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诗红
摘 要:《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要求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教学中要以主导的身份出现。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是一个调动原有的知识、经验,尝试解决新问题、同化新知识的积极建构的过程。这个过程必须靠学生自己来完成,任何高明的教师也不能替代学生,必须使学生主动发展,让每个学生动起来,会思考、能实践。在语文学习中激活学生思维、增强课堂活力。可见“让学生动起来”既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语文课堂教学的要求,也是语文教学自身发展的必然趋势。在高中语文《愚溪诗序》一文中运用这一方法,师生获益匪浅,现整理出来,与同行探讨。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动起来;思考;实践
一、让学生“愿”动
1.培育“真实、和谐、平等”的活动环境
“真实”指师生关系的真实、真诚、说真话、做真事、讲真情;“和谐”指人际交往的和谐,能够交往、勇于交往,善于交往;“平等”指师生间互相尊重、互相理解、文明交往。教师要培育这样的活动环境,一要从实际出发,了解学生实际,二要以生为友,取长补短。三要创造机会,让学生在活动中成长。
2.营造“友好、积极、创新”的人文氛围
“友好”指同学间关系符合《中学生文明礼仪规范》《中学生守则》等校园准则。“积极”指思想、行动积极,愿做、敢做,做好;“创新”指学生能有创造精神、创新能力、创新意识。学生要创造这样的氛围,一要了解自我、相信自我;二要与人为善、设身处地、为人着想。三要敢为天下先、超越自我、不断创新。
二、让学生课堂“真”动
1.手动
一是找愚字。课前分好的三组同学各派代表在题板上写出数字,看谁写得又快又准,在于明确本文线索“愚”、创设比赛氛围;二是绘愚景。在学习第二段写“愚景”的部分时,请同学们根据课文提示,明确溪、丘、泉、沟、池、堂、亭、岛八愚景之关系。并发挥想象绘出“嘉木异石错置”的山水画并给自己的作品命名。目的在于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展示自己的想象力等。
2.嘴动
一是叙愚事。让学生叙述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自认为“愚”的事,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二是唱愚歌。如:《愚公移山》歌等;三是诵《愚》文。分组分段朗读本文。
3.脑动
一是想愚情、解愚意。让学生结合作品背景、自己实践或阅读实际还原或展示愚情愚意,评价作者的思想感情。二是多假设,多创新。如:以“如果我是……”为题进行小作文比赛等。
三、学生课外“争”动
1.身动
走进生活。了解万州潭樟峡、长滩漂流、小三峡、小小三峡开发情况,明确只有在社会主义新中国这些“小溪”才如此美丽迷人;在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下,特别是党的十八大的胜利召开,为人的发展、创造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
2.鼠标动
走进网络。了解北美、澳大利亚等新大陆开发史和中国西部大开发;了解柳宗元其人其文其事,通过了解写作背景,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3.笔动
(1)补写《八愚诗》
(2)征集“愚溪”开发方案
四、几点主要体会
1.《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赋予语文学习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指引下,师生挣脱“应试教育”的“樊笼”,自由驰骋于“书山、学海”中,独立思考以及主动性、创造性、积极性明显增强。师生徜徉其中,发现自我、展示自我、完善自我、共同进步。
2.多媒体、网络等教学新技术赋予现代教学更加广阔无边的天空,我们要充分挖掘其为学生学习服务的潜能
教师在使用新技术教育资源的教学过程中,要灵活运用,
不能死板地依靠教学媒体,要根据本章节或课题所提出的教学要求,准确把握好教学重点、难点,多渠道、多视角地呈现教学内容,使之形象化,从而达到变深为浅、化难为易的目的,提高教学
效率。
(作者单位 重庆市万州区上海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