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世纪诗歌瑰宝《罗兰之歌》的爱国精神及民族气节

2014-01-28 19:01张星围昆明理工大学昆明650093
名作欣赏 2014年6期
关键词:爱国精神法兰西罗兰

⊙张星围[昆明理工大学, 昆明 650093]

作 者:张星围,昆明理工大学讲师,主要从事法语教学和法国文学研究。

在法兰西诗歌史中,《罗兰之歌》作为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叙述了查理大帝征服西班牙后期英雄罗兰的英勇事迹。当时,法兰西帝国的统一大业反映了民众的呼声,而政治领域的激扬澎湃也需要一个中央集权的专制领袖去实现,于是查理大帝和罗兰这样两个尚武忠君爱国之士,成为民众效仿的楷模,其事迹也被广为传诵。《罗兰之歌》作为对帝王将相歌功颂德的诗歌,对现代学者研究中世纪人物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气节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由此而升华出来的人物形象,同中世纪的文学作品一样拥有无法替代的价值。

一、《罗兰之歌》成书背景

罗兰的人物形象,最初来源于吟游诗人对查理大帝时期征战的纪念。直到11世纪才有了最初的盎格鲁-诺曼语写成的4002行手抄本。在现存的八种版本中,多成书于1087年至1095年间。无论是这部诗歌的编撰者还是抄录者,都是在这部作品为群众所熟知后才形成的。在这部作品中,无一例外都倾注了作者对查理大帝的英武神威、奥里维的睿智明理、罗兰的勇敢慷慨等优秀品质的赞颂。

中世纪查理大帝时期的诗歌,大多是描绘战争之下百姓的流离失所,以及英雄豪杰辈出的时代。就如罗兰,他一生随着查理曼南征北战,戎马倥偬,他热爱故乡、渴望民族统一的愿望从来都没有停止过,一直到最后,宁愿光荣地死,也不愿屈辱地活。

二、《罗兰之歌》所体现的爱国精神

在奥利维劝其吹响号角向查理大帝求助时,罗兰答道:“我会疯子般拼杀,为了可爱的法兰西,我愿把荣誉丢弃。我不妨拔出杜朗达尔剑(D U R A N D A L)大战一场:金子做的剑将会沾满敌人的鲜血。异教徒来此隘口是自取灭亡,我敢说,他们都将死路一条。”在那一时期,忠君和爱国向来是一体的,在罗兰眼中“号角的求助”会使国家蒙羞,这也正是当时法兰西人民高尚的民族觉醒意识的体现。罗兰的爱国精神直到今天也为人们所称道,即便在生命渐渐消逝之际,他仍记挂着自己的君王和国家。

爱国精神作为一种崇高的思想品德,是一个人对于自己生长的国土和民族所怀有的深切依恋之情,是为国奉献一切的高尚情操。在英雄人物罗兰的心里,更是升华为一种真切的爱国意识,在道德的标尺下,英雄人物的情感,更是对民族的生存和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在民众渴望统一的要求之下,罗兰用爱国情怀铲除阻碍统一的障碍,同查理大帝一样致力于国家统一大业。时势造英雄,渴求统一的背景成就了罗兰。在战争面前,生命尤其显得可贵,在祖国利益和民族利益面前战死沙场、为人民付出生命更是爱国精神的集中体现。为了国王、国家、信仰和民族大义,罗兰带领士兵冲锋陷阵直至战死沙场,以满腔热忱壮烈殉国。罗兰坚守其信仰追求,量定其人生追求,这一爱祖国精神是其保全民族自豪感、荣誉感的鲜明体现。罗兰为了国家利益,直到濒临战死之时,才吹响号角。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为了一己之私而置国家大局于不顾的加奈隆,专横的封建主是不会有爱国精神的;而与萨拉哥撒的阴险狡诈相比,查理大帝的英明神武也使得其威望迎合了社会领域要求统一的理想。

三、《罗兰之歌》所体现的民族气节

法国的“民族国家”形成于战争年代,骑士们热爱祖国、思念故乡,为了民族国家舍生忘死、不离不弃,他们的人格力量和英豪行为是他们对崇高、尊贵、正义、自由的向往,也是将民族主义观念深入自己心间的美好体现。查理大帝为了民族统一大业征战七年,最后一战痛失爱将,民族的统一离不开罗兰的英雄气节。在如火如荼的战争形势之下,在强烈的英雄气概之下,《罗兰之歌》对英雄们的民族气节和尚武精神与战士们好勇斗狠、野蛮血腥和基督文明的正义纯洁,形成了实质性、鲜明性对比。罗兰带领的士兵,深入敌方巢穴,以一腔热血和冒险牺牲精神为可爱的法兰西和他们敬爱的皇帝陛下以及伟大的上帝,将身后荣耀尽归尘土。精神的力量是伟大的,也是罗兰率领身后民众义无反顾、奋勇杀敌的决心;同时,也正是由于这些爱国情操和英雄主义,使他受到了人民的敬仰。

罗兰民族气节的最高境界就是“宁死不降”,来源于对身为法兰西人的爱国热情和强烈的民族自豪感。罗兰濒临死亡之前,对先帝送给自己的圣物杜朗达尔(DURANDAL)恒常之剑格外珍视,宁死也不愿宝物落到敌军手里,将剑赋予国家和民族大义的气节,是其英雄形象的最美展示。查理大帝率先行军班师回朝,罗兰率领的后师三万人遭到敌人十万人的埋伏,罗兰在敌众我寡的形势下,以“惧怕伊斯兰军而乞求国王的救援,那将是永世的耻辱”为拒绝理由,为民族利益奋勇而战。罗兰最终为保护杜朗达尔剑(DURANDAL)不落于敌人之手而身负重伤,当查理大帝赶到时,已然身亡,而他至死向着法兰西的国土,他的一举一动都深深印刻出了他心中自尊、自强的爱国情感,和法兰西民族的荣誉感、自豪感。

罗兰的民族气节主要体现在:忠贞、尚武、牺牲精神。就中世纪法兰西查理大帝统治时期特色而言,罗兰对宗教、对君王、对国家的忠贞就是民族气节的体现。罗兰临死前的举动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他伏在陡险的山坡上,向着西班牙地方,用一只手,他痛击自己胸膛,‘上帝,我祈求你,以你的善良,将我的大小罪过加以原谅,一切罪孽从我出生的时光,直到我最后遭到了死亡!’他把右手手套向天高扬,天使们这时从天上降临。”在诗歌中,“罗兰之死”过程分外惨烈。《罗兰之歌》广为传唱,于是罗兰潜意识中的民族气节,也影响了整个法兰西帝国的思想。

四、民族爱国视角综合赏析

《罗兰之歌》作为法国英雄主义史诗的代表作品,是在动荡的时局之下诞生。流传已久的关于查理大帝和其勇将罗兰的事迹,成为西欧各国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教育的优秀题材。《罗兰之歌》是欧洲中世纪的一部伟大史诗,浑厚质朴。有人赞誉说它有荷马宽阔流动的优美和但丁豪放有力的笔致。

英雄们的爱国情怀与人物形象、心理、行为、动作、语言密切相关。在行文中可以看到大量描绘人物心理和意图的诗篇,很多诗句是在人物矛盾和事件展开中,将爱国主义和民族气节渗透进去。

查理大帝和罗兰渴求统一法兰西帝国的强烈愿望为他们征战提供了最好的理由,也是罗兰以身殉国最合理的理由。查理大帝和罗兰渴望以武力扫平天下的野心从来没有消退,罗兰内心充满了自尊自强的爱国主义情感,激发了士兵奋战到底的决心。后世的法国人之所以崇敬他,也是基于其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法国英雄史诗《罗兰之歌》中罗兰的表现,从表面上看是为了维护查理大帝和自己的荣誉,实质上体现了其民族气节和爱国主义精神。

在“罗兰之死”一节中,基于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角度考虑,罗兰不容许自己卖主求荣,以免后世为国人和君王所唾弃。其民族气节使他选择为保卫祖国和争取祖国独立而战,最终以身殉国。罗兰将自己对祖国的热爱付诸实践,最终保全了自己的民族气节和大义,以自身性格选择了忠于国家、忠于民族。爱国主义力量是不可战胜的,生为祖国争气,死为祖国争光,才是一个爱国主义者的人生价值和人生意义之所在,罗兰就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

罗兰作为中世纪诗歌文学作品《罗兰之歌》的英雄模范人物,其忠于国家、爱护人民精神,很值得我们赞赏。在诗歌中,尤其显得荡气回肠。它为我们勾勒出一幅中世纪欧洲英雄模范人物的光辉事迹,在动人的笔触下,这部伟大的诗篇奏出那个年代的优美华章。在中世纪的诗歌篇章中,《罗兰之歌》作为中世纪诗歌作品瑰宝,体现了中世纪诗歌的特殊魅力。

[1]罗兰.罗兰之歌[M].杨宪益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

[2]徐梅清.《罗兰之歌》诞生的时代因素[J].文教资料,2010(14):16-17.

[3]陈德凤.从爱国主义视角赏析《罗兰之歌》[J].名作欣赏(下旬),2011(9):133-134.

[4]黄玉涛.浅谈民国时期爱国主义题材广告成功的原因[J].新闻界,2007(8):33-34.

[5]柳鸣九.法国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爱国精神法兰西罗兰
致罗曼·罗兰
还有一只鸡
浅谈陆游作品中蕴含的爱国精神
《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理论方法浅析
中职学校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方法性研究
电视媒体实证“国家记忆”的价值功能
罗兰·希尔与邮票
“32小时围捕”震惊法兰西
列宁与他的“法兰西”情人
爱无声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