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出血的防治体会

2014-01-24 13:59:42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3期
关键词:产道胎盘出血量

杨 雯

(云南省普洱市妇幼保健院,云南 普洱 665000)

产后出血的防治体会

杨 雯

(云南省普洱市妇幼保健院,云南 普洱 665000)

目的 探讨产后出血发生的原因,并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1月前收治的产后出血产妇,对其发生出血的原因进行分析统计,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同时对2012年1月后收治的产妇给予产后出血防治措施,观察措施实施后的出血时间发生率。结果 经过分析后发现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有宫缩乏力、胎盘滞留、软产道损伤、凝血功能障碍等,对产妇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后,均痊愈出院。同时制定出产前、产时、产后预防出血措施,在临床上得到较好的效果。结论 产前、产时、产后预防出血措施在临床上应用起到较好的防治效果,在各方面均需要进行严格护理观察,方能保证产妇身心健康。

产后出血;防治;体会

本次试验针对2012年1月前的产妇出血原因进行总结分析,制定相关的防治措施,在2012年1月后实施,及早防范出血的发生,有效的降低晚期产后出血发生率,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详细内容如下文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1月前收治的100例产后出血孕妇(66例为剖宫产),100例患者中在产后24 h内出血量为500~1000 mL的产妇为74例,出血量为1000~1500mL的有21例,>1500 mL的患者有5例。分析100例产妇发生出血的原因,其中有59例因宫缩乏力、23例因胎盘滞留、16例因软产道损伤导致出血、2例因凝血功能障碍或妊娠合并症引发。

1.2 方法

产后出血处理原则:首先应针对产妇的出血原因迅速止血,补充血容量,纠正失血性休克;其次要建立有效静脉通道,给氧,纠正低血压,纠正酸中毒,改善心肾功能;最后要应用广谱抗生素防治感染。如系宫缩乏力引起的,应在排空产妇膀胱后通过按摩子宫、给予缩宫素静滴或肌内注射、舌下含服或直肠置入米索前列醇或卡孕栓等方法,加强宫缩迅速止血,必要时立即在子宫下段或宫颈部位注射欣母沛,避免发生大出血危及产妇生命。如为胎盘因素,应立即行阴道及宫腔检查,如胎盘已经剥离,应立即取出;如为胎盘嵌顿或粘连者用手剥离取出,必要的时候进行钳刮或刮宫术;疑有胎盘置入者切忌强行剥离,宜行子宫切除术。如为软产道裂伤,需按解剖层次逐层缝合,不留死腔。如为凝血功能障碍,应尽快输新鲜全血,补充血小板等凝血因子。在抢救中需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出血停止之后需留在产房或手术室进行观察,注意产妇的宫缩及阴道流血情况,严观产妇的生命体征等变化,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预防措施:①产前预防,产妇发生大出血的原因主要是因宫缩乏力,所以在分娩前预防宫缩乏力是非常重要的。在孕妇处于妊娠期间便需要向其进行健康知识宣教,使孕妇充分了解分娩的全过程,消除对分娩的恐惧和精神过度紧张,在分娩过程中指导其积极的配合医护人员,防止发生因过分哭闹造成的体力消耗过快,严重者甚至会出现由于产后宫缩乏力引起大出血或者失血性休克,所以对孕妇进行产前心理指导和宣教可有效的预防产后出血。与此同时,整个孕期还需要进行定期产前检查,在孕前和孕期积极的治疗有凝血功能障碍和相关疾病的患者,待病情好转或治愈后再孕,必要时应在孕早期终止妊娠。对于曾经有过产后出血史及多次宫腔操作史的产妇,需要在分娩前做好输血、输液的准备[2]。②产时预防,在出现规律宫缩后,应重视产妇的休息和饮食,防止出现过度疲劳和产程延长。合理使用子宫收缩剂和镇静剂。在分娩过程中指导孕妇正确使用腹压,正确掌握会阴切开的时机,认真保护会阴,避免胎儿娩出过快损伤软产道;胎儿娩出后,是预防产后出血的关键所在。应尽量做到不过早牵拉脐带,阴道流血增多时要认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胎盘娩出后要仔细检查胎盘胎膜是否完整,及软产道有无裂伤和血肿。对于有高危因素的孕妇,如巨大儿、双胎、产程较长者,需要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提前做好产后大出血的预防抢救工作。胎儿娩出后需按摩子宫,以促进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量。③产后预防:产后2 h最容易发生产后出血,医护人员需要对产妇进行严密观察,鼓励产妇及时排空膀胱,以促进子宫收缩,减少出血量。加强对病房的巡视,注意观察会阴缝合处有无血肿,仔细观察产妇的生命体征,帮助产妇按摩子宫,促进子宫收缩,了解宫腔积血情况,及时发现产后出血征兆。同时协助产妇和新生儿早接触,指导产妇进行正确的母乳喂养,让新生儿早吸吮母亲的乳汁不仅可有效的减少产后出血量,还能反射性的引起子宫收缩[3]。

2 结 果

对100例产后出血的产妇进行有效及针对性的护理,经过促宫缩、止血、补液、抗感染等治疗,100例产妇均痊愈,平均住院时间仅有7 d。同时对2012年1月之后收治的产妇实施预防产后出血措施,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每个月平均仅有1例出现产后出血。

3 讨 论

产后出血发生后应该争分夺秒进行抢救治疗,本次研究发现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是宫缩乏力、胎盘滞留、软产道损伤等,针对性的给予治疗后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而预防产后子宫出血首先需要做好计划生育的避孕宣教工作,防止其生育过多,减少人工流产次数。预防产后出血必须从孕期开始做起,产前检查应及早发现妊娠合并症,对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孕妇,要加强产前检查,督促其提前到有抢救条件的医院住院分娩,制定有效预防方案,密切的观察产程进展情况,把产后出血控制在没有发生的时候。产后还需加强产褥期护理指导,最大限度的降低产后出血发病率。总而言之,针对产后出血应以预防为主,加强孕前及孕期保健,保证产妇身心健康。

[1] 王爱武.产后大出血的高危因素及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 2012,7(1):218-219.

[2] 蔡奕军.晚期产后大出血40例治疗体会[J].海南医学,2008,19(6): 101-102.

[3] 钟婕娟.202例产后大出血的预防及护理体会[J].中外健康文摘, 2012,9(39):55.

R714.46+1

:B

:1671-8194(2014)03-0040-02

猜你喜欢
产道胎盘出血量
分析对生产巨大儿的剖宫产产妇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和缩宫素减少其出血量的效果
被诊断为前置胎盘,我该怎么办
养牛场常见的难产类别及治疗
产道保护凝胶对初产妇经阴道分娩中软产道及盆底的保护作用
不同分娩方式在产后出血量估计上的差异
被诊断为前置胎盘,我该怎么办
软产道裂伤致产后出血的临床分析
软产道损伤的临床危险因素分析
产后出血量的评估及产后出血相关因素的探讨
23例胎盘早剥的诊断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