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勇,赵鸿君
(辽宁中医药大学中医文献研究院,沈阳 110847)
《礼记》是《十三经》之一,主要记载和论述先秦的礼制、礼仪,解释《仪礼》,记录孔子和弟子的问答,记述修身作人的准则。《礼记》中的医学史料丰富,记载40余个病症名词,这些病症名词有的词义变化不大;有的后世虽用作病症名词,但与本义相比发生较大变化;有的后世未作病症名词使用,现选取两词进行探讨。
鼽,仅在《礼记》中出现1次[1]。《礼记·月令》中曰:“季秋行夏令,则其国大水,冬藏殃败,民多鼽嚏。[2]”释为“鼻塞”。《说文》曰:“鼽,病寒鼻塞也。从鼻,九声。”《释名·释疾病》曰:“鼻塞曰鼽,鼽,久也,涕久不通,遂至窒塞也。”可见,鼽的本义为鼻塞不通,病因是感受风寒。在《吕氏春秋·季秋纪》中也有相同的记述:“季秋行夏令,则其国大水,冬藏殃败,民多鼽窒。[3]”高诱注云:“鼽,鼻不通也。”
鼽出现在《黄帝内经》中,涵义有3个:(1)鼻中流水,如《素问·脉解》曰:“所谓客孙脉则头痛、鼻鼽、腹肿者,阳明并于上,上者则其孙络太阴也,故头痛、鼻鼽、腹肿也。”王冰注曰:“鼽,鼻中出水也。”(2)指面颊、颧骨处。如《素问·气府论》曰:“足阳明脉气所发者六十八穴:额颅发际傍各三,面鼽骨空各一。”王冰注:“鼽,頄也。頄,面颊也。”即四白穴处。清·朱骏声在《说文通训定声·孚部》指出:“鼽,假借为頄。”(3)描述症状。以鼽窒谓鼻塞不通,如《灵枢·经脉》曰:“足太阳之别……实则鼽窒头背痛。”以鼽嚏谓鼻塞打喷嚏,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曰:“少阴之复,燠热内作,烦燥,鼽嚏。”以鼽衄谓鼻中流血,如《素问·缪刺论》曰:“邪客于足阳明之经,令人鼽衄上齿寒”等。
隋、唐及宋医籍中鼻鼽、鼽嚏是症状名而非病名。至金·刘完素在《素问玄机原病式·六气为病》中才详辨了“鼽”与“嚏”的区别。刘完素云:“鼽者,鼻出清涕也。”“嚏,鼻中因痒,而气喷作于声也。”这一辨析“对后世影响甚大,可以说是把鼻鼽作为症状还是病名的分界岭”[4]。明清时代医籍中,鼻鼽已作为鼻流清涕为主症的疾病名,在病因方面也不再仅局限于风寒。如《本草纲目·主治第四卷·百病主治药·鼻》云:“鼻鼽,流清涕,是脑受风寒,包热在内。”明·《证治要诀》云:“清涕者,脑冷肺寒所致。”《张氏医通·卷八·七窍门下·鼻》则将鼻鼽分为外寒内热证、风寒、寒证、鼽衄(血与涕俱出)证、鼻塞脑冷证、鼻鼽兼鼻息肉证5种类型,分别选方治疗。
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中医耳鼻喉科学》将鼻鼽定义为:“以突然和反复的鼻痒、鼻塞、喷嚏、流清涕、鼻腔黏膜苍白肿胀为主要表现的常见性、多发性鼻病。”西医学的变应性鼻炎、血管运动性鼻炎、嗜酸细胞增多性非变应性鼻炎等疾病可参考本病进行辨证施治。至此,鼻鼽作为一个符合现代术语规范的疾病名称被确定下来。
综上,鼽作为病症名词出现在《礼记》中,本义为因感受风寒而鼻塞不通,《黄帝内经》指鼻中出水,又指代面颊、颧骨处。另外用于鼻部疾患症状的描述,如鼽窒、鼽嚏、鼽衄;至金元时期辨证分型更为细致,对病因的认识也更加深入,并对“鼽”与“嚏”进行了区别;明清时鼻鼽被确定为疾病名称,以鼻流清涕为主要临床表现。现代医学将鼻鼽作为规范的疾病名称确定下来,以突然和反复的鼻痒、鼻塞、喷嚏、流清涕、鼻腔黏膜苍白肿胀为主要表现。
“咳”在《礼记》中出现3次[1],只有1次义为咳嗽。如《礼记·内则》:“升降出入揖游,不敢哕噫、嚏咳、欠伸、跛倚、睇视。[2]”其他2例为婴儿笑之义。同时欬在《礼记》中出现2次,如《礼记·月令》:“季夏行春令,则谷实鲜落,国多风欬”[2],欬,咳嗽之义,提示在《礼记》中咳、欬混用。
咳本义为小儿笑,《说文·口部》:“咳,小儿笑也。从口,亥声。孩,古文咳,从子。”可知,咳本义为婴儿笑是孩的古字。如《礼记·内则》:“父执子之右手,咳而名之。[2]”欬本义为咳嗽。《释名·释疾病》曰:“欬,刻也,气奔至出入不平调若刻物也。”《玉》曰:“欬,上欶也。”《周礼·疾医》曰:“冬时有嗽上气疾。[5]”郑玄注曰:“嗽,欬也。”可知,欬即是嗽,嗽也即是欬,均是由于喉部或气管黏膜受到刺激迅速吸气,随即强烈的呼气,声带振动发声。“咳”与“欬”字形相似,读音相近,极易混淆。如《庄子·渔父》:“窃待于下风,幸闻咳唾之音,以卒相丘也。”唐·陆德明《经典释文》曰:“咳,苦代反。”《经典释文》曰:“咳,苦爱反。”均将“欬”写作“咳”[6]。至明清时约定俗成,“欬”亦写作“咳”。如明·张自烈《正字通·口部》云:“咳,与欬同,嗽也”;清·邵瑛《说文解字群经正字》曰:“(欬)此字经典固无所误……然往往有作‘咳’者。今作咳,沿俗伪。”裘锡圭[7]认为“因讹变而造成不同”是造成狭义异体字形体和结构差别的原因之一。1955年《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将“欬”作为“咳”的异体字,“欬”在简化汉字中不再出现。
宋本《黄帝内经》写作“欬嗽”,现行简化汉字版本《黄帝内经》写作“咳嗽”。《素问·咳论》对咳嗽一证作了比较系统的论述,虽未提及嗽字,但《阴阳应象大论》、《五脏生成》、《诊要经终》、《示从容论》皆言咳嗽,其词虽有单音双音之殊,其义未见有何分别。《伤寒论》只言咳而不言嗽,《金匮要略》中则咳与咳嗽并用,其用法含义与《黄帝内经》一致。直至金·刘完素详辨咳、嗽与咳嗽在病机的区别。《素问病机气宜保命论·咳嗽论第二十一》曰:“咳谓无痰而有声,肺气伤而不清也。嗽是无声而有痰,脾湿动而为痰也。咳嗽谓有痰而有声,盖因伤于肺气,动于脾湿,咳而为嗽也。”其后元·张洁古《话法机要》及明以后诸医家大多依此立说,如明·赵献可认为咳、嗽有别。《医贯·咳嗽论》曰:“咳谓无痰有声,嗽是有痰有声。”清·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则谓:“有声无痰曰咳,非无痰,痰不易出,病在肺,肺主声,故声先而痰后;有痰无声曰嗽,非无声,痰随声出,声不甚响也,病在脾,脾藏痰,故痰出而嗽止。”经过历代医家声痰有无,主肺主脾之详析,咳嗽的含义愈发明晰,对辨证论治实有相当禆益。
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中医内科学》(七版)对咳嗽定义为:“因外感或内伤等因素,导致肺失宣肃而肺气上逆,以咳嗽或咯痰液为主要表现的病证。历代曾将无痰有声称为咳,无声有痰谓之嗽,但临床一般痰声并见难以截然分开,故一般通称咳嗽。”这一定义秉承了《黄帝内经》的精神,对历代医家的争论也没有持否定态度。
咳本义为小儿笑,后世咳、欬混用,遂以咳为欬而具有咳嗽之义。金元以前咳、嗽并用未详加区别,金元以后详辨咳与嗽之区别。现代以咳嗽为病名,为肺系一大病证。
综上所述,以上2个病症名词均在《黄帝内经》中出现,其中鼽字义变化不大,而咳经历了复杂的演化历程。
[1] 李波,李晓光,富金壁.十三经新索引[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3:1753,542.
[2] 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十三经注疏(标点本)·礼记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540,835,514,863.
[3] 张双棣,张万彬,殷国光,等.吕氏春秋译注[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229.
[4] 严道南.古代文献关于鼻鼽病名、病机及辨证治疗源流的探讨[J].中医耳鼻喉科学研究杂志,2010(9)1:53-55.
[5] 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十三经注疏(标点本)·周礼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111.
[6] 余云岫.古代疾病名侯疏义[M].台北:自由出版社,1972:337.
[7] 裘锡圭.文字学概要[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