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海平 黄小萍
隐源性机化性肺炎11例临床分析
应海平 黄小萍
隐源性机化性肺炎(cryptogenic organizing pneumonia,COP)是指无明显致病原(感染)或其他临床伴随疾病(如结缔组织疾病)所出现的机化性肺炎(organizing pneumonia,OP),是特发性间质性肺炎(idiopathic interstitia1 pneumonia,IIP)的一个亚型,主要侵犯肺泡腔、肺泡管、小气道以及肺间质。COP在临床上属于少见病,缺乏特异性表现,影像学表现又类似肺炎、肿瘤等,故临床误诊率较高。本文对11例COP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改变、病理特点以及治疗和转归等作一回顾性分析,旨在提高对COP的诊疗水平,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08—2013-08我院收治的COP患者11例,其中男4例,女7例,年龄48~75岁,平均58.9岁;病程0.5~2个月。所有患者均得到组织病理学标本证实,并除外引起OP的相关疾病。其中经皮肺穿刺活检6例(54.5%),经支气管镜肺组织活检(TBLB)2例(18.2%),经外科手术获得肺组织标本3例(27.3%)。
1.2 临床表现 咳嗽11例(100%),活动后气促4例(36.4%),发热3例(27.3%),另有痰中带血及胸部紧束感各1例(9.1%);肺部闻及湿啰音5例(45.5%),爆裂音2例(18.2%),未见杵状指。
1.3 实验室检查 9例(81.8%)入院时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正常,2例(18.2%)增高(>10.0×109/L),红细胞沉降率(ESR)增高7例(63.6%),C反应蛋白(CRP)增高6例(54.5%)。其中9例患者接受了肺通气和弥散功能检查,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3例,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及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个1例,余5例有轻度的弥散功能障碍。
1.4 影像学检查 均行胸部CT检查,病变位于双肺多发的7例(63.6%),累及两下肺为主,表现为靠近胸膜的实变影或斑片影,边界模糊,密度不均,伴有支气管充气征,其中5例肺部病变出现游走;病变位于单肺多发的1例,病变累及右肺下叶及中叶,CT表现与双肺多发的相似;病变位于单肺单发的3例,其中2例表现为肺部结节,1例表现为磨玻璃样结节。胸部CT检查均未见胸腔积液,未见纵隔或肺门淋巴结肿大。
1.5 病理检查 肺组织在光学显微镜下主要表现为:肺泡腔内有机化性肉芽组织增生,部分肺泡间隔增宽伴纤维组织增生,伴部分炎症细胞浸润,符合OP改变。
1.6 治疗与转归 3例患者胸部CT表现为肺部单发结节或磨玻璃样结节,经外科手术肺叶切除而得到治愈;另8例患者均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其中5例为口服泼尼松30mg/d;3例初始治疗为静脉滴注甲基泼尼松龙40mg/d,5~7d后改为口服泼尼松30mg/d),均对糖皮质激素反应良好,症状改善明显,复查胸部CT提示病灶较前吸收后出院随访。糖皮质激素治疗疗程均在6个月以上。随访中1例患者停药后2个月出现病情复发,重新给予泼尼松口服后好转。
OP是以肺泡内和肺泡管中、细支气管及细支气管肺泡腔内肉芽组织栓形成、填塞为特征的一种疾病[1]。产生OP的病因很多,包括感染、药物、结缔组织病以及多种系统性疾病。2002年美国胸科学会/欧洲呼吸学会(ATS/ERS)发表的IIP国际共识中,建议将特发性的OP命名为COP,而与其他疾病相关的OP则称为继发性OP,并按照发病率的高低,将COP排列在IIP的第3位[2]。COP的诊断需要同时满足两个要求,既要病理学上的OP,又要结合临床及其他资料排除任何已知的或相关的疾病,才能得出诊断。
文献报道[3-4],COP的发病年龄可波动于20~80岁,以40~60岁多见,男女基本相当,多为亚急性起病,病程多在3个月以内,病情较轻,主要表现为咳嗽、发热、活动后气促以及乏力、体重下降等全身症状,上述症状多在数周内进展,而胸痛、咯血、咳大量脓痰则不常见。查体肺部可闻及湿啰音和爆裂音。因COP患者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故容易被误诊为肺部感染,在疾病初期往往经过1种以上抗生素治疗。COP的实验室检查结果也缺乏特异性,通常会有ESR及CRP的增高,血白细胞增多、血小板增多等不常见。肺功能检查常提示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和弥散功能降低,约90%患者出现低氧血症。本组11例患者,平均年龄58.9岁,亚急性起病,主要表现为咳嗽、活动后气促、发热等,肺部闻及湿啰音或爆裂音,血白细胞计数大多不高,ESR和CRP增高,肺功能检查提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及弥散功能障碍,与文献报道一致。
CT检查,尤其是高分辨率CT检查是诊断COP、评估病情的重要依据。ATS/ERS 2002年的共识中提到:COP的CT特征表现为实变影和磨玻璃样影,局限性实变影可伴轻度支气管扩张;多分布于胸膜下或支气管旁,也可表现为小叶中心性结节影;下肺累及常见。李惠萍等[5]总结了25例COP的影像学改变,认为具有“五多一少”的特点:(1)多态性;(2)多发性;(3)多变性;(4)多复发性;(5)多双肺受累;(6)少见蜂窝肺。本组11例患者的CT表现中,有8例表现为多发的实变影或斑片影,边界模糊,密度不均,7例有双肺受累,5例肺部病变出现游走,另有2例表现为肺部结节,1例表现为磨玻璃样结节,肺部影像学表现符合COP的改变。国外曾有文献报道,COP的特征性CT表现为反晕症,即磨玻璃样病变周围包绕环形或新月形实变[6],但本组患者未见类似特征性表现,且国内未见类似报道。
COP的诊断除需要临床资料和影像学特征支持外,尚需有OP的病理学依据。肺组织的取材方法包括经皮肺穿刺活检、TBLB、胸腔镜肺活检以及开胸肺活检等。其中经皮肺穿刺活检和TBLB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费用低等特点而被广泛接受,其缺陷为活检的组织较小,阳性率低,因此即使活检标本阴性也不能排除COP的可能,此时往往需要胸腔镜肺活检或开胸肺活检来明确诊断。OP的病理学特征为:病变呈斑片样分布,呼吸性细支气管及以下的小气道和肺泡腔内有机化性肉芽组织增生,形成Masson小体,肺泡壁和肺泡间隔内可见以单核细胞为主的细胞浸润,肺组织结构正常,镜下病变表现单一,均匀一致,严重的纤维化和蜂窝肺少见。本组11例患者中有6例通过经皮肺穿刺活检,2例通过TBLB,3例通过开胸肺活检获得病变组织,病理检查均符合OP的改变。
糖皮质激素是目前COP的标准治疗方案,其主要作用是抑制炎症和免疫过程,减少渗出,抑制炎性细胞浸润和细胞因子释放等。但目前国内外对糖皮质激素的剂量和疗程尚无统一标准。本组患者中有8例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5例为口服泼尼松30mg/d,另3例初始治疗为静脉滴注甲基泼尼松龙40mg/d,5~7d后改为口服泼尼松30mg/d,均达到治疗效果。笔者认为,对于临床症状轻,病变范围小的COP患者可考虑小剂量口服糖皮质激素,而对于临床症状较重,病变范围较广的患者宜静脉-口服序贯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糖皮质激素的疗程宜6个月以上,疗程过短可能导致复发,复发后糖皮质激素治疗仍然有效。近年来,有文献报道应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COP有效[7],其作用机制尚不明确,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综上所述,COP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结合影像学表现对COP的诊断有一定的提示作用,确诊COP尚有赖于病理检查。但仅仅依靠病理不能得出诊断,需要临床、影像、病理3者结合才能确诊。糖皮质激素治疗对COP有良好疗效,COP患者预后较好。
[1]蔡柏蔷,李龙芸.协和呼吸病学[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2011:1500.
[2]American Thoracic Society.European Respiratory Society international multidisciplinary consensus classification of the idiopathic interstitial pneumonias[J].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2002,165: 277-304.
[3]Epler G R.Bronchiolitis obliterans organizing pneumonia[J].Arch Intern Med,2001,161:158-164.
[4]Cordier J F.Cryptogenic organizing pneumonia[J].Eur Respir J, 2006,28:422-446.
[5]李惠萍,范峰,李秋红,等.肺活检证实隐源性机化性肺炎25例临床诊治体会[J].中华结核呼吸杂志,2007,4(11):263.
[6]Jin S,Soo K Y,Hoon Y,et al.Reversed halo sign on high-resolution CT of cryptogenic organizing pneumonia diagnostic inplications[J].Am J Roentgenol,2003,180(6):1251-1254.
[7]Lee J,Cha S I,Park T I,et al.Adjunctive effects of cyclosporine and macrolide in rapidly progressive cryptogenic organizing pneumonia with no prompt response to steroid[J].Intern Med, 2011,50:475-479.
2014-01-14)
(本文编辑:欧阳卿)
315010 宁波市第一医院呼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