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金明,王铁锋,程飞永,陈吉林
经验交流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结石嵌顿性胆囊炎58例
陈金明,王铁锋,程飞永,陈吉林
结石嵌顿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1.1 临床资料 本组58例,男24例,女34例;年龄26~75岁,平均46.3岁。病程1 d~23年,平均(4.8± 2.2)年。均有典型的急性胆囊炎表现,右上腹或剑突下疼痛,向右侧肩背部放射痛,24例伴有发热,皮肤巩膜无黄染。右上腹及剑突下有压痛,其中上腹肌紧张且Murphy征阳性者28例。化验血WBC(9.5~23.6)×109/L,中性粒细胞75%~93%。B超提示胆囊大小(9~15)cm×(5~8)cm×(4~7)cm,胆囊壁充血水肿,壁厚0.6~1.5 cm,28例呈双边影,颈部结石嵌顿并胆囊积液34例,胆囊管结石12例。结石大小0.8~2.7 cm,胆总管直径0.4~0.8 cm,肝内胆管无明显扩张。
1.2 手术方法 采用3孔或4孔法。胆囊体积较大,水肿明显,抓钳无法提起胆囊时,行胆囊穿刺,将胆囊内积液吸出或进行开窗减压。如胆囊颈部无明显粘连,或虽有粘连但尚能在镜下分离者,分离粘连后处理胆囊管和胆囊动脉,再切除胆囊。胆囊三角解剖关系不清者,视情况逆行切除。如果胆囊管结石嵌顿导致胆囊管肿大,与胆管不易辨别,或胆囊壶腹结石嵌顿、肿大、突入胆管后方者,切开胆囊壶腹或胆囊管,取出结石再寻找胆囊管。胆囊管开口较大、上钛夹困难者,在镜下缝扎。胆囊管呈“冰冻样”粘连、层次不清者,行胆囊大部切除术或中转开腹。术中创面渗液较多、胆囊周围炎症水肿严重、胆汁污染腹腔者,经侧孔放置引流管于网膜孔内或右肝下间隙放置引流管。
58例术中证实均为结石嵌顿性胆囊炎。其中46例术前B超有提示,12例为术中发现。2例因胆囊三角解剖结构严重不清,呈冰冻样粘连,无法分离而选择中转开腹。1例术后腹腔引流管持续5 d引流出胆汁样液>300 mL/d,术后第5 d予开腹探查,见胆囊管残端钛夹脱落,予7号丝线结扎。其余55例恢复顺利。术后住院时间4~7 d,平均4.8 d。随访1个月~2年,均未发生胆管狭窄及胆总管结石。
以往认为,结石嵌顿性胆囊炎由于局部炎性水肿和周围组织粘连重,有的因较大的结石压迫胆总管等因素,导致胆囊管移位而改变胆囊三角的局部解剖关系,腹腔镜术中分离困难、手术难度大、手术风险较高[3]。因此,对结石嵌顿性胆囊炎常不主张腹腔镜胆囊切除术[4]。随着近年来腹腔镜手术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经验的积累,利用腹腔镜治疗结石嵌顿性胆囊炎已越来越成为现实[5]。
术前充分了解病情,尽量在术前明确胆囊病变的程度、结石的形态、大小和分布、胆囊壁的厚度、胆囊管有无扩张等,对预测手术难度并根据术中情况选择合适的术式极其重要。结石嵌顿致急性胆囊炎发病72 h内,胆囊周围组织形成的粘连较为疏松,容易松解,松解时渗血也较少。随着时间的推移,胆囊周围组织纤维渗出物的分泌增多,胶原机化,纤维性粘连越来越重,胆囊三角的正常解剖关系将难以辨认,粘连也越来越难以分离。本研究结果显示LC治疗结石嵌顿性急性胆囊炎应尽量在发病后72 h内手术,对慢性结石嵌顿胆囊炎患者,依据最近疼痛缓解日距手术日>7 d,胆囊区无压痛,肝区无叩痛等来选择手术时间。当结石嵌顿于胆囊颈部,胆囊明显增大,囊内压力高,可在胆囊底部穿刺,抽液减压。如胆囊管长度>0.8 cm,近段可直接用钛夹夹闭,远端结石嵌顿无需上钛夹,但远端胆囊管长度必须>0.3 cm。否则,可能炎症消退后钛夹自动脱落,导致胆漏。如胆囊管较短,近端先用4号丝线结扎再上一枚钛夹,于壶腹部剪断,保证钛夹远端有足够长度。胆囊管结石一般较小,多为慢性炎症表现,游离胆囊管及壶腹部后,胆囊管增粗变硬,内有结石,如近端长度>0.5 cm,可直接上钛夹。如近端<0.5 cm,可用4号丝线结扎,防止结石落入胆总管。将结石挤入胆囊内,或将远端胆囊管切开挤出或取出结石,上钛夹夹闭近端胆囊管。处理增粗的胆囊管有一定难度,易发生胆总管或右肝管损伤。我们认为,应个体化处理增粗胆囊管,常用方法有阶梯施夹法、大号钛夹法、丝线结扎法、丝线结扎法后钛夹法。胆囊管炎症水肿较重,钛夹可能夹闭不全或切割漏胆,如钛夹夹闭力度太小或胆囊管残端太短,发生炎症消退后可发生脱夹胆漏。我们认为,用4号丝线结扎后再上钛夹较安全。若发生以下情况,应及时中转开腹:(1)术中大出血或重要脏器损伤。(2)胆囊三角区解剖结构显示严重不清,呈冰冻样粘连,无法分离。(3)胆肠内瘘。本组有2例因胆囊三角呈冰冻样粘连,无法分离而选择中转开腹。
胆管损伤是胆囊切除术最严重和常见的并发症。原因有:(1)手术分离创面渗血较多,术野显示不清。(2)胆囊三角区结构紊乱,解剖关系不清。(3)胆囊壁厚,组织脆,抓持困难。(4)胆囊肿大,周围组织及网膜充血水肿,手术区域空间变小,操作不便等因素容易引起胆管损伤。所以,手术时分离周围粘连后,首先认清胆囊壶腹部、胆囊颈管及肝十二指肠韧带,在胆囊颈管交界处下方,电钩纵行打开增厚的浆膜层,向前、后三角,于肿大淋巴结上方,贴胆囊壁打开一口,分离钳向下沿囊壁分离出胆囊动脉或含有动脉的结缔组织,夹闭后切断。钝性分离胆囊三角区域,分清胆囊壶腹部、胆囊管、右肝管及肝十二指肠韧带关系,再酌情处理胆囊管。总的原则是宁伤胆囊,不伤胆管[6]。
[1]王永恒.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颈部结石嵌顿24例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10,39(7):657-658.
[2]何斌,廖益清.胆囊颈部结石嵌顿的腹腔镜治疗[J].岭南现代临床外科,2009,9(5):365-366.
[3]程新生,缪丁丁,郑水彬,等.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术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国基层医药,2010,17(7):892-893.
[4]张宝杭,缪金透,刘璐庆.复杂性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安全性探讨[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10,16(4):458-459.
[5]吴志宪,史宪杰,刘友富,等.腹腔镜治疗急性嵌顿性胆囊结石247例分析[J].军医进修学院学报,2009,30(6):808-809.
[6]陈建尧,蔡秀军.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79例临床分析[J].中国微创外科志,2004,4(1):70-71.
(收稿:2013-05-12 修回:2013-11-02)
(责任编辑 秦鸣放)
R657.4+1
A
1007-6948(2014)01-0082-02
10.3969/j.issn.1007-6948.2014.01.030结石嵌顿性胆囊炎是结石嵌顿在胆囊颈部或胆囊管内而引起急、慢性胆囊炎,胆囊壁水肿增厚,内压增高,与周围组织粘连,既往认为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的相对禁忌症[1]。随着腹腔镜操作技术的提高,目前认为是安全可行的[2]。我院2008年2月—2013年2月LC治疗结石嵌顿性胆囊炎58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浙江省诸暨市第三人民医院普外科(诸暨 311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