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伤后期消肿方对骨折后期肿胀的治疗疗效分析

2014-12-01 09:40刘美荆陆志夫黄丽贞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4年6期
关键词:骨伤消肿西药

刘美荆,陆志夫,黄丽贞

(海南省海口市中医医院手术室,海南海口 570216)

骨折后期伤肢肿胀是骨折患者在骨性愈合或伤口愈合过程中,受伤的肢体由于骨膜的生长导致远端及局部出现的持续性肿胀久而不消,或时肿时消反复发作,或消而复肿的现象,给患者造成肢体恢复过程中的严重不良影响。有研究报道,骨伤后的肿胀不易消除,严重影响骨伤患者的康复,并引起骨筋膜室并发症[1]。通过对骨折后期消肿方对骨折后期肿胀的治疗疗效进行比较分析,为患者提供临床上更有效的治疗,让患者的肿胀现象可以得到有效消退,使其康复更加理想。本文针对我院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骨折后期肿胀的患者100例,分别采用骨伤消肿方和西药治疗,中药方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西药组,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骨折后期肿胀的患者100例,其中男55例,女45例,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骨折后期消肿方患者50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患者50例,年龄30~80岁,平均年龄51.2岁;患者的骨折主要包括上下肢骨折,如股骨骨折、手掌骨骨折、前臂骨骨折、足踝部骨折及胫腓骨骨折;病程在2~12个月之间,患者平均病程5.1个月。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及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100例患者治疗前均进行相关临床检查后并确诊。

1.2 研究方法

骨伤后期消肿方组成:黄芪18 g,当归3 g,党参6 g,鸡血藤 6 g,陈皮 6 g,赤芍 6 g,甘草 3 g 等。如上肢肿胀患者加用桂枝、羌活各10 g,下肢肿胀患者加用川牛膝、独活各9 g。水煎2次,早晚温服,每日1剂,7 d为1个疗程,服药期间忌食辛辣食物。在此方基础上还可加川芎、木通、地龙、茯苓皮及土鳖虫外敷,每日换药1次。此外,根据患者受伤的情况,还可进行中医推拿按摩(包括推、拿、按、打、捏、揉等)手法,在特定部位按摩可通络化瘀、促进肢体的血液循环,使关节处滑利;揉松肌肉,可缓解肌肉痉挛,促使血液回流,缓解肿胀[2]。

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方法:用钢板或石膏固定患者伤患处,每日服用抗生素及止痛药物,对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伤患愈合情况观察1个月。

1.3 实验方法

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的疗效评判标准。显效:与治疗前肿胀消除时间低于3 d,且骨伤后期肢体肿胀程度减少2 mm;有效:与治疗前比较肿胀消除时间3~6 d之间,且骨伤后期肢体肿胀减少4~8 mm;无效:与治疗前比较肿胀消除时间大于6 d,且骨伤后期肢体肿胀减少9 mm以上。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t检验方法,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表1显示,治疗组50例患者显效29例(58%),有效18例(36%),无效3例(6%);对照组50例患者显效 14例(28%),有效 23(46%),无效 13(26%)。治疗组骨伤后期消肿方治疗后总有效率(94%)明显高于对照组,西药治疗后总有效率(7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2组治疗骨折后期肿胀的疗效分析

3 讨论

骨对人体起着重要的支架作用,故《灵枢·经脉》中说“骨为干”。骨骼还有供肌肉附着、保护内脏及作为肌肉运动的杠杆作用。由于机体的本能保护作用,骨伤患者治疗后期会释放较多的炎症因子,从而使血管液体交换失去平衡,若不及时治疗,会影响伤口愈合[2]。骨伤后期肢体肿胀是一种常见的骨伤临床表现,后期肿胀在最快时间内消除的难度很大,对患者生理功能的恢复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使其治疗时间延长。究其原因可能是肢体的长期内外固定、软组织的严重创伤包括手术创伤与软组织本身的损伤,以及对功能锻炼的重视不够。由于患者的毛细淋巴管和静脉长期处于阻塞状态,血液淋巴的回流功能发生障碍,导致肿胀现象难以消失。然而,引起骨伤后期肢体肿胀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由于内部小血管破裂、出血,骨伤后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导致静脉血管内液体外渗,从而引起反射性肌疼痛、痉挛等,进而发生静脉回流障碍,引起血管壁扩张,导致间质水肿。对此应及时治疗,防止这些病理变化影响伤口愈合,导致局部皮肤的血液供应障碍,使切口处皮坏死。胡向阳[3]通过对骨伤后期消肿方治疗骨折后期肿胀疗效分析表明,如果不能及时治疗和缓解骨伤后期的肢体肿胀,可能会威胁到伤口的愈合,从而影响皮肤的血液供给。陈军等[4]对骨伤后期肢体肿胀的中医治疗研究发现,通过中医治疗可以增加损坏组织的修复速度,降低切口感染的概率,从而使骨伤恢复速度增加,且骨伤治疗后期对肢体肿胀的预防工作非常重要。

本研究采用骨伤后期消肿方,方中重用黄芪补中益气、升阳固表,为君药;配伍党参补气健脾,与黄芪合用以增强补中益气为臣药。血为气之母,气虚时久,营血亦亏,协黄芪、党参以补气养血;鸡血藤养血活血,舒筋活络;陈皮理气和胃,使诸药补而不滞;赤芍活血通络、散瘀、行滞止痛共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中医学认为,骨伤病是一种瘀血证表现,由于热毒内侵及气滞血瘀造成,治疗这种病时采用益气活血化瘀法。血为气之母,气为血之帅,气滞则血滞,气行则血行,气结则血瘀。故治疗骨伤病应多用陈皮、木香、枳实等行气药,沉香、厚朴等降气药,香附、柴胡、青皮、郁金等疏肝理气药;理气可行血,气郁则可疏,气逆则可降,也可采用清热解毒法,适用于气分的热毒或内邪侵犯营血等症状。热毒于筋骨不能散发,表现为口渴多饮、发热、舌红苔黄、脉数等,若患者出现肢体局部见红肿伴有热痛,则是邪毒内陷营血,故应选用清热解毒及清营凉血法治疗;若患者出现内邪转热,症状表现为流鼻血、吐血、舌红苔黄、脉弦紧数或细涩有力,故应选用清解营卫、凉血止血法治疗。并可进行中医推拿按摩(包括推、拿、按、打、捏、揉等)手法,在特定部位按摩,可起到活血化瘀、疏通经络、运行气血及滑利关节作用,促进肢体的血液循环,使肌肉黏连松解,疤痕软化;揉松肌肉,还可缓解肌肉痉挛,促使血液向心脏回流,缓解或减轻肿胀。

中医综合治疗法可以使中医方治疗结合推拿按摩法应用更加合理,更有效及更快地消除肿胀[6]。总而言之,中医方对治疗骨伤后期肢体肿胀疗效显著且具有独特经验,对中药的应用主要为偏于某一味药物的加减对症用药,因病施治。

本文研究表明,2组治疗骨折后期肿胀的疗效分析结果发现,治疗组50例患者中显效29例(58%),有效18例(36%),无效3例(6%);对照组50例患者中显效14例(28%),有效23(46%),无效13(26%)。且治疗组经骨伤后期消肿方的治疗后总有效率(94%)明显高于对照组西药治疗后的总有效率(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以看出,中医治疗骨伤后期肢体肿胀疗效明显。综上所述,中医较西药治疗骨伤后期肢体肿胀疗效非常显著,也可根据患者的症状侧重于某味药物的加减;同时,还可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将骨伤后期肢体肿胀分为不同种类,采用不同的推拿按摩并规范药物的用量;患者应注重加强锻炼,对患者形成综合治疗效果,以减少治疗时间,促进切口快速愈合。因此,根据病因和发病机制进行辨证论治,也可改进药物的剂型,方便患者携带服用。

[1]陈新峰.中西医结合治疗前臂双骨折130[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9(10):155-158.

[2]石福新.中药内服外敷治疗创伤早期肢体肿胀[J].中医正骨,2010,22(3):72.

[3]魏伟峰.中医治疗骨伤后期肢体肿胀的临床疗效[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3):37-38.

[4]胡向阳.骨伤后期消肿方治疗骨折后期肿胀疗效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11,3(20):46-47.

[5]陈军.骨伤后期肢体肿胀的中医治疗[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0,2(35):302-303.

[6]段毅君.中医治疗骨伤后期肢体肿胀[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2,3(5):43-44.

猜你喜欢
骨伤消肿西药
自拟消肿方联合冰硝散治疗三踝骨折肿胀的疗效观察
中医适宜技术在骨伤中后期患者社区功能康复中的应用及影响
整体护理模式在老年骨伤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西药和中成药的配伍使用致不良反应分析
HPLC法同时测定妇康消肿丸中4种成分
骨伤后期肢体肿胀患者采用中医治疗的效果观察
中医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分析
赤小豆鲫鱼汤日常消肿
补肾养血通络方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5例
参附芪养心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