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骨创伤的漏诊原因分析与对策

2014-01-24 13:59:42刘章盛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3期
关键词:体格检查临床经验病史

刘章盛

(江西省信丰县人民医院矫形外科,江西 赣州 341600)

急诊骨创伤的漏诊原因分析与对策

刘章盛

(江西省信丰县人民医院矫形外科,江西 赣州 341600)

目的 分析骨创伤患者急诊出现漏诊的原因,并采用相应的解决措施,以降低漏诊的发生率。方法 收集18例急诊骨创伤漏诊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在急诊骨创伤漏诊病例中,造成漏诊的原因主要包括创伤伤情、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医师临床经验、影像学检查及患者方面的因素,其中体格检查因素是导致漏诊的最主要因素,为7例,占38.89 %。结论 通过对急诊骨创伤漏诊原因进行有效分析,总结经验,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是减少漏诊现象发生的关键所在。

急诊;骨创伤;漏诊原因;对策

在骨创伤临床中,通过创伤史、骨折体征及X线片等方法对骨创 伤进行有效判定并不困难,但在实际的操作中,由于患者创伤重、病情复杂、医师工作量大及临床经验不足等因素的存在,容易导致急诊漏诊现象的发生[1]。骨创伤一旦出现漏诊,就会延误患者的及时治疗,从而导致医疗纠纷的发生。为了减少骨创伤漏诊的发生及降低医疗纠纷发生率,我院对18例急诊骨创伤漏诊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于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期间18例急诊骨创伤漏诊病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4例,年龄在16~65岁,平均年龄为(40.5±3.5)岁;漏诊延误治疗时间在1~36 d,平均时间为(18.5±1.5)d。其中肩部骨折、膝关节骨折各3例,肘部骨折、骨盆骨折、髋关节骨折、腕部骨折各2例,颅骨骨折、肋骨骨折、踝关节骨折、桡骨远端骨折各1例。

1.2 方法

对18例急诊骨创伤漏诊病例进行分析,以分析出漏诊原因,并进行统计,以采用相应的解决对策。

2 结 果

在急诊骨创伤漏诊病例中,造成漏诊的原因主要包括创伤伤情、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医师临床经验、影像学检查及患者方面的因素,其中体格检查因素是导致漏诊的最主要因素,为7例,占38.89 %;创伤伤情3例,占16.67 %;病史采集3例,占16.67 %;医师临床经验1例;占5.55 %;影像学检查1例,占5.55 %;患者方面3例,占16.67 %。

3 讨 论

3.1 创伤因素

由于交通事故、坠落等因素,使患者的身体出现多处创伤,伤势严重,在就诊时的病情比较复杂,为了及时抢救患者生命,对患者来不及进行全面、充分的检查。另外部分昏迷、休克患者无法对其病史、症状等情况进行主诉。且多发性创伤中的主要创伤掩盖次要损伤,导致在诊断的过程中出现漏诊。因此,在多发性骨关节创伤中的紧急治疗过程中,要不断观察患者的情况,并对患者做反复性的检查,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及时对患者进行全面、仔细的检查,尤其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必须要做X线检查,以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诊断,降低漏诊的发生率。

3.2 病史采集因素

由于急诊患者多为病情紧急的患者,尤其是在急诊量比较大时,医师无暇对患者的病史进行详细的询问与收集,再加上骨创伤患者的体征比较明确,特别是四肢骨折,其肢体畸形明显,使诊断更加容易。因此,导致医师在询问患者病史时只侧重疼痛严重、开发程度及畸形显要的问题上,往往忽视了对患者潜在轻微的疼痛、畸形不明显等问题的询问,尤其是具有的隐蔽性内部损伤,无法进行全面的询问[2]。因此,医院应合理安排医师的坐诊时间,针对以往急诊高峰期合理安排人手,并完善急诊患者的就诊流程,使每位患者都能及时、顺利进行就诊,以节省患者的就诊时间,增加医师对患者病情的询问时间,使病史采集更加详细、具体。

3.3 体格检查因素

体格检查是医师对患者进行诊断的主要手段,在本次研究中,在漏诊中共出现7例,占38.89 %。由于骨创伤检查涉及的范围比较广,要求医师必须要规范、程序化地进行。但在实际的工作中,由于部分医师缺乏责任心,对体格检查工作不重视或检查经验不丰富,对患者症状、体征的认识较少。如在骨骺骨折中,只有进行详细的身体检查后才能诊断出,若只是根据X线的结果,非常容易导致漏诊的出现[3]。因此,就要建立完善的就诊制度与流程,使医师在对患者进行诊断的过程中更加程序、规范化。同时加强对医师的专业培训,尤其是年轻医师,以培养医师敏锐的洞察能力与检查技能,并提高医师的责任心,为患者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以减少漏诊的发生。

3.4 医师经验因素

由于急诊科医师并不全是专业的骨科医师,部分医师缺乏骨科疾病的诊治经验,尤其是部分罕见的骨创伤,非常容易导致漏诊的出现。因此,医院要加强对急诊医师在骨科方面的培训,并加强各科室之间的学习与交流,通过不断地学习,提高急诊科医师对骨科疾病的认识与经营,从而提高就诊的准确性。

3.5 影像学检查因素

X线摄片缺乏规范化,X线片的尺寸较小或包括邻近关节位在内,导致漏诊的出现。医师不熟悉损伤部位显示要求的特殊影像种类及位置等,只根据某个部位上的X线结果,就判断患者是否存在骨折、脱位情况。由于一些部位上的骨折在正常的正侧位投照点上是难以诊断出来的,如颅骨的凹陷骨折在正常的正侧位投照点上是难以显示出来的,容易出现导致漏诊现象[4]。同时,虽然X线片能对大部分的骨折进行有效的诊断,但也有部分骨折部位由于位置的特殊性及征象的不明显等原因的存在而造成漏诊。因此,在进行影像学检查的过程中,医师必须要针对患者的伤情及外伤部位,选择合理的投照位置,必要时采用特殊投照方法进行诊断。在临床骨折症状明显但X线骨折征象不明显的情况下,应对患者进行短期复查,通过多次的复查,才能确定是否还存在骨折或脱位现象,以提高诊断的有效性。

3.6 患者方面因素

部分患者担心射线损伤及疼痛,不愿配合检查或无法应用良好显示骨折的体位。另外,患者由于酗酒、神志不清、年龄较小、年龄较大及受经济条件的影响,不愿听从医师的劝告,不愿配合医师的诊治工作。部分患者为了提高自身的伤残等级,为了住院、为了采用特殊检查及贵重药品,在医师问诊时向医师编造病情,将医师对病情的判断力与注意力引开,使医师对疾病难以进行正确的诊断。另外还有部分患者由于怕手术、怕反复检查影响工作,在医师问诊时向医师编造较轻的病情,使医师对患者的潜在病情无法进行深入的诊断。由于以上各因素的存在,使医师在诊断的过程中容易出现漏诊。因此,医师与护理人员要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通过向患者详细讲解有关疾病方面的知识,如正确诊断的方法、意义及治疗的方法、效果及意义等,从而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的认识,主动积极配合医师的诊断与治疗工作。同时,医师也要总结经验,增加自身的临床经验,避免在同样的问题上再次犯错,以提高骨创伤的诊断准确性。

3.7 小结

综上所述,在急诊骨创伤的诊断中,必须要提高医师自身的综合素质,以提高在伤情、病史采集、体格及X线方面的诊断准确性,保证诊断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宣传,提高患者的健康意识,使其原因配合诊断工作,从而降低漏诊的发生率。

[1] 李素文,朱戌明.急诊骨创伤漏诊原因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 2009,17(12):2175.

[2] 胡志忠.急诊骨创伤漏诊原因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9, 14(9):1370-1371.

[3] 姜德水,赵芝珍,王万青.急诊骨创伤漏诊原因分析与对策[J].中国保健营养,2012,27(18):3761.

[4] 殷浩,黄彰,江华,等.急诊骨科漏诊原因分析与预防对策[J].临床误诊误治,2011,13(5):29-30.

R683

:B

:1671-8194(2014)03-0096-02

猜你喜欢
体格检查临床经验病史
2022年山西省对口升学考生体格检查表
通过规范化培训提高住院医师病史采集能力的对照研究
张淑芬辨治血瘀型崩漏的临床经验
曹奕治疗丹毒临床经验
2021年山西省对口升学考生体格检查表
角色扮演法在内科住院医师病史采集教学中的应用
温补法治疗痞满临床经验
基于深度学习的甲状腺病史结构化研究与实现
2019年山西省普通高校专升本考生体格检查表
2018年山西省普通高校专升本考生体格检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