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洪洁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沈阳 110032)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与肺部对香烟烟雾等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1]。COPD是呼吸系统常见的慢性病,其病程长、医疗负担重,如果治疗和护理不到位,病情会持续进展,最终可以发展为呼吸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治疗的主要目的是控制病情进展,延缓气道不可逆性损伤。延缓病情的发展,经过对症治疗和针对性的护理后,能够使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达到预期的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我院呼吸科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63例COPD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护理经验,现报道如下。
选取我院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COPD患者63例,男40例,女23例,年龄47~87岁,平均年龄(52.21 ±5.15)岁;病程 4 ~37 年,平均病程(11.54±0.79)年;其中轻度21例,中度30例,重度12例,所有患者均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标准。
63例COPD患者均给予抗感染、解痉、氧疗、预防和控制心衰,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等,同时根据疾病情况及个体情况(诸如合并糖尿病、高血压、脑血管病等)给予对症治疗。
1.3.1 健康教育 COPD是一种慢性病、常见病,病程长。患者除有渐进性体力丧失外,还有心理上的改变及肺功能的下降。通过对住院病人实施系统的健康教育,可促进病人对COPD知识的了解,并能初步掌握疾病的诱发因素、治疗、护理以及有效地预防疾病的发生,增强患者自我护理的能力,使其自觉地采取有利于健康的行为方式,提高生活质量[2]。我们组织专职健康宣教的护士,对患者介绍COPD的定义、流行病学、危险因素、常见症状、并发症、治疗方案、预后以及康复等知识,同时指导患者进行有效排痰。治疗COPD的药物比较多,尤其是诸如药物雾化以及舒利迭、信必可等外用药物,如何让患者掌握这些外用药物的使用是缓解和控制病情的关键。因此,在对COPD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时,要正确指导其各种药物的使用方法、剂量以及不良反应等。其方式采取在病房举办COPD健康专栏、健康讲座及一对一宣教等形式,收到很好效果。
1.3.2 心理护理 由于患者长期患病,加上自理能力逐渐下降,在康复过程中容易产生忧虑和悲观等不良情绪,因此应根据患者的心理变化,采取不同的措施,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及时了解患者不良心理状态,耐心解答患者疑虑,减少患者焦虑、恐惧,并在患者家属的有效配合下,帮助患者从心理上消除顾虑、自卑和不安状态,从而帮助患者逐步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决心,感受社会的帮助和家庭的温暖。有文献研究表明[3],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改善COPD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治疗的依从性,从而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坚持长期氧疗可以减轻COPD患者静息状态下的呼吸困难以及活动后的气喘,提高运动耐力,还可以使患者呼吸衰竭的次数下降,减少住院次数,使睡眠得以改善[4]。
1.3.3 呼吸功能锻炼 持续有效的呼吸功能锻炼,可以增强COPD患者呼吸肌的肌力和耐力,改善肺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5]。具体的呼吸功能锻炼:①缩唇呼吸:患者收紧腹部,用鼻吸气,用口呼气,做到深吸慢呼,呼气时将口唇缩拢似吹口哨状,缓慢将气体呼出,将吸与呼时间之比控制在1∶3或1∶2,7 ~8 次/min,每次10 ~20 min,每天3 次;②腹式呼吸:患者取立位(体弱者可取半卧位或坐位),两手分别放在腹部和胸前,全身肌肉放松,用鼻子吸气,尽力挺腹;之后用口呼气,同时收缩腹部,胸部尽量不动,7~8次/min,每次10~20 min,每天2~3次;③运动锻炼:选择运动量较低的体育锻炼,如慢跑、散步、骑自行车、打太极拳、气功等循序渐进,逐渐增加其难度,持之以恒,护理的支持有助于患者树立耐心和信心。所有的体育锻炼都要增加耗氧量,而COPD患者与正常人比较本来就缺氧,因此最好在锻炼后能进行氧疗。需要强调的是不要在雾霾天气进行上述运动锻炼。
1.3.4 营养支持 COPD患者机体消化吸收能力差,且多为老年患者摄入较少,因此COPD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患者营养不良容易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呼吸肌收缩能力下降,从而加重患者呼吸困难诱发呼吸衰竭。为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呼衰的患者提供合理的营养支持,可显著改善其营养状况,提高临床疗效,缩短住院时间[6]。此外,免疫力低下易导致患者呼吸道感染,呼吸道感染又进一步加重呼吸困难。因此对 COPD患者应加强患者营养,慢进食、少食多餐,多摄入高能量(过多强调高能量,其能量来源如高碳水化合物是不允许的,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的高蛋白、高维生素及易消化的食物,控制盐的摄入,保证足够的饮水量,并注意让患者进食水果、蔬菜等多种营养物质的食品。但需注意的是,尽管COPD患者需要能量支持,但需尽量避免过多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因为该类食物在体内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绝大部分由肺排出,COPD患者本身就存在二氧化碳排出不畅,因此进食过多的碳水化合物,可能会加重体内二氧化碳的潴留,诱发或加重呼吸衰竭。
1.3.5 延续护理 延续护理指患者在出院后护理人员继续为其提供健康教育护理。在患者出院前,为每例患者安排责任护士,为患者建立疾病档案,包括患者姓名、职业、年龄、吸烟情况、文化程度、用药情况、身心状况、是否吸氧等。在患者出院后2周,对患者进行一对一的健康指导,其指导方式包括电话随访、门诊复诊、上门指导等。指导内容包括康复运动指导、饮食指导、用药指导、无创呼吸机的使用、家庭氧疗指导、急性发作的识别和自救方法指导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院外延续护理,能够有效减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的次数,减少住院周期,减缓肺功能的进行性恶化[7]。
经对症治疗及护理后,全部63例COPD患者均症状缓解出院,经过6个月的出院随访,仅有3例患者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再次住院。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作为呼吸系统常见疾病,其死亡率高、社会经济负担重,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目前COPD居全球死亡原因的第4位。在我国,COPD同样是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重要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经济和社会压力。因此,有效地控制急性发作、减少急性发作的次数,就能够最大程度地延长患者的寿命,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提高COPD患者的生命质量。通过上述对我院63例COPD患者护理工作的回顾性分析表明,护士对COPD患者加强心理、营养、健康教育、氧疗以及呼吸锻炼等指导,可有利于COPD患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延长患者寿命,明显改善其生活质量。同时,医护人员和患者之间建立了良好的关系,使医患之间彼此得到信赖,不仅会提高护理的质量,且大大减少了医疗纠纷的产生,值得进一步的完善和推广。
[1]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07年修订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7,30(1):8-17.
[2]邝丽娟.健康教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09,16(7):158-159.
[3]郑亚红.心理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抑郁焦虑患者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1,49(2):60-61.
[4]周建英.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的家庭氧疗护理评价[J].中国全科医学,2005,8(7):577.
[5]陈华良,翁磊,盛梅梅,等.呼吸锻炼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心肺功能的影响[J].现代实用医学,2013,25(3):277-279.
[6]徐蕾,赵超,肖文,等.营养支持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研究[J].实用老年医学,2007,21(5):312-314.
[7]吴燕梅,谭素琴.院外延续性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15):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