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静脉全麻的护理体会

2014-01-27 01:31:14程红娟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13期
关键词:麻醉师全麻小儿

程红娟

(广东省中山市沙溪隆都医院,广东 中山 528471)

小儿静脉全麻的护理体会

程红娟

(广东省中山市沙溪隆都医院,广东 中山 528471)

目的加强对全麻患儿手术全过程的观察和护理。方法对188例静脉全麻患儿的观察及护理,并进行经验总结。结果加强对静脉全麻患儿手术全过程的观察和护理,就能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结论在患儿全麻术前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术中紧密的护理配合,术后密切的护理观察,可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确保患儿安全度过围手术期。

小儿;静脉全麻;护理

随着我院小儿外科的飞速发展,需手术治疗的患儿日益增多。全麻是小儿手术最常用的麻醉方式,小手术可在面罩吸入麻醉、静脉或肌内注射麻醉下进行,较大手术需气管插管全麻。为此,手术室护士必须熟悉与麻醉有关的小儿解剖、生理和药理特点,主动配合麻醉师做好小儿全麻手术的监护工作,保证小儿生命安全,是保障手术成功的关键。现将我的护理配合体会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188例,年龄最小的出生51 d,最大10岁,其中男123例,女65例。包括腹部手术45例,耳鼻喉手术78例,骨科手术36例,泌尿科手术16例,其他13例。

2 护理配合

2.1 术前护理

2.1.1 术前访视。对于择期手术患儿,术前一日访视患儿,核对患儿信息,向患儿家长了解患儿病情,了解患儿心理状况及其他有关情况,询问家属有无过敏史,做好评估。与患儿交流时要做到:态度和蔼可亲,多夸奖鼓励患儿,还可参照何玉玲 介绍的方法,让患儿对护士产生亲切感,消除患儿的陌生感,减轻其恐惧心理。做好患儿家长的思想工作,耐心解释患儿及家长提出的问题,向他们介绍我院开展此类手术成功的案例,详细说明手术的意义和手术配合的重要性,取得患儿和家长的信任,消除他们的思想顾虑,增强患儿战胜疾病的信心,让患儿在最佳心理状态下接受手术。准确测量体质量并记录作为用药、补液量的依据。

2.1.2 严格禁饮、禁食制度。巡回护士应向家长强调禁饮食的重要性,要求家长严格执行,一般情况下,术前禁食2岁以上为8 h,1~2岁为6 h,6个月为4 h。防止术中发生呕吐,引起误吸,从而保证患儿麻醉安全。

2.1.3 器械准备。术前应充分了解手术步骤和注意事项,熟悉手术全过程。因小儿手术视野小,手术使用器械宜精细,方便医师操作,并能减少对组织器官的损伤。

2.2 术中护理

2.2.1 调节室温。提前调节好手术间室温。小儿与成人相比,特别是婴幼儿,因其体表面积/体质量的比例大,皮下血管多,热传导性强,体温中枢发育不完善等,体温调节能力较弱,容易受环境温度的影响,出现体温异常。因此,手术室温应保持在24~26 ℃,湿度50%~60%之间,防止受凉。

2.2.2 准备物品。协助麻醉师提前准备好麻醉所需物品及药品,严格三查八对。如麻醉机、心电监护仪、听诊器、小儿面罩、吸引器、吸引管、喉、气管插管、舌钳、开口器、牙垫等,氧气、负压吸引装置处于备用状态,以便术中发生意外能及时配合抢救。

2.2.3 详细核对,安抚患儿。接患儿入手术室时,与患儿家属详细核对患儿的姓名、性别、科别、年龄、病案号、诊断、手术部位、手术名称、手术方式、过敏史等,检查手术知情协议书是否签字,皮试结果,详细询问家属术前用药及禁饮食情况,并要复测患儿体质量,以保证麻醉师准确计算麻醉用药剂量。较小患儿一般会害怕、哭闹,巡回护士要积极进行心理安慰,设法保持患儿安静,减少胃肠胀气,必要时可按医嘱给予肌内注射氯胺酮,待患儿入睡后再抱进手术间。

2.2.4 建立静脉通道。患儿进入手术室后,迅速建立静脉通道[1-2]。根据手术部位和体位选择穿刺部位。选用Y型静脉留置针穿刺,穿刺时严格无菌操作,防止针头和穿刺部位污染。因麻醉中常用微量泵泵入麻醉药,为方便静脉麻醉给药,我们可用多三通串联加静脉延长管,并妥善固定,保持输液管道通畅。

2.2.5 手术体位的摆放。根据手术及麻醉要求摆放体位,因小儿鼻咽部狭小,下呼吸道也相对狭小,肌肉发育不完全,易引起阻塞。一般采用平卧位,头偏向一侧,用床单或小枕垫高背部2~4 cm,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呕吐引起窒息。摆放体位时操作要轻柔,肢体不可过度伸展,防止神经损伤,四肢约束带的松紧要适中,既要保持肢体功能体位,又要保证血液循环不受影响,通常以能放入一指为宜。术中如需用电刀,应将电极板黏贴在如臀部、大腿、小腿等肌肉丰富部位,要黏贴牢固,保持干燥,并用包布将患儿肢体与手术床的金属边缘隔开,防止皮肤电灼伤[3]。

2.2.6 密切观察病情及手术进展情况,尽量避免各种意外的发生,术中持续心电监护、血压、血氧饱和度的监测,观察患儿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的变化。要随时提醒手术人员忌用手术器械或自己的手压迫患儿腹部而影响呼吸,做好呼吸管理。根据患儿的大小调节输液量和滴速,术中根据出血、血压和尿量等随时调整输液速度,避免因输液不足引起脱水或输液过多过快增加患心肺负担,导致肺水肿[4]。

2.3 术后苏醒期的护理

术后加强呼吸道管理,保持呼吸道通畅非常重要。麻醉恢复期,可能会出现不同的并发症,及时正确的处理会得到缓解和消除。气管插管拔除后,由于镇静药和肌松药的残余作用,再加上小儿舌大、颈短、呼吸道狭窄,极易发生舌后坠和喉痉挛,表现为随呼吸发生强弱不等的鼾声,或血氧饱和度呈进行性下降,这时及时正确的托起患儿下颌会得到缓解;由于急诊手术禁食时间短,可能会发生呕吐[5]。一旦出现呕吐,应立即将患儿头偏向一侧,及时清除鼻腔、口腔咽喉部分泌物,防止误吸;由于手术室温低,加之输入没有加温的液体量大,术中冲洗液温度低、手术暴露时间长等原因,易引起患儿体温不升,发生时可使用电加热毯,加温液体等保暖措施使体温得到恢复。

巡回护士在术后要配合麻醉师密切观察患儿的呼吸幅度、频率,四肢末梢的温度情况,面色及甲床的颜色,出现异常及时配合医师抢救处理。待患儿呼吸均匀,血压稳定后,带好小儿呼吸气囊,与麻醉师和手术医师一起将患儿送回病房。途中要将患儿头偏向一侧,注意观察患儿的面色及呼吸变化,以保证患儿的安全。手术室巡回护士与病房护士详细交接班后方可离开。交班内容包括呼吸、血压、心率、液体量、出血量、尿量、术中用药等。

结果:188例患儿术中麻醉效果满意,术中血压、心率、呼吸平稳,血氧饱和度在99%~100%。术后患儿均顺利度过麻醉恢复期,无死亡病例。

3 体 会

总之,小儿有其独特的病理生理特点,尤其是全身麻醉后的患儿,由于手术的创伤和麻醉药的作用,改变了小儿的正常生理功能,病情变化快,并且进展迅速,因此,对全麻手术的患儿,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加强呼吸道管理,保证呼吸道通畅[6]。术前严格核对患儿信息,详细了解病情,做到心中有数,准备工作要细致充分,术中所用仪器要反复检查、调试,确保安全无误。患儿的机体抵抗力低,手术创伤容易使患儿发生感染,因此应严格无菌操作,严防院内感染的发生。术中要注意保暖,术中护士要密切观察患儿的各项生命体征,防止意外的发生。麻醉师及巡回护士不但要有熟练的抢救技术,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爱心和同情心,确保患儿安全度过围手术期。

[1] 何玉玲.50例病儿全麻围手术期护理体会[J].现代医药卫生,2002, 18(8):733.

[2] 麻醉学专业教材编写委员会.临床麻醉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2:29.

[3] 高德彰.外科护理学[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7:35.

[4] 杨长青.学龄期患儿氯胺酮麻醉术后躁动的观察及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5):351.

[5] 王珊娟.全麻恢复期并发症及处理[J].中华麻醉学杂志,2000,20 (9):574.

[6] 李惠香.小儿全麻术后护理[J].中国临床医药研究杂志,2004,117: 90-91.

R473.72

B

1671-8194(2014)13-0321-02

猜你喜欢
麻醉师全麻小儿
腹部神经阻滞联合静吸复合全麻在中老年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肥胖与全麻诱导期氧储备的相关性
夜盗小儿(下)
幽默大师(2020年11期)2020-11-26 06:12:18
夜盗小儿
幽默大师(2020年10期)2020-11-10 09:07:20
小儿涵之三事
海峡姐妹(2019年12期)2020-01-14 03:24:46
A Survey of Surgical Patient’s Perception about Anesthesiologist in a Large Scale Comprehensive Hospital in China
想得美
护理干预在手术室全麻留置导尿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误听
环境与生活(2017年5期)2017-05-18 14:10:12
两种麻醉镇静深度监测技术在全麻中的应用比较
中外医疗(2015年5期)2016-01-04 03:5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