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香蕊
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韩香蕊
目的 探讨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116例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 各58例, 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治疗, 治疗组给予奥美拉唑、克拉霉素和阿莫西林三联疗法治疗, 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及1年后患者慢性胃炎的复发率。结果治疗后, 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9.31%、94.83%, 1年后随访, 对照组和治疗组的复发率分别为12.07%和5.17%,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1年后复发率相比较, 治疗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慢性胃炎疗效显著, 复发率低, 不良反应少, 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是[1]由不同病因引起的胃黏膜慢性炎症或萎缩性病变, 是消化内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主要病因是幽门螺杆菌(HP)感染, 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上腹痛、恶心、泛酸及胃脘部烧灼感,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为了让患者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有效的治疗, 减少复发, 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采用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慢性胃炎, 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现将治疗过程报告如下。
1.1一般资料 将2011年6月~2013年5月在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治疗的116例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 各58例。对照组中男32例, 女26例, 平均年龄(40.2±10.4)岁, 病程5个月~3年;治疗组中男30例, 女28例,平均年龄(39.7±11.2)岁, 病程3个月~2.5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奥美拉唑片20 mg空腹口服, 2次/d, 治疗组患者给予奥美拉唑片20 mg, 克拉霉素片0.5 g,阿莫西林胶囊1.0 g, 均口服, 2次/d。两组患者服药时间均为早饭前1 h以及晚睡前, 用适量温水送服, 7 d为1个疗程, 2个疗程内对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定。且治疗1年后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的复发率。
1.3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治疗期间患者临床症状完全消失, 胃镜复查正常;有效:临床症状、体征、炎症明显减轻,胃镜复查良好;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无减轻或较治疗前加重,胃镜复查与治疗期比较无改变。总有效率=(治愈+有效)/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所得数据用SPSS 17.0 软件进行处理, 计量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经治疗后, 对照组患者中治愈18例, 有效28例, 无效12例, 总有效率为79.31%,治疗组患者中治愈24例, 有效31例, 无效3例, 总有效率为94.83%, 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1年后复发率比较 经过治疗后1年的随访中可知, 对照组中有7例患者病情复发, 复发率为12.07%,治疗组中有3例患者病情复发, 复发率为5.17%, 对比可知,治疗组的病症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两组患者临床不良反应比较 在治疗中, 两组患者中均出现轻微头晕、恶心等不良反应症状, 停药后症状消失,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症状不明显且相似, 两组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慢性胃炎是消化内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常出现溃疡、出血等并发症, 并且病程长, 容易反复发作, 慢性胃炎的多数患者是由于幽门螺杆菌感染, 因此要根治慢性胃炎, 清除幽门螺杆菌(HP)尤为重要。目前, 临床上主要以质子泵抑制剂联合抗生素治疗, 常采用三联疗法。
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治疗慢性胃炎, 以奥美拉唑为中心,联合配用克拉霉素片和阿莫西林胶囊的三联疗法。三联疗法中的奥美拉唑[2]特异性作于胃私膜壁细胞, 降低壁细胞中的酶的活性从而抑制胃酸分泌, 克拉霉素属于半合成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具有耐酸性、组织渗透性好的优点, 单独应用可以彻底根除HP, 阿莫西林为青霉素类抗生素, 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而发挥杀菌作用, 对HP也有良好的抗菌活性, 因此采用这三种药物联合治疗慢性胃炎有较好疗效。
综上所述, 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慢性胃炎疗效显著,复发率低, 不良反应少, 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1] 滕春媛, 赵清喜.埃索美拉唑、左氧氟沙星与奥硝唑联用治疗慢性胃炎效果.齐鲁医学杂志, 2010, 25(2):165-166.
[2] 聂浩鸿, 田维霞.克拉霉索与奥美拉唑、阿莫西林联合治疗慢性胃炎82例.中国药业, 2008, 17(9):55.
2014-05-27]
457000 濮阳市华龙区人民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