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希群
(国家林业局林产工业规划设计院,北京 100010)
2012年,中国林业教育界发生了2件值得关注的事情,一是北京林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60年华诞以及中国林科创基110周年;二是林业教育家沈国舫院士针对国内外育林主义者和环境主义者对林业发展的不同看法,对我国林业和林业教育的发展明确提出要科学定位育林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地位,以增强我国林业工作者和生态环境保护者在林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责任感。这也是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林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
2012年8 月25 日,沈国舫院士在《中国科学报》发表的《科学定位育林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地位》一文提到:“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困惑,即作为林业工作者,特别是森林生态和培育工作者,都天然地自认为自己也是生态保护事业的积极支持者,然而近来却常与一些环境主义者意见相左,甚至发生争执。”[1]实际上,这一问题不但在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而且在我国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关键是要在林学思想的发展上着手。而沈国舫院士的这篇3 600多字的文章在我国新林学思想的建立中将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2012年9月18日,《中国绿色时报》在第1版以《育林在生态建设中的作用毋庸置疑》[2]为题目再次刊登了此文。
回顾我国林科教育110年来的发展历程,可以将其划分为4个明显的阶段:一是从1902年开办林科开始,我国林科教育一直采用的是日本林科教育体系的设置,而日本林科教育体系本源自于德国[3];二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林科教育照搬的是原苏联林科教育体系的设置;三是1977年中国恢复高考制度后,我国林科教育在系统总结已有林科教育和相关科学成就的基础上建立了自己的林科教育体系;四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一些出国留学者(主要是留学美国、加拿大和德国等)的陆续回国,以及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日益广泛,我国林科教育体系逐步得到发展与完善,尤其是引进了一些国外的林科教材。
随着世界林业发展进程的日益加快,我国林业的作用也发生了变化。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将“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明确提出要使主要污染物的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建设生态文明,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和重大任务,也为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2009年6月22—23日,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了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的首次林业工作会议,会上明确提出:林业在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在生态建设中具有首要地位,在西部大开发中具有基础地位,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具有特殊地位(以下简称“四个地位”)。实际上,前3个“地位”在2003年6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中已经明确提出。这都说明我国林业的形势在发生根本性变化,国家和整个社会对林业的要求在发生根本变化,林业的作用也在发生变化。林业的“四个地位”是我国新林学思想的基本体现,将会在很长时间内指导我国的林业建设。因此,我国林业教育必然要承担起培养对林业的“四个地位”有深刻理解并能切实贯彻执行的林业建设者的重任。
在林业发达的国家中,德国的汉斯·卡尔·冯·卡洛维茨(Hans Carl von Carlowitz)于1713年首先提出了森林永续利用理论和人工造林思想,使德国成为“森林永续利用理论”的鼻祖。而“森林永续利用理论”成为此后世界各国传统林业的理论基础,并影响至今。18世纪末,美国林业教育的创始人伯纳德·芬(Bernard Fernow)创立了“森林是文明之基”的林学思想,为北美100多年来的林业教育提供了基础[4]。因此,我国必须把握历史机遇,重视我国新林学思想体系的构建。
2011年4月24日,胡锦涛同志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指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础。”我国林科教育经历了艰难、曲折、复杂的发展壮大历程,尤其是为新中国的林业建设输送了大量人才,成为林业发展的直接动力之一。但是,在取得重大成就和积累宝贵经验的同时,我国林科教育在有些方面也存在着不适应林业发展之处。例如,我国传统的林科教育基本上是围绕“木材生产”这一主题来设计的。目前,随着我国林业的发展,林业的发展目标和作用趋于多元化,并且更加重视生态效益。例如,木材生产、果品生产、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环境美化、森林旅游、生态安全、自然保护、风景游憩等都成为林业发展的目标和作用。尤其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中明确将林业定位于重要的公益事业和基础产业,把加强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安全确定为林业部门的主要任务。因此,在新的林业发展形势下,林科教育要从围绕“木材”这一目标转变为围绕“木材”和“非木材”两个目标。这就要求林科教育必须进行深刻的变革。例如,原来的以测树为主要内容的“测树学”课程必须发展成为由测树、“3S”技术(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计算机技术等集合而成的“森林调查学”课程。可见,林业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是导致林科教育深刻变革的重要因素。
与此同时,人们也必须深刻认识到,发展林业一靠政策、二靠投入、三靠科技。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制定林业政策、开展林业建设、发展林业科技的关键在于人才,而人才培养的根基是教育。在当今世界,如果林业教育缺位,那么林业发展是难以想象的。因此,林科教育必须适应世界和我国林业发展的进程,围绕新林学体系的构建,改造和完善我国林科教育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始终不要脱离我国林业发展的实际。
联合国粮农组织2009年版《世界森林状况》的主题是“社会、森林与林业——适应未来”。近年来,我国林业发展的最突出特点是优先发展城镇附近、大江大河源头区及其主要支流源头区、重点水源涵养区、水土流失严重区、自然保护区、调水工程水源地等重要区域以及生态敏感区、生态脆弱区的林业;同时,培育森林的目的已经不仅仅是为了生产木材,更为重要的是非木材利用,更加强调生态效益。尤其必须清醒地意识到,我国森林资源总量依然严重不足,森林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仍然非常脆弱。这都与社会发展的进程很不协调。
因此,林科教育作为林业发展的基础,首先要适应世界和我国林业发展的进程。但是,我国的林科教育明显滞后于林业的发展,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有待优化与完善。过去林学专业的中专毕业生都能带领一队人马开展植被调查、森林调查、环境效益监测,而现在许多大学毕业生、研究生都很难做到,主要表现为对植物无法识别、不了解环境效益监测所涉及的指标等。这说明林科的基础教育仍需加强。沈国舫院士很早就认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他在2003年第9期《森林与人类》上发表的《大家都来学点树木学知识》,就强调了加强与普及林业知识的重要性,指出没有形态识别的分子识别是十分不可取的[5]。其次,林学的学科结构复杂、名词繁多,需要记忆的内容很多,所以必须妥善处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把枯燥的原理和概念与具体的生产实践紧密结合。最后,林学教育要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即便现在许多有成就的林业科技工作者大多认为在短期的专业教育中采取“填鸭式”方法的效果是最好的,自己就是最好的例证,但是培养学生对林科的兴趣仍是不容忽视的。
林学教育是林业教育的基础。就世界范围来看,林学专业的学生在学校所占的比例都是很小的,而且国外的著名大学很少设置林学院。但是,办好一个林学系或林学院绝非一件易事,需要多学科的长期支撑,需要拥有在植物分类学、树木学方面既有扎实功底和长期积累又有兴趣和爱好的教师。林学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在我国新的林业发展形势下,必须重视新林学教育的顶层设计,使林学教育具有系统性和连贯性。
从目前社会对林学专业毕业生的实际要求来看,林学专业学生至少需要具有以下学科专业教育的背景:学习“树木学”(“植物分类学”)、“土壤学”“地理学”“森林气象学”“植物生理学”(“树木生理学”)、“计算机及遥感技术”等专业基础课,以及“森林培育学”(既要重视传统的以木材生产为基础的培育学,又要重视以水源涵养、水土保持、森林旅游、风景游憩、珍稀树种培育等为基础的培育学)、“森林利用学”(兼顾木材利用和非木质公益利用)、“森林经理学”(重视森林计测、森林调查和森林调整3个本原)、“森林保护学”(注重病虫综合控制、森林防火、人为不良干扰等内容)、“林木遗传育种学”“林业政策学”等专业课。
教材是知识的载体和思想传播的纸质媒介,也是学科的重要支撑。林学课程的设计和教材编写,既要从我国的国情出发,总结110年来特别是60年来我国林业教育的经验,适应当前林业发展进程对教育的需求;又要深入分析国外林学课程的设置与相应的教材,使引进的专业教材富有针对性、适用范围恰当。我国林学教材的编写必须要立足于国家的林业发展,要充分吸纳林业教育教学改革和现代林业科学技术研究的最新成果,将学科与行业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成果编入教材;要在参考和研究不同层次林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规范、课程标准和内容体系的基础上,以林业发展和生态建设需求为目标,努力适应林业发展的新形势、新方向,服务于国家建设;尤其是要以培养符合林业建设第一线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标,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强调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提高学生就业、创业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新林学体系的建设必须适应世界林业的发展趋势,需要进一步继承和改造现有的林学体系,使森林的作用更加回归本原。因此,首先要重新认识森林,真正把森林当作是一个自然物;其次要重新认识森林在大自然中的作用;第三要重新认识森林对人类发展的价值,尤其是要认识到森林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载体、是民族振兴的基础。
21世纪以来,世界林业产生了许多热点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有着深刻的政治、经济、环境和社会背景。世界性的林业问题已成为关系人类生活的前途、国家的兴衰、社会的发展以及人民幸福的全球性战略问题。例如,在森林培育、生态管理方面产生了应对气候变化、人工林发展、热带林保护、次生林经营、荒漠化防治、湿地保护等热点问题,这些都受到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的关注。因此,我国新林学体系的建设必须适应我国和世界林业发展的进程,与时代同行。
在高等林业教育中,“树木学”“森林土壤学”“树木生理学”“数理统计”等一直是林学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其教学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对培养高素质的现代林学专业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这些课程既有自成体系的理论框架,又有与生产实践和环境治理密不可分的广泛的实用性;同时,在林学专业的系列课程学习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但是,目前这些课程的教学都存在着教学学时不足、实验实习组织困难等一系列问题,教学效果并不理想。而且,由于基础理论知识不扎实、专业适应面窄、实践动手能力差,林学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不强。因此,必须强化林学的基础学科地位。否则,林业大学所培养的森林培育学、生态学、森林经理学方向的研究生不会做森林群落调查这样的事将绝不仅仅是个案。
在20世纪,世界林业教育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一个比较完整的世界林业教育体系已经形成。林学学科的发展主要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向宏观上的高度综合和微观上的高度分化方向发展;二是多学科相互渗透、交叉与融合,尤其是受到计算机技术的深刻影响;三是注重群体、个体、细胞和分子水平研究以及不同物种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四是重视森林在保护环境与维持生态平衡方面的功能研究。因此,林学教育应以专才教育为主,专业知识要讲得较多、较深、较系统,要强调林学专业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我国的植物学或生态学奠基人胡先骕、郑万钧、秦仁昌、陈焕镛等,以及遥感应用学专家徐冠华、生态学家张新时等,都是学林学出身的,这在很大程度上说明我国以往的林学教育是成功的、林学体系在很大程度上是科学与合理的。因此,需要认真总结,使之成为新林学体系的坚实基础。
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是我国第一次把建设生态文明写入党的施政纲领,将对我国的林业发展和自然保护产生深远的影响。沈国舫院士在《我们该如何面对分歧》一文中也讲到:“相信两种声音都是为了国家乃至世界的生态保护、森林的健康发展,林业工作者们面对质疑应该更深刻地审视,坚持住生态建设的方向,在不断的总结经验中努力前行;生态环境的保护者们面对质疑应该更客观地思考,用未来的眼光,把生态保护放到国家发展大局、宏观社会环境中看,并与民生实际相结合[6]。因此,我国新林学体系的建立就是要把这两种声音汇聚到我国的林业建设和生态保护上,从而使之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直接推动力。
[1]沈国舫.科学定位育林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地位[N].中国科学报,2012-08-25(3).
[2]沈国舫.育林在生态建设中的作用毋庸置疑[N].中国绿色时报,2012-09-18(1).
[3]王希群.中国森林培育学的110年[J].中国林业教育,2012,30(1):1-7.
[4]王希群,王安琪.美国林业教育的创始人——伯纳德·芬[N].中国绿色时报,2011-08-12(4).
[5]沈国舫.我们该如何面对分歧[N].中国绿色时报,2012-09-19(2).
[6]沈国舫.大家都来学点树木学知识[J].森林与人类,2003(9):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