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润茗针刺手法和取穴特点探究*

2014-01-25 17:07陆永辉张汝菁王克键
针灸临床杂志 2014年5期
关键词:补法泻法针孔

陆永辉,张汝菁,王克键,冯 靖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北京100091)

阎润茗主任医师,是第一批全国500名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中国中医科学院资深研究员。曾任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针灸科主任、中国针灸学会理事等职。早年毕业于华北国医学院与北京医学院,中西汇通;1947年南京考试院中医师考试合格,即悬壶应诊,从事针灸临床60多年,学验俱丰。阎润茗依据《内经》、《难经》的经络和刺法理论,形成自己独特的针刺补泻手法与取穴特点,应用于临床,疗效卓著。现将其针刺补泻手法和取穴特点探究如下。

1 针刺手法

1.1 针刺手法溯源于《内经》、《难经》

阎润茗主任医师认为,针刺治疗要获得临床疗效,正确的经络脏腑等辨证固然重要,但没有正确有效的针刺补泻手法,就会影响疗效的发挥。《内经》论刺法的篇章较多,在张介宾《类经》中记载论针刺方法的有51篇,其中《灵枢》32篇,《素问》19篇;在《难经》中有关论针刺方法的有12篇。如《素问·刺志》云:“气实者热也,气虚者寒也。”这是针下寒、热的论述;《素问·刺志》载:“入实者,左手开针空也;入虚者,左手闭针空也。”此为出针时的补泻法,出针后迅速按揉针孔为补法,出针时摇大针孔而不立即揉按为泻法;《难经·七十八难》云:“得气因推而内之是谓补,动而伸之是谓泻。”属于提插和捻转补泻手法。《内经》、《难经》中有关临床常用的补泻方法,还有疾徐、迎随、呼吸等。此后高武、杨继洲等针灸名家的各种补泻手法,虽然名目繁多,但皆不能出《内经》、《难经》的范畴。阎老师常说:“只有全面系统地学习了解各家学说,才能丰富知识,开阔思路。只有在继承的基础上,才会有所创新。”她经过长期的理论研究与临床实践,反复揣摩验证,由博而约,形成了独特的针刺补泻手法与取穴特点,临床治疗疾病时,根据病人经络虚实、症状寒热等变化,应用针刺补泻手法,屡起沉疴。

1.2 提插捻转开合针刺补泻手法

阎润茗主任医师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提插捻转开合”补泻手法。其中补法:毫针进针于天部,拇指向前捻转将针插至人部、地部,再提至天部,如是反复3次,得气后加强针感,使“气至病所”,疾出针急闭针孔是为补法;泻法:毫针进针于地部,拇指向后捻转将针提至人部、天部,如是反复3次,得气后加强针感,使“气至病所”,摇大针孔,缓慢出针不闭针孔是为泻法。这种针法针感强,易传导感应经气,临床疗效卓著。

2 取穴特点

2.1 擅长取背俞穴

阎润茗主任医师认为,背俞穴是脏腑经气输注于足太阳膀胱经脉背腰部的腧穴。《素问·长刺节论》云:“迫藏刺背,背俞也”,《难经·六十七难》云:“阴病行阳,……俞在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阴病治阳”等,都说明背俞穴可治疗五藏病证;背俞穴也可以治疗与脏腑相关的五官九窍、皮肉筋骨等病证。因此,有关五脏六腑、五官诸窍、皮肉诸体的病变,均可选用足太阳膀胱经脉背俞穴进行治疗。如泄泻可选脾俞、耳鸣可选肾俞、皮肤瘙痒可选肺俞等。

2.2 四肢交叉取穴

阎润茗主任医师认为,由于经络循行的特殊性及经络系统的完整性,从而保证人体在正常生理状态下内外、上下、左右、前后的阴阳平衡,以维持人体生理机能的正常活动,一旦这种平衡遭到破坏,即成为病理状态。《素问·缪刺论》载:“邪客于经,左盛则右病,右盛则左病,亦有移易者,左痛未已而右脉先病,如此者必巨刺之,必中其经。”因此,四肢腧穴应用交叉取穴法,其优点一是可以精简腧穴;二是可发挥防治疾病左右相移的作用;三是可发挥经络与腧穴的相互协同作用。例如,心悸、胸痹可取左内关、右三阴交;自汗、盗汗可取右合谷、左复溜等。

3 临床医案

3.1 针刺治疗“心悸案”

患者许某某,女,52岁,2004年2月初诊。患者主诉心悸反复发作1年,加重2天。患者缘于1年前因恼怒生气后出现心悸、心慌、胸闷等不适。即于当地医院急诊,心电图显示:心房颤动。给予西药治疗后缓解。其后常因生气、着急、劳累后心悸、心慌反复发作。2天前因情绪波动又出现心悸、心慌,还有胸闷气短,服药不见缓解,今来针刺治疗颈椎病而要求针灸治疗心悸。舌质暗淡苔薄白,脉细结代。西医诊断:心房颤动;中医诊断:心悸(心气不足、心脉不畅)。治法:补益心气、宣通心脉。取郄门、三阴交。针刺方法:捻转提插开合补法。进针于天部,拇指向前捻转将针插至人部、地部,再提至天部,如是反复3次。得气后加强针感,使郄门的针感至心胸部,三阴交的针感至腹胸部。留针15 min后,患者诉心悸、心慌、胸闷、气短不作,心胸舒畅。留针至30 min后,疾出针急闭针孔。

按:阎润茗主任医师认为,患者年近半百,气血亏虚,肝肾不足,又因着急耗气伤心,心脉痹阻不畅而发心悸、心慌、胸闷、气短等症状。治宜补心气、宣心阳、通心脉、定心悸。郄门为手厥阴心包经的郄穴,是治疗心病急症的要穴,针刺时针感直通心脏,可通补心脉;三阴交是足太阴脾经的腧穴,足太阴脾经“其支者:复从胃,别上膈,注心中”,与手少阴心经相交,故针刺三阴交也可通心经。两穴相配,补益心脾,宣畅心脉,以宁心定悸,治疗心房颤动有很好的临床疗效。

3.2 针刺治疗“咳嗽案”

患者陈某某,男,62岁,2004年12月初诊。患者主诉咳嗽咳痰3周。缘于患者3周前感受风寒后,出现咳嗽,鼻塞。1天后又出现咯痰,色白而粘,但易咯出。自服感冒冲剂,至今未愈。现症见咳嗽咯痰,咳嗽声重,痰多粘稠,不易咯出。时感胸闷气短,乏力汗出,纳呆食少,便溏不成形,日行2次。检查:形体肥胖,面色少华,精神倦怠,舌质淡苔白腻,脉细滑。西医诊断:支气管炎;中医诊断:咳嗽(肺脾两虚,痰湿内蕴)。治法:益气健脾、宣肺化痰。取大椎,风门透肺俞(双),脾俞(双),中脘,水分,孔最(左),足三里(右)。针刺方法:捻转提插开合补泻。风门透肺俞,中脘,水分,孔最,用泻法。进针于地部,拇指向后捻转将针提至人部、天部,如是反复3次。得气后加强针感,使风门透肺俞针感至后腰部,中脘、水分针感至上下腹部,孔最针感至前胸部。出针时,摇大针孔,缓慢出针不闭针孔。大椎、脾俞、足三里,用补法。进针于天部,拇指向前捻转将针插至人部、地部,再提至天部,如是反复3次。得气后加强针感,使大椎的针感向下至背部,脾俞的针感至腹部,足三里的针感至腹部。出针时,疾出针急闭针孔。风门透肺俞、大椎、脾俞诸穴不留针,余穴留针20 min,隔日1次。针4次后,咳嗽咯痰不作,患者临床痊愈。

按:阎润茗主任医师认为,患者年逾花甲,五脏亏虚,湿痰之体,因感受风寒,肺气失宣,脾不健运,痰湿内蕴,而致咳嗽咯痰、便溏等症。治当益气健脾、宣肺化痰。故取大椎用补法、风门透肺俞用泻法,盖大椎为手足三阳与督脉之会,风门为督脉足太阳经交会穴,肺俞为肺脏经气输注于足太阳膀胱经脉背部的腧穴,三穴合用,补泻结合,通阳驱风散寒而止咳。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故取位于腹部中焦之中脘、水分用泻法,分利清浊,使气行津布,痰浊自除。脾俞、足三里用补法,健脾和中化痰。孔最为手太阴肺经的郄穴,是治疗肺病急症的要穴,可宣肺化痰止咳。诸穴合用,捻转提插,开合补泻,通阳祛寒,宣肺健脾,消痰止嗽。

4 小结

综上所述,阎润茗主任医师认为,《内经》、《难经》是经络学说、针刺手法的渊源,针灸临床治疗疾病的辨证归经取穴、针刺补泻手法等,无不以《内经》、《难经》为依据。临床治疗疾病,擅长选用脏腑背俞穴,补虚泻实,标本兼治;在理、法正确的基础上,选用相应的腧穴与针刺补泻手法,使穴、术与理、法达到最大程度的一致,调整人体的整体功能,才能取得疗效。说明取穴和针刺补泻手法是针刺治疗疾病的关键因素,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猜你喜欢
补法泻法针孔
浅论《黄帝内经》针刺补泻操作
基于络病理论探讨络虚通补法在气虚血瘀型椎动脉型颈椎病中的应用
一起来探案
基于少数类过采样的倾向得分匹配插补法
浅析应用“补法”治疗慢性肝病
汽车电泳漆膜的缩孔与针孔
太阳穴
薛一涛教授运用补法治疗眩晕验案举隅
顺时针揉通便 逆时针揉健脾
决战前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