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赫,张轶铭,李陆琦,尤卓,刘志平
(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2.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艾滋病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Acquired Immuno Deficiency Syndrome)是由于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HIV)所引起,以免疫系统损害、机会性感染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20世纪80年代在美国被发现,截止2012年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累计超过6000万人,其中2500万人死亡,预计到2025年全球将有两亿人感染HIV。自1985年我国发现首例AIDS患者以来,罹患人数已超过100万,现阶段并处于快速增长期。AIDS正从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蔓延,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其流行规模之大,罹患人数之多,造成人类生命及社会经济损失之大,已超过历史上任何传染病。因此,AIDS被称为“世纪瘟疫”、“超级瘟疫”。
目前,现代医学治疗AIDS采用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法(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细胞因子治疗、过继性免疫细胞治疗、间接性结构疗法(structured treatment interruption,STI)及治疗性疫苗等[1],这些治疗方法存在毒性反应、耐药性、副作用、患者依从性等问题,影响疗效的发挥,近年来,中医药治疗艾滋病表现出明显优势,备受现代医学关注,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中医古籍对艾滋病并无记载,中医学也未有统一命名,命名方式亦各不相同。李发枝等[2]认为,艾滋病有很强的传染性,临床症状相似,故其病因应属中医学“疫毒”范畴。姜枫等[3]认为,从艾滋病的病邪性质、致病途径、发病特点和传变规律上看,均不同于任何疫疠之邪,应将其称为“艾毒”。陈军等[4]认为,应根据不同阶段临床症状命名,原发感染期,表现为温毒或湿热秽浊之邪致病特点,属“瘟疫”范畴;HIV感染中期,症状表现为乏力、消瘦、腹泻、自汗盗汗、易外感、舌淡、脉虚等,属“伏气温病”范畴;HIV感染晚期,出现严重的HIV消耗综合征、机会性感染、并发肿瘤及中枢神经病变等病症,皆为慢性虚损性改变,属“虚劳”范畴。刘爱华[5]认为,艾滋病中医病名应以病性+病因+病症进行命名,病因上归属中医的“疫病”和“阴阳易”;其发病特点属于“伏气温病”范畴;其病性上归属于“虚劳”,其特点可以概括为疫、毒、劳。《金匮要略·心典》云:“毒者,邪气蕴结不解之谓”,说明邪气蕴久化毒,最终毒聚病发。刘爱华认为艾滋病中医命名应为“疫毒劳”。
中医学认为,人体得病不外乎正虚邪实,疾病的发生发展亦取决于邪正盛衰,正如《素问遗篇·评热病论》所言:“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AIDS的发生发展多因内伤七情,外感六淫疫毒之邪,恣情纵欲,损伤真阳,正气不足,被疫毒所染,或交媾之时,疫毒乘人体之虚而入。《素问遗篇·刺法论》曰:“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不相染者,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瘟疫邪气过于浮盛,无法控制,到达人体,邪盛正衰,人体得病。
近年来,毒邪学说在艾滋病病因病机中被广泛认识与认可。感受疫毒之邪,是艾滋病发生发展一个必备条件,损伤机体元气。刘学伟等[6]认为,“毒邪”是导致艾滋病的直接因素,在艾滋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过程中起着决定作用,是其发展演变规律的物质基础。
伏气:又称伏邪,“伏”是隐藏、潜伏之意。伏邪潜藏,愈时而发。伏气温病是温病中的一大类别。艾滋病病毒具有湿毒之性的致病之邪,潜伏于体内,渐而发之,逐渐损伤人体元气,“湿毒淫邪,伏气伤元”即邪气伏而渐发,正气虚而渐衰的过程。
从邪伏部位上,黄健雄等[7]认为,邪伏营血,邪伏三焦,邪伏膜原,正虚则疫毒通过皮肤或精窍侵入,伏于血络,内舍于营,累及脏腑而发病;三焦气化失职,使脏腑经络失于濡养、温煦,生理功能紊乱,阴阳失调;疫毒之邪由膜原侵及三焦,损伤脏腑气阴,致使气机、气化失常、津血失布。
虚劳首见于《内经》,张仲景首次以病名形式提出,《素问·通评虚实论》:“精气夺则虚”给予虚劳明确的定义,现代医学中的慢性衰弱性疾病都可以定义为虚劳范畴。艾滋病病程久,进展缓慢,迁延不愈,疾病消耗人体正气,精气耗伤,《杂病源流犀烛》:“虚者,气血之虚;损者,脏腑之损”,艾滋病患者症状多表现为低热、倦怠乏力、形体消瘦、纳呆、腹泻、面色萎黄或晦暗等。素体虚弱,易感外邪,故艾滋病是由于邪毒外侵和肾精亏虚,造成脏腑气血津液失常,属虚劳范畴。
“天人合一”的整体观与辨证论治的个体化诊疗是中医学的精髓和本质,并独树于世界之巅,2005年,国家对中医艾滋病进行规范分型,共分为3期12型,3期为急性感染期,潜伏期,发病期,12型为风热型;风寒型;气血两亏型;肝郁气滞火旺型;痰热内扰型;热毒内蕴、痰热壅肺型;气阴两虚、肺肾不足型;气虚血瘀、邪毒壅滞型;肝经风火、湿毒蕴结型;气郁痰阻、瘀血内停型;脾肾亏虚、湿邪阻滞型;元气虚衰、肾阴亏涸型。近几年,这一临床分型广泛运用于临床。在艾滋病确诊患者较多的河南省,中医药治疗率先开展,并且广泛深入,在治疗艾滋病过程中不断探索,取得可喜的疗效。彭勃等[8]认为,治疗艾滋病以培元解毒为基本治则,扶正与祛邪并用,并贯穿于临床各阶段。
熊兴江等[9]提出,经典名方在艾滋病治疗中的运用,经方药少而精,法度精良,历久弥新,国内学者还艾滋病典型症状、机会性感染及各系统伴随出现并发症的方证特征及其经典名方证治规律进行了大量探索。在艾滋病发热治疗中,“柴胡证”和“桂枝证”出现频率较高,与艾滋病患者长期出现发热、腹泻等慢性消耗性症状导致机体气血阴阳亏虚,进而出现“柴胡体质”和“桂枝体质”有关,合并外感风寒后也就容易出现“虚人感冒”特征可运用小柴胡汤、桂枝汤、柴胡桂枝汤、桂枝人参汤加减治疗[10]。临床运用经典名方治疗AIDS,开启临床治疗艾滋病以及各种疑难疾病的思路。
中医药学是个伟大的宝库,辨证求因、审因论治,以其理,得其法,有其方,用其药,共奏疗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中国部分地区,民间中医药治疗艾滋病已进行多年,以其疗效得到重视,尤其可延长临床潜伏期,现代医学的诊疗方案是涉及到多层次、多环节、多靶点的治疗。中医药在缓解患者症状,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延长患者生命的优势日益突出,显而易见应对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疗效应进行全面而客观的评价。在新时期新疾病层出不穷,中医诊疗以不变应万变,应加大重视中医药在治疗中的特点与优势,为世界医学及人类健康做出应有的贡献,中医药防治艾滋病对推动中医药现代化和产业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1] Li TS,Tubiana R,Katlama C,et al.Long-lasting recovery in CD4T-cell function and viral-load reduction after highly activeantiretroviral therapy in advanced HIV-1 disease[J].Lancet,1998,351(9117):1682.
[2] 李发枝,徐立然,何英.河南省中医药治疗艾滋病常见病症辨证治疗要点[J].中医学报,2010,25(1):1-5.
[3] 姜枫,彭勃,谢世平,等.基于“艾毒伤元”假说的艾滋病中医病因病机临床调查表的制定[J].时珍国医国药,2011,22(11):2777-2778.
[4] 陈军,夏前明.艾滋病的中医研究近况[J].四川中医,2013,31(3):140-142.
[5] 刘爱华,谢世平,郭选贤.艾滋病从湿热辨治临床分析[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6,21(2):6-7.
[6] 刘学伟.从中医学角度对艾滋病无症状HIV感染期的几点思考[J].中华中医药,2013,28(2):454-456.
[7] 黄剑雄,李峰,倪量.艾滋病的中医病因病机研究[J].中医药学报,2009,37(2):1-3.
[8] 彭勃,李华伟,谢世平,等.论艾毒伤元[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0,25(1):18.
[9] 熊兴江,杨晓忱,刘巍,等.经典名方与艾滋病治疗[J].中国中药杂志,2013,38(8):2510-2512.
[10] 林长军.小柴胡汤加味治疗艾滋病发热17例[J].河南中医,2010,30(12):1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