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期经历和精神疾病

2014-01-24 07:34苏林雁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14年10期
关键词:精神疾病等位基因遗传

苏林雁

·述评·

儿童期经历和精神疾病

苏林雁*

随着行为遗传学的兴起和发展,Nature和Nurture(先天/后天)之争偃旗息鼓,人们开始认识到精神疾病是遗传和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

本期有3篇论著与1篇综述均涉及到儿童早期经历与精神疾病的关系,如儿童品行障碍与父母教养方式不当(如监管不力、纪律不严明、严厉惩罚等)有关,成年男性酒精依赖与童年期情感虐待、躯体忽视、目击暴力和父母物质滥用有关,儿童少年期被忽视及被殴打可能是大学新生心理痛苦的独立危险因素,提示童年早期不良的教养方式与儿童、成人精神障碍的关系。酒精依赖患者家庭暴力行为的研究发现,儿童期受虐与rs1137070等位基因存在相加模型正交互作用,两者共同影响家庭暴力行为的发生,即携带rs1137070等位基因的个体,如果早期遭遇不良环境,更易罹患酒精依赖并出现家庭暴力。这些研究为精神疾病的早期干预提供了依据。

1 家庭环境与精神障碍的关系

家庭是儿童出生后首先接触到的环境,是对儿童影响最早、影响时间最长的环境。儿童发展最快、最具可塑性的阶段,主要是在家庭中度过。因此,家庭环境对于儿童的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大量研究已经证实家庭环境与儿童和成人期各种精神障碍的关系。

1.1 依恋依恋是一个个体与另一个个体形成强烈情感联系的一种倾向。母子关系是儿童最早建立的一种强烈的依恋关系,对儿童心理发展起关键作用,是将来所有社交关系的原型,并影响未来的心理健康。大多数纵向研究发现,在婴儿期形成安全型依恋的孩子,自尊水平、社会能力、与其他儿童的合作性、受欢迎程度、同情心等都较高。而不安全依恋的孩子则比较孤立,不喜与人合作,表现出较多的攻击行为,适应环境困难,出现情绪、行为问题的比率远远超过安全型依恋者。

1.2 教养方式父母教育孩子的观念和方式对孩子社会化的进程发挥着极为重要的影响。权威型养育方式是最有利于儿童青少年发展良好个性品质的教养方式;专制型方式下成长的儿童表现出较多的焦虑、退缩等情绪和行为;溺爱型方式下成长起来的孩子表现得不成熟,自我控制能力差,在任务面前缺乏恒心和毅力;忽视型方式下成长的孩子,学习成绩和自控能力较差,长大后表现出较高的犯罪倾向。

1.3 家庭环境社会经济地位低的父母更可能对孩子采取严厉的态度,更多地采用训斥和体罚。心理虐待和性虐待是最具伤害性的儿童虐待形式,早期受虐待严重损害儿童情绪调控能力、自我意识和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他们会出现与同伴相处困难、学业不佳、行为异常,以及严重的抑郁、药物滥用等。破裂家庭:可分为离异家庭和单亲家庭。离异家庭由于长期以来家庭关系不和,使孩子一直生活在充满敌意、没有安全感的环境中,比单亲家庭更容易出现情绪和行为障碍。而父母的心理健康状况、儿童的个性特征、家庭得到的社会支持和社区环境等都会影响儿童对父母离异的调适。

2 遗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

著名儿童精神病学家Rutter等[1]指出,遗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gene×environment interactions,G×E)特征性地表现为基因调控特异个体对环境危险因素的敏感性,对一种障碍而言,特异的环境风险仅对有特殊遗传变异或确定的基因型个体起作用。遗传使个体在某种环境危险因素作用下疾病的易感性升高。

人类应付环境中的危险因素有明显个体差异,有的发生各种心身障碍,有的很快康复,有的经过挫折变得更坚强。近年来,许多G×E研究证实了这一点。例如,Caspi等[2]报道了一个大样本从出生到成人期的队列研究,以探讨为什么有的人在儿童期被虐待,成年后出现反社会行为,而另一些人未出现反社会行为。研究发现单胺氧化酶A(monoamine oxidase A,MAOA)可以调节虐待的影响,有着MAOA高水平表达基因型的儿童较少发展为反社会人格。Capsi等[3]发现并非所有个体经历严重应激性生活事件后都会罹患抑郁症。携带5-HTTLPRS/S、S/L型的个体比L/L型个体有更多的抑郁症状、抑郁诊断,自杀风险更高。这些研究为基因可以调节儿童对逆境的敏感性提供了流行病学证据,即个体对环境不利因素的应答可以被其基因组成所调和。Starr等[4]研究了安全性依恋对应激性事件的调节作用,对354例母亲抑郁的青少年在15岁和20岁时进行评估。结果发现携带5-HTTLPR短等位基因且在15岁有低安全依恋的个体,可以预测20岁时发生较多的应激性事件,而高安全依恋的个体则较少发生应激,提示在15岁抑郁、15岁安全依恋和基因型之间存在三向调节。抑郁预测应激的发生仅在携带短等位基因并有低安全依恋者。安全性依恋可以缓冲5-HTTLPR短等位基因的遗传易感性,抑郁诊断的概率在低安全依恋个体增加,但在高安全依恋个体减少。

3 研究基因—环境交互作用的重大意义

儿童是一个正在发育的个体,童年早期大脑的可塑性非常大,著名神经生物学家Wiesel指出,在发育关键期(0~3岁)神经系统连结可以被环境因素改变,后天环境因素对脑的发育以及人对环境的适应具有重要影响,强调从多方面进行干预,包括教育、训练、心理治疗及必要的药物治疗,特别要注重对家庭的干预,应从婴儿期、甚至胎儿期开始进行干预。

表观遗传因素可能介导了环境对生物体的影响。表观遗传学是指不涉及DNA序列发生改变的可遗传的影响基因表达的变化,是一种亚稳定的状态,它可以传递给后代,又容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发生改变,从而调节特定基因的表达水平。

当今对于神经发育障碍(精神发育迟滞、孤独症)的早期培训、干预已经提供了成功的经验,对于儿童行为问题(如ADHD)、情绪问题(如社交焦虑)进行早期干预,可以预防其后的品行障碍、焦虑抑郁的发生。通过基因—环境交互作用的研究,关注改变环境的保护作用,为不同特质的儿童提供早期环境干预策略,是未来的干预方向。随着人类基因组图谱及多形态高密度的DNA标记物绘图等先进技术,以及复杂统计学研究的进展,进行大样本、综合考虑多种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前瞻性研究,探讨哪种形式的遗传—环境交互作用导致了特定的行为或功能障碍,必将为早期干预提供更科学的策略,对于人类行为和心理的健康具有重大意义。

[1] Rutter M,Silberg J.Gene-environment interplay in relation to emotional and behavioral disturbance[J].Annu Rev Psychol, 2002,53:463-490.

[2] Caspi A,McClay J,Moffitt TE,et al.Role of genotype in the cy cle of violence in maltreated children[J].Science,2002,297 (5582):851-854.

[3] Caspi A,Sugden K,Moffitt TE,et al.Influence of life stress on depression:moderation by a polymorphism in the 5-HTT gene [J].Science,2003,301(5631):386-389.

[4] Starr LR,Hammen C,Brennan PA,et al.Relational security moderates the effect of serotonin transporter gene polymorphism (5-HTTLPR)on stress generation and depression among adolescents[J].J Abnorm Child Psychol,2013,41(3):379-388.

[5] 苏林雁.儿童精神医学[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4.

苏林雁,女,中南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一级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常务理事、儿童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致力于儿童青少年精神医学的教学、科研和临床工作30余年,就儿童多动症、孤独谱系障碍、儿童青少年焦虑、抑郁、双相障碍及儿童行为评定量表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指导研究生30余名;主持和参加课题十余项,发表论文200余篇,著作10余部。获省部级科研成果6项。

2014-10-13)

(责任编辑:肖雅妮)

10.3936/j.issn.1002-0152.2014.10.001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猜你喜欢
精神疾病等位基因遗传
非遗传承
亲子鉴定中Penta E稀有等位基因28的确认1例
轻型精神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亲子鉴定中男性个体Amelogenin基因座异常1例
精神疾病对于单髁人工膝关节10年疗效的影响
“无形”的病痛——关怀精神疾病人群
广东汉族人群Penta D基因座off-ladder稀有等位基因分析
贵州汉族人群23个STR基因座的OL等位基因研究
还有什么会遗传?
还有什么会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