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明照亮人性

2014-01-28 06:02尹虹
时代人物 2014年9期
关键词:美国式侄儿梁晓声

尹虹

又到9月开学季,许多学生由此揭开了自己人生新的一页。这里我想讲3个和教育有关的故事。

朋友的侄儿随澳大利亚土生土长的华人去雪梨周边海域捕捞鱼虾。每撒一下网,总有收获,可每次网拉上来之后,那华人总要挑拣一番,将其中的大部分虾蟹扔回大海。朋友的侄儿不解:“好不容易打上来,为啥扔回去?”那华人回答道:“在澳大利亚,每个出海捕鱼捞虾的公民都知道,只有符合国家规定尺寸的鱼虾才可以捕捞。”朋友的侄儿说:“远在公海,谁能管得着你呀?”那华人淡然一笑:“呆久了你就会知道,在澳大利亚不是什么事都需要别人来提醒的!”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守规矩。

我的一位资产颇丰的朋友让我和他二十出头、正在上大三的女儿聊聊,原来,我这位信基督的朋友的妻子不小心怀上了宝宝,由于女儿在外地读书,生下儿子后没能及时告知女儿。现在女儿了解后情绪对立,觉得弟弟抢了父母对她的宠爱和她应该全部继承的财产,听见弟弟一哭,连杀他的心都有。我一看情况紧急,赶紧找她聊了几次并及时推荐心理医生进行疏导,她的对立情绪才有所缓和。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包容。

作家梁晓声和两个老作家在法国坐车去郊区,那天风雨交加,前面有一辆旅行车,车上坐着两个漂亮的法国女孩。前车车轮扬起的尘土扑向后车车窗,加上雨滴,车窗被弄得很脏。路很窄,也不好超车。梁晓声问司机:“能超吗?”司机说:“在这样的路上超车是不礼貌的。”正说着,前面的車忽然停了下来,下来一位先生,先对后车司机说了点什么,然后让自己的车靠边,请他们先过。梁晓声问司机:“他刚才跟你说什么了?”司机转述了那位先生的话:“一路上,我们的车始终在前面,这不公平!车上还有我的两个女儿,我不能让她们感觉这是理所当然的。”一席话让梁晓声羞愧了好些天。

这个故事说的是礼让。

这3个故事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主题,这就是“文明”。“文明”一词,从词义上看,就是“以文来照亮”。照亮什么?人性。因此,可以说,“文明”就是一种植根于内心的素养,一种以承认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一种能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的善良。它关乎公平、正义,就存在于我们日常的生活中,存在于人和人的关系中。

对当今许多“90后”孩子的教育,文明习惯的养成就更显得急迫了。

作家刘墉说:今天有多少孩子,既要美国式的自由,又要中国式的宠爱,却没有美国孩子的独立和主动,又失去了中国传统的礼仪和孝道。然而这些孩子一旦进入社会后,既要美国式的公司福利,又要中国式的铁饭碗,但却没有美国员工的自律和中国传统的忠诚。

从小讨价还价,长大后失去原则,该讲情的时候讲理,该讲理的时候说情。这正是我们现在许多家庭教育缺失理性成分的结果。

以教育培育文明,以文明照亮人性,是教育的当务之急。

猜你喜欢
美国式侄儿梁晓声
生活好了,更要看看从前
木炭堆里的杯子
德国学校不鼓励学生“见义勇为”
“我能怎么做?”用英文怎么说
“I live in US”是“我住在美国”的意思吗?
“在书上看到”是用介词“in”还是“on”?
“Please open the tap”是对还是错
梁晓声“报恩”
什么是文化
赶不走的侄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