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慧杰 梁 静 焦园园
(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河南 新乡 453003)
天疱疮16例综合护理体会
刘慧杰 梁 静 焦园园
(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河南 新乡 453003)
目的 探讨天疱疮的综合护理措施。方法 选择经临床表现及组织病理检查确诊为寻常型天疱疮的患者16例,在综合治疗的过程中,给予综合护理。结果 患者全部治愈出院。结论 天疱疮护理重点是预防和控制感染,做好皮损局部护理,加强对黏膜的护理及对药物不良反应的观察,重视心理护理及营养支持,促进患者尽早康复。
天疱疮;护理
天疱疮(Pemphigus)是由表皮细胞松解引起的自身免疫性慢性大疱性皮肤病,典型特征是在皮肤及黏膜上出现松弛性水疱或大疱,疱易破呈糜烂面,尼科耳斯基征(Nikolsky征)阳性。天疱疮患者皮肤常形成广泛的糜烂面,易合并细菌感染引发败血症。天疱疮的治疗以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为主,不良反应较多,患者病情易反复,重者可危及生命。2010年8月—2013年8月,我科收治16例寻常型天疱疮患者,经过精心的治疗和护理,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16例患者根据临床表现及组织病理检查确诊为寻常型天疱疮,其中男11例、女5例;年龄34~72岁,平均53.26岁;病程1个月~52个月,平均23个月。专科检查:周身可见大小不等水疱,以头部、胸背部、腹部及腋下尤甚,Nikolsky征阳性,可见较多鲜红色新鲜创面、糜烂面及痂皮。患者自觉瘙痒及疼痛。其中10例患者伴有口腔溃疡,2例患者伴有低蛋白血症;3例患者有发热,体温波动于37.6~39.1℃;2例患者有糖尿病史,4例患者有高血压病史。
1.2 治疗及转归 给予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白蛋白、抗生素及皮损局部护理等综合治疗,患者全部治愈出院。
2.1 心理护理 天疱疮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皮肤破溃糜烂,影响外观,且患者自觉疼痛及瘙痒,影响患者的情绪,易出现悲观、焦虑、抑郁等情况[1-3]。本病病程长、花费大,对患者家庭造成一定的经济负担,增加患者压力。针对患者的病情及情绪,对患者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深入浅出地向患者讲明病情及愈后,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解除患者的思想顾虑,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争取早日康复。
2.2 预防感染 将患者安置在通风良好的1~2人病房;限制探视,减少交叉感染机会;病房紫外线消毒2次/d,30 min/次;物品表面用含氯消毒剂擦拭,每日为患者更换床单、被罩;医护人员进入病房前洗手、戴口罩,床旁备快速手消毒液,接触患者前及患者后进行手消毒[4-6]。
2.3 皮肤护理 小水疱保持其完整性及局部清洁,大水疱在消毒后可用一次性注射器抽取疱液,保持疱壁完整,以保证其机械屏障作用,避免继发感染;破溃糜烂处用生理盐水清洗,然后用高锰酸钾1∶8 000稀释后湿敷,1~2次/d;密切观察患者痂皮下有无脓液,防止出现隐性感染灶;若患者痂皮处干裂不适,可给予金霉素软膏外用,促进痂皮软化;要求患者翻身1次/2 h,避免皮肤长期受压。
2.4 黏膜护理 天疱疮患者易发生口腔黏膜溃疡,要求患者用生理盐水和3%碳酸氢钠溶液勤漱口;生殖器黏膜糜烂者用高锰酸钾1∶8 000稀释后坐浴,保持局部清洁干燥。
2.5 用药护理 糖皮质激素治疗过程中,监测患者血压、血糖,观察患者有无恶心、呕吐、腹痛、腹胀等症状,观察大便颜色,定期监测患者血常规、大便潜血、电解质、肝功、肾功等,发现异常,立即告知主管医生;严格按时段输入抗生素,以保证24 h稳定的血药浓度,从而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2.6 营养支持 由于患者周身有大量的水疱、糜烂及渗出,导致患者体液和蛋白质的丢失,需加强营养,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低盐饮食,忌食辛辣冷硬刺激性食物。糖尿病患者需调整饮食结构,请营养师根据患者情况制定饮食方案。
2.7 出院指导 告知患者及家属坚持正规治疗的重要性,指导患者家属与患者共同参与疾病管理,严格按照医嘱用药,不得擅自调整药物用量,避免病情反复;要求患者每周监测血压及血糖,观察大便情况;嘱患者注意休息,保持心情愉悦,保证合理的饮食结构;坚持定期复诊,若发现新发皮疹,立即复诊[7]。
天疱疮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复杂,护理重点是预防和控制感染,做好皮损局部护理,加强对黏膜的护理及对药物不良反应的观察,重视心理护理及营养支持,促进患者尽早康复。天疱疮的护理一定要注意做到一下几方面:保持床褥清洁、平整、皮损面积大者,所有布类均消毒后使用。病室紫外线消毒1次/d,30~60 min/次[8]。修平患者指甲,避免抓破疱壁。皮损有糜烂、渗液及脓性分泌物或有恶臭,遵医嘱可用1∶8 000高锰酸钾液湿敷;痂皮厚者,用消毒植物油浸润后适当去除;有大疱者,先抽尽疱液,再外敷中药。避免受凉防止发生上呼吸道感染,加强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随时观察体温的变化[9]。长期用皮质激素者,应补充钾,以防低钾血症。如有细菌或真菌感染,应给予足量敏感抗生素或抗真菌药物。
[1] 蒋为霞,唐跃琼,郭小兰.1例副肿瘤性天疱疮的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7):48-49.
[2] 周威,赵瑞芳.天疱疮治疗的探讨[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5,40(2):24-27.
[3] 汪丽芳,王芙蕊,董军,等.老年大疱性类天疱疮5例的护理[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5,22(1):88-89.
[4] 朱蓓蓓,王妍妍,韩春,等.大剂量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球蛋白冲击治疗重症天疱疮患者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2):147-149.
[5] 杨燕珠.大剂量环磷酰胺冲击疗法治疗难治性天疱疮的护理2例[J].实用护理杂志,2002,19(7):37-38.[6] 许爱萍,陈荣华.老年重症寻常型天疱疮患者合并败血症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12):1099-1100.
[7] 俞玲玲,缪文英.22例老年天疱疮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3):245-246.
[8] 杜杏芳.老年重症大疱性类天疱疮的护理[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0,18(5):111-112.
[9] 邓宏,蔡涛,胡丽.天疱疮患者的护理[J].现代医药卫生,2008,24(2):191-192.
1672-7185(2014)10-0061-02
10.3969/j.issn.1672-7185.2014.10.036
2014-03-07)
R751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