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玉莲
脑出血并发脑疝的护理观察
赵玉莲
目的分析脑出血并发脑疝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18例脑出血并发脑疝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 对其护理措施和病情观察进行探讨。结果对18例脑出血并发脑疝患者的病情进行严密观察, 并给予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 对所有患者进行护理后,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 经过0.5~1年的随访, 无一例发生术后并发症。结论对脑出血并发脑疝患者给予正确的临床观察与有效的护理措施, 能够有效降低病残率, 预防并发症, 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脑出血;脑疝;护理;观察
脑出血并发脑疝是临床中一种比较常见的脑血管疾病,约占据我国急性脑血管病的30%, 具有病死率、致残率高的特点, 其病因主要为高血压[1]。近年来,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 脑出血并发脑疝发病率在逐年提高, 发病人群逐渐朝年轻化趋势发展[2]。作者对本院收治的18例脑出血并发脑疝患者给予有效的护理措施, 取得较好效果, 详细报告如下。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2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18例脑出血并发脑疝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 对所有患者进行头颅CT检查, 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 其中, 男10例, 女8例, 年龄46~68岁, 平均年龄(58.3±3.1)岁;脑出血部位:10例患者双侧基底节区出现出血, 5例患者出现丘脑出血, 3例患者小脑出血;出血量:11例5~30 ml, 4例31~60 ml, 3例60 ml以上。所有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临床观察 ①意识障碍:意识状态是对患者脑部病变进行判断的重要指征, 根据患者神志和意识障碍对患者的病情和预后进行估计, 护理人员可运用简单的问话、针刺皮肤、角膜反射以及压眶等方式对患者的神志、意识障碍进行判断。如患者的意识障碍程度从深变为浅, 表明患者的病情得到好转;如意识障碍程度变重, 或者由浅度昏迷转变为深度昏迷, 则表明患者的病情得到恶化, 有可能发生再度出血或者脑疝。②瞳孔变化:瞳孔变化是脑出血患者的一项重要生命体征, 如患者的动眼神受到刺激, 兴奋性较高, 且早期瞳孔短暂性缩小, 以后瞳孔散大, 对光反射较迟钝, 瞳孔直径>6 mm, 则表明发生脑干损伤或者形成小脑扁桃体疝;如患者的双侧瞳孔缩小、固定, 且形状具有规则性, 对光反射消失, 则表明蛛网膜下腔或者脑桥发生出血[3]。③观察呕吐物:如患者的颅内压升高, 则脑出血患者易出现呕吐症状。观察呕吐是早期颅内压的一个重要指征。因此, 要对患者的呕吐物进行密切观察, 避免发生上消化道出血。④观察生命体征:对患者的血压、脉搏、体温、呼吸等进行密切观察, 并及时掌握患者病情。如小脑幕切迹疝、大脑镰下疝以及枕骨大孔疝等患者生命体征出现异常, 心率减慢、不规则、呼吸不规则以及血压忽高忽低等是其主要临床表现, 最终受到呼吸循环衰竭因素导致出现血压下降、呼吸停止以及心脏停搏等现象。
1.2.2护理方法①基础护理:脑出血患者发病24 h内要禁食, 如生命体征恢复平稳, 且没有出现消化道出血、颅高压症状, 则给予鼻饲流质饮食, 并保证每日摄入足够的维生素、热量和蛋白质;建立良好的静脉通道, 遵照医嘱给予患者药物, 应用降压药剂脱水机, 保证降血压的平稳性和持续性, 最终有效降颅压, 防止发生脑疝。 ②口腔护理:每日对患者进行2次口腔护理, 护理人员将患者头偏向一侧, 避免棉球过湿, 操作过程中, 不随意挪动患者, 避免增加脑出血,加重患者病情。③饮食护理:患者主要以高蛋白质、高维生素、清淡型的食物为主;发病3 d后, 如患者依然神志不清,不能自主进食, 则给予鼻饲流质饮食。进行鼻饲的患者, 要定时对其胃液进行回抽, 认真观察胃液颜色, 判断是否发生消化道出血现象。④并发症护理:脑出血患者由于并发症死亡的病例较多, 对并发症进行预防是十分有必要的。一般情况下, 脑出血后患者的脑组织受压, 使呼吸中枢受到抑制,进而易发生呼吸道感染、缺氧等现象, 因此, 护理人员要勤拍背, 将咳痰排除, 进而有效避免发生肺部感染和坠积性肺炎, 如有必要, 采取雾化吸入治疗或者应用抗生素。⑤皮肤护理:保持患者病床的干燥、整洁, 定时为患者翻身, 2 h翻一次身;并对患者的受压部位进行经常按摩, 加快局部血液循环, 避免发生褥疮。⑥出院指导:患者出院后, 要保持稳定的情绪, 避免受到过度情志刺激;合理健康饮食, 禁止烟酒,切忌暴饮暴食;过有规律的生活, 保证睡眠充足, 适当进行锻炼, 防止用脑过度、过度劳累以及用力过猛, 保持大便的通畅;遵医嘱准时服药, 有效控制高血压。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对所有患者进行护理后, 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 经过0.5~1年的随访, 无一例发生术后并发症。
治疗脑出血并发脑疝主要采取手术治疗, 清除血肿, 降低血肿分解释放出的各种毒性物质带来的间接伤害, 进一步改善患者的缺血症状,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存率, 改善患者预后[4]。为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增强治疗效果, 需要对患者病情进行严密观察, 并给予有效的护理措施。
本组18例脑出血并发脑疝患者的病情进行严密观察,并给予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 对所有患者进行护理后, 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 经过0.5~1年的随访, 无一例发生术后并发症。
综上所述, 脑出血合并脑疝患者的病情比较危重, 对其进行细致观察、及时治疗以及精心护理是十分有必要的。如患者病情发生变化, 则及时告知医生处理, 防止发生不良后果。
[1] 王浩.高血压脑出血临床特点与微创治疗优势临床观察.山东医药, 2011, 32(51):76-77.
[2] 刘冬辉.高血压脑出血并发症的治疗体会.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3, 29(2):39.
[3] 林跃跃.13例全主动脉弓替换术患者的术后护理.中华护理杂志, 2009, 44(9):856-857.
[4] 刘雪英.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1, 27(25):20-21.
2014-04-08]
463000 河南省驻马店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