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媛,陈爱萍
(1.广州中医药大学体育健康学院,广东广州 510006;2.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广东广州 510631)
中国花样游泳队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在近几届奥运会和世锦赛中上升势头令人瞩目,与冠军俄罗斯队的差距不断缩小,尤其是在集体自由自选项目中,已占据了第二把交椅的位置。这与我们不断研究世界花样游泳的发展趋势和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攻关密不可分。通过查阅大量有关文献和资料,发现花样游泳自由自选编排中三维空间的研究未见报道,本研究将近3届奥运会届和第14届世界游泳锦标赛顶级赛事上花样游泳取得前六名的队伍,有关集体自由自选动作中立体空间和三维空间的运用的最新技术数据和技术元素进行统计分析。分析研究国际花样游泳的发展趋势,为国家队备战奥运会提供最新、最全面的参考数据及信息,同时为国内花样游泳训练和竞赛提供有参考价值的库存资料。
第28届奥运会、第29届奥运会、第30届奥运会和第14届世界游泳锦标赛中集体自由自选项目前六名队伍为研究对象。
1)文献法:
采用文献资料法广泛的资料收集,获得的相关文献资料为本研究提供依据。
2)录像分析法:
录像分析法观看第14届世界游泳锦标赛和近3届奥运会花样游泳自由自选项目录像并进行分析。
3)数理统计法
通过运用SPSS17.0统计软件处理,采用常规的统计方法进行检验,获得真实可靠的有效数据。
4)逻辑分析法
对各指标内容进行整理和逻辑分析,对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结论。
由表1可得:增加托举次数是集体自由自选编排一种明显的趋势。从总数对比可看到世界一流强队增加托举次数非常明显,如俄罗斯队,从28届奥运会的4次托举到30届奥运会12次托举,每一届的赛事都有2-3次的增加;西班牙队虽然在30届奥运会和14届世锦赛时减少了2个托举,仍保持有12个托举,仍位列各队之首,与俄罗斯队相比她们在托举的编排上启动更早。
表1 28届、29届、30届奥运会与14届世锦赛集体自由自选托举对比
另一方面,托举的难度也在增加。28届奥运会,基本没有托举的组合出现,而从29届奥运会开始,各队在每套动作中都有编排了1-2组托举组合,而且托举的层数也在增加。托举的层数从2层增加到3层,而且各队在第30届奥运会时,运用3层托举达到5次之多。俄罗斯队在托举组合的次数最多为5次,中国队3次,西班牙队4次,加拿大队3次,日本队3次。
中国队在30届奥运会之前举行的第14届世锦赛上的托举数量明显下降,呈负增长,而且与对手的差距较大。
这种情况清楚表明:各强队在集体自由自选比赛中采取了增加托举次数、托举层数和托举组合次数。归根结底占领空中优势、发挥立体效果是集体自由自选总体编排的新趋势、新概念。
从表2.第14届世锦赛和第30届奥运会集体自由自选托举与艺术得分对比表结果看:托举编排数量与艺术得分成正比,相关系数分别为0.979、0.997,即托举编排数量多的队,艺术得分均比技术得分高。托举增加次数和艺术得分、技术得分成正相关关系,即托举增加次数时,艺术得分和技术发得分也随之增加。西班牙队,全套托举次数最多,两次比赛分别达到14次、12次,其艺术得分比技术得分高0.66分、0.28分。在评分项目中0.66是一个很大的分差,而艺术得分低于技术得分的3个队(中国、日本、意大利),托举次数都在6次以下。
表2 第14届世锦赛和第30届奥运会集体自由自选托举与艺术得分对比
图1 前6名队在自由自选托举使用率的比较分析
从表2比较中国队两次比中总的托举次数最少,仅为4次和9次,其艺术得分与技术得分之差均为负值,即艺术得分比技术得分低。如第14届世锦赛中国队托举次数与西班牙队少10次,有非常显著的差距。而得分方面,虽然西班牙队技术分比中国队低0.63分,但艺术分却比中国队高0.01分;从中国本队得分情况看,艺术得分与技术得分之差是-0.35,(西班牙队是+0.66),这差距说明中国队的艺术分在奥运攻关中存在较明显隐患。
由此可见,托举次数在花泳集体编排中的地位是相当重要的,在裁判的评分中明显体现出来。托举次数和质量越多越高,艺术得分就越高。
2.3.1 托举技术的立体空间利用情况分析
表3 第30届奥运会与第14届世锦赛集体自由自选动作托举使用率对比
表3和图1托举使用率比较图的情况显示,托举技术的使用率上看,成上升趋势。西班牙队最高分别为19.18%和19.06%,其次是英国队、俄罗斯队,而中国队在第14届世锦赛中差距最为明显,而后的第30届奥运会上,中国队在自由自选托举使用率上提升最多,提高幅度为10%,俄罗斯队为6%,西班牙队保持原有水平,加拿大队为4%,英国队为3%,而日本队则下降幅度为1%。
托举技术不但在次数上成上升趋势,从时间上更明确的反映出托举所占比例及使用率呈明显上升趋势。
如图1所示,在第14届世锦赛中,托举折线波动较大,说明中国队托举数量与俄罗斯、西班牙队差距较大,而在第30届奥运会中,托举折线波动较缓,中国队在这方面的突破幅度大,另裁判刮目相看,从得分上获得了肯定。说明中国队与世界强队的差距明显缩小。
2.3.2 各强队立体队图形情况分析
表4 第30届奥运会与第14届世锦赛集体自由自选动作立体对图形运用对比
由表4所示,在立体队形方面:从14届世锦赛到第30届奥运会,前6名的队伍均有较大的增加,立体队形总时间的比例成上升趋势,提高幅度最大的是英国队达到7.70%,西班牙队次之,为4.45%。中国队最少仅为1.96%。见图2西班牙队和俄罗斯队优势较明显,说明中国队在立体队形上存在差距。
那么,以上数据说明立体队图形式与活跃游泳空间技术的主要部分之一,在立体编排中占重要地位。
图2 前6名队伍立体队形总时间比例比较分析
2.3.3 托举和立体队图形的总体综合情况分析
①集体自由自选动作托举和立体队图形时间利用情况分析
综合托举和立体队图的总体表现,见表5,西班牙队一枝独秀在世锦赛和奥运会中都达到了50%以上,分别为50.17%和53.88%,俄罗斯队为40.37%和50.49%。反观中国队和日本队,在这一指标上落后于欧洲强队,中国队在30届奥运会比赛中,有了大幅度提高从33.3.%提高到45.24%,提高幅度为11.92%。从而保证了中国队占据第二把交椅。
表5 第30届奥运会与第14届世锦赛集体自由自选动作托举和立体队图形时间比例
图3 14届世锦赛集体自由自选托举和立体队图形空间立体示意
图4 30届奥运会集体自由自选托举和立体队图形空间立体示意
图3和图4.是14届世锦赛和第30届奥运会集体自由自选托举和立体队图形空间立体示意图,通过图中中国队与俄罗斯队的比较,可看到俄罗斯队空间立体编排非常密集,2层托举和3层托举的空中优势突出,相比之下中国队缺乏空中立体竞争力,2层托举和3层托举的数量极需提升。
由此可见,托举和立体队图形的综合利用的比例,包括时间使用比例和立体空间使用比例两个方面,二者缺一不可,才是花样游泳空间技术的综合体现。
表6 30届奥运会与14届世锦赛集体自由自选托举三维利用对比
表4是第14届世锦赛和第30届奥运会托举技术类型的比较、空中三维利用的对比。各种不同方向不同维度的转体、旋转、翻腾及其组合是全套编排中创造技术亮点和艺术亮点必不可少的元素,是比较专项能力和艺术吸引力的硬指标。
在第30届奥运中获得前六名的队伍在不同方向和不同维度上旋转、翻腾的次数都有明显的增加。日本队在托举中A绕前后轴旋转上次数最多,两次比赛的总数为8次,西班牙队次之5次;B绕横轴旋转上西班牙占优势为2次;C绕纵轴旋转俄罗斯队总次数最多为6次,西班牙队为3次,中国队仅有1次。在第30届奥运会中,只有俄罗斯队和西班牙队有绕纵轴的旋转,其他队伍均没有这项技术的表现,说明绕纵轴旋转的技术难度较大,我们要想在难度上有所突破应重点提绕纵轴旋转技术,在编排上加强这项内容。垂直向上上,俄罗斯队最强达到10次。
综观整体数据,西班牙队的托举技术类型 最全面,空中三维利用较好,俄罗斯队次之,相比之下,中国队在这方面存在明显弱点,值得关注。
3.1 从近3届奥运会和世界大赛各强队的数据分析显示:占领空中优势,发挥立体效果是当前世界花样游泳集体自由自选总体编排的一个新趋势和新理念。托举技术是花样游泳占据空间领域的主要技术之一。在集体自由自选动作中空间的利用方面,托举次数、托举组合次数和托举总时间比例是全套动作编排的重要内容和不可忽略的因素。控制好空间的利用率是一套高水平编排的关键。
3.2 立体队图形也是花样游泳空间技术的主要部分。其数量与时间的比例在立体编排中占重要地位,不可轻视。
3.3 托举技术三维空间的利用是空中编排总发挥技术亮点和艺术亮点不可缺少的元素。利用好三维空间,创作出更难、更新、更高的托举动作可提升全套动作的技术水平和艺术水平。
3.4 中国队在立体队图形数量和时间比例上有一定优势,应继续加强;中国队应在托举次数、托举组合次数、托举时间比例上、立体队图性上改进与提高,以增强中国队在集体自由自选动作中空间的更大运用,占领空间优势。另一方面,加强托举的多维,多方向的旋转,提高中国队三维空间的运用。使中国队进一步提高技术和艺术水平。
[1]国家体育总局游泳运动管理中心、国际游联2009-2013花样游泳竞赛规则及裁判员手册[S].北京:国家体育总局,2009
[2]陈爱萍,等.花样游泳自由自选编排中三维空间与水域利用研究(2011A101)[R].课题成果应用报告
[3]陈爱萍,等.国内外优秀花样游泳运动员自由自选技术难度的比较分析[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3,23(4):71 74
[4]王媛,等.中国花样游泳集体项目几个奥运会攻关项目的探讨[J].素质教育,2012(7):3
[5]付磊,等.浅析花样游泳集体项目队形编排[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8(3)
[6]张颖.现代花样游泳自选动作特点及发展趋势[J].中国体育科技,1993(6):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