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景德镇“非遗”传承人的现状考察及发展建议

2014-01-30 16:09陈航宇
中国陶瓷工业 2014年5期
关键词:瓷厂粉彩非遗

陈航宇

(景德镇陶瓷学院,江西 景德镇 333403)

对景德镇“非遗”传承人的现状考察及发展建议

陈航宇

(景德镇陶瓷学院,江西 景德镇 333403)

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已经进行了十余个年头,但对于“非遗”的研究依然重要。当前我们并不缺少一些宏大的有关人类文化遗产或文化资源保护的理论,我们缺少的是对真正对生活和实践的近距离直接观察和剖析。本文采用艺术人类学的田野考察法,进入田野,与传承人面对面交流,收集到第一手的资料,提供一幅鲜活的景德镇“非遗”传承人图景,在此基础之上主要分析了景德镇传承人的知识结构和传承模式,并对景德镇的“非遗”传承提出了发展建议。

非遗传承人;景德镇;田野考察;传承模式

1 景德镇“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分析

按照国家要求建立国家级、省级、地市及县的四级保护名录体系的基本方式和原则,景德镇“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也属于国家级、省级、市级保护名录体系之内。根据数据统计,景德镇“非遗”三级传承人共计308人,其中国家级传承人于2008年、2013年评定两批分别有4人和6人,共10人。可以看出,景德镇的“非遗”传承人保护工作是按照国家设定的分级保护名录体系,呈金字塔型开展的。拥有充足数量的市级传承人,为向省级和国家级输送传承人建立了充足的人才储备。

以国家级传承人为主要考察对象,第三批和第四批的传承人很明显是两类完全不同的人群。第三批的两位1954年以前出生的老艺人均为“带子传艺”①带子传艺:带子传艺是景德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为挽救特种传统艺术而专辟的传艺渠道。1976年,中共景德镇市委根据国务院[1973]46号《关于允许老艺人带子女进厂随父学艺》的文件精神,决定由市劳动部门给出指标,在市内招收一批特种技艺职工子女进厂,分别安排在多项特种工艺岗位上随父学艺,以继承及发扬景德镇传统陶瓷的特种技艺,这些小艺徒进厂时,大多是13岁一16岁。出身,没有受过太多教育。曾经在国营瓷厂工作,现在在古窑民俗风情博览区,终身都是某一道制瓷工序的工匠身份。传承人的身份除了给他们带来了些许政府津贴之外,没有带来什么其它影响,而且他们不愿意也没有条件再将自己的技艺传承给下一代。

比如古窑的王炎生师傅,他告诉笔者他从11岁开始就随着父亲“带子传艺”。进入到建国瓷厂从事拉坯工种,1995年建国瓷厂改制之后又来到了古窑瓷厂。现在在私人经营的古窑民俗博览区依然从事拉坯工作,可以说拉了一辈子坯。与之前不同的是,现在的拉坯工作主要是作为为游客表演的性质,而且每天最少要拉75个碗。这75个碗用于下一个制瓷环节使用,最终要进行销售。像他这样在古窑民俗博览区打工的陶瓷成型艺人,每个月只能休息两天,工资为1500元。王炎生师傅是生于1936年的老人了,他这辈子一共只带过两位徒弟。并且由于精力不足,再也不愿收徒。在古窑工作的“非遗”传承人不少,大都是这样的情况。绘瓷的工种,工资要高一些,传承人维持自己的生计没有问题,但是都没有精力和机会带徒弟。

而第四批的四位传承人均达到了大学学历,均有过各大瓷厂、轻工业部陶瓷研究所、陶瓷馆等单位的工作经历。当前分别在企业、学院、研究院等地工作,在企业或研究院工作的甚至就是企业和研究院的创始人。他们当下的职业也相应地对应了他们的传承模式。而且除了传承人的角色,他们往往都还有其它的身份,如工艺美术大师、教授、高级工程师等等;传承人的身份对他们带来的并不是事业上的帮助,而更多的是对其本人的重视和自我的认可,他们对自己传承的前景也持相当乐观的态度。

比如景德镇颜色釉陶瓷艺术研究院的创始人邓希平,1965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化学系的大学生,毕业后分配到景德镇,在轻工业部陶瓷研究所拜师学习颜色釉,1984年担任景德镇建国瓷厂副厂长、总工程师。1995年建国瓷厂解体后,她把景德镇建国瓷厂的老同事们聚集起来,成立了“景德镇市建国瓷厂邓希平工作室”。2010年在市政府的支持下成立了“邓希平陶瓷艺术馆”和“景德镇颜色釉陶瓷艺术研究院”。这些年她恢复了很多失传的工艺,也创造出许多新釉料品种,使景德镇的窑变生产技术上升到了一个全新的水平。邓希平老师在颜色釉瓷方面的研究依然在继续,她不断号召新的年轻人加入到这一行,继承发扬景德镇的悠久历史。邓希平老师在人生经历、做出的贡献、社会地位等方面可以说达到了一个地域名片的高度。

第四批国家传承人也是所有样本传承人中整体素质、社会地位和传承情况最优的一个群体,从第三批到第四批国家代表性传承人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可以看出国家对于评定代表性传承人的概念和标准在发生着变化,也可以看出景德镇的“非遗”传承人虽然同为传承人,但是并不能归属于同一个群体。

2 景德镇“非遗”传承模式考察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重点在于传承。传承是通过什么途径达成的?这就是我们所要考察的传承模式。

传统的传承模式就是口传心授的传统师徒制,新世纪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当然不能永远停留在传统的传承模式,创新的本质也要求更先进的传承模式。景德镇当前的“非遗”传承模式,可以分为三类:个人传承、学院传承和企业传承。

个人传承指的是个人通过传统师徒制的形式收取徒弟,耳提面命,带徒传艺。传统师徒的优势在于师徒沟通密切,对传习技艺来说是最简单也最有效的方式。劣势在于传承规模和范围有限,传承人终其一生带的徒弟也不超过几十个,有些甚至只有几个,能够成为下一代传承人的就更少。景德镇的“非遗”传承有超过80%都是采用这种个人的传统师徒模式,一些小众的“非遗”项目就容易濒危。比如“没骨彩”传承人杨霆,景德镇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也是“没骨彩”这一技艺的唯一代表性传承人。杨霆的经历与那个时代的景德镇少年们一样,经由“带子传艺”跟随父亲杨树林进入了艺术瓷厂学艺,后来又在艺术瓷厂美研室担任高级工艺美术设计师,师从绘瓷名家何叔水。杨霆不只学会了粉彩瓷的创作,还传下了没骨彩瓷的绘制技法。杨霆老师前后共带过二十余位徒弟。遗憾的是,由于没骨彩比粉彩要更加耗时耗力,获得的收益却与粉彩相差无几。现在这些徒弟们少数人还继续专门从事没骨彩的创作,大都改行绘制粉彩。目前除了杨霆老师是景德镇没骨彩的唯一代表性传承人之外,还有他的两位徒弟还在跟随他的脚步,一边学习一边全心投入没骨彩的创作之中。传承的前景是不容乐观的,由于市场对没骨彩的认识十分有限,这门小众的技艺正在被新一代的瓷绘技法浪潮所淹没。

学院传承指的是通过学院里的正规教育体制进行传承,传承人与传承人之间是师生关系,在这种模式里又有‘师生制’、‘导师制’、‘现代学徒制’等不同的学院传承模式。‘师生制’适用于一般的高职高专类学生及本科学生、‘导师制’针对的是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群体、‘现代师徒制’是一种通过学校、企业的深度合作与教师、师傅的联合传授,以培养学生技能为主的现代人才培养模式,目前还处在探索实验阶段,主要推广对象是职业院校的学生。学院传承的优势在于学院里多聚集着整个社会的精英人才,比普通社会人才拥有更深厚的理论与人文素养。对于培养精英的代表性传承人来说,学院传承是最佳的选择。但其也有一定的劣势,师生教学比不上师徒相授那么紧密,老师能对学生实际进行指导的时间很有限,所以在技艺的传承方面学院传承模式不如传统师徒模式有效。

但是这种劣势也正在得到改善,比如第四批国家级“非遗”粉彩传承人李文跃,他的主要身份是江西陶瓷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的副院长兼教授,学院老师的身份让他便于展开深入的传承理论研究工作。近几年他开展了‘粉彩现代学徒制教学’②现代学徒制:现代学徒制是通过学校、企业的深度合作与教师、师傅的联合传授,对学生以技能培养为主的现代人才培养模式。(2014年2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定义)。的研究实验,这是一种结合了传统师徒制、学院导师制为一体的新教学模式,目前还在课程体系外试行,学生可以与老师双向选择,一般在老师的工作室进行小班教学。李老师可以说不光是“非遗”的传承人,还是现代高职教育改革的探索实践者。他的职务便利提供了有利环境条件来实践创新,他也成功地将自己学院教授和传承人的身份结合了起来,探索出一条新的学院传承道路。

企业传承指的是,企业培训员工应有的专业技艺,员工通过在企业里工作而进一步强化这种专业技艺,从而达到传承该技艺的目的的模式。这种企业被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基地”。景德镇目前已经拥有12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也分为国家级、省级和市级三级体系。

比如当前做的最好的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之一:景德镇佳洋陶瓷有限公司。佳洋公司现有以国家“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黄云鹏为首的“非遗”传统瓷绘传承人29人,其中国家级1人、省级2人,市级4人,每人均带1-3位徒弟。佳洋的企业传承模式很明确,主要通过三种方式:一、传统师徒制,通过师傅带徒弟的形式传承。多项证据证明这种方式依然是最有效的传承模式;二、通过校企合作,开设“佳洋班”。一方面保障企业的人才质量;另一方面也帮助解决了学院传承人的就业问题。三、开设古陶瓷技艺及鉴定研修班,从鉴定、鉴别、鉴赏、文化的角度来向社会扩大传承面。另外企业运作一条龙,不光有着成功的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体系,还涉及到对企业文化(皇窑文化)的研究学习、交流宣传等等。比如成立专门的研究院和博物馆等等,可以说承担了部分本该是政府对保护“非遗”的责任。在“非遗”传承这一方面,佳洋无疑是走在时代前列的。

我们可以看到,企业传承已经不仅仅是单纯的技艺传承,而是肩负着技艺传承、文化传承与创新、扩大“非遗”的社会认知度、为“非遗”传承人创造就业机会、沟通连接政府和学院及社会各界、引领文化艺术品消费等多项责任。仅是在古窑瓷厂与佳洋公司这两家示范基地里,就拥有景德镇共76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占到了传承人总数的四分之一。企业传承拥有的影响力是毋庸置疑的。唯一的劣势在于,商业化的运作只能培养普通的“非遗”传承人,而较难像学院那样培养出真正高素养的精英“非遗”传承人。

3 对国家“非遗”传承的建议

景德镇“非遗”主要属于“非遗”中传统手工技艺的部分,所以笔者就从传统手工艺的角度对国家保护与发展“非遗”传统手工技艺提出一些建议。

第一、从中小学开始普及国学和传统文化教育。要传承“非遗”传统手工艺,传统文化的底蕴不可少。让国人恢复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很重要,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传统手工艺不能跟传统文化分开,而一定要与之紧密结合起来。在中小学学校的课程体系中加入传统文化类课程和手工艺课程是最直接的方式。政府已经明确提出,今后的高等院校要分为学术类院校和现代职业类院校。传统手工艺的课程也必然需要伴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而纳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从“非遗”传承人的培养来说,这也是加强学院培养模式的方式。

第二、国家对“非遗”传承人的扶助措施也应该多元化。通过对景德镇的“非遗”传承人调查,我们已经了解到,传承人在社会中并不属于同一个群体,他们的实际生活情况差别是巨大的。那么对他们的帮扶措施自然也就不能一概而论。笔者认为国家应该将同样的资金(或者更多的资金)更合理分配。(1)通过各地“非遗”中心等组织机构为传习“非遗”的学生、学徒设立补贴和奖学金等款项,为优秀的学徒设立奖学金。奖学金也可以由各个企业来设立不同标准、不同的名目和额度。(2)为“非遗”传统手工艺使用的原料配方类项目设立专项资金,采取项目申报制度,支持鼓励传承人搞科研和创新。现在的个体配方类传承人普遍因无能力承担创新的成本而一直因循守旧,所以这项资金的设立能为那些有志于创新和研究的传承人提供机会。(3)支持鼓励传承人创办企业或研究所,在确保“非遗”的原真性的前提下,应该帮助“非遗”进一步跟着时代发展,为时代文化所用。支持的措施可以有:为创业的传承人提供若干年的无息或低息贷款、放宽贷款条件、简化贷款程序、优先贷款、在企业起步阶段减免税收等。这些帮扶措施都不仅仅只是为了被动地保护“非遗”,而是要主动传承“非遗”、发展“非遗”,最终让“非遗”发挥出应有的价值。

第三、将“非遗”传统手工技艺中对身体带来巨大伤害的项目纳入国家有毒工种③有毒工种是指那些从事操作和沾染有毒有害物质,在长期的与这些有毒有害物质接触对身体造成不同危害的工种。行列,让这些项目的传承人享受提前退休的政策和一定的福利待遇。“非遗”传统手工技艺在改革开放以来,国营体制解体后这些年里分散到了民间,得不到组织也得不到重视,一些有毒工作得不到国家承认。比如配制粉彩颜料过程中对身体造成的伤害就是传承人面临的重大问题。粉彩颜料含铅含砷,这两种元素都是剧毒物。配制颜料的人需要长年累月与颜料打交道,第四批市级“非遗”粉彩颜料配制传承人李有根师傅的店铺兼作坊就在位于新红店街的一间二三十平米的小房间里,而且连一扇窗户都没有。作为一间‘化学实验室’来说,房间内的通风换气等环境卫生设施几乎为零。长期在这样的环境条件下工作,慢性铅中毒只是迟早的事情。目前已经没有40岁以下的年轻人从事粉彩颜料配制,40岁以上的传承人也非常有限。像这样下去,粉彩颜料配制技艺无法得到传承。现在国家重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那传承人在从事传承事业时面临的身体危害就是首先必须重视的问题。

第四、提高“非遗”传承人在社会中的声誉和地位。现在社会普遍对“非遗”传承人了解不足,传承人的名号在社会上的影响力也不大。应该采取一些措施来提高“非遗”传承人的地位和影响力,同时也就相应加强了传承人作品的社会认可度。一方面要严守代表性传承人的质量,尤其是国家级传承人,应该代表了国家在某“非遗”项目中的顶尖高度,并做出了一定社会贡献,在业内具备相当影响力。传承人的技艺应该是其声誉最有力的证明,传承人做好自身的工作是基础;另一方面就需要加大媒体对传承人的宣传力度,如通过纸质媒体、网络媒体大力宣传“非遗”传承人的事迹及作品。两方面结合起来提高“非遗”传承人在社会中的声誉和地位,使“传承人”制度在社会里进入良性循环轨道。

4 结 语

通过以上考察我们可以看出,景德镇的“非遗”传统手工制瓷技艺传承人汇聚了景德镇的各路人群,是景德镇今日的陶瓷产业的中流砥柱。传统的家族传承和师徒相授已不再是唯一的传承方式,学院和企业在景德镇传统手工制瓷技艺的传承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市场、政府、媒体、普通民众都是助力传承的环节,但仍面临许许多多的问题。政府在其中仍需大力扶持,帮助“非遗”成功度过这个转型期。相信将来传统手工技艺的保护与传承将不再只是小部分传承人与专家学者的事情,而将是全民支持和参与的一种生活方式。

Jingdezhen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Status Quo of Its Inheritors and Suggestions for Its Further Transmission

CHEN Hangyu
(Jingdezhen Ceramic Institute, Jingdezhen, 333403, Jiangxi, China)

China has been committed to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for over a decade, and the research in this sector is of great importance. There’s been no absence of systematic theories on protection of cultural heritage and resources, but there’s hardly close fi rsthand observ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life and work on the spot. This paper has used fi eld investigation, approach from the anthropology of art, to collect fi rsthand information about the inheritors of Jingdezhen’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through face-to-face communications with them. It analyzes their knowledge structure and inheritance modes, and proposes strategies for the transmission of Jingdezhen’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heritor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Jingdezhen; fi eld investigation; inheritance mode

TQ174.74

A

1006-2874(2014)05-0021-04

10.13958/j.cnki.ztcg.2014.05.005

2014-07-05。

2014-07-08。

江西省研究生创新专项资金项目成果,由江西省研究生创新基金资助(编号:YC2013-S247)。

陈航宇,女,硕士生。

Received date: 2014-07-05. Revised date: 2014-07-08.

Correspondent author:CHEN Hangyu, female, Master.

E-mail:snowlotus45@foxmail.com

猜你喜欢
瓷厂粉彩非遗
敏行篇之窑变·釉上粉彩作品
敏行篇之窑变·釉上粉彩作品2
景德镇“十大瓷厂”产品特色研究
粉彩瓷板四条屏
《窑开全青》粉彩瓷瓶
余效开藏品精选
五六七瓷 时代的印记
大国工匠与历史的“对话”
——走进景德镇 “皇家瓷厂”
“非遗”走进高校
官渡古镇“非遗”联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