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颖
玻璃体切割手术的临床护理
李颖
目的总结玻璃体切割手术术前和术后临床护理经验。方法对896例玻璃体切割手术患者进行术前和术后的临床护理。结果896例手术患者, 通过手术、术前术后的临床护理, 不仅手术顺利完成, 而且术后效果良好。结论眼科护士的术前、术中和术后护理是提高玻璃体切割手术成功的关键一环。
玻璃体切割术;临床护理
玻璃体切割手术是治疗视网膜脱离、眼外伤、玻璃体病变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等眼科重症疾病的一种手术方法。随着现代眼科显微技术的发展与成熟, 玻璃体切割手术的临床应用使得原来一些眼科不治之症成为可能[1]。由于玻璃体切割手术难度大, 需要临床护士的术前、术中和术后配合,才能更好的完成手术治疗过程, 术后的临床护理也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因素, 为此, 下面将本科的临床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1.1一般资料 收集2012年5月~2013年5月, 在本科住院治疗的患者896例, 男502例, 女394例, 年龄1.5~79岁,玻璃体积血325例, 视网膜脱离345例, 眼外伤164例, 眼内炎16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39例, 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17例。
1.2手术方法术前给患者散瞳, 推入手术室后做常规局麻和全部患者实施玻璃体切割联合术。其中玻璃体腔注入六氟化硫(SF6)116例, 全氟丙烷(C3F8)119例, 氮气283例, 硅油378例。之后进行眼内光凝等处理。
345例视网膜脱离患者324例视网膜平伏, 21例视网膜未能复位, 再次手术后视网膜平伏。325例玻璃体积血患者玻璃体腔清亮, 积血吸收。164例眼外伤, 2例眼球萎缩。16例眼内炎症均得到控制。
3.1术前临床护理
3.1.1陪同术者进行术前检查 ①做肺部DR检查和心电图检查, 检查正常可以进行手术准备;②眼部各项检查, 包括视力、B超、晶体度数、ERG、VEP等眼部检查, 做好术前临床护理工作。
3.1.2术前准备工作 ①对于术前高血压患者和糖尿病患者进行术前准备工作, 通过会诊积极控制患者的血压和血糖,使手术患者的血压和血糖控制在正常和准予手术的范围之内。②手术眼部准备:a术前检查眼压情况。b术前对患者术眼进行局部使用抗生素治疗。c术前进行常规结膜囊冲洗、剪睫毛等术前准备;d术前散瞳。
3.1.3术前处置和术前用药 术前常规检查泪囊、冲洗泪道有无脓性分泌物存在和保持泪道通畅;术前1 d及术前2 h用0.9%的生理盐水输入双眼结膜囊, 为防止术中缩瞳, 同时术前给予1%阿托品膏涂术眼散瞳;术前2 h用阿托品点眼液、眼液每15分钟交替散瞳, 对于糖尿病患者和外伤患者要提前散瞳, 保持瞳孔散大的状态。
3.2术后临床护理
3.2.1术后体位护理 对于玻璃体腔内填充气体或硅油的患者, 术后要求患者俯卧位, 使气泡和硅油顶压视网膜及裂孔复位, 预防术后并发症。俯卧位时胸腹部置软垫, 额部和下颌部垫软枕, 不能压迫术眼。有时取坐位或侧卧位, 坐位时双前臂和额部放在软枕上。同时在骨突出处垫以软垫, 并适当给予按摩, 减轻强迫体位带来的不适[2]。
3.2.2随时观察患者术眼眼压的变化 如果手术患者术后出现头痛、眼痛时, 要求眼科护士随时与住院医生沟通, 采取必要措施给予处理。
3.2.3随时监测患者术眼光感 对于术后患者的术眼, 随时进行光感检测, 一旦发现患者术眼光感下降, 应及时与住院医师沟通, 采取积极办法给予治疗。
3.2.4术后临床用药 术后临床护士为患者术眼点药时的方法为:①用无菌棉签清洁术眼周围, 然后将患者的术眼眼皮轻轻往上翻, 之后, 抗菌素眼药水和眼药膏滴到患者眼结膜囊内中, 抗菌素眼药水和眼药膏要求交替使用效果良好。②注意在为患者的术眼滴入抗菌素眼药水和眼药膏时, 禁止将眼药水和膏点到角膜上, 以免药物对角膜造成损伤。同时,在为患者点眼液和换药时, 做到严格无菌操作, 防止和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3.2.5患者术眼术后疼痛护理 一般在术后1~2 d内, 患者的术眼将会发生疼痛, 其原因主要是手术眼内气体膨胀引起,随着手术时间的延长, 患者术眼疼痛的症状会逐渐减轻。如果患者持续疼痛不缓解时, 眼科护士应与住院医生联系, 采取给药措施以缓解患者疼痛。
玻璃体切割手术是一种及其精细和复杂的眼科显微手术, 主要用于视网膜脱离、眼外伤、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玻璃体脱位等疾病的治疗。在玻璃体切割手术的临床治疗过程中, 眼科护士的术前、术中和术后护理是玻璃体切割手术成功的关键一环。
[1] 黎晓新, 王景昭.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88-89.
[2] 鲁风菊, 刘伟.玻璃体积血伴视网膜脱离患者的心理护理.齐鲁护理杂志, 2003, 67(9):656.
2014-04-01]
110031 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眼六病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