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 明
(普洱市景谷县人民医院放射科,云南 普洱 666400)
多排螺旋CT在泌尿系统疾病中的诊断价值分析
岳 明
(普洱市景谷县人民医院放射科,云南 普洱 666400)
目的 探讨多排螺旋CT在泌尿系统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3月至2012年8月间收治的187例疑似泌尿系统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入院后均采用16排螺旋CT平扫检查,然后利用后处理技术对扫描资料进行三维重建处理。结果本组187例疑似泌尿系统疾病患者经16排螺旋CT平扫检查确诊泌尿系统结石107例,泌尿系统肿瘤46例,泌尿系结核29例,诊断正确率为96.8 %。结论 16层螺旋CT在泌尿系疾病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通过图像后处理技术能够进一步提高诊断正确率,且分辨率高、扫描速度快、无创、安全,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泌尿系统疾病;多排螺旋CT;诊断
泌尿系统疾病在临床较为常见,早期发现、早期确诊、早期治疗对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临床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诊断泌尿系统疾病,近年来随着多排螺旋CT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其强大的图像后处理功能软件的应用,使短时间内快速大范围的扫描,三维重建图像的质量也日益完善[1]。多层螺旋CT可清晰观察泌尿系生理病理状态下的结构与功能改变,提高临床医师诊断泌尿系疾病的能力,为泌尿系统成像技术提供了一种高影像质量、无创伤的检查方法。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3月至2012年8月间收治的187例疑似泌尿系统疾病患者的16排螺旋CT检查资料,将进一步探讨多排螺旋CT在泌尿系统疾病中的诊断价值,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9年3月至2012年8月间收治的187例疑似泌尿系统疾病患者,其中男性患者96例,女性患者91例,年龄34~75岁,平均年龄(48.3±1.6)岁。患者入院时主要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下腹、侧腰腹胀痛或绞痛、尿频、尿急以及肉眼血尿等症状,部分患者为体检时发现,所有患者均行16排螺旋CT扫描检查。
1.2 方法
选用GE Bright Speed Ultra 16排螺旋CT,扫描时患者取平卧位,先行平扫,扫描围自肾上极至耻骨联合下缘。扫描参数:电压120 kV、电流150 mA、层厚5 mm、层间距 5 mm。部分患者根据需要行增强扫描,对比剂为非离子型对比剂,经肘静脉注射90 mL,流率3.0 mL/s,使用肾上极处主动脉阙值100 Hu触发扫描,然后延迟20 s及重复扫描5~8 min。将获得的CT扫描数据传输到后处理工作站,对整个泌尿系行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VRT)、多平面重组(MPR)、表面遮盖显示(SSD)及曲面重组(CPR)后处理。
本组187例疑似泌尿系统疾病患者经8排螺旋CT扫面检查确诊泌尿系统结石107例,泌尿系统肿瘤46例,泌尿系结核29例,诊断正确率为96.8 %。结石在CT上主要表现为高密度圆形或椭圆形,近端输尿管扩张,同侧肾盂肾盏积水,并发输尿管炎症者显示输尿管壁增厚,壁周毛糙。泌尿系统肿瘤中膀胱癌24例,输尿管肿瘤17例,膀胱癌肿瘤大小、形态、数目及位置正常,与邻近结构关系清晰,输尿管肿瘤可见输尿管腔内软组织块充盈缺损影,呈柱状改变,输尿管腔中断,其上方输尿管扩张,且程度不一。泌尿系结核均为肾结核,主要表现为多发的边缘模糊的低密度影,周围肾盂排列有散在的钙化影,肾实质略萎缩,肾体积略小,输尿管广泛狭窄,腔内无充盈缺损,膀胱壁厚,充盈不良。
目前16排螺旋CT可以明显缩短使扫描的时间,最低限度降低层与层之间的运动模糊程度;最后重建三维成像,使阶梯状伪影消除,提高了影像的质量。各扫描参数之间的匹配对重建成像质量影响程度与早期螺旋CT相比较小。多层螺旋CT尿路成像技术(MSCTU)是指尿路在高密度对比剂充盈时对其进行连续的容积扫描,然后经计算机后处理以获得的尿路三维图像[2-3]。同时其具有分辨率高、扫描速度快、无创、安全等优点[4-5],在泌尿系疾病的影像学检查中,螺旋CT已经得到普遍应用。
泌尿系统结石是泌尿系统常见疾病[6-7],本研究187例疑似泌尿系统疾病患者中,共发现泌尿系统结石患者107例,占57.2 %。采用16排螺旋CT平扫检查可观察到泌尿系外病变,且可行三维重建,显示表浅或深在结构的影像,显示脏器、病灶、周围结构间的三维空间关系,形成人体内部器官的真实图像,给人以较强的三维立体感。且三维重建技术还可以清晰显示结石所在位置、数目、大小,不遗漏病变[8],可根据CT值的差异初步判定结石成分,区分尿酸结石和含钙结石。图像处理是16层螺旋尿路成像的关键,处理前应先熟悉断面图像,了解病变部位,重建时做到有的放矢;处理后的图像只有结合横断面图像,才能对病变作出准确的诊断和显示。但是各种后处理方法各有不同,应相互结合补充,充分利用其特点进行图像分析。同时在CT检查过程中进行延迟期扫描也尤为重要,据相关文献报道[9]:国内外对泌尿系统疾病的CT检查普遍进行延迟期扫描,与平扫+髓质期横断面相比,平扫+髓质+延迟期横断面对尿路疾病定位诊断敏感性从81.6 %提高至95.9 %,定性诊断敏感性从75.5 %提高至87.8 %。
综上所述,16层螺旋CT在泌尿系疾病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通过图像后处理技术能够进一步提高诊断正确率,且分辨率高、扫描速度快、无创、安全,扫描过程中,放射科医师可根据三维图像,快速寻找可疑病变部位,提高撰写诊断报告的工作效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1] 龙开林,邹蟠,梁友发. 64排螺旋CT在泌尿系统结石疾病中的应用价值[J].医学临床研究,2010,27(7):1324-1325.
[2] 孔祥臣.多层螺旋CT在泌尿系统疾病诊断中的应用37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6):1434-1435.
[3] 闻鹏飞.16层螺旋CT对泌尿系梗阻疾病的诊断价值[J].中国医药指南,2011,9(18):245-246.
[4] 张克云,汪家骏,程奎山,等. 16层螺旋CT在泌尿系统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现代医学仪器与应用,2008,20(1):26-29.
[5] 孔维芳,刘荣波,邢悦,等.多排螺旋CT泌尿系统造影诊断上尿路疾病的临床价值[J].实用放射学杂志,2010,26(1):139-141.
[6] 王晓雷,潘欣,潘昕毅,等.泌尿系结石的影像学诊断对比分析[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9):2099.
[7] 吴凤英,任元亮,葛凯,等.16层螺旋CT平扫在泌尿系结石中的临床应用[J].现代医药卫生,2012,28(24):3708-3709.
[8] 杨素君,赵斗贵,刘怀军.多层螺旋CT尿路成像在泌尿系梗阻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J].河北医药,2009,31(18): 2393-2395.
[9] 黄忠雄,何玉成,胡六才,等.16层螺旋CT尿路三维重建在泌尿系梗阻性疾病诊断中的价值[J].放射学实践,2008,23(1):59-61.
R691
:B
:1671-8194(2014)03-014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