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照娟
(辽宁省本溪市第一人民医院,辽宁 本溪 117100)
高血压、糖尿病全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前、术后护理
宫照娟
(辽宁省本溪市第一人民医院,辽宁 本溪 117100)
目的总结全髋关节置换患者合并高血压及糖尿病术后护理体会。方法对收治的43例高血压及糖尿病需行全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监控血压及血糖、指导功能练习。结果43例手术均成功,患肢功能恢复良好。结论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升患者的满意度,降低医患矛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全髋关节置换;糖尿病;高血压;围手术期护理
全髋关节置换术是目前骨科治疗股骨头坏死,髋关节发育不良,股骨颈骨折,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主要治疗手段,由于合并高血压及糖尿病患者手术危险性高,术后并发症多,所以加强高血压及糖尿病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是治疗成功的关键,2009年至2013年8月,我院共收治行全髋关节置换合并高血压及糖尿病患者43例,总结如下。
本组患者43例,男26例,女17例,年龄(49~75岁)左侧22例,右侧18例,双侧3例,本组患者均为2型糖尿病,高血压病3级,入院空腹血糖为6.8~18.6 mmol/L,血压200~160/120~90 mm Hg。
2.1 心理护理[1]
入院后详细了解患者身心状态,有无其他合并症及过敏史,了解目前高血压及糖尿病控制情况,许多患者生活不能自理,多表现为焦虑,情绪低落,思想负担很重[2]。因此,医护人员应针对其心理特点进行心理疏导,主动安慰开导患者,用温暖,亲切的话语给患者以心理上的支持。
2.2 饮食护理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卧床时间长,胃肠蠕动减慢,易出现消化功能减退,饮食宜清淡,进食高蛋白,易消化及含钙丰富的食物,多吃新鲜蔬菜,保持大便通畅,应忌甜食严格进行饮食管理,以利血糖的控制。
2.3 控制血糖[3]
糖尿病合并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手术治疗围手术期血糖水平能否控制达到接近正常值范围,直接影响骨折术后切口的愈合,术前对皮下注射胰岛素的患者,经常更换注射部位,防止产生硬结影响胰岛素吸收,吸取胰岛素时,用1 mL注射器,保证剂量的准确,减少误差每日检测空腹血糖及三餐后血糖,以便掌握血糖变化规律,勿用含碘制剂消毒皮肤,以免影响胰岛素药效,血糖控制在8.0 mmol/L以下,使血糖稳定至少3 d以上方可手术[4]。
2.4 高血压的护理
遵医嘱使用降压药物,饮食限制钠盐,每日食盐量不超过6 g为宜,限制含钠多的食物
如咸菜,大酱,味精等,食用优质蛋白质食物,如鱼和大豆及其豆制品,多食用含钾、镁和锌高的食物,这些微量元素有降压,保护心脏和预防动脉硬化的功能,每日还要适量饮水,有调节血液黏稠度的作用,可以净化血液,又能保持大便通畅,同时要注意,粗纤维的摄入预防便秘,合理的饮食治疗是糖尿病、高血压的基本治疗措施。
2.5 专科护理
全髋置换术的患者一般不需要牵引,如是骨折患者疼痛剧烈也可采用皮肤牵引术,牵引患者注意观察内外踝及足跟部皮肤,以免压疮形成,每2 h按摩受压部位,注意观察患肢肿胀情况及疼痛程度,早期发现深静脉血栓形成症状,尽早处理,责任护士指导患者做股四头肌舒缩运动的练习,协助翻身叩背,按摩身体受压部位,预防压疮的发生。
2.6 胃肠道准备
术前2 d进半流食,术前1 d进流食,术前12 h禁食、水,术晨排二便。
2.7 皮肤准备
术前严格皮肤护理,注意全身皮肤的清洁,检查有无手足癣,手术部位,术前1 d备皮,注意备皮时不能刮破皮肤,因皮肤破损或感染造成术后切口感染的潜在因素之一,故在备皮时根据老年患者皮肤松弛皱褶多的特点,彻底清洗手术部位[5]。
2.8 术前预防感染性疾病,如感冒、呼吸道感染、腹泻、牙痛等。
3.1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术后心电监护生命体征及血糖监测并做好详细记录,若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处理,保持尿管及引流管通常,每日更换引流管及引流袋1次,观察并记录尿液及引流液的性质和量,每日尿道口用0.5%碘伏消毒两次,麻醉期过后应及早夹闭尿管训练膀胱功能每3~4小时放开,引出尿液,止痛泵持续有效,严密监测血糖,据此调整胰岛素用量,防止低血糖的发生,饮食理同术前,术后加强皮肤护理,保持床单清洁平整,定时翻身,按摩受压部位,保持皮肤清洁,预防皮肤破损,保持切口干燥,如有渗出及时更换敷料。
3.2 体位与制动
向患者说明术后为防止假体脱位要采取的正确体位,平卧时用梯形垫防御患者两腿之间,保持患肢外展30°中立位,侧卧位时患肢在上,双腿间夹枕保持患肢外展位,患肢穿防旋鞋,注意不要盘腿翘二郎腿等内收外旋动作,以防股骨头脱出。
3.3 预防感染,由于患者有糖尿病,高血压,机体抵抗力差易发生感染,术后患肢制动,局部活动少,卧床久,易出现压疮呼吸道及泌尿道感染等并发症,且难以控制:①术后病房保持空气新鲜,定时开窗通风,每天用空气消毒机进行室内消毒,避免与其他感染性疾病患者及呼吸道疾病患者接触,给予雾化吸入把口含嘴放入口中,用口吸气,用鼻呼气,指导患者进行有效咳嗽排痰,劝其戒烟。②预防切口感染,应密切观察负压引流管引流血量及切口渗出情况,保持切口敷料干燥,有渗出时应报告医师及时给予更换,如术后引流量血量较多,延期拔除,监测血常规如血红蛋白<90 g/L,及时报告医师给予患者输血补充血容量,纠正贫血。③预防压疮:患者可采用平卧与健侧卧两种体位,健侧卧位时两腿间垫软枕[6],后背用软枕与棉被椅实,两臂抱软枕让患者有安全感,患者铺气垫床,每2 h改变卧位1次,每次翻身叩背1次,按摩身体受压部位,保持皮肤清洁干燥,保持床铺清洁干燥,避免“托、拉、拽”等动作的发生,术后第2天知道患者用健足蹬床抬臀。④预防泌尿系感染,嘱其保持会阴部的清洁,指导便后及时清洗会阴部,鼓励患者多饮水,饮水量不少于2500 mL/d,以稀释尿液,留置导尿管者,用0.5%碘伏尿道口消毒2次/天,并且每天更换尿袋1次,留置导尿每周更换1次,训练膀胱功能尽早拔除尿管。术后应早期积极活动,一般术后麻醉消失后即指导患者行主动踝关节背伸跖屈活动,并辅以下肢肌肉被动按摩。术后第1、2天指导患者进行股四头肌收缩训练,具体方法:用力伸直膝关节,背伸踝关节,绷紧腿部肌肉,持续5~10 s后放松,如此反复进行。每小时练习15~20 min。术后第3天指导踝关节活动的抵抗运动。术后1周科在床上进行直腿抬高训练,伸直膝关节、背屈踝关节,足跟离床20厘米,空中停顿5~10 s后放松,如此循环。术后7~14 d可持拐杖下床活动,患肢保护性负重行走。护理人员在旁看护和指导。⑤预防伤口感染。由于糖尿病患者机体抵抗力下降,修复能力低下,导致伤口易感染,故应加强伤口保护、预防感染。注意观察伤口有无红肿、渗液,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师。由于手术创伤打,患者年老体弱,加之伤口疼痛,不愿意变动体位,而且糖尿病患者皮肤本身易受损伤、感染、易出现压疮,术后每2~4 h协助患者变换体位1次,保持床单清洁干燥。⑥预防糖尿病足。对下肢骨折的手术患者,注意足部护理,抬高患肢20°~30°,以促进静脉血液回流,防止水肿,用温水擦洗足部。
3.4 本组2例高血压患者:于手术当晚出现认知功能障碍:心电监护均显示生命体征平稳,请内科会诊,未见神经系统阳性体征,患者主要表现为多语,思维混乱,定向力障碍,均遵医嘱给予拔除止疼泵,0.9%氯化钠500 mL加维生素C 2.5 g静脉滴注,同时向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解释时候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病机制,讲解情绪,认知状态与疾病的关系,以及心理,精神因素对疾病预示及转归的影响,消除患者及家属的顾虑,积极配合相应的治疗机护理,促进其更快更好地康复。患者认知功能逐渐恢复过程中,加强与患者交流,了解并尽量满足其需求,与其建立良好地互信关系,从而对患者实施更具针对性的认知行为干预,注意:患者在突发认知功能障碍时,护士应当镇定,安抚家属并迅速通知医师,协助医师给予解释,避免家属的过激行为,同时,要加强患者安全管理,设立安全管理目标,正确识别患者,如患者烦躁不安时,应加强床旁安全防护,上床栏,必要时应用约束带(保持患肢是功能位)防止发生坠床,24 h留陪护,保证用药安全,完善输液安全管理,预防意外。2例患者术后第2~3天认知功能障碍症状消失,无意外事件发生。
通过本组患者的护理,给我的体会是随着科技的进步,生活质量的提高,老龄化社会的发展趋势,许多合并症的增加,增大了医疗护理的难度,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我院现以开展优质护理示范病房,拉近了护士与患者的距离,更全方面的掌握了患者身心变化,认真做好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及心理护理,使患者以最佳的身心状态配合治疗,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精心细致的围手术期护理可以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升患者的满意度,降低医患矛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李建丁,叶依群.社区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其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29):61-62.
[2] 邢曙.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社区康复护理的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5C):66-68.
[3] 陈燕妃,郭燕.糖尿病的相关因素分析及社区护理[J].中国货实用护理杂志,2011,27(30):72-73.
[4] 谢先霞,吕德春.老年糖尿病患者股骨颈骨折手术治疗的循证护理[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09,12(3):323-324.
[5] 黄飞燕,谢思斯,陈淑贤,等.髋关节置换术后合并糖尿病的围手术期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23):5705-5706.
[6] 陈焯然,张洁,陈贤梓.个体化护理干预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的影响[J].护理学报,2009,16(7):65-66.
[7] 刘军,李贵宾,孙明宇,等.人工假体置换术治疗老年髋部骨折35例[J].实用骨科杂志,2009,15(2):135-137.
R473.6
B
1671-8194(2014)13-032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