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82例

2014-01-25 21:29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10期
关键词:根型椎间颈椎病

吴 烨

(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河南 驻马店 463000)

综合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82例

吴 烨

(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河南 驻马店 463000)

目的观察综合疗法在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近几年本科室神经根型颈椎病治疗的患者运用中药疗法,牵引疗法,理筋手法,电疗法,运动疗法等进行分类综合治疗。结果82例患者中,临床治愈62例,占75.6%;好转14例,占17.1%;无效6例,占7.3%。结论综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治愈率高,疗效确切,未发现不良反应,安全,花费少,易于患者接受。

神经根型颈椎病;中药疗法;牵引疗法;理筋手法;电疗法;运动疗法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间盘退变、颈椎骨质增生,颈椎关节或韧带的松动、错位,刺激或压迫神经根等组织而发生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候群,临床症状以颈、肩、臂、手疼痛、麻木为主要表现。本病多发于中老年人及伏案工作者,随着社会的不断老龄化,同时伴随着电脑、空调的广泛使用,人们屈颈和遭受风寒湿的机会不断增加,颈椎病发病年龄有年轻化的趋势[1]。调查表明:50岁左右的人群有25%的人患过或正患颈椎病,60岁左右则达50%,70岁以上的人颈椎病患病率几乎已是100%[2]。在所有颈椎病中其发病率最高,约占50%~60%[3]。笔者从2008年5月至2011年12月对神经根型颈椎病采用综合疗法治疗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82例,男48例,女34例,年龄32~76岁,中位年龄60岁。病程最短者半年,最长10年。全部病例临床经过X线片和CT片确诊,均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4]中颈椎病(神经根型)的诊断依据。

1.2 病变部位:全部发生在C3~C7,以C5、C6椎体及C5~C6椎间盘受累最多,C6~C7椎间盘次之,其他颈椎椎间盘受累较少。

1.3 临床表现:颈部酸胀痛、活动受限、功能障碍、僵直等,多为一侧性,有的可向头部及双上肢放射。一侧或两侧上臂出现酸胀、痛、麻木、无力、不能举肩、功能障碍很似肩周炎,有时可向肩部放射。肩背部肌肉酸胀,疼痛。部分患者可有患侧上肢感觉,运动障碍及反射改变,但一般多表现较轻。病程长者,受累神经根所支配的肌肉可发生萎缩。臂丛神经牵拉试验、压顶试验、椎间孔挤压试验阳性;摄片检查,常显示颈椎曲度改变,骨赘形成,钩椎关节骨质增生,椎间隙变窄,椎间孔变小,椎管矢状径狭窄。

1.4 治疗方法

1.4.1 中药疗法:葛根25 g,白芍25 g,甘草8 g,山甲15 g,地龙l0 g,蜈蚣18条,土鳖虫l0 g,自然铜l5 g,桂枝l0 g,木瓜15 g,全蝎l0 g,威灵仙15 g,续断30 g,杜仲20 g,狗脊50 g,冰糖200 g,白酒2 000 mL浸泡7 d后,开始服用,每次l0 mL,每日2次,早晚各1次,饭后服用,15 d为1个疗程。

1.4.2 牵引疗法:一般每天牵引1~2次,每次时间为10~30 min。具体实行三步走(牵引重量自3~4 kg开始,逐渐增加至体质量的1/15~1/10,根据颈肌发达程度和年龄而异。):第一步,颈椎前屈25°,牵引时间30 min,1次/天,连续5次;第二步,颈椎直为0°,牵引时间20 min,1次/天,连续3次;第3步,颈椎前屈15°,牵引时间30 min,1次/天,连续7次[5]。同时指导训练正确的坐姿和颈姿,每日定时给患者牵引,并及时向患者解释牵引的目的,使其积极配合治疗。患者做牵引时,观察其有无不适,如恶心、心悸、疼痛加重、肢体麻木等,若出现以上症状及时进行处理,注意牵引绳不脱离滑轮的滑槽,被子、衣物等不压迫牵引绳,不随意加减牵引重量,以保持有效牵引。牵引结束后嘱其卧床休息10~20 min后再起床活动。

1.4.3 理筋手法:先以按揉手法放松颈、肩、背部肌肉,反复数次,再用滚法滚肩胛两侧,之后点按风池、风府、肩井、大椎、天柱及颈、胸部穴位,双手小鱼际强力夹挤大椎下颈部夹脊穴,以透热透红为度,15 d为1个疗程。

1.4.4 电疗法:采用低周波电疗法,每日1次,15 d为1个疗程。协助患者采取合适体位,避免受伤。

1.4.5 运动疗法:在治疗期间和疗程结束后指导患者做运动,增加颈椎的活动范围。姿势:两脚分开与肩同宽,两臂自然下垂,全身放松,两眼平视,均匀呼吸,站坐均可。双掌擦颈:十指交叉贴于后颈部,左右来同摩擦100次。头手相抗:双手交叉紧贴后颈部,用力顶颈,头颈向后用力,互相抵抗5次。同时配合扩胸耸肩及旋肩活动,上肢前屈后伸及旋内旋外动作,避免颈部肌肉的粘连[6]。

2 疗效标准及结果

2.1 疗效评定标准(自拟)临床治愈:颈部酸胀、疼痛及手指麻木消失,关节生理活动度正常,能胜任正常工作和劳动;好转:颈部酸胀、疼痛及手指麻木减轻,关节生理活动度有所改善,劳累后病情易加重;无效:颈部酸胀、疼痛及手指麻木未消失,关节生理活动度差,影响日常活动。

2.2 疗效评定结果本组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13个月,平均7个月。按照上述标准评定疗效,临床治愈62例,好转14例,无效6例。

3 体 会

神经根型颈椎病属祖国医学“痹症”“颈强”“颈肩痛”“颈筋急”等范畴。病机属于“不通则痛、不荣则痛”,神经根型颈椎病属于久病入络,属广义血瘀证久病血瘀范畴;西医发病机制和病理改变属于慢性软组织损伤神经卡压或颈椎间盘突出后“神经根水肿、受压、局部循环障碍、髓核与神经根袖粘连”。笔者运用中药内服法,方中用葛根舒解太阳经筋,引诸药直达颈部;白芍、甘草缓急止痛;山甲、地龙、蜈蚣、土鳖虫、自然铜、全蝎搜经络之风,活血祛瘀,镇痉止痛,治疗经络之瘀;桂枝、木瓜、威灵仙、续断、杜仲、狗脊补肝肾、强腰膝、祛风湿、通经络、止痹痛。白酒通络、引诸药行全身;冰糖防药物伤阴,提高药酒口感。上药合用达到通络祛瘀,缓急止痛的作用。从整体上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

牵引可松解神经根和关节囊的粘连,对神经根起到一定的减压作用,还能使椎间隙及椎间孔变大,解除颈肌痉挛,减少对神经根的压迫或刺激,以利于已外突的组织复位。理筋疗法具有振奋阳气、温经通络、活血化瘀、散寒止痛、理筋正骨等功效,可以解除颈部肌肉痉挛,促进局部软组织血液循环,松解神经根粘连,使受压神经得以缓解,恢复颈椎正常生理功能,解除因急慢性劳损所致的无菌性炎症,缓解因刺激神经、血管、韧带而产生的一系列酸痛、僵硬、放射痛等症状”[7]。牵引与理筋同步进行,一静一动,一纵一横,相互协调,牵引可以借助理筋的松解作用而牵引最佳位;理筋可以借助牵引的拉扩作用而按到最佳点。二力合用,可以使粘连松解,关节错位矫正,神经通道得以理顺,对治疗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电疗法主要是其温热效应可加强局部血液循环,可消除炎症和水肿,改善血供和营养状况,缓解痉挛,减轻颈椎退变对血管的机械压迫和对颈神经根的刺激。

运动疗法也是治疗本病不可缺少的手段。颈部肌肉功能锻炼可充分发挥颈部肌肉的运动自我调节作用,加强组织的自我保护能力,调整椎间小关节的紊乱,松解小关节之间的粘连,促进受累组织的血液循环,减轻组织的肿胀,消除神经根炎症及水肿,松解肌痉挛,防止肌萎缩,增加肌肉的代谢,提高肌张力,使肌肉的传导性、收缩性和反应性均得到改善。在治疗中应注重颈椎相对制动,锻炼动作宜在颈项肌肉紧张状态下进行,动作不可过快,提倡颈肩背后伸功能锻炼,既能够锻炼过多的曲屈牵拉劳损的颈部后方的肌肉,又能避免颈部活动不当的破坏,使颈部软组织得到有效锻炼。

通过对82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采用综合疗法治疗经长期临床应用证明,具有疗效优、见效快、无明显毒副作用、无创伤、费用低、治疗方便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同时本人也认识到,常规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短期疗效满意,但容易复发,所以预防本病的发生与复发也重要。内容涉及颈部肌肉的锻炼和保护。科学的锻炼方法可以增强颈部的肌肉力量,提高颈椎的稳定性,减少或预防颈椎间盘及周围小关节、韧带的退变,明显提高治疗颈椎病的疗效及预防颈椎病的复发[8]。由于颈椎运动可以改变椎间孔的面积和神经根在椎间孔的位置,对于颈椎间孔狭窄的患者应尽量避免颈部的过伸位及椎间孔狭窄侧的侧弯动作,以防因椎间孔的进一步狭窄而诱发神经根刺激症状[9]。颈部保护性措施对于颈椎病的预防也很重要。人在睡眠时,颈肩部肌肉完全放松,只靠椎间韧带和关节囊的弹性束维持椎间结构的稳定,如果长期使用高度不当的枕头,使颈椎处于过屈或过伸状态就会导致颈椎失稳,发展成颈椎病。所以,枕头高度一定要适合自身颈部的生理要求。颈部保护措施:①改善与调整睡眠状态,应选择保持脊柱平衡的床铺,以木板床、硬质席梦思为宜,枕头选料以荞麦壳、绿豆壳等变形范围小的物质为填充物,枕头高度原则为:仰卧位时以患者本人一拳高,避免睡高枕或不用枕头。侧卧位时以患者单肩宽度,且枕头必须垫于肩与颈之间。尽量少采用俯卧位。②避免与纠正不良习惯,避免平躺或半卧于床上屈颈看电视或看书;长期伏案工作者,应每小时做颈肩部肌肉锻炼至少一次;体育运动时注意保护颈椎;避免颈部受凉等。以上锻炼及保护措施每日进行,坚持半年。可有效减少颈椎病发生与复发,使其提高生活质量,达到治疗的目的。

[1] 汤林宁,刘晓环,黄莉莉.颈椎病患者的体疗保健法[J].中国疗养医学,2008,17(3):154-155.

[2] 何丽英.老年疗养员健康教育的难点与对策[J].中国疗养医学,2009,18(3):220-221.

[3] 吴毅文,余家润,占磊,等.颈椎病流行病学研究概况[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1990,25(1):79-80.

[4]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86.

[5] 鲍铁周,宋永伟,郭艳幸.优质牵引法治疗颈型颈椎病[J].中国骨伤,2005,18(5):260.

[6] 刘志坤,眭承志,肖红.理脊通脉手法治疗颈型颈椎病I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5,13(30):44.

[7] 王静.三联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60例[J].中医研究,2009,22(4):57-58.

[8] 吕晓字,陈耀平.牵引下推拿法并颈椎保健操治疗颈椎问盘突出症[J].颈腰痫杂志,2007,27,(3):242-243.

[9] 余情,李泽兵.颈椎侧弯对颈椎间孔形态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4,19(4):284.

R681.5

B

1671-8194(2014)10-0164-02

猜你喜欢
根型椎间颈椎病
脊柱椎间孔镜治疗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价值
多功能治疗仪联合颈通颗粒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治疗效果
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单节段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研究
中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探究
脑循环与低频电刺激联合治疗颈椎病导致脑供血不足的效果观察
游泳 赶走颈椎病
腰椎间孔狭窄症致狭窄因素的研究进展
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取穴规律
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8例
特殊针法联合循经取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5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