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的西安,惠风和畅,美景犹似盛世长安。
9月5日,2014第七届中国西部文化产业博览会隆重开幕,来自国内二十多个省、市代表团以及马来西亚、韩国、泰国、澳大利亚等国家文化产业代表团将云集一堂,“品尝”文化产业的“盛宴”。
这是一个展示中华文化核心竞争力的高端平台,部分展馆更是“一位难求”。
这是一个中国文化产品项目融资交易的主渠道,据有效资料显示,西安共举办了三届西部文博会,累计参观人数超过200万人,累计参展企业2000多家,文化项目签约金额突破1000亿元。大批文化企业在此赢得机会,注入了强劲的“生长素”,与西部文博会共同成长、壮大。
中国西部文化产业博览会是由文化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陕西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西部其他11个省、市、自治区协办,西安市人民政府承办,西安曲江新区执行的国家级文化产业博览会。中国西部文化产业博览会至今已成功举办六届,一直承载着促进中国西部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的崇高使命。
2014第七届西部文博会将在共建丝路经济带的大背景下,以“合作、共享、改革、创新”为主题,以市场化运作为方向,深化运营机制、拓展招商渠道、做实展会内容、创新服务理念,推动中国西部文化产业博览会的全面持续性发展。
在中国文化产业全面起步,跨入“黄金十年”的背景下,在西安建设彰显华夏历史文化特色的国际化大都市历史进程中,第七届西部文博会盛大启幕,就像是为西部地区启动了一个全新的“助推器”,全面激活了文化产业的无穷潜力。
区域发展引擎 文化产业推手
核心提示:西部文博会将产业和经营意识更深入地渗透文化领域,使得长久以来受到约束的文化生产力被释放出来
作为国家重点扶持的一个国家级、国际化的综合性文化产业博览交易平台,在国家部委鼎力支持下,在西部十二省、自治区抱团促进下,西部文博会已经走过了9年6届的发展历程,一步一脚印,一届一台阶,成功推动西部文化产业大步走向市场,创造了一个个文化传奇。
从2005年至2014年,从昆明到成都,再到呼和浩特,最后停留在西安;从西部十二省,到来自国内外二十多个省、市代表表团及台湾文创,美国、马来西亚、韩国、泰国、澳大利亚等海外文化产业代表团;从政府主导组展,到市场化转型;从发展繁荣,到合作共享,以及从未停止的改革和创新。历经三次磐涅,累计参观人数超过400万,参展企业4000多家,文化项目签约额突破1824.07亿。
西部文博会一路走来,见证了西部文化逐梦的热情如火。第四届中国西部文化产业博览会在西安得到完美突破后,经组委会研究决定,从第四届开始,西部文博会落户西安,一举突破地域限制,跨入崭新发展阶段
第五届文博会观众流量约55万人次,比上届增长了一倍多,;大会签约金额达675亿元,比上届翻了八倍以上,其中重点投融资集中签约项目40个,涉及合同金额565.35亿元。第六届文博会总签约额825亿,总签约项目38个,成交金额达644亿元。
回顾既往,西部文博会在推动东西部文化交流、吸引国内外投资、推动产品与服务交易等方面留下了一串串令人鼓舞的数字,正在成为我国文化产业领域中一个崭新的平台。
文化对接资本,交易创造价值。有专家分析认为,西部文博会最突出的成效之一,就是将产业和经营意识带入了文化领域,使得长久以来受到约束的生产力被释放出来。
立足西部,西部文博会肩负着促进西部文化产业发展和推动民族文化“走出去”的历史性使命。西部地区其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历史文化的丰富性,旅游文化的完整性,红色文化的不可替代性与现代文化的独特性,共同构成了西部文博会的鲜明特色,并成为各类资本追捧、新技术嫁接创新,进行产业化、市场化对接转化的最佳平台,在全国众多文化类展会中占有重要地位。
陕西也借力西部文博会打造文化产业矩阵。曲江新区的文化产业发展是陕西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从2009年起,曲江新区借西部文博会的东风,加大了文化产业扶持力度,带动西安乃至陕西的文化产业进入了“快车道”,推动陕西文化产业再现奇迹。
文化创新的新样本 构建国际会展平台
核心提示:政府“有形之手”和市场“无形之手”的紧密结合,发挥出核裂变式的几何能量,带来西部文博会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西部文博会是文化“软实力”的擂台,更是文化机制体制创新的课堂――这是西部文博会众多参展商的一致感觉。
西部文博会不断摸索和创新适应市场发展需求的发展模式,其文化创意产品展示中心和网上文博会就是基于市场化运作的全新突破。新技术、新产品目不暇接,各参展企业竞相推出优势产品,表现出强劲的文化科技水平和自主研发能力。俄罗斯列宾画院、西洋古董艺术高调亮相,大放异彩,让中国文化与世界思想在这里并肩同行,中外企业在这里激情碰撞,溢彩流光,正是有了全球视野和市场化之路。
三届展会不断刷新着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最新版本,跳动着文化艺术的最强脉搏,使西部文博会成为推动和激励中国及世界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又一强力引擎,同时开启了中国西部文博会极具权威性、专业性、国际性的新的里程碑。
西部会展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西安外国语大学教授陈峰仪说,西部文博会是连接文化资源与消费市场、资本与新技术的桥梁。做大做强西部文博会品牌,通过精细化专业化特色化策划促进文博会功能放大,就是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体现,也是落实中央与各地政府发展文化产业的具体要求。在眼下正是进一步推动文化体制改革的关键时刻,西部文博会可以通过成果展示/投融资对接和专项论坛研讨,开展经验交流,开阔视野、转变落后的观念,更可以实现销售交易,项目投融资,为西部文化产品走出去和项目招商引进来服务,必然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作出贡献。endprint
在西部文博会的“磁力”之源当中,有个关键因素,除了展会运作机制的创新之外,市场化高效运作+政府强力推动功不可没。政府“有形之手”和市场“无形之手”的紧密结合,发挥出了成倍数增长的几何能量,充分保证了文博会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在陕西省十二次党代会确立建设‘三强一富一美新陕西,推动文化强省的大背景下,西部文博会的地位和价值正在被重新定位和发掘。通过西部文博会的平台和窗口,积极推动陕西文化同旅游融合、同科技融合、同文化融合,实现陕西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陕西城市经济文化研究会会长、著名区域经济学家张宝通说,“西安历史上是开启丝绸之路、传播东方文明的起点,历史上凝结着华夏文化的‘中国创造早已风靡欧亚大陆,并历经千年而不衰。在新丝路上,西安无疑将担当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历史使命。在这样广阔的时空背景下,西部文博会已经突破西部局限,逐渐成为中国东中西部资源、资本、技术、创意嫁接交融的主平台,并进一步发展为东西方文明、文化交融合作的亚欧平台。”
会展产业引爆经济新极点 为丝路经济带建设添活力
核心提示:以“会议+会展”的双子座模式,带来源源不断的商流、物流、人流、资金流、信息流,形成以会展活动为核心的经济群,引爆西部经济新极点。
一座城市往往因为一个品牌展会而声名远播,城市形象也因此被赋予更多内涵。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门类,绿色的会展产业已经成为西安城市发展、文化繁荣的加速器,不仅带来庞大办展、参展的商务消费人流,而且直接带动新技术、新产品、新项目和巨额投资嫁接落地,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增添新活力。
火热的盛夏,中国西部最大的会展产业集聚地——曲江国际会展中心就像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星光大道,不断变幻着内容演绎这座城市的无限精彩与文化意象。
近年来,曲江会展产业已经吸纳23家会展成员企业,形成全国范围内规模庞大的会展产业航母——曲江国际会展集团,形成展览策划、会议旅游、传媒广告、租赁搭建、物流商贸等完善的产业链条。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曲江国际会展集团已形成“会议+会展”的双子座模式,就像城市腾飞的双翼,带来源源不断的商流、物流、人流、资金流、信息流,并直接促进商贸及旅游业和其他产业的发展, 形成以会展活动为核心的经济群,引爆西部经济新极点。
据了解,自2011年12月3日正式开幕以来,曲江国际会议中心连同曲江国际会展中心在曲江新区形成了会展产业矩阵,产生了强大的辐射拉动效应,在“会议+会展”双子座的拉动下,进一步促进西安经济结构转型的同时,助力整个西部丰富资源的紧密联通,迅猛发展。
两座建筑的矗立,衍生出强大集聚效应,集酒店、餐饮、演出、商务、展览为一体的产业聚集群,标志着曲江会展产业链日趋完整并形成新文化矩阵,为城市发展发挥着越来越强大的引领作用。2014年,国际会展中心+国际会议中心,一场属于曲江文化会展产业的“双盛时代”仍在继续。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大幕已启的第七届西部文博会将给我们带来新的惊喜,在迅猛增长的文化产业脉动中,本届西部文博会必定会乘风扬帆,将把中华文化助推向更广阔的天地。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