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西通,刘学莲,马玉侠△,高树中
(1.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 济南250355;2.山东财经大学,山东 济南250002)
脐诊是腹诊的内容之一,是通过观察、切按脐部及询问病人脐部异常感受来诊断疾病的诊断方法。其理论源于《内经》,继见于《难经》、《伤寒论》,散见于历代著作中,如《厘正按摩要术》曰:“诊腹之要,以脐为先……徐按之而有力,其气应手者,内有神气之守也”。关于脐诊的应用早在《内经》中就有论述。如《灵枢·师传》说:“胃中热则消谷,令人悬心善饥。脐以上皮热,肠中热,则出黄如糜。脐以下皮寒,胃中寒,则腹胀。”就是根据脐周皮肤的寒热情况判断病机。医圣张仲景更是重视脐诊的应用,如“脐上筑者,肾气动也”,“动气在左不可发汗”都是仲圣运用脐诊所得。
唐宋元时期脐诊鲜见于文献,至明清时期,脐诊发展到鼎盛阶段,其中有代表性的著作有清代张振鉴的《厘正按摩要术》、汪宏《望诊遵经》、叶天士《叶选医衡》以及俞根初的《重订通俗伤寒论》等。在医学高度发展的今天,应用脐诊的医家却屈指可数,实为憾事。
《内经》曰:“有诸内,必形于诸外。”人身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脏腑气血出现异常肯定会有外在表现,中医就是通过望、闻、问、切搜集病人身上出现的具有诊断意义的症状与体征,然后进行辨证论治。而脐诊就是通过医者仔细观察肚脐形态、大小、深浅、色泽等及切按脐部的皮肤紧张性、肌肉弹性、脉搏跳动和其他异常变化来查知病人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的充盛与否和疾病的寒热虚实。脐诊是在传统中医理论指导下进行的操作与诊断,与西医单纯诊查皮下脏器有着本质区别。笔者通过搜集整理古代关于脐诊的文献,将脐诊的诊断方法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望诊的内容包括观察脐孔的大小、深浅、形状、色泽,目的在于诊查元气是否充盛、寿夭不同以及产育功能。如清·张振鉴《厘正按摩要术》曰:“凡脐以深大而坚固,左右上下推之不动,轮廓约束者,为真神安全。”清·汪宏《望诊遵经》说:“望之之法,诸书谓脐大者多寿,脐小者多夭,以脐中为神阙,相体之本也…妇人脐深者子多,脐浅者子少,以脐内为子宫,冲任之属也。”
询问病人脐周疼痛部位可以判断病变部位与病机。清·叶桂在《叶选医衡》里说:“腹痛分为三部,脐以上痛者,为太阴脾;当脐而痛者,为少阴肾;少腹痛者,为厥阴肝。”清·高秉钧《医学真传》云:“心腹痛,其有脐旁左右痛者,乃冲脉病也……又有脐下痛者,乃少阴水脏、太阳水腑,不得阳热之气以施化,致阴寒凝结而痛。”
1.3.1 根据脐周动气诊断五脏病 所谓动气即是动脉搏动[1]。切按脐周上、下、左、右及中间,哪一部有动气再结合外症即可诊断相应脏腑疾病,如《难经·第十六难》曰:“假令得肝脉,其外证:善洁,面青,善怒;其内证:脐左有动气,按之牢若痛;其病:四肢满,闭淋、溲便难,转筋。有是者肝也,无是者非也。假令得心脉,其外证:面赤,口干,喜笑;其内证:脐上有动气,按之牢若痛;其病:烦心,心痛,掌中热。有是者心也,无是者非也……假令得肾脉,其外证:面黑,善恐欠;其内证:脐下有动气,按之牢若痛;其病:逆气,小腹急痛,泄如下重,足胫寒而逆。有是者肾也,无是者非也”。这都是切诊脐周动气诊断五脏疾病的应用。
1.3.2 根据动气诊断冲任盛衰进而判断疾病本质切按脐间动气,可以诊查脉动的浮、沉、迟、数等诊断冲任盛衰。如《重订通俗伤寒论》云:“按腹之要,以脐为先,脐间动气,即冲任脉……以按脐之上下左右,动而和缓有力,一息二至,绕脐充实者,肾气充也。一息五六至,冲任伏热也。按之虚冷,其动沉微者,命门不足也。按之热燥,其动细数,上支中脘者,阴虚气冲也。按之分散一息一至者,为元气虚败。按之不动,而指如入灰中者,为冲任空竭之候。”俞氏还根据冲任脉动的寒热情况来判断疾病本质,用来鉴别真热假寒与真寒假热。
脐诊在诊断病人的病位、病因,确定疾病的病性、病机,确立治法,指导用药以及预后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可以概括为以下3点。
脐诊可以帮助医者确立治法宜忌,如《伤寒论》云:“动气在右,不可发汗”,《普济方》亦指出:“伤寒动气者,乃筑筑然动于腹中者是也,脏气不治,随脏所至,发泄于脐之四旁,跳动筑筑然,谓之动气。动气应脏是皆真气虚,虽有表里之证,亦不可汗下”。对于伤寒病脐周有动气的,即使有表证或里证都不能用汗下法。
通过脐诊搜集的病人症状体征可以作为处方遣药的主要参考。如《时方妙用》云:“石水病在脐下,阴邪多沉于下,法用麻黄附子甘草汤,重在附子,以破阴也”,并指出脐旁左右痛是冲脉病,属阴寒凝聚,“当用血分之药,使胞中之血,通达肌表”,“宜当归四逆,加生姜吴茱萸汤”。脐中痛不可忍喜按属肾气虚寒,宜“通脉四逆汤,加白芍三钱”。脐下痛属少阴水脏太阳水腑不得阳热之气以施行,致阴寒凝结而痛,“真武汤温之。”“脐下痛,有火逼膀胱,小便不利而痛者,宜五苓散……若绕脐疼痛,名寒疝腹中病痛者,当归生姜羊肉汤主之。”因此,通过脐诊可以使临床用药更有针对性。
脐诊可以对某些疾病做出预后,如《重订通俗伤寒论》云:“水肿胀满症,按之至脐,脐随手移左右,重手控之近乎脊,失脐根者必死,此诊胸腹之大法也”。即指出失脐根者预后差。而《理瀹骈文》指出:“凡人病剧,候脐下动气未绝者,犹可生”,则表明脐下动气不绝者预后较好。
笔者在研究古代关于脐诊的文献后发现,尽管脐诊的诊断方法丰富多彩,但就其理论指导渊源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以经典藏象系统为背景产生的脐诊系统,强调的是象,而非具体脏器。此一类以《难经》为代表。脐左动气属肝病,脐右动气属肺病,脐上动气属心病,脐下动气属肾病,当脐动气属脾病。《周易·系辞上》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与中宫合为五行[2],当脐部位是人体太极之所在,是人体阴阳气化的总枢[3],也是五行之土位,脐周即对应四象(木火金水,亦即肝心肺肾)。因此观察切按脐及脐周就能诊察五脏疾病。该论特点是以《内经》藏象系统为背景。五藏与五行、五方、五体、五味、五时等相对应。第二类是以人体解剖部位(经络系统虽然解剖不可见,但已经证明客观存在)所含意义产生的脐诊系统。此一类以《重订通俗伤寒论》为代表。该类特点以解剖为立论基础,脐部属冲任脉等经脉所经之处,脐部皮肤下是诸多脏器。“胸腹者,脏腑之廓也。”[4]脐部变化肯定能反应与其解剖部位相对应的经脉或脏器的病理变化,如脐周动气细数为冲任阴分伏热,腹腔积水时脐部突出。后世医家对第二套系统发挥应用较多,第一套较少,尤其是指导治疗方面很少,经典的藏象理论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掌握此点对脐诊的认识可能会提高一个层次。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中医脐诊历史悠久,内容丰富,临床实用,能很好的补充其他诊断方法的不足,实为中医诊断学中的一朵奇葩,应该大力推广应用。
[1]高树中.一针疗法[M].济南:济南出版社,2006:252
[2]刘宝义.明于阴阳[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26
[3]高树中.中医脐疗大全[M].济南:济南出版社,2009:12-13
[4]田代华,刘更生,整理.灵枢经[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