守农民接受培训的义务与权利;要明确规定开展留守农民职业教育培训的经费来源,明确经济不发达地区,尤其是贫困地区培训经费的落实与保障问题;要建立保障留守农民职业教育培训的评价考核和监管机制等。

3.建立留守农民职业教育培训的激励机制。职业教育培训只有成为留守农民的自觉行为,才能真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首先,要引导和激发留守农民参加职业教育培训的意愿和积极性,使留守农民通过职业教育培训深切感受到职业教育培训对其经济收入的提高和生活品质提升的作用,从而增加其参加培训的自觉性;其次,要建立促进个人人力资本投资和积累的激励机制。在这方面,政府以及社会各类公益组织等,可以通过成立留守农民职业教育培训基金等方式,尽量减少农民人力资本投资的成本,减小其风险成本、机会成本,循环累积农村人力资本。

[1]搜狐读书频道.中国农村留守人口丛书:九大问题亟待关注[DE/OL].http://book.sohu.com/20081201/n260957282.shtml/2008-12-01.

[2][5]郭之茵,张冬平.河南留守农业劳动力现状调查与分析[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12(3):201.

[3]李旭鸿.“农民荒”引发疑问:明天谁来种地[J].村委主任,2012(2):8.

[4]包演文,时力华.关注农民工与留守农民培育——新农村建设新思路[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2013(1):7.

[6]刘兆征.留守农民素质:现状、影响因素及提高对策[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1(5):88.

[7][8]鲁可荣.安徽省留守农民素质状况、培训需求及新型农民培训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0(1 上):17,18.

[9]杜彬恒,陈遇春.农村劳动力教育需求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1(3):58.

[10]邹农俭.农民对公共服务需求的调查报告[EB/OL].决策咨询,2012(22).

[11]杨金海.论人的主体意识[J].求是学刊,1996:21.

[12]调查组.22个职业农民耕种了南苏村3150亩地[J].中国农民合作社.2012(4):12.

[13]国务院.全国农业发展规划(2011—2015).

[14]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139.

[15]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44.

G710

A

1001-7158(2014)10-0051-06

马建富(1962-),男,江苏溧阳人,江苏理工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人文社科处处长、农村职业教育研究所所长,研究方向为农村职业教育与培训。

江苏省教育厅2013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基于新型农业现代化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研究”(编号:2013SJD880006),主持人:吕莉敏;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青年资助项目“新型农业现代化背景下现代职业农民的培养研究”(项目编号:C-a/2013/01/011),主持人:吕莉敏。

责任编辑 肖称萍

猜你喜欢
劳动力农民职业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2020年河南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5.81万人
广东:实现贫困劳动力未就业动态清零
饸饹面“贷”富农民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
独联体各国的劳动力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