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南州石漠化治理的主要做法及成功模式

2014-01-31 16:07邓家富
中国水土保持 2014年1期
关键词:晴隆黔西南州石漠化

邓家富

(水利部 水土保持司,北京 100053)

黔西南州地处云贵高原向广西丘陵过渡的斜坡地带,地势西高东低,北高南低,最低海拔275 m,最高海拔2 207.2 m。山地约占全州土地总面积的62.8%,丘陵占30.4%,山间平坝占6.8%。受新构造抬升运动的影响,沟道河谷下切强烈,基本成峡谷形状,地形复杂,地面破碎,地表极易被径流冲刷和侵蚀。长期以来,受地形、降雨、土壤等自然因素以及人口增多、农业耕作不合理和生产建设活动频繁等影响,植被遭到破坏,可耕地减少,土地石漠化现象严重,是全国扶贫攻坚11个重点区中唯一以“石漠化”名称命名的扶贫攻坚区,在全国500个石漠化治理工程县和扶贫攻坚石漠化治理重点区域的16市(州)96个县(市)中,黔西南州下辖的8县(市)全部纳入。严重的水土流失使土地资源遭到破坏,土地肥力降低,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恶化,生态失衡,水旱灾害频繁,阻碍了黔西南州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 黔西南州石漠化概况

1.1 石漠化状况

黔西南州位于黔滇桂三省(区)结合部,属珠江水系南、北盘江流域,是珠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和三省(区)重要的物资集散地和商贸中心。全州国土面积16 804.3 km2,其中岩溶出露面积10 129.51 km2,占全州国土面积的60.28%。根据1999年全国卫星遥感监测数据,黔西南州石漠化面积6 094.65 km2,占全州国土总面积的36.27%,其中:轻度3 430.87 km2,占石漠化面积的56.29%;中度2 238.51 km2,占36.73%;强烈441.78 km2,占7.25%;极强烈的13.5 km2,占0.22%。与1989年卫星遥感监测数据相比,石漠化面积增加了477.25 km2,如扣除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面积保护成果,实际新增流失面积远大于此。该州石漠化总体上呈现类型多样、面积大、范围广、程度重、治理难和仍在扩大等特点,是珠江流域乃至全国石漠化程度与水土流失最严重,治理难度最大,群众生活最贫困,最迫切需要治理的地区之一,石漠化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全州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

1.2 石漠化产生的原因

石漠化产生的原因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个方面。自然因素。碳酸盐岩易淋溶、成土慢等特点是石漠化形成的物质基础;山高坡陡,气候温暖、雨水丰沛而集中为石漠化形成提供了侵蚀动力和溶蚀条件。因自然因素形成的石漠化土地占石漠化土地总面积的26%。人为因素。岩溶地区人口密度大,经济贫困,群众生态意识淡薄,各种不合理的土地资源开发活动频繁,人为扰动严重,导致土地石漠化。人为因素形成的石漠化土地占石漠化土地总面积的74%,主要表现为:一是过度樵采。岩溶地区经济欠发达,农村能源种类少,群众生活能源主要靠薪柴,特别是在一些缺煤少电、能源种类单一的地区,樵采是植被破坏的主要原因。二是不合理的耕作方式。岩溶地区山多平地少,农业生产大多沿用传统的刀耕火种、陡坡耕种、广种薄收的方式,由于缺乏必要的水保措施和科学的耕种方式,使得土壤易被冲蚀,导致土地石漠化。据调查,监测区现有耕地中15°以上的坡耕地约占耕地总面积的50%。三是过度开垦。岩溶地区耕地少,为保证足够的耕地,解决温饱问题,当地群众往往通过毁林毁草来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这些新开垦地由于缺乏水保措施,土壤流失严重,最后导致植被消失,土被冲走,石头露出。四是乱砍滥伐。新中国成立以来,西南岩溶地区先后出现过几次大规模的森林资源砍伐,导致森林面积大幅度减少,如大炼钢铁时期大规模的砍伐活动和文化大革命期间推行的“以粮为纲”政策等,都使森林资源受到严重破坏,加速了石漠化发展。五是乱放牧。岩溶地区散养牲畜,不仅毁坏林草植被,且造成土壤易被冲蚀。据测算,1头山羊在1年内可以将0.67 hm23~5年生的石山植被吃光。

1.3 石漠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及影响

黔西南州所辖兴义、兴仁、安龙、贞丰、普安、晴隆、册亨、望谟8个县(市)均为滇桂黔石漠化片区重点治理县,除兴义市外的其他7个县又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136个乡(镇、街道)中,有88个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乡(镇)。按新的2 300元贫困线标准算,2012年末,全州尚有扶贫对象98.1万人,扶贫对象占全州农村户籍人口的比重达32.55%,比全省平均值高2.83百分点。贫困对象分布地区的生存条件差、基础设施差、基本公共服务滞后,贫困人口素质低、扶贫产业支撑力弱的状况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善,贫困农户收入增长缓慢,扶贫开发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和繁重。

1.4 石漠化治理取得的成效

2000年以来,在国家和贵州省的大力支持下,黔西南州立足实际,勇于探索,不断提炼、总结出有效治理石漠化的“晴隆模式”、“顶坛模式”、“坪上模式”等;至2012年,累计投入资金5.15亿元,治理小流域35条,实施封山育林197.69 km2、人工造林234.94 km2,综合治理石漠化面积1 065.23 km2,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随着石漠化发展趋势得到有效控制,全州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投资加大、增长提速、活力增强、环境趋好、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2012年,全州生产总值462.3亿元,同比增长15.4%;财政总收入103.5亿元,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增长26.9%;公共财政预算收入64.4亿元,增长4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85.4亿元,增长61.2%。

2 石漠化治理的主要做法及成功模式

在与石漠化抗争的过程中,黔西南各族人民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创新思维,积极探索,把生态治理、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小流域整治示范、扶贫开发、石漠化治理与产业发展相结合,总结出了有效治理石漠化的措施和办法。

2.1 加强调查研究,制定科学规划

一是根据自身气候特点,编制了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规划,提出了“6155”工程,即6个100万亩(15亩=1 hm2,下同),5个50万亩工程。二是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围绕草地生态畜牧业、生猪、烤烟、蔬菜、核桃、甘蔗、薏苡、油茶、茶叶、中药材、水果11个产业,以公路、铁路沿线和城镇、旅游景区周边为重点,大力实施产业带建设,明确每年每个县(市)至少打造1条以一个品种为主体的10 km以上的产业带,并将其作为州对县(市)农业考核的重要内容。同时,对“6155”工程进行了适度调整,明确了各年度推进的任务和目标。三是积极推进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按照省农业园区办的要求,编制了10个省级农业示范园区规划,制定了2013年的实施方案,对各个园区的建设内容、建设规模、建设标准、完成时限、责任领导、具体责任人作了明确。四是科学编制石漠化综合治理实施规划,建立石漠化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联席会议制度,研究解决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和遇到的困难,并及时向国家有关部委汇报,争取支持。

2.2 强化生态建设,实施生态移民

治理石漠化必须恢复植被,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黔西南州坚持自然修复与人工抚育相结合,采取坡改梯与拦沙蓄水并重,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效应,引导社会资金加大投入,加大荒山流转力度,大力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天然林资源保护、珠江防护林、速生丰产林、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等工程,森林覆盖率大幅提高。按照“工业化致富农民,城镇化带动农村,产业化提升农业”的思路,发展循环经济和生态工业,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实施中心城镇带动战略,积极实施扶贫生态移民工程,将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的农村人口搬迁到小城镇,从农业转移到二、三产业,从根本上缓解了人口对石漠化片区生态环境的压力。

2.3 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生态产业

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实现规模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是治理石漠化和脱贫致富的关键。黔西南州开展了为期6年的大规模生态建设,总结出的低海拔石漠化地区种植花椒的“顶坛模式”、中海拔地区种植金银花的“坪上模式”、高海拔地区发展草地畜牧业的“晴隆模式”,得到了国家发改委、农业部和国务院扶贫办的肯定。黔西南州借助三大模式,改变了在陡坡耕地种植玉米造成水土流失的局面,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种植比例由2012年的58 ∶42调整为2013年的49 ∶51。通过实施产业带、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和加大劳动力转移输出力度,土地流转力度进一步加大,土地产生的效益进一步得到提升,大大改变了老百姓因上山要粮而忽视生态的思想状态,变生态脆弱劣势为经济发展优势,有效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2.4 依靠科技进步,鼓励合理开发

依靠科技进步是治理石漠化和脱贫致富的基本途径。在确保不破坏自然生态的前提下,黔西南州建立健全科技推广体系,积极开展与南京林业大学等的合作,以新科研成果转化为动力,大力推广运用科技成果,认真抓好科技示范点建设,逐步在石漠化地区建立了一批水土可涵养、生态能恢复、经济有发展的特色生态农业生产基地,切实解决了群众致富、生态恢复等问题。鼓励各种所有制经济主体参与石漠化综合治理,实行“谁治理、谁经营、谁受益”的政策和以奖代补支持基础设施投入的激励措施,推动“谁破坏、谁恢复”管理措施的落实,构建了全社会共同参与治理的格局。

2.5 整合各类资金,集中连片治理

黔西南州多渠道筹措治理资金,积极探索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政府在加大投入的基础上,加强对部门的协调,按照“捆绑使用、各记其功”的方式整合资金,充分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益,引导民间资本投入,在石漠化较重的区域种植车桑子、牧草、金银花、花椒、猫豆等,实施集中连片治理,既治理了石漠化,又增加了当地老百姓的收入,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多赢。

2.6 积极引进外力,拓展对口帮扶

加大资金投入是治理石漠化和脱贫致富的重要保证。为此,黔西南州把拓展对口帮扶作为治理石漠化的重要举措,借助外力,后发赶超,力争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方面,努力争取国家在财政转移支付、项目建设用地、产业培育、税收、矿权、投融资等方面给予差别化支持政策;另一方面,加强与对口扶贫的中央机关和对口帮扶的城市对接,力争获得更多的支持,加大石漠化治理的投入,推动全州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同时,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利用治理石漠化的机会,选择既能治理石漠化,又能增加农民群众收入的品种,把石漠化治理与产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积极探索产业化治理石漠化的新路子,总结出了高海拔岩溶山区种草养畜的“晴隆模式”、低海拔区种植花椒的“顶坛模式”、中海拔地区种植金银花的“坪上模式”。

(1)“晴隆模式”。“晴隆模式”是黔西南州晴隆县自2001年以来,在高海拔喀斯特岩溶山区,通过科学的草畜方式,加强项目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建立灵活运行机制,严格项目资金管理,整合多种资源合力攻坚,创造出的一整套科技扶贫种草养羊模式。2006年在晴隆县召开的全国科技扶贫经验交流会上,“晴隆模式”作为南方喀斯特地区生态治理与草地畜牧业发展的典型范例得到肯定,“晴隆模式”现已成为贵州乃至全国科技扶贫的成功典范,成为生态建设与扶贫开发协调统一的典范,成为南方喀斯特地区生态治理与草地畜牧业发展的典范。截至2012年,晴隆县建成草场面积3万hm2,年末羊存栏45万只,产值6.8亿元,销售收入4亿元,受益农户达到1.68万户7.2万人,人均增收560元。贵州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晴隆模式”,在全省进行了大力推广,并将黔西南州晴隆、普安、兴仁、册亨、望谟5个县作为全省“生态畜牧业推进行动”首批启动县,从2008年起,每年每县投入的资金都在1 500万元以上,连续投入5年。截至2012年,全州共建成草地10.4万hm2,其中人工草地5.73万hm2,改良草地4.67万hm2;年末羊存栏89.5万只,出栏39.6万只,产值10.7亿元,销售收入6.94亿元,覆盖农户3.78万户15.12万人,人均增加收入510元。

“晴隆模式”能够获得成功,主要得益于两个方面:一是滚动发展的“中心+养羊专业合作社+农户”运作机制。即县草地中心代表政府无偿向农户提供种公羊、基础母羊、草种,补助圈舍,并负责技术服务、销售;农民出土地、出劳力,自己建草场,在中心的指导下进行圈养和草地管理,增加的羊群按2 ∶8比例分成(中心占2成,农户占8成),每年结算一次,中心把收回的20%基础羊群再发放给其他的贫困户饲养。通过滚动发展,一方面扩大了项目对贫困户的扶持面,使农户不出资金就能获得基础羊群发展生产,收入稳定增长;另一方面,中心帮助农民在实施项目的片区建立养羊专业合作社,养羊合作社设社长、副社长、片区负责人、会计、出纳等7~9人,社长和副社长由农户选举产生,专业合作社上联中心,下联农户,主要负责协调解决农户之间的矛盾、协调搞好草场以及羊群的日常管理,并参与羊只的销售,每销售1只羊中心提取4元作为专业合作社的日常管理费。二是有龙头企业支撑。为做大做强做优“晴隆模式”,晴隆县抢抓“贵州省百万只羊基地建设县”的机遇,吸引海权肉业投资2.03亿元,在晴隆县建成国内肉羊专业加工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的肉羊加工厂——晴隆县海权肉羊加工厂。该厂于2010年12月动工,集屠宰、排酸、分割、真空包装、速冻、冷藏为一体,目前已投产试运行。该项目的建成投产,能使“晴隆模式”得到更好的拓展,延长了产业链,对于推进贫困山区乃至黔、滇、川、桂的畜牧业发展及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顶坛模式”。“顶坛模式”是黔西南州贞丰县20纪末至今,在低海拔喀斯特岩溶山区的顶坛片区,因地制宜发展花椒种植探索出的产业发展、生态建设与石漠化综合治理有机结合的成功模式。贞丰县顶坛片区属自然环境承载能力低下、生态系统敏感脆弱的喀斯特地区。过去,顶坛片区有3 000多人,年人均口粮不足100 kg,现金收入不到150元,每年要靠国家拨救济粮30万kg才能勉强维持生活,以致有17户农户外迁,被专家学者称为“不具备人类生存条件的地方”。为改变现状,当地党委、政府20世纪末提出“因时因地制宜,改善生态环境,依靠种粮稳农,种植花椒致富”的思路,通过发动群众积极种植花椒,使种植规模逐年扩大,现在全村种植花椒的农户有130多户,种植面积667 hm2以上,年人均收入4 000多元,是全州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倍。2012年,贞丰县以顶坛片区为重点的花椒种植面积已扩大到2 000 hm2,年产干椒620 t,产值3 720万元,受益农户4 100户1.64万人,人均增收220元。

“顶坛模式”作为产业发展、生态建设与石漠化综合治理有机结合的成功模式,在黔西南州大力推广后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2012年,全州花椒种植面积已扩大到4 000 hm2,主要分布在贞丰、安龙、兴义等县(市),共产花椒1 240 t,产值7 440万元,受益农户8 000户3.2万人,户均增收200元以上。

“顶坛模式”的成功得益于强大的技术支撑。为提高花椒种植水平,贞丰县与贵州师范大学协作成立了“贞丰县石漠化治理农民技术学校”,将花椒种植技术列为重要的培训内容,不断加大对顶坛片区群众的培训力度,培养了一大批农村种植能手。同时,发布实施了《贞丰县顶坛花椒种植技术规范》,着力提升花椒种植的规范化水平,对种植户进行统一技术培训,实行统一良种、统一技术、统一管理、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采收,在育苗、移栽、管理、施肥、病虫害防治、采收等环节科技人员都到现场指导、检查把关,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发现、及时纠正,花椒的种植技术和标准较为规范。

(3)“坪上模式”。“坪上模式”是黔西南州地处中海拔喀斯特岩溶山区的贞丰县珉谷镇坪上村及附近地区20世纪末以来,因地制宜发展金银花种植,探索出的产业发展、生态建设与石漠化综合治理有机结合的成功模式。坪上村1995年以前,由于大面积开荒种植玉米等作物,植被遭受毁灭性破坏,岩石裸露面积增加,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日益恶劣,导致该村92%的农户生活水平低下,靠吃救济粮和返销粮度日。1997年全村人均纯收入仅为676元,人均吃粮不足150 kg。1998年以来,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引导下,坪上村及周边地区因地制宜,积极发展金银花产业,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和石漠化治理,逐步改变了坪上片区的落后面貌,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到2012年,坪上片区共种植金银花800 hm2,鲜花产量15 360 t,产值5 880万元,受益农户6 800户2.72万人,人均增收210元。

黔西南州依托退耕还林、“珠防”、“珠治”工程等项目,积极推广“坪上模式”,大力发展金银花产业,取得了明显成效。经过2005—2012年的实施,完成了2万hm2金银花基地建设任务,保存率达85%以上。金银花基地涉及全州8县(市),覆盖57个乡镇230个村42 563户182 530人,户均0.47 hm2、人均0.1 hm2,人均增收200元以上。

在“坪上模式”探索初期,为保证金银花产得出、销得掉,贞丰县即注意引入现代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以龙头企业带动金银花种植和订单模式的发展,由县药材公司负责贷款投资,县林业局负责技术指导,农户负责种植管理。2006年后,贞丰县与飞龙雨公司达成协议,每年由飞龙雨公司按合同订购和市场价格收购金银花,并订立保护价。如2006年的保护价为6元/kg,实际收购价为7元/kg;2007年的保护价为5元/kg,但在实际收购中直线上升,最后达到10元/kg左右。这一方式让农民吃了“定心丸”,种植利益得到了有效保障,种植积极性也得到了激发。

黔西南州石漠化治理“三大模式”实现了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相结合,不仅改善了全州脆弱的生态系统,还为治理石漠化做出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为贫困山区广大群众脱贫致富作出了重要贡献,对推动全州“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发挥了较好的示范效应。

3 存在的问题及下步工作建议

3.1 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黔西南州石漠化治理工作取得了较大成效,但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和不足:一是投入严重不足,治理进度缓慢,每年国家下达给黔西南州的治理任务约100 km2,只占水土流失总面积的1.5%,且国家补助标准不高,仅为25万元/km2,加之群众集资难度大,致使大部分小流域治理程度较低,进度缓慢。二是地方财政困难,匹配资金压力大,许多石漠化治理项目都需要地方配套资金,但地方财力有限,资金难以匹配到位,影响工程的全面推进和实施完成。三是一些地方对石漠化的治理认识不足,重视不够,一些地方对实施工作缺乏整体认识,思路不清,争取到投资后就松懈,一定程度上导致项目设计工作开展不得力,需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落实细化工作措施。

3.2 对今后治理工作的建议

(1)进一步加大石漠化治理资金投入。按照国家确定的滇、黔、桂石漠化综合治理扶贫功能区的划分,统一做好规划;这一特殊区域仅靠整合珠江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珠治”水土保持工程、生态草地畜牧业扶贫建设项目等工程将难以完成,建议国家进一步加大石漠化治理经费投入,确保治理任务圆满完成。

(2)进一步探索和创新治理模式。根据不同区域的实际和地理特点,大力推广“晴隆模式”、“坪上模式”、“顶坛模式”等治理模式,继续把石漠化综合治理与产业结构调整、特色产业发展、林业生态建设等有机结合起来,大力探索和创新石漠化综合治理的新办法、新途径、新模式。如贞丰在探索“四月李模式”,兴仁县在探索种植优质核桃、枇杷,安龙县在探索种植优质板栗等。为积极打造精品清洁小流域,必须在项目设计、措施配置、工程实施、建后管护、资金和项目整合等方面做出亮点,确保取得实效。

(3)建立石漠化治理部门协作联动机制。石漠化综合防治工程艰巨复杂,技术性强,涉及面广,需要组织多部门共同参与实施。无论人工造林还是人工种草,在苗木、草种选择和种植、管理等方面都有较强的技术性,修建水池、实施坡改梯更需要专业人员进行指导。建议整合发改、林业、水利、畜牧、农业、国土资源等部门的项目资金,共同实施石漠化治理工程,为石漠化综合治理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和技术支撑。

(4)采取以奖代补方式吸纳更多社会资金投入。建议把群众投劳和社会资金投入视作地方政府配套资金,以减轻地方政府的资金配套压力。

(5)进一步强化项目落实。一是分期组织各类督促检查和技术服务力量赴治理一线,强化对工程进度、工程质量、工程管理、基建程序、资金使用、建设成效的检查和监督。二是加强项目实施目标体系控制,科学分析和评价工程实施效果,确保成效。

猜你喜欢
晴隆黔西南州石漠化
黔西南州安龙县“十四五”石材产业发展内部环境分析
鲁甸县石漠化发展趋势及综合治理对策
云南省石漠化土地利用现状分析与评价
广西南宁市岩溶土地石漠化状况及动态变化分析
黔西南州旅游示意图
典型岩溶区不同水土流失强度区石漠化特征分析
“二十四道拐”抗战公路的保护与开发
姜仕坤:鞠躬尽瘁的县委书记
铭记姜仕坤
“四在学校·幸福校园”活动推进会在贵州省黔西南州贞丰县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