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拟辛蒲汤治疗小儿鼾症临床疗效观察

2014-01-25 09:12:00韩象云
中国民间疗法 2014年4期
关键词:诸症鼾症张口

韩象云

(山东省章丘市中医医院,250200)

自拟辛蒲汤治疗小儿鼾症临床疗效观察

韩象云

(山东省章丘市中医医院,250200)

鼾症表现为睡眠时打鼾、呼吸暂停或低通气。近年来,鼾症患儿来院就诊率逐年增加。鼾症使患儿经常处于慢性缺氧状态,导致白天嗜睡、精神委靡、记忆力下降,直接影响患儿的体格及智力发育,因而受到广泛关注。临床上,小儿鼾症大多由腺样体及扁桃体肥大所致。临床中若单用西药治疗效果不佳,不良反应大,易复发。病情严重者往往需要进行手术治疗,不易被患儿及患儿家长接受。我们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自拟辛蒲汤治疗小儿鼾症,效果突出,报道如下。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3月~2013年8月来我院就诊的98例小儿鼾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57例,女性41例;年龄3~14岁,平均(7.48±4.15)岁,其中3~6岁的56例,7~10岁的27例,11~14岁的15例。经X线拍片或CT证实腺样体肥大者77例,其中合并扁桃体肥大者33例,合并鼻炎者19例,合并听力下降者4例;经X线拍片或CT证实腺样体无肥大,单纯扁桃体肥大者21例。病程最长者6年,最短者半个月,平均(1.78±0.85)年。

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入选患儿均有反复发作的睡眠过程中打鼾、张口呼吸、鼻塞、睡眠过程易中断、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部分严重患儿可有呼吸暂停。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8例入选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

对照组男性27例,女性22例;观察组男性29例,女性20例。对照组年龄(7.55±4.59)岁,病程(1.73± 0.70)年;观察组年龄(7.50±5.05)岁,病程(1.84± 0.65)年。两组一般资料经检验,P>0.05,表明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

治疗方法

两组患儿均给予西药常规治疗,滴鼻,雾化吸入,口服孟鲁司特钠,每日1次,合并有感染者均给予抗感染治疗。观察组患儿加用中药辛蒲汤口服,处方:辛夷6g,石菖蒲10g,夏枯草15g,川芎6g,昆布10g,僵蚕10g,生牡蛎15g,连翘10g,黄芩6g,浙贝母10g,炙甘草6g。

治疗过程中根据患儿体质和兼证的不同,进行辨证加减,如患儿平素体质偏弱,易反复患呼吸系统疾病,偏肺虚者加黄芪10g,防风6g,炒白术10g;偏阴虚者加玉竹10g,百合10g;有扁桃体肥大者加桔梗6g,玄参10g;合并有鼻塞、头痛、流黄涕者加苍耳子6g,白芷10g。以上中药均为免煎制剂颗粒,3~5岁患儿2日1剂,开水冲服,每天分3次服用;6岁以上患儿每日1剂,开水冲服,每天分2次服用。两组患儿均以15d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评价疗效。

治疗结果

疗效评定标准:显效:打鼾、张口呼吸、鼻塞等症状消失,半年内无复发,经X线拍片或CT示腺样体缩小>2/3,合并听力下降者听力恢复至正常,合并扁桃体肥大者缩小>2/3。有效:打鼾、张口呼吸、鼻塞等症状减轻,经X线拍片或CT示腺样体缩小>1/3,合并扁桃体肥大者缩小>1/3。无效:打鼾等症状无改善,腺样体及扁桃体无缩小。

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比较:观察组49例,显效25例,有效19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9.8%;对照组49例,显效17例,有效21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77.6%。

两组总有效率经统计学处理,P<0.05,说明观察组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

典型病例

患者,男,9岁。2012年10月初诊,患儿打鼾5年3个月,夜间张口呼吸,常常睡眠不安,鼻塞,流黄涕,时常头痛,伴乏力,每于感冒后诸症加重,行CT检查示:腺样体肥大,上颌窦炎。刻下症见:夜间打鼾,张口呼吸,惊惕不宁,鼻塞,阵发性头痛,流黄涕,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滑。查体:T 36.5℃,神志清,精神不振,咽部充血,双侧扁桃体Ⅱ度肿大,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82次/min,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软,肝脾未触及肿大。中医诊断:小儿鼾症(痰热互结);西医诊断:①腺样体肥大;②上颌窦炎。治则:化痰散结,清热通窍,安神定志。方拟辛蒲汤加减,每日1剂,早晚温服。同时给予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每日2次;鼻炎滴剂滴鼻,每日2次。治疗14剂后,诸症减轻,停用西药治疗,继以辛蒲汤加减口服。患儿继续服用30剂后,诸症消失,行CT检查示:腺样体较前缩小2/3。随诊半年未见复发。

例2.患者,女,6岁。2013年2月初诊。患儿打鼾病史2年,严重时睡眠过程中可发生呼吸暂停,于9个月前行腺样体、扁桃体切除术,术后打鼾消失,未再发生呼吸暂停。近半年来患儿反复感冒,半月前患儿感冒后复出现打鼾,伴睡眠不安,家长遂带患儿来本院就诊,要求口服中药治疗。刻下症见:夜间打鼾,乏力,自汗,面黄,纳呆,大便稀,舌质淡,苔薄白,脉细滑。中医诊断:小儿鼾症(脾肺气虚,痰浊内阻);西医诊断:腺样体切除术后。治则:健脾益气,化痰散结。方拟辛蒲汤加黄芪15g,防风6g,白术10g,太子参10g,每日1剂,早晚服用。同时配合常规西药治疗,服用10剂后诸症减轻。继以辛蒲汤加减服用20d,打鼾消失,诸症明显改善。随访至今未再发作。

讨论

近年来,打鼾在儿童中的发病越来越多,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相关统计表明,2~6岁的儿童在睡眠中打鼾的发生率为5.5%,可见打鼾在儿童中的普遍情况。一般认为,鼾声产生的原因是气流通过上呼吸道狭窄部位时形成涡流,产生鼾声。咽峡左右径小于2cm、腭帆间隙前后径小于0.5cm者均属狭窄范畴。相较于成人,儿童打鼾的病因比较明确,绝大多数为扁桃体及腺样体肥大引起。

小儿鼾症对儿童的健康会造成极大的危害:①影响睡眠质量。②影响生长激素的分泌,导致身体和智力发育迟缓。③严重者可并发渗出性中耳炎,影响患儿的听力。④患儿成年后,罹患高血压、心脏病、脑血管病等疾病的几率明显大于正常患儿。⑤患儿打鼾时,由于鼻咽部阻塞狭窄,分泌物下流并刺激呼吸道黏膜,引起咳嗽,易引起支气管炎。若分泌物误吸入肺,甚至可引起吸入性肺炎。⑥患儿打鼾时,呼吸不通畅,长期张口呼吸,可引起面部畸形发育,形成“腺样体面容”。

打鼾属中医学“小儿鼾症”范畴,中医学认为本病的病机为:气机升降失常,气道壅塞不畅,扰动神机,发为鼾症。本病病因主要归于小儿脏腑娇嫩,不耐浊邪,邪气犯肺,肺为华盖,率先受邪,导致肺治节无权,津液失于输布,停聚于气道而化为痰饮,小儿阴阳未充,脾气运化功能不足,加之饮食失慎,食滞胃脘,影响中焦气机升降,聚湿生痰,上贮于肺,痰浊内阻,气道失利,肺宣发不畅,而发为本病。治疗上,当祛邪扶正,补虚泻实,调畅气机为主,安神定志为辅。根据小儿打鼾的病因病机,自拟辛蒲汤治疗小儿打鼾,方中辛夷为“鼻科圣药”,具有祛风散寒、通利鼻窍之功;石菖蒲味辛性温,发散之力较强,为宣气通窍之佳品,既可醒脾开胃,又可化浊祛痰、开窍宁神,与辛夷共为君药。川芎活血、行气、散结;浙贝母清热化痰散结、开宣肺气,共为臣药。夏枯草、昆布化痰散结;生牡蛎散结、安神;僵蚕、黄芩、连翘清泻肺热,共为佐药。炙甘草调和诸药,兼能健脾益气化痰,为佐使药。整方起化痰通窍、清热解毒、散结通窍、调畅气机、安神定志之功,可清除腺样体、扁桃体痰滞,避免局部病灶再受邪毒侵袭,顾表而营内,以达到治疗小儿鼾症的目的。药理研究表明,辛夷具有抗组胺、抗炎、抗病原微生物的作用;石菖蒲具有保护脑细胞,改善其缺血、缺氧状态的作用;夏枯草具有抗菌、抗炎、抗过敏及抗病毒作用;昆布具有抗病毒、抗疲劳、调节免疫力的作用。

本研究表明,在西医对症治疗的同时,加用辛蒲汤治疗小儿鼾症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预防复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3-10-21)

猜你喜欢
诸症鼾症张口
猜字谜
发明与创新(2024年7期)2024-03-01 09:12:10
待客之道看张口
按摩推拿护理缓解哺乳期乳汁淤积诸症的作用
基层中医药(2022年7期)2022-11-17 08:25:24
集束化护理对鼻咽癌放疗患者口腔黏膜炎及张口受限的影响
等待
牡丹(2020年23期)2020-12-30 14:01:49
鼻内镜下扁桃体联合腺样体切除治疗小儿鼾症的疗效观察
张涤教授治疗儿童鼾症经验撷萃
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在鼾症手术中的应用
河北医学(2016年5期)2016-12-01 03:58:47
杞黄补阴丸治疗绝经前后诸症临床研究
97例内镜下动力系统旋切吸引治疗儿童鼾症的手术配合体会
哈尔滨医药(2014年6期)2014-02-27 13:3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