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震
(水利部 水土保持司,北京100053)
2008年,水利部启动开展了全国水土保持国策宣传教育行动,各地认真贯彻落实,成效明显。2012年,水利部进一步提出了实施“五个一”工程的深化国策宣传教育行动目标,各地深化国策宣传教育行动取得重要进展。在当前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和深化改革的新形势下,各级水土保持部门要以更大的力度、更加有效的措施,全力推动水土保持宣传教育工作,为普及生态文明理念,动员全社会参与水土保持、共建美丽中国营造良好氛围。
近两年来,各地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水土保持国策宣传教育实施方案》的总体部署,以实施“五个一”工程为重点,扎实推进水土保持宣传教育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各地都制定了富有操作性的国策宣传教育行动方案,有计划、有步骤、有经费、有措施地积极推进水土保持宣传教育工作,“五个一”工程的总体目标得到了很好的落实。全国有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在第一时间制定了深化国策宣传教育行动实施方案。各级水土保持部门中有2 372个明确了水土保持宣传教育责任,形成了1万多人的管理队伍和1.6万人的通讯员队伍,有1 378个市县与新闻媒体和宣传教育主管部门建立了联系机制。青海省将国策宣传教育作为水土流失治理的首要任务,部门一把手负总责,并列入目标管理体系,与业务工作同时研究,同时下达,同时考核验收。总的看来,各级水土保持部门一把手亲自策划抓宣传、高位推动谋宣传的越来越多,宣传对业务工作的促进作用日益明显。
各地以贯彻落实新水土保持法为核心,全面宣传水土保持的各项工作,效果明显。《人民日报》、人民网、新华网、中央政府网、《经济日报》、《人民政协报》、中国新闻网持续关注水土保持与生态建设,都在重要版面、重要位置发布了水土保持深度报道。各省主动联系中央和省级报刊、水利行业报刊加大水土保持宣传报道力度,共发表新闻作品4 000余篇。在水土保持法颁布周年纪念日,各地纷纷印发水土保持法图解和宣传折页,深入浅出地进行普法宣传。福建、陕西、山西在中央报刊以大篇幅集中报道水土保持治理成效。湖北、甘肃通过新华网和人民网深入宣传水土保持工作成效。青海在《青海日报》头版头条刊登的专题报道,引起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极大地促进了全省的水土保持工作。云南在《云南日报》深入解读省政府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水土保持工作的意见》,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
各地勇于探索,借助多种载体开展宣传教育,使公众在互动中强化水土保持意识,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各地在发挥传统媒体优势的同时,积极挖掘新媒体潜力,综合利用公益广告、动漫宣传、展览展示、电子屏幕、志愿服务、短信微博等多种手段,不断丰富和拓展水土保持宣传的形式和载体。2013年,全国共发布各类水土保持公益广告5 000余则。北京市常年在香山公园核心景区设立宣传墙普及水土保持知识。河北省向全省5 000万手机用户发送水土保持公益短信。广东省首度尝试幽默诙谐的动漫宣传形式,收到了良好反响。志愿服务也成为一种新的潮流,据统计全国已形成5.5万人的水土保持志愿者队伍,义务讲解员队伍发展到了4 000多人。湖南省锐意创新,组织自行车骑行志愿服务活动,成为流动的水土保持宣传队。这些新的宣传形式,有效地拉近了水土保持与公众的距离。
各地深入开展“四进”、“五面向”等宣传工作,各级领导、机关干部、管理对象、社区公众、中小学生都已被纳入水土保持国策宣传教育覆盖范围。近两年,各地开展的水土保持进党委、进人大、进政府、进政协“四进”活动达5 000多次,参与人数近10万人次。水利部批复的102个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和24个全国中小学水土保持教育社会实践基地成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辐射源,开展中小学生实践活动达2 000余次,参与青少年超过17万人。针对不同宣传对象特点,水利部组织编写了小学版和中学版水土保持科普教材,面向青少年宣传普及水土保持知识和生态文明理念;编制了水土保持行业从业人员培训丛书,加强对管理对象和基层干部群众的系统培训。福建、黑龙江、北京、深圳、四川、湖北、江西、甘肃、青海、广东等地编制出版水土保持科普读物超过30万册。
近几年,各地投入水土保持国策宣传教育的经费累计达8 300多万元,其中省级投入1 000多万元,有力地保障了水土保持宣传教育工作的持续有效开展。陕西省出台的《陕西省水土保持条例》,首次通过立法形式把水土保持纳入到中小学教育内容。西安市投入1 800多万元,在市中心的汉城湖景区建成600多m2的水土保持科普体验馆,以创新性的思维、精品化的设计、高科技的手段,切实激发了广大市民了解水土保持知识的兴趣和热情。山西省印发通知,明确要求从水土保持补偿费中解决水土保持宣传经费,两年共落实1 500万元。云南省2013年筹措下达各州市宣传工作经费250万元。
党中央、国务院围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做出了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对水土保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全新的任务。做好新形势下的水土保持工作,必须使宣传教育先强起来、跟上去,做好舆论引导,凝聚最大共识,积极营造有利于水土保持事业发展的社会氛围和外部环境。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布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并强调要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水土保持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内在要求。水土保持宣传教育是生态文明宣传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生态文明的现实途径。水土保持宣传教育要立足于树立全民生态理念、提升全社会生态保护意识,用公众易于理解的方式深入诠释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生动讲解水土保持对改善生态系统和修复生态环境至关重要的作用,塑造全民节约、保护、珍爱水土资源的价值形态,激发全社会关注、参与、支持水土保持的饱满热情。要按照中央山、水、林、田、湖系统治理的思路,重点宣传强化水土保持的综合性、系统性、协调性特点,巩固和强化水土保持在生态建设中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提高各级政府、有关部门、社会各界对水土保持的关注程度、认知程度、重视程度,形成水土资源保护合力,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从第四次水土保持普查的情况看,全国仍有295万km2的水土流失面积,96万条侵蚀沟道。按照中央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在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上取得决定性成果的要求,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任务异常紧迫,随着防治难度的不断提高,治理成本的不断攀升,加快水土流失治理步伐急需国家和地方投入更多资金、给予更多重视。因此,各级水土保持部门必须切实加大工作力度,宣传水土保持效益和作用,大力推进水土保持进党委、进政府、进人大、进政协的“四进”活动,引导推动各级政府将水土保持纳入目标考核,落实水土流失防治责任。
经过几代水保人的艰苦奋斗,水土保持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水土保持工程为国家生态建设贡献了力量,为老百姓谋得了实惠。水土保持建设的成果、成效与经验,看得见、摸得着、讲得出,最容易被社会理解、接受,需要我们大力宣传,充分展现水土保持的行业形象,让各级政府部门与广大群众充分认识到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为今后水土保持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宣传教育是水土保持重点治理、监督执法等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当前正是新法配套制度密集出台的关键时期。刚刚出台的《水土保持补偿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和各省水土保持法实施办法要从文字变为铁律,势必要经过深入持久的宣传工作,才能真正落到实处。因此,各级水土保持部门都应该大力加强法制宣传,主动送法上门、送法下乡,主动宣传水土保持法律法规,主动解释法律和规章条款要求,最大程度地赢得理解与支持,增强管理对象遵守法律规定的自觉性。要通过正面引导,树立一批水土保持生态治理典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撬动更多资金投向水土流失治理,通过警示宣传,反映开发建设项目造成人为水土流失的严峻形势,引导全社会关注水土保持,向着生态友好型的绿色发展方式转变。
近期,宣传教育工作要以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围绕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和改革发展大局,加大力度,进一步深化水土保持国策宣传教育行动,不断增强宣传教育对水土保持事业发展的支撑作用。加强宣传教育工作,要切实做到“六个必须”。
各级水土保持部门的领导都要亲自策划、指导宣传工作,切实把水土保持放在生态文明建设重中之重的位置研究谋划其宣传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把宣传教育同各项业务工作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纳入工作全局同步研究部署,狠抓落实,做到周密安排、有序开展、及时总结。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宣传、主动谋宣传、定期促宣传,牵住促进全局工作的牛鼻子。具体分管宣传的负责同志要充分认识到自己肩负的重要使命,有力有效地推动宣传教育工作。水土保持监督、治理、监测各业务部门和各级业务支撑单位都要建立全员宣传格局,积极主动地及时宣传各自领域内的亮点、进展。
各地要落实目标责任制,建立量化评估体系,全面评估宣传教育工作水平。要坚持宣传计划先行、宣传与业务并举,切实建立管用长效的工作机制,形成良好的宣传局面。年初,各级水土保持部门制定的年度工作要点要明确提出宣传教育工作目标和实施方案,并纳入年度工作目标考核,切实提高宣传教育在水土保持工作考核中的比重。年内,要做到宣传教育和业务工作同步推进、同步落实、同步检查。对宣传工作做得好的地方,将优先考虑安排新项目或适当增加中央水土保持投资。凡是使用中央资金的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和中央财政预算专项项目、水土保持科研项目都应该将水土保持宣传教育纳入项目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提出相应的量化、进度和质量指标。
任何一项成功的宣传案例都必然经过精心的策划和反复的推敲。做好水土保持宣传工作,一定要秉持精品意识。例如,近年来各级水土保持部门推出了很多质量较高的电视作品,但从制作的精良程度、立意的高度、挖掘的深度上看,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与当今人们日益提高的欣赏水平和认知层次还有一定的距离。因此,水土保持部门必须狠下功夫,努力提升宣传教育工作水准,多出宣传教育精品成果。
各地要针对不同宣传对象,定位宣传、突出实效。要根据水土保持工作重点的不同,明确宣传对象和宣传群体,增强宣传的针对性和适用性。例如,水土流失严重的县(市、区)应充分借鉴宁夏水土保持进基层党校的经验模式,加强对水土流失区基层领导干部的宣传教育,充分调动基层领导干部做好水土保持工作的积极性。又如,对广大公众和群众的宣传,可以借鉴甘肃等地的做法,大力推广高速公路沿线设立广告牌宣传等模式,在人口密集、交通枢纽等地区布设宣传公益广告牌,持续、深入宣传水土保持,让群众看得见、记得住、讲得出,达到良好的宣传效果。
要整体性地提升水土保持宣传教育工作水平,必须要有好的载体作为支撑。从实践效果上看,水利部开展的三年全国水土保持国策宣传教育行动和深化国策宣传教育行动,就是国家层面的有效载体。各地也应该因地制宜,设计适合本地区的宣传教育载体,整体策划、整体推进,通过一段时间的持续努力,将本地区的水土保持宣传教育水平整体提升到一个更高层次。在宣传方式的拓展上,近年来各地都有很多创新,值得肯定并大力发扬。一方面我们要更好地运用主流媒体向上反应情况、统一上下认识、引导社会舆论的重要作用,在宣传主渠道、主阵地上占有一席之地,发出水保声音、谈透流失危害、讲好水保故事,在主流媒体大音频、持续性地宣传水土保持,扩大影响。通过有效的主流媒体宣传,形成各级政府、有关部门、相关行业、不同界别支持水土保持的广泛共识。另一方面,水土保持部门要突破传统宣传手段,适应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增强驾驭新媒体、新技术为水土保持服务的能力,主动用好公益广告、网络、动漫、图解、微博、微信、短视频、参与式志愿活动等多种形式,提升宣传教育的亲和力、感染力和吸引力,广泛传递水保有益、人人有责的正能量,多元化、制度化、系列化地进行全方位宣传教育。
各地要多渠道筹措资金,保障宣传教育经费,确保水土保持宣传教育工作得以落实。要积极申请财政专项开展宣传工作。各级制定的水土保持补偿费使用管理办法,都要明确将水土保持宣传教育列入支出使用范围,全力保障宣传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要积极动员水土保持受益单位、水土保持技术服务单位、生产建设单位,加大投入,共同做好水土保持宣传工作。要借鉴世行项目经验,在开展重点治理工程的同时,安排项目资金大力开展项目宣传和经验推广工作。
2014年,各级水土保持部门要明确工作重点,确保在以下三个方面取得突破。
一是推出一批高水平的水土保持电视宣传力作。要充分发挥电视作品受众多、覆盖面广、冲击力强、公信力高的优势,扩大水土保持社会宣传效果。今后一段时间,各省应以水利部与省(市)优秀电视宣传片为参照,精心制作一部高水平、高质量的水土保持宣传教育电视宣传片,用群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展现方式和语言风格,普及水土保持知识、传播水土保持理念、警示水土流失危害、展现水土保持成效、营造水土保持氛围。各主要流域的水土流失防治工作、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都要有意识地加强自身宣传,积极制作展现流域和工程特色的专题片、宣传片。基层水土保持部门要以推广水土保持实用技术、强化水土保持意识为重点,面向广大群众开展电视宣传。
二是大力开展示范工程宣传。要进一步抓好本地区的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与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示范工程建设,总结示范工程的成功经验,加以宣传推广,形成示范带动效应。各地要继续扎实开展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和全国中小学水土保持教育社会实践基地创建活动,重点做好已有科技示范园的完善提升,切实建设好、管理好、利用好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要继续推进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示范工程建设,积极创建,精心打造,认真总结,大力推广。
三是抓好宣传队伍建设。各地要切实配备有热情、肯干事的精干力量从事宣传工作,大力加强宣传教育队伍培训,努力建设一支懂宣传、善宣传、重宣传的专业水土保持宣传教育队伍。要切实加强全国、流域和省级水土保持网站宣传通讯员队伍建设,扩大稿源,增加网站信息量,加快信息更新频次,严格审核把关,提高信息质量,及时准确地反映水土保持工作进展。要充分发挥好水土保持行业期刊的作用,《中国水土保持》、《水土保持应用技术》杂志采编人员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围绕水土保持中心工作,精心编排版面,严格遴选稿件,主动采集、组织、挖掘有价值、有深度的高水平文章和鲜活素材,不断提高刊物质量,将杂志办成集专业性、知识性、实用性和资料性为一体,满足不同层次需求的综合类科技期刊精品。各地要积极组织水土保持工作者认真总结工作经验,钻研业务技术,勤思考、多动笔,积极为杂志提供好稿件,促进水土保持工作交流,提升事业发展整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