顽固性心律失常采用胺碘酮静脉用药并口服治疗的效果探讨

2014-01-27 01:31:14司献军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13期
关键词:心动过速顽固性室性

司献军

(河南省职工医院心血管内科,河南 郑州 450002)

顽固性心律失常采用胺碘酮静脉用药并口服治疗的效果探讨

司献军

(河南省职工医院心血管内科,河南 郑州 450002)

目的对胺碘酮静脉用药并口服治疗顽固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随机选择30例于2012年1月至2013年7月间在我院进行顽固性心律失常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和分析,对全部患者进行胺碘酮静脉用药并口服治疗,观察和分析治疗效果。结果21例患者治疗显效,7例患者治疗有效,2例患者治疗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3%,1例患者血压下降,1例患者心慌气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结论对顽固性心律失常患者进行胺碘酮静脉用药并口服治疗能够取得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和优化患者的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

顽固性心律失常;胺碘酮;治疗效果

心律失常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和生存质量,作为抗心律失常药,胺碘酮治疗安全可靠,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促心律失常作用与抗心律失常作用同时并存,具有较大的治疗风险,本次研究特就胺碘酮静脉用药并口服治疗顽固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30例于2012年1月至2013年7月间在我院进行顽固性心律失常治疗的患者,全部患者均经临床确诊,其中,女性占7例,男性占13例,年龄范围居于31~75周岁,年龄平均值为(52.9±6.7)岁,11例室性心动过速患者,3例持续性房颤患者,16例阵发性心房纤颤患者。所选患者均存在持续性或者阵发性房颤,室性心动过速反复发作,行电复律或者心律平以及利多卡因治疗无效,由于电解质紊乱以及药物等引发的心律失常患者不纳入本次选择范围。

1.2 治疗方法

对全部患者进行胺碘酮静脉用药并口服治疗,将20 mL生理盐水中加入3~5 mg/kg胺碘酮注射剂,于15 min内对完成静脉注入治疗,然后进行持续静脉滴注,每分钟滴注量为0.5~1.5 mg,若未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则于治疗30 min后追加负荷量,静脉注入75~150 mg。在对患者进行静脉用药治疗的同时每日口服600 mg,然后根据患者病情变化逐渐减少服用量至每日200 mg,待患者病情趋于稳定后,每日口服100~200 mg,长期维持治疗。满足以下条件即可停药:PR间期不短于280 ms,QT间期不短于550 ms,PR间期不短于280 ms,PR间期不短于280 ms,心率低于50次/分,血钾介于4~5 mmol/L[1]。

1.3 观察指标

对全部患者进行心电监护,监测血压、测定QTC、记录12导联心电图,于患者出院后对全部患者进行随访,频率为1次/2~4周,对患者的心电图进行常规检查。观察和分析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药物不良反应。

1.4 疗效评价标准

显效:患者病情得到明显控制,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或者基本消失,未出现短阵性室性心动过速,持续性室性前期收缩,窦性心律获得维持,每小时室性期前收缩减少次数超过治疗前的95%;有效:患者病情有所好转,临床症状得到一定改善,持续性室性前期收缩有所改善并转为偶发性室性期前收缩,每小时室性期前收缩减少次数为治疗前的50%~95%;无效:患者病情没有发生变化,临床症状没有缓解或者出现加重现象[2]。

2 结 果

2.1 临床疗效

21例患者治疗显效,占70%,7例患者治疗有效,占23%,2例患者治疗无效,占7%,治疗总有效率为93%。

2.2 药物不良反应

1例患者血压下降,占3%,1例患者心慌气短,占3%,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

3 讨 论

对患者进行心功能改善以及心肌缺血和电解质代谢紊乱纠正等将诱因以及触发因素去除后应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抗心律失常药物仍然没有取得理想治疗效果的现象即为顽固性心律失常。该病的发作持续时间较长,通常不短于30秒钟,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且该病的复发率较强,并发血流动力学障碍概率较高,容易引发心脏停搏以及心力衰竭等不良反应,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法。

对顽固性心律失常患者用药的电生理作用在于使患者的心肌细胞动作电位时程和不应期获得有效延长,能够对失活的内向钙通道以及钠通道发挥阻断作用,除此之外,还能够对ATP敏感的钾通道产生抑制作用,而口服胺碘酮与静脉注射胺碘酮产生的电生理效应差别较大。胺碘酮具有较强的负性肌力,能够使外周血管以及主动脉的阻力得到降低,使心排血量获得维持,并使负性肌力得到抵消,从而使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的发生率得到有效降低,对患者进行口服加静脉应用胺碘酮能够取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3]。

作为常见的恶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动过速通常会伴发血流动力学改变,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若室性心动过速伴发严重血流动力学障碍或者心脏、呼吸停止现象,为了使心律失常的复发率得到有效降低,需要立即进行除颤以及心肺复苏,同时结合有效的心外按压以及气管插管;若对患者进行胺碘酮静脉注射后未能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可进行负荷量的追加,需要始终保持胺碘酮的静脉维持量直至患者血流动力学发生改变或者持续室性心动过速终止,一旦出现血压降低现象需要立即采取有效的升压措施,若升压无效,则需要立即停止胺碘酮的应用并置入主动脉内气囊泵,以改善患者的循环并使其血压恢复稳定;若患者室性心动过速反复发生,需要立即进行除颤,这样做可使血流动力学的恶化时间得到缩短,从而使患者的抢救成功率获得提高;胺碘酮能够使外周血管阻力获得降低,因此,在对患者进行静脉注射时速度不应过快。

本次研究中,28例患者治疗有效,2例患者发生药物不良反应。以上统计数据表明,对顽固性心律失常患者进行胺碘酮静脉用药并口服治疗临床疗效更佳,能够使不良反应发生率得到有效降低,使患者的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得到有效改善优化,值得推广和应用到临床治疗中去。

[1] 廖祥明.胺碘酮治疗顽固性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1,29(20):208-209.

[2] 张煜,张清艳,金兆辰.胺碘酮联合硫酸镁治疗顽固性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与安全性[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2,7(23):127-158.

[3] 崔建.胺碘酮联合迷走神经刺激对心律失常的疗效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3,8(30):131-132.

R541.7

B

1671-8194(2014)13-0112-02

猜你喜欢
心动过速顽固性室性
参松养心胶囊治疗不同起源频发室性期前收缩的临床观察
《思考心电图之169》
心电与循环(2020年2期)2020-12-08 21:05:57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探究
《思考心电图之161》答案
心电与循环(2019年1期)2019-02-18 08:20:42
内服外敷,治愈新生儿顽固性呕吐
曲美他嗪治疗心房颤动致心动过速性心肌病疗效观察
海南医学(2016年8期)2016-06-08 05:43:00
胺碘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56例临床分析
室性心动过速电风暴的诊治及进展
介入断流术在顽固性鼻衄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稳律灵治疗室性心动过速5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