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一技打造“一技”之秘

2014-01-25 03:16杨生文强音
职业·中旬 2014年1期
关键词:肇庆市肇庆技师

杨生文+强音

在广东省肇庆市,如果你问肇庆市技师学院,上了年纪的人可能都不一定知道,但如果你问肇庆一技,当地的老百姓一定耳熟能详。

据说,肇庆一技有两种理解:一是肇庆市第一技校,二是肇庆市第一技校的学生都有一技之长,还因为经常技压群雄而声名远扬。正因为如此,他们曾被原国家劳动部誉为技工教育的“肇庆模式”、“全国技工教育三朵金花”之一,还是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全国综合性职业培训基地、农民工培训示范基地,先后获得全国职业技术教育先进单位、广东省先进培训机构、广东省模范集体、广东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肇庆市教书育人先进单位、肇庆市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等诸多荣誉。

如今,肇庆市第一技校已经升格为技师学院,新建的校区北与钟灵毓秀的鼎湖山一脉相承,南与山清水秀的七星岩交相辉映,成为肇庆市的又一景。一进入新校区,就能看到“技行天下,技创未来”八个大字与两个巨大的扳手和钳子分立在大门内。

肇庆一技是如何打造“一技”神话的呢?2013年12月上旬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记者来到鼎湖山旁美丽的肇庆市技师学院,专访了肇庆市技师学院院长刘兆忠。

一技之长造就肇庆一技

肇庆市一幢居民楼有台年久失修的电视机长年摆在角落,主人本打算卖掉,却被几个学雷锋的学生修好了,前后没有20分钟的时间。这几个学生就来自肇庆一技。

一位在当地某学校任教的老教授家的空调坏了,让自己的学生鼓捣了半天未果,向肇庆一技的老师求助。肇庆一技的老师派去两名毛头小子,三下五除二便修好了。

肇庆一技整个校园的电路布线没有请多少外面的工人,大多是学校的学生自己完成的。

据说,肇庆市有很多工厂的“技术大拿”,十有八九都来自肇庆一技。

类似的故事,在肇庆还有很多。

“可以说,是一技之长造就肇庆一技,也是肇庆一技造就了一技之长。”院长刘兆忠如是说。

“万贯家财不如薄技在身”,务实不务虚的岭南文化让肇庆市第一技校从一建校便找准了自己的定位:“技行天下,技创未来”。

正是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学校一切教学活动都围绕着“技术”本身,着力打造学生的一技之长。

毕业生过硬的技术来自于一流的师资队伍。肇庆市技师学院非常重视师资队伍建设,特别是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学院现有教职工595人,专职教师381人,其中具有中、高级以上职称240人,技师、高级技师150人,一体化教师占教师总人数的41.8%。学校积极开展一体化教学改革,使学院教研教改不断深入。近几年来,学院获得省级以上优秀教研成果62项,学院老师主编和参与编写多套全国技工教材。学院的不少老师既是技能人才的培养者,又是校办企业新产品研发和生产的参与者,先后获11项国家发明专利,有27名老师获省、市技术能手称号,1名老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3名教师获肇庆市基础教育“学科带头人”称号。

毕业生过硬的技术还来自于学校对实操的重视。在培养技术这一方面,肇庆市技师学院舍得投入。为了搞好实训,学院投入的资金高达1.3亿元,还新建了2个校区和2个校办实训工厂,让学生直接在实训中历练,着力提高学生的实操能力,目的就是要打造出一支“薄技在身走遍天下”的毕业生队伍。“教真技能,学硬技术,找好工作”,这是记者在学院教学楼上看到的醒目标语,看上去具体而实在。学生们正是在这样的氛围下勤学苦练,努力掌握一技之长。

毕业生过硬的技术还来自于学院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学院不断深化校企合作,积极参加广东省“百校千企”校企合作活动,与省、市30多家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在人力资源服务、在岗员工技能提升、校企双创联合办学、共建实训中心等方面与企业开展密切合作。学院大力开展“读名技校,进名企业”招生和推荐就业活动,与格兰仕、海信、美的、欧可达、本田金属、星湖科技、亚铝、匹思通等多家国内外知名品牌大型企业集团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为圆毕业生实现长效就业、高质就业的梦想打下了坚实基础。同时,积极推进校园对接产业园活动,分别与肇庆(中山)产业园区管委会和多家企业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和校企合作协议,并在大旺产业园区设立了分校。

“技行天下,技创未来。”在学院严格的“师傅加老师带一帮徒弟”的培养模式下,学生基本功扎实,动手能力成为坊间佳话。十年前,学院招生就业处处长要是想见一家大型企业的总经理会很难,但现如今只要听到肇庆一技的学生来,他总会腾出时间来见一见。如今,学生中自己创业的很多,不少已成了大老板;没有创业的学生刚刚毕业也能拿到2500元以上的月薪,工作三四年后都能赚到五六千元。

从“一技”到“技一”

肇庆市技师学院显然不再满足于“一技”了,他们有更大的目标:“技一”,即打造技能一流的技能人才。

这一改变从2013年年初刘兆忠正式坐镇肇庆市技师学院开始,此前,他一直在肇庆市人社局副局长的位置上主管技工教育,并兼任肇庆市技师学院院长。

刚来到学校,刘兆忠就发现了一些不好的苗头:一是部分教职员工有“吃老本”的思想,感觉学校毕业生的技能很不错了,学生就业也不错,该享受一下了;还有的教职员工吃惯了“财政饭”,“等靠要”的思想比较严重,没有市场竞争的意识。

“学校的产品就是学生。要像经营企业一样打造自己的产品——学生,要把学校当作企业来经营。”上任之初,刘兆忠就提出了自己的主张。

提振人心成了刘兆忠烧的第一把“火”。在他的号召下,全校开展了大讨论:一是“学院应该怎么走”,二是“谁来养活我们”。对大家进行危机教育,希望通过教育,进一步强化危机意识、市场意识、改革意识。“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们不能有养尊处优的思想,应该努力把蛋糕做得更大。” 刘兆忠这样告诫教职员工。

“激活激励机制”成了刘兆忠烧的第二把“火”。在刘兆忠的提议下,学院领导班子给每个部门下达了相应的任务,这些任务与经济奖罚机制挂钩。“完不成任务,就按照制定的奖罚机制秉公办事。”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合理的费用,刘兆忠铁面无私,一律取消,杜绝不劳而获。endprint

“要打造技能一流的毕业生,一定要有技能一流的老师。”为激发专业教师和班主任的“优劳优酬”观念,他毅然把课时和班主任经费打包给系部,由系部根据老师的劳动量和劳动效果来决定发放数量,充分发挥系部主任的能动作用。

与此同时,刘兆忠加大对一线教师特别是技能优秀的一线教师的奖励力度。2013年教师节,学院特别重奖了76名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和优秀工作者,使他们“名利双收”。意在通过“榜样的力量”带动全院形成奖优罚劣的氛围。与以往相比,区别在于中层以上干部不得参评。“以往中层占了一大半名额,校长也获奖。中层和领导班子本身就应该是非常优秀的,否则你占着这个位置干嘛?”刘兆忠直言。

在刘兆忠这一系列措施的引导下,现在,全院上下形成了重实干、重技能、重一线的良好氛围,大家都把心思放在如何打造技能一流的学生、建设一流的技师学院上。

刘兆忠“打造技能一流技能人才”的理念不仅体现在无形的软件建设上,还体现在有形的硬件建设上。没进学校,远远便能望见“知识改变命运,技能改变人生”等标语,还有矗立在草坪上代表技术的板斧和钳子;踏入校园,就会看到LED显示屏上面《弟子规》的章节。如今的“一技”,依山傍水,既有小桥流水的柔美,又有设施齐全的实训基地,俨然花园式校园。为了这些,刘兆忠操碎了心。自从担任院长一职以来,他便启动了多个校园建设项目:球场建设投资240万元,不锈钢门投资200万元,监控系统投资110多万元,LED灯投资111万元……除积极向上级申请,与财政部门多衔接、多沟通,用足用活专项资金外,刘兆忠还使尽浑身解数,拉来各种社会赞助。

他们的功夫没有白费:在2013年肇庆市职业技能大赛机电一体化(职工组)竞赛、自动化控制工业机器人(职工组)竞赛中,袁文杰获得理论和实操总计第一名的好成绩;维修电工(职工组)竞赛中,卢志明获得理论和实操总计第一名的好成绩;数控车工(职工组)竞赛中,赵焜棣获得理论和实操总计第一名的好成绩;加工中心(职工组)竞赛中,彭发金获得理论和实操合计第一名的好成绩;CAD机械设计(职工组)竞赛中,张鑫获得理论和实操合计第一名的好成绩,获得“肇庆市技术能手”荣誉称号。可以说,肇庆一技在参赛的项目中基本包揽了前三名。

“让一技之人有用技之位”

“让一技之人有用技之位!”刘兆忠非常赏识能干的人、做事的人。正因为这样,他注重让有能力的人得到重用,并且用其所长。

初到学院时,刘兆忠发现招生工作存在不少问题,用他的话说,就是“经费花了不少,招生效果却不尽人意”。为此,他决定对人浮于事的招生工作进行革新。首先,把招生工作的经费降低;其次,要求招生人数提高;再次,招生就业处长一职实行竞聘上岗。

在技工院校,招生工作是“硬活儿”,也是个压力巨大的苦差事。许多人知难而退,唯有张生弟毛遂自荐。

张生弟是典型的北方人,早年被调到学院做普通员工。对性格豪爽、直率的他曾有一些非议。然而,刘兆忠力排众议,正式任命了毛遂自荐的张生弟担任了招生就业处长一职。

这个举动曾经让很多老师都捏把汗:学校好不好,学生强不强,很大程度上要靠招生说话的。刘院长看人准吗?

准不准,一组数字说明问题:三年前的肇庆一技,每年的招生人数不足2000人;2013年,肇庆一技的招生人数达到了4200人。

张生弟担任招生就业处长一职以来不负众望,常年奔波在招生一线,而且形成了自己特有的一套招生策略,为肇庆一技的招生就业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走遍千山万水,说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吃尽千辛万苦。”张生弟常说自己招生要经历四个“千万”。这说明他们干的是苦差事。在招生上,张生弟使用多种办法、多种形式,甚至玩起了高科技,想方设法扩生源、多招生。张生弟说:“2014年我们选定的招生口号是:选对一条路,成就一辈子,肇庆技师学院正在热招中。其实我们招生也是在做营销,我要引导当地学生来消费我的产品。”

“学院领导给了我发挥一技之长的机会,我一定要加倍回报他们的信任。”张生弟亲手带出了一支招生队伍,这个队伍里的成员要求平时统一打领带、穿西服,言谈举止得当。“招生员就是学院的一面旗帜,家长最先见到的不是学校,而是招生员。我们这样做,就是让家长对学校有一个好印象。我们要努力培养招生员在几分钟内用真诚打动家长内心的本领。”而张生弟的营销策略也近于“务实”——不讲肇庆一技老师有多好,学校有多好,就讲学生的技术有多么过硬。

通过他们一系列的措施,2013年肇庆市技师学院招生人数创历史新高,一举从过去的不足2000人上升到4200多人,是往年的两倍,一些专业原本计划招生600人,但最后实际招了800人。

张生弟只是肇庆市技师学院不拘一格用人的典型案例之一,像这样的事,在学院还有很多。

除了学院招生就业部门人员的努力外,肇庆市技师学院招生形势好,还得益于学院毕业生就业形势好:十年前学生就业的时候,是肇庆一技出钱给用人单位,还要一个一个单位去跑;五年前,当他们的学生被送到工厂,工厂会带着学生免费参观;现在,只要肇庆市技师学院的学生来就业,工厂会把三星级以上的酒店给校方带队人员准备好,热烈欢迎;现在,不是企业对学生挑三拣四,而是学生对一些就业质量不高的企业挑三拣四。

秉承“尚技、笃学、明理、修德”的校训,坚持走就业导向、高端带动、内涵发展、校企合作的办学路子,肇庆市技师学院用自己特有的经营之道,实实在在打造出肇庆市的“一技”,并立志为社会锻造更多的蓝领精英、行业技术能手。endprint

猜你喜欢
肇庆市肇庆技师
广东省肇庆市高要区星科学校
大地回春—肇庆十八年林丰俗作品特展
广东省肇庆市怀集县幸福街道中心小学
广东省肇庆市封开县南丰镇中心小学
《汽车维修技师》杂志社
《汽车维修技师》杂志社
肇庆学院封
基于指数模型的R = P(Y <X <Z)统计推断
《汽车维修技师》杂志社
空中杂技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