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昕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社会的逐渐进步,心脑血管病已经不知不觉的成为危害老年人群的首要疾病之一,心脏病和脑血管病统称为心脑血管病,在我国各大城市人群死亡原因中居于首位,随着目前的医学逐渐的进步,心脑血管病等治疗的措施也在逐渐的创新[1]。但还是有相当多的患者出现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导致的心脏病症状(简称为冠心病),患者由于各种原因未能接受冠脉介入等先进的医疗措施进行科学的治疗,而对于中西医结合在治疗冠心病近年的研究中,能够明显的显示出独特的优势[2]。收集2012年1月~2013年2月期间入院的100例患有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进行参芎葡萄糖注射液的进行治疗,观察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在治疗前后出现的临床症状有所改善以及心电图ST段水平的变化。
1.1一般资料 收集2012年1月~2013年2月期间100例患有冠心病心绞痛的患者进行检查,患者都符合冠心病诊断标准,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50例患者为观察组,平均年龄为61. 2岁,其中15例患者为合并高血压,7例患者为糖尿病。50例患者为对照组,平均年龄63.4岁,其中16例患者为合并高血压,5例患者为糖尿病。两组的患者在性别、病程、合并症及心绞痛严重程度等症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1.2方法
1.2.1观察组:本院使用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首先让患者休息并且给予氧气吸入,同时还要给予患者的口服的阿司匹林1次/d,合并美托洛尔2次/d,硝酸异山梨酯缓解片3次/d,以及静脉滴注硝酸甘油1次/d,还要给予患者参芎葡萄糖注射液,1次/d, 1个疗程的时间为15 d,在进行治疗的1个疗程后对患者进行观察治疗的结果。
1.2.2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首先让患者休息并给予吸氧,同时给予患者口服阿司匹林,合并美托洛尔,硝酸异山梨酯缓解片,静脉滴注硝酸甘油, 1个疗程的时间为15 d,在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其疗效。
1.3疗效评定 本院通过对标准中指导进行参照,患者的心绞痛疗效的判定有科学的标准,患者的静息心电图逐渐的恢复正常或已经正常,心绞痛发作次数也在逐渐的减少以及硝酸甘油的消耗量能够减少80%以上,其结果为显效;患者的静息心电图在ST段出现回升0.05 m以上,但是还没有达到正常的水平,在心绞痛的发作次数逐渐的减少到及硝酸甘油消耗量减少50%~79 %,其结果为有效;患者的静息心电图在治疗前后没有出现明显的变化,心绞痛在发作的次数也会逐渐的减少以及硝酸甘油消耗量减少<50%,其结果为无效。
2.1两组观察前后临床疗效比较 本院对观察组的患者,其总有效率为80%,而对照组中的总有效率为54.5%,经过统计学进行科学的处理,观察组以及对照组的差异有显著的特性,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治疗中有主要的作用。
2.2治疗前后血流变学指标的变化 对于出现全血粘度以及纤维蛋白原呈现出现显著的下降趋势(P<0.01),患者的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在治疗前后进行对比,没有明显的变化。
患有劳累性稳定型处于心绞痛以及心肌梗死之间的症状,对患者的病理基础是原有的粥样硬化病变的基础上出现冠状的动脉内膜下的出血现象,斑块也会破裂,破损位置的血小板以及纤维蛋白逐渐的凝集成为血栓,这样就会导致冠状的动脉痉挛,从而会出现冠状动脉不完全的闭塞或者是在狭窄的基础上更加的阻塞[3]。因为患者出现了不稳定型心绞痛,可以逆转成为稳定型心绞痛,这样就会迅速的转化成为急性的心肌梗死,甚至会导致患者出现猝死的现象,对患者出现不稳定型心绞痛有效的治疗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而老年患者经常会出现合并高血压、血糖浓度偏高、血脂异常以及肥胖等代谢综合征症状,出现心肌微循环受到障碍,组织灌注不足以及出现缺血、缺氧等症状。在临床上通常会以扩血管以及抗凝做为主要的治疗措施,症状严重或者是频繁发作时,对此斑块出现破溃的患者,钙通道阻滞剂的效果相对明显,可以并用于有效硝酸盐类以及抗血小板制剂等药物。
[1] 王彩华.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当代医学,2012(18):158-159.
[2] 曲哲,王朝政.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中国民康医学,2011,23(9):1096-1098.
[3] 曹志照.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64例临床疗效观察.吉林医学,2011,32(6):1112-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