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菊英
(宁夏回族医药研究所,银川 750021)
香药是回医学的特色用药之一,在回医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香药的概念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概念指外来药,狭义的概念,指有香味的药物[1]。回医香药是指阿拉伯商人从阿拉伯地区甚至东南亚等地贩运到中国的香料药物[2],因其历史悠久、独具功效而广泛应用于临床。
回医香药源自于阿拉伯国家,主产于阿拉伯半岛、波斯湾及东南亚地区,后逐渐传入中国[3]。据考证,香药最早从汉代就开始输入中国,宋金元代是香药输入的鼎盛时期[4]。阿拉伯人擅长种植和使用香料药物,阿拉伯商人将其贩运到中国,后被回族医家用于防病治病取得了显著功效,由此成为具有代表性的回族药物,被称为“回医香药”。
回医香药可分为动物性香药和植物性香药,动物性香药多为某些动物的生殖器官(如腽肭脐)、脂肪(如狮子油)、性腺分泌物(如麝香)及病态分泌物(如龙涎香);而植物性香药多从芳香植物的花(如郁金香)、叶(如胡荽)、种仁(如胡芦巴)、根茎(如木香)及树脂(如乳香)部分经加工而得[5]。
回医香药多以挥发油为药物的主要有效成分,如加工、炮制、贮藏不当会使药物的挥发成分大量损失,影响治疗效果。香药采收后不宜暴晒,不宜切制,不宜加热炮制,宜放通风阴凉处阴干后原生态保存,待用时加工,加工后若短期用不完宜密闭保存[6]。
回医香药最突出的性能便是香,是嗅觉可以感知的一种药性。香药种类繁多、香味各异,所含有效成分各不相同,因而具有诸多不同的独特功效。归纳起来主要有气香入脾、悦脾、醒脾;气香能开胃、行胃气;气香透心、气香透骨、透膜;气香入络、透络、清络;气香利窍、宣窍、开窍;芳香燥湿化浊、开郁;芳香辟秽、逐秽、透邪;气香主散,能散邪、泄气;气香上行而增进饮食,开发胸肺之气而宽畅胸肺,引清阳之气而止痛;气香能和五脏,温养脏腑,宣通气机[7]。
回医香药的单方、验方、秘方和以香药为主药的方剂众多,并在临床得到普遍运用[6]。
回医香药极大地丰富了急救方术,以芳香开窍药物为主创立的“香药三宝”,即苏合香丸、至宝丹、紫雪丹,使许多过去认为无法救治的高热神昏痉厥急危病人能得到及时抢救,在温热疫病的治疗中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绩[8]。
回医香药具有芳香开窍、通闭醒神、理气止痛之功,广泛用于治疗心绞痛、脑血管意外,如冠心苏合丸、速效救心丸等[7]。刘亚敏等[9]发现,麝香配伍冰片可有效降低脑缺血再灌注后脑含水量及血脑屏障的通透性,对血脑屏障结构具有保护作用。
回医香药运用于外科,主要起到活血定痛、生肌的作用,而外科疾病的主要病机即为气血凝滞。疼痛、血败肉腐更是外科疾病的主要症状之一,所以具有活血行气、定痛生肌作用的回医香药便成为外科用药中的常用之品。《外科全生集》中记载的生肌类方7方中有3方用到香药,生肌定痛散中用冰片,定痛生肌散中用乳香、血竭、冰片,腐尽生肌散中用乳香、没药、血竭,均取其良好的敛疮生肌作用[10]。
宁夏张氏回医骨伤医院创制的“回药张氏正骨膏”,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接骨续筋等功效,经过临床应用深受骨伤患者的认可。药物组成由水蛭、麝香、三七、乳香、血竭、蓬莪术等32味药物组成,其中回医香药的作用非常重要,特别是麝香辛香走窜、通关过窍、走而不守,与活血药相配合,改善骨膜的血供,促进硬化骨端的吸收和新骨痂的形成,加速骨折愈合[5]。
薛新民等[11]认为,回医香药在口腔黏膜病治疗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现代医学认为口腔疾病多属于炎症、免疫性疾病和消化道疾病在口腔的表现。回医理论认为,此类口腔疾病多因火热内盛、气血亏虚、脾胃湿热等所致,在治疗上多应用丁香、乳香、没药、麝香、冰片、藿香、佩兰、香附等香药,且疗效显著。元代医官许国祯所撰《御药院方》是一部颇有特色的古代宫廷方书,全书共计11卷,载方1000余方,其中香药类方剂占40%左右。该书中的香药临床应用十分广泛,不仅治疗中风、脾胃、疮肿折伤,而且还可治疗妇、儿、五官诸种病证[12]。
现代研究认为[13],香药的主要成分是挥发油、甙类和氨基酸,具有刺激胃黏膜、促进胃液分泌、扩张皮肤毛细血管、改善血液循环、增强机体抗病能力、抑制病原微生物等作用,具有较大的临床实用价值。
回医香药不仅是回医学的重要药物种类,而且逐渐融会于中国传统医药体系,在疾病防治中发挥着独特的优势和作用。深入研究回医香药的历史溯源、种类及药用部位、加工炮制与贮藏、性能与功效、临床应用等,有利于更全面地了解香药,促进回医香药的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珣.海药本草[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102.
[2] 薛新民,贺晓慧,罗彦慧,等.回医香药在治疗口腔黏膜病方面的应用[J].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10,11(6):69.
[3] 赵淑敏.宋代香药考[J].中医研究,1999,12(6):6.
[4] 单于德.回药本草[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5:2-9.
[5] 南一,牛阳,郑海生,等.浅论回族医学的用药特色——香药[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0,32(3):320.
[6] 李良松,刘懿,杨丽萍.香药本草[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0:13-14.
[7] 吴文博,陈建铭,崔素林,等.浅述中药药性,“香”及香药的临床应用[J].河北中医,1994,16(6):28.
[8] 单于德.回回香药渊源[J].回族研究,1997,21(4):59.
[9] 刘亚敏,夏鑫华,赵光锋,等.麝香配伍冰片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含水量及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4(6):498-500.
[10] 李少华.阿拉伯香药在中医外科临床中的应用[J].辽宁中医杂志,2005,32(4):312-313.
[11] 薛新民,贺晓慧,李新庄,等.试论回回香药对口腔疾病的防治观[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0,32(9):945-946.
[12] 王亚芬.元《御药院方》中有关香药的临床应用[J].中国中药杂志,1995,20(3):187-188.
[13] 温长路.基于冰片价值对香药走势的探析[J].光明中医,2011,26(7):1522-1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