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秀 [重庆工商大学研究生院文学与新闻学院,重庆404100]
英雄末路的悲哀
——科里奥兰纳斯与项羽之比较
⊙李 秀 [重庆工商大学研究生院文学与新闻学院,重庆404100]
《科里奥兰纳斯》是莎士比亚晚年所写的一部悲剧。此剧的主题是英雄和群众的关系,是一部反映人性弱点的悲剧。剧中展现了一幅幅惊心动魄的历史画卷,英雄科里奥兰纳斯由少年气盛、意气风发到最后无路可走的悲剧命运与《史记》中的霸王项羽困于垓下,最终乌江自刎的结局颇为相似。本文将从这两个人物形象分析为切入点,探讨英雄相似的末路悲哀。
科里奥兰纳斯项羽英雄
自古以来,中西方文明史都保存了许多英雄神话故事,但这两种文明表现出不同的精神。古希腊英雄勇敢善战,热爱自己的民族,但当个人荣誉受到侵犯时,他们会放弃一切去维护自己的尊严。而中国古代神话中的英雄们向来是庄重严肃的,他们有着强烈的集体责任感和民族意识,崇尚自我牺牲精神,
科里奥兰纳斯和项羽都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他们的传奇人生在文学家的作品里更加光彩动人。科里奥兰纳斯原名卡厄斯·马歇斯,因在科里奥兰城立下军功被封名,是个典型的西方式英雄,他最初是罗马共和国的英雄,但由于他脾气暴躁,不肯低头,得罪了群众,成了罗马的敌人被放逐。于是转而投靠敌人伏尔斯人,带兵围攻罗马,后接受其母劝告,放弃了攻打,而这一行为又背叛了伏尔斯人,最后在战乱中被伏尔斯人杀死。他为荣誉而战,为荣誉而死,是阿喀琉斯一般的英雄。项羽却显然不同于中国传统的为了集体可以无私献身的大禹式英雄。在司马迁眼里,项羽的英雄气质表现在他的魄力与豪情上,项羽的骁勇善战是为了自我生命价值的实现,为了功成名就,正如他自己所说:“富贵不归乡,如锦衣夜行,谁人知之?”①他身上这种浪漫的精神气质与司马迁在精神上是深深契合的,这也是太史公对他爱之甚深的缘故。
英雄的一生陡起陡落,而最后穷途末路之时总是孤独一人,这也是他们引人扼腕叹息的原因。科里奥兰纳斯的确是一个英雄,他带兵有方,勇猛无畏,是一位令人尊敬的将军,然而他刚直的性格、对人民太过轻蔑傲慢的态度,使他终失民心,最后落得个众叛亲离的下场,他被誉为“孤龙”。在莎翁的戏剧中,《科里奥兰纳斯》中“孤独”这个词出现的频率是比较高的。科里奥兰纳斯的老友米尼涅斯也如此形容他:“马歇斯已经从一个人变成一条龙了;他已经生了翅膀,不再是一个爬行的东西了。”②只是他天性太高了,只能是孤独的龙。项羽是一个叱咤风云的反秦英雄,在战场上他也是战无不胜,“才气天下无双”,但是,性情暴戾,又不善用人,他终成不了政治家,刘邦也曾感叹:“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为我所擒也。”③最后,被逼垓下,身陷囹圄,慷慨悲泣,一洒英雄之泪。
人物的悲剧命运是由人性的弱点导致的,这一点也是莎翁悲剧作品最动人之处。由此观之,《科里奥兰纳斯》实在可以与他的四大悲剧相媲美。科里奥兰纳斯的性格有着致命的弱点:他头脑简单,性格暴躁,顽固倔强。他性格太过孤高傲慢,行事鲁莽轻率,总是以鄙夷不屑的态度面对人民,称他们是“违法乱纪的流氓”“社会上的疥癣”。他得了天下却不得民心,这也使他的政敌企图通过煽动群众来驱逐他的诡计有机可乘。科里奥兰纳斯太过骄傲狂妄了。他的敌人也说:“他的自负可以凌越一切,他的骄傲是他美德的顶点。”骄傲使他根本听不进别人的建议,最后,他一意孤行,带兵攻打故国,老友、战友来劝阻,他都充耳不闻,最后还是在母亲的哀求下动摇,然而为时已晚,终还是落得个被乱军杀死的悲惨下场。
回头来看,项羽身上几乎有着同样的性格。他性格率直但缺乏政治头脑,远远没有敌人的狡诈权谋,以至于在鸿门宴上被刘邦及其谋臣牵着鼻子走;霸王功高盖世,战场上所向披靡,“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但性情暴戾,屠咸阳,火烧秦宫室,终失民心。这一点,与科里奥兰纳斯一样,他们都是盖世良将,但不能在和平环境下做安抚百姓的执政者。项羽身边并非没有贤臣名将,范增多有奇计,多次劝谏项羽,但他不听。最终,他的刚愎自用也使自己孤立无援,只身一人,自刎乌江,何其悲哉!
英雄重英雄,惺惺相惜。因为英雄一般都是悲剧的命运,而作为一个英雄一般都有自己的坚持与执着,所以遇到同类会产生认同感,就好像看到自己,不自觉会自怜自艾,所以会相惜。科里奥兰纳斯与奥菲狄乌斯就是如此。他们二人在战场上虽是死敌,但对科里奥兰纳斯来说,奥菲狄乌斯不仅是个旗鼓相当的对手,甚至可说是“另一个自我”。他说:“倘然我不是我,我就希望我是他(奥菲狄乌斯)。”“能够猎逐像他那样一头狮子,是我所认为一件可以自傲的事。”之后,他被逐出罗马,转而投靠奥菲狄乌斯。而奥菲狄乌斯因为屡次败在科里奥兰纳斯手下而对其心怀怨恨。但当科氏前去投奔他时却忘其前愆,取其后效,欣然接纳,更显出夸张的热情(拥抱时奥称自己心脏剧跳,比娶新娘、进新房还要激动)。可是,奥菲狄乌斯并非是科氏式的“绝对武士”,而是深谙通权达变之道。最初的“热情”消散以后,由于难以忍受对方的习惯性张扬,奥菲狄乌斯开始对科氏心存芥蒂,谋划利用之后予以铲除。正因为知之越深,攻击的杀伤力也越大;正因为了解科里奥兰纳斯“一触即跳”的弱点,所以奥菲狄乌斯说:“直接激他暴怒;他惯于征服别人,执拗成性。一受拂逆,便不能温和自制;这时便会信口说出自己的真实思想,而这时,我们正好利用弱点扭断他脖子。”这位工于政客心计的伏尔斯将军由此激他暴怒,使事态终至不可收拾。因此,科里奥兰纳斯是一个英雄,而奥菲狄乌斯只是一个政客。
刘邦和项羽一开始同为反秦英雄,他们的志趣、境遇可谓相同。所以他们起初互相支持、同仇敌忾。但是双方毕竟服务于各自的政治集团,终是要刀剑相向。与刘邦工于心计的圆滑不同,项羽少年从军,为战而战,任性易帜,不谙政治,不会审时度势,“鸿门宴”上坐失良机。“鸿门宴”是项羽一生的转折点,自此之后,威风八面的霸王开始一步步走下坡路,最终困于垓下,山穷水尽。然而,项羽死后,刘邦以鲁公之礼葬之,“汉王为发哀,泣之而去”。此中眼泪,无论是真情,抑或假意,我们还是能感受到英雄之间那种惺惺相惜的情感。
俗话说,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都有一个伟大的女人。英雄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来征服世界,背后都有一个女人默默支持他。科里奥兰纳斯的母亲伏伦妮娅是一个与中国母亲完全不同的形象。她更多的是一种“黩武精神”的化身,早年驱遣儿子上战场,嗜军功如命,训喻空房怨妇似的子媳,她说:“倘然我的儿子是我的丈夫,我宁愿他出外去争取光荣,不愿他贪恋闺房中的儿女私情。”她所希望的儿子是有不朽军功的儿子,她宁愿儿子为国家战死沙场,而不希望他闲在家里虚度年华。母亲和儿子都有一颗高贵的心,希望为国家立下不朽功绩,宁可以躯体献给祖国。但这也造成科里奥兰纳斯的骄傲自满、刚愎自用的性格。科里奥兰纳斯对名誉的执着多少带着讨好他母亲的意味。心理学的崛起一度使科里奥兰纳斯成为继哈姆雷特之后的又一个“恋母情结”主人公。他的骄傲和导致他失败的刚愎自用的性格是他母亲一手培养起来的。这给人们留下深刻的意义。
英雄美人的情爱故事,历来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在中国历史与文学中记载了许多有关英雄美人的故事,但并非所有的故事都是对男女情爱模式的展示。在大多数记载中,美人只是英雄们争夺天下的一个道具和计谋,与男女情爱并无关系,如西施和夫差的故事,吕布戏貂蝉的故事。而“霸王别姬”的故事从一开始就弃绝了计谋,虞姬作为一个单纯的女性形象出现在霸王身边,表现出英雄与美人之间的唱和。“霸王别姬”的故事始于《史记·项羽本纪》,寥寥数语,项王悲歌慷慨:“虞兮虞兮奈若何!”美人和之。从历史文本中分离出来后,经过后代文人反复书写,这个故事原型进入诗词、戏曲、小说和影视等各种题材。古今作家们对这一出“英雄美人”的悲歌进行多角度的阐释和演绎,在温柔敦厚的民族心理上留下了顽固的英雄美人情结。
英雄末路固然令人扼腕叹息,但他们身上那种积极进取、勇于事功的精神气质,又给我们昂扬慷慨之感,悲而不伤。《科里奥兰纳斯》虽然给人以沉重之感,可是我们还是看到一个铁血硬汉的英雄。他的敌人奥菲狄乌斯如此评价他:“我想他对于罗马,就像白鹭对于鱼类一样,天性中自有一种使人俯首就范的力量。”莎士比亚还给了他一个最隆重光荣的军人葬礼,这种待遇甚至是优于奥赛罗的。综观全剧,最有激荡感情的一幕,唯有母亲下跪之后,儿子亦跪并“执其手,默然”时,就这一点点动情之处,已是全剧最哀之时。
司马迁不以成败论英雄,不随世俗论是非,褒扬个人发愤图强取得成功之人。加之他个人爱憎分明,感情激荡。《项羽本纪》中,太史公将项羽最得意之战“巨鹿之战”写得尤为详尽,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叱咤风云、生龙活虎的少年英雄。
①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1页。
②莎士比亚:《莎士比亚全集》(卷5),朱生豪译,中国文史出版社2013年版,第9页。
③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1页。
作者:李秀,重庆工商大学研究生院文学与新闻学院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
编辑:康慧E-mail:kanghuixx@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