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亚林,江岸飞
(1. 景德镇陶瓷学院,江西 景德镇 333403;2. 三亚学院,海南 三亚 572022)
原始陶器的造物观
张亚林1,江岸飞2
(1. 景德镇陶瓷学院,江西 景德镇 333403;2. 三亚学院,海南 三亚 572022)
运用文献研究和图像研究的方法,对原始陶器的造物观进行研究,旨在从设计的角度分析研究原始陶器,挖掘古老陶器艺术所蕴含的设计观念。研究指出原始陶器呈现出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无中生有;适应客观物质条件的功能妥协于工艺;放飞心灵而纯真直率的造物观。
原始陶器;艺术设计;造物观
设计作为人类有意识的活动,在《现代汉语词典》里的解释是“在正式做某项工作之前,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预先制定方法、图样等”。原始社会的陶器艺术设计是基于人的生活需要这一目的要求的造物活动。不过,在那个懵懂的时代,现代意义上的艺术设计概念是不可能存在的,然而,其造物活动的基本目的——满足人类的生活所需——却十分朴实直接的体现了出来。那么,在尚处于起步阶段的原始社会的陶器艺术设计生产活动中,受制于当时的物质环境,其造物观有什么样的时代特点呢?
基于当时的各种因素,一是陶器艺术设计尚处于起步阶段;二是各种工艺材料均在探索途中;三是社会处于人人平等的简单氏族社会阶段。我们可以把原始陶器设计的造物观归纳为以下三个特点:一、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无中生有;二、适应客观物质条件的功能妥协于工艺;三、放飞心灵而纯真直率的造物观。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前两个特点在人类的各种物质设计历史中几乎是伴随一路而且将永远同行的造物观念。因此,这并不是只有新石器时代才会产生的特点,只是在这里更加具备典型性,表现更加突出而已。而第三个特点是人类处于孩童时期特有的一种审美状态,由此而体现在设计上的独特魅力一直以来都被现代人大量的模仿和追求。
原始社会的陶器设计,是基于某一既定的实用需求而进行开发设计的,但是在此之前并无太多可借鉴的造型供其参考,虽然拥有一些自然形态可以进行模仿,但这些形态在实际使用中也不一定就尽善尽美,要想取得更多的进展就必须要具有开创性的思维和敢于探索的勇气。因此,我们说,在原始陶器的设计过程中必须要具备无中生有的造物观念。
图1 大汶口文化 彩陶钵形鼎Fig.1 Painted pottery ding, Dawenkou Culture
图2 庙底沟类型 彩陶钵Fig.2 Painted pottery bowl, Miaodigou Culture
图3 大汶口文化 彩陶豆Fig.3 Painted potter dou, Dawenkou Culture
图4 大汶口文化 袋足陶鬶Fig.4 Bag-legged pottery gui, Dawenkou Culture
同样的功能,可以有很多实现的方式。例如同样是存储器,可以是平底,可以是尖底、也可以是寰底。同样是水器,可以高,可以低,可以粗,可以细。同样是炊煮器,可以是夹砂陶,可以是夹炭陶,也可以是泥质陶。那么,在这么多设计形式中,如何得到更好的功能实现呢?由于没有前人的经验,所以对于“始作俑者”来说,就必须要经过大量的实践才行。通过考古所得,我们可以看到,在新石器时代中期以及中晚期都有很多形制奇特的器皿,和我们熟知的鼎、鬲、钵、豆、罐等不同,其出现时间很短暂,量少且并未得到明显的延续性的开发和改良。这样一类的器皿,可以推测是原始人类在设计中出现的由于并不是很好的满足其既定的使用目标,而被淘汰的设计,而那些拥有良好的使用功能的器皿设计便得到了推广和改进。我们推测,这样一种目标明确而过程多样的设计方式在早期的陶器设计中一定被大量的使用着。因为并没有丰富的经验作为参考,更没有成熟的理论作为指导,原始陶器在设计和生产过程中呈现出自由随性的状态,然而虽然稚嫩,却展现出非凡的创造力。造型也好,工艺也好,什么工艺是好的,什么工艺是差的,什么造型可以改进,什么造型已趋完善?在各种不同的功能实现途径中,最适合的设计为什么能够得到提炼和确定,从而得到发展和保持呢?这种无中生有的造物观究竟是出于一种什么样的本能而保证进行正确的自主选择的呢?我们给出的答案是基于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原理。这一原理认为,在任何自繁殖的群体中,存在有不同个体在遗传物质和发育上的变异。这些差异表明,某些个体比其他个体更能适应周边环境。这些个体更可能存活、繁殖。因此,它们的行为和思想的模式将越来越起主导作用。这一点在过去肯定是真的,即我们称之为灵感和设计创新的东西给我们带来了便捷的好处。虽然无中生有的造物方式在设计过程中肯定会产生必将淘汰的物品,但在新石器时代,一切设计都处于起步阶段。正是这样的行为在实践中得到了很多或成功,或失败的经验的累计,才使得随后的设计越来越熟练,越来越能准确地满足既定的功能需求。当设计进入新石器时代晚期时,我们可以发觉那时候的陶器设计多是目标功能得到良好实现的成熟的器皿了。
图5 裴李岗文化三足陶罐Fig.5 Tripod pottery pot, Peiligang Culture
图6 龙山鬲Fig.6 Longshan tripod pottery li
图7 龙山文化 三足黑陶鼎Fig.7 Black tripod pottery ding, Longshan Culture
原始社会的陶器设计虽然是秉持形随功能,从实用出发的设计目标,但并不能完全做到功能第一的思考模式,这不是因为原始人类对形态的要求大于对功能的要求,而是受限于当时尚不发达的工艺技术。任何时代的设计都必将受限于当时的工艺技术,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在原始社会,这种情况却十分突出。现代的产品,在功能的设置上往往十分细致和深入,甚至出现过度设计,耗费物质材料和时间精力去实现某种并不会带来太多功能实现的设计目标,因此受到物质条件的限制也不足为奇。然而在原始社会,人类尚不足以要求更加细腻或全面的功能实现,仅仅是对简单功能的需求。例如炊具,只是要求食物能得到均匀的加热,而并不要求炊具的轻巧、便于清理、操作简单等等更加深入的具备人文关怀的功能实现,这些功能对原始人类来说尚显奢侈。但是即便是这样基本的功能要求也并不是可以轻易实现的,在第一个炊具造出到具备均匀加热的器皿出现之间,也是经历了十分漫长的过程的,少则几十年,多则上百年甚至千年的演变。之所以出现这么漫长的时间间隔,并不是原始人类主观上的设计问题,而是客观上受到当时工艺技术的限制。工艺技术的落后,带来的不仅仅是目标设计不能得到完整的呈现,还导致产量的稀少,而量少带来的结果自然是质量提升以及更新换代的缓慢。
因此,在原始社会的陶器设计中,在能够满足基本功能后,如何成型,如何得到物质实现是设计的第一思考目标。而当背负着这样一种基本功能的器皿得以出现后,其所实现的功能往往比之前的目标功能要多。因为在物质匮乏之时,功能需要基于已有的物质进行功能的开发,而不是纯粹的从既定功能出发来选择物质。例如用茶壶喝茶,用酒壶饮酒,用饭碗吃饭等等,这都是完全从功能出发来进行形式上的设计的。而在新石器时代,往往是先存在某种形式,再进行功能上的设计。例如葫芦的形式是优先存在的,那么用这个形式来做什么呢,可以盛水,可以盛饭,可以烧煮,可以汲水,各种各样的功能都是针对已有的物质存在来进行开发设计的。
工艺的不发达,导致形式的单一,但基于这种单一形式的功能诉求却增多。于是出现一器多用的现象,同时也导致想象力的激发和活跃,从而反作用于工艺技术的开发和试验,直到工艺技术进步至可以良好的实现基本功能为止。这种功能向工艺无可奈可的妥协情况才渐渐消失,其标志就是一器一用,专器专用现象的普遍出现。
原始社会是人类文明的幼儿时期,虽然生产力低下,物质匮乏导致的生存威胁时时刻刻困扰着所有的人群。但在精神层面上,“人人生而平等”的观念却是一件天经地义之事。此时的陶器艺术设计是为整个氏族成员而存在的,其生产活动更是在为了满足整个氏族所有成员的需求基础上而进行的。因此,在同一种文化类型里,同一个氏族团体间,我们很难看到陶器在材料工艺和装饰造型上有明显的等级之分。
因此,在造物的当下,造物者可以是把注意力完全放在物品本身的需求上。物品的造型、装饰、材料的需要完全出自于人类对最基本的生存和发展的需求。而这种需要对于社会上的个体来说,都是平等的、毫无差别的,是生命最本真的需求。不需要考虑身份、地位、阶级、职务等等社会后期强加之上的差异,也不需要考虑教养、道德、素质等成熟社会制定的人为标准。而需要解决的问题仅仅是最根本,但也是最核心的,既生存、生活和繁衍的问题。因此,在纵观这个时代的陶器制品后,我们常常会发现这样一种差异,既以现代社会的眼光来看,这一时期的某些物品形制十分张扬,表现意图方式十分直率甚至是粗暴。如果用现代观念中对“美”的形式规律来要求这一时期的某些陶器制品,那么这些制品绝对算不上是“美丽”,甚至是“粗俗”的,例如红山文化的孕妇像,彩塑女神头像等等。然而,我们仍然要说,这些物品是“美好”的,是值得品味的。这正是因为当时造物者所拥有的一颗真心,这是一颗未受束缚完全发自内心的赤子之心。在这样的一种心境中所创作出的物品,即便是工艺粗鄙,材料简陋,但它依然拥有艺术最核心的价值观——真。正是这样的一种造物观,才使得那些距今千万年前,从那个原始洪荒的时代中走来的,看起来技术落后,工艺简朴的作品至今仍被世人所喜好和崇尚的原因。
[1]冯先铭, 安志敏等. 中国陶瓷史. 北京: 文物出版社, 1982.
[2]张文朴. 中国古代陶瓷. 北京: 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
[3]田自秉. 中国工艺美术史. 北京: 东方出版中心, 2001.
[4]高丰. 中国设计史. 北京: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2008.
[5] 吴汝祚,徐吉军. 良渚文化兴衰史.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9.
[6] 申莹莹. 中国新石器时代出土乐器研究. 北京: 中央音乐学院2012.
[7] 高进,张亚林. 谈中原始陶器中的仿生造型. 中国陶瓷, 2005:6.
[8] 李俊华, 张海欧. 中国原始陶器的球形特征及其成因. 郑州轻工业学报, 2010:4.
Design Concept of Primitive Pottery
ZHANG Yalin1, JIANG Anfei2
(1. Jingdezhen Ceramic Institute, Jingdezhen 333403, Jiangxi, China; 2. Sanya College, Sanya 572022, Hainan, China)
Blue and white porcelain “material” refers to the blue and white material physical, chemical properties in ceramic painting and baking process, with diversity and meltwater characteristics, is the material basis of blue and white porcelain painting techniques, the mother and the source of innovation, the blue and white porcelain artists through various ways of using, the “material” function to obtain the full play.
primitive pottery; art design; design concept
TQ174.74
A
1006-2874(2014)05-0032-04
10.13958/j.cnki.ztcg.2014.05.008
2014-07-17。
2014-07-19。
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编号:10YJA760078)。
张亚林,女,教授。
Received date: 2014-07-17. Revised date: 2014-07-19.
Correspondent author:ZHANG Yalin, female, Professor.
E-mail:58210918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