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相似功能不同的“之谓”与“谓之”

2014-01-22 19:22:01赵小娟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14年1期
关键词:褒禅山谓之代词

赵小娟

今人阅读学习古人的文章,其十分关键的一个步骤就是翻译,准确而恰当的翻译是理解与分析文章的前提。高考对古文知识的考查也明确地涉及到了翻译,然而在具体翻译时,有一些句式如果不加以仔细区分辨识的话,就很有可能使翻译不够贴切,乃至出现严重错误。其中“谓之”句与“之谓”句就像而不同,翻译时就应仔细辨识并区别。下文就“之谓”与“谓之”句式略谈拙见。

先说“之谓”句。如例:“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庄子·秋水》)有人认为:“我”是主语,“谓”是谓语动词,“之”是放在主谓之间的助词,起取消句子独立的作用。如此分析,那么这个“者……也”判断句子应该翻译为:听到过许多道理,便凭此认为没有人比得上自己知道得多,是我说的呀。这样翻译根据上下语境推测显然不符合原文的意思。再如:王说,曰:“《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齐桓晋文之事》)同样有人会将“夫子之谓也”分析为:“夫”发语词,“子”即您,对他人的尊称,“谓”是谓语动词,“也”句末语气词。如此便理解为:是您说的呀。同样这种翻译是违背原文意思的。

由此可知,正确的辨识这种句式是准确翻译的前提。那么“之谓”句式,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句式呢?应该怎样分析才是正确的呢?让我们回头再看前面的例句:“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此句话中“我之谓也”应该是宾语前置句:“我”是前置了的宾语,“谓”是谓语动词,“之”语法功能说法不一,一说是为了强调突出宾语,作为代词复指宾语,并把宾语提前。一说“之”是结构助词,无义,只是提宾标志,但无论“之”作何功用,在此都不影响此句子为宾语前置句,按照现代汉语将这一句子还原,则成为“谓之我也”。那么意思就很清楚了——说的就是我呀。同理,“夫子之谓也”还原后就成为“夫谓子也”,说的就是您呀。

在先秦典籍中,“之谓”句式,已经成为一种固定的宾语前置形式。这在古汉语中是比较常见的变更动宾语序的一种语法手段。经过长久的演变,有的还用“也、矣、乎”等语气词煞尾,宾语的前面有时还加副词“其”表示某种语气。出现像“……之谓也”、“斯……之谓矣”、“此……之谓也”、“其……之谓也”变式结构。就表达方式来说,它们是总结性的判断。这种格式的使用,往往是作者先提出一首诗或一个典故,然后来判断前文讲的道理或现实的人或事。如:虽然,为是者有本有原,怠与忌之谓也(韩愈《原毁》)。“木叶落,长年悲。”斯之谓矣(庾信《枯树赋》)。举公义,辟私怨,此若言之谓也(《墨子·尚贤上》)。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左传·僖公五年》)。

所以从结构看,它是宾语前置句,基本句式为“B之谓A”。B通常是名词(含非名词活用为名词的词)和代词,用来表明谓语所涉及的对象——谁、什么,作谓语动词“谓”的宾语。翻译“之谓”式的句子时,就要将倒置的动宾语序再调整过来,“之”就无法译出,也不必译出。

从句意功用看,“之谓”句式多用来表示说话者个人对某一对象的主观认识。特别在双方对同一对象有不同理解的争辩中,说话人常用“B之谓A”句式(B表示说话人自己的看法,A表示某一被说明的对象),表现出强烈的主观色彩。如:“为仁与不仁不同。为仁者爱亲之谓仁,为国者利国之谓仁。”(《国语晋语一》)从例子中可以看出,“为仁者”认为“爱亲”才能算作“仁”,“为国者”则认为“利国”才能算作“仁”;同是一个“仁”,各有各的不同认识。“之谓”句常有施事主语出现(如此例句中的“为仁者”与“为国者”),强调的是各自的不同看法。

再看“谓之”句,从句子结构看,“谓之”句常用“A谓之B”的结构体系表判断。A通常是名词(含非名词活用为名词的词)和代词,是谓语动词“谓”的主语。“谓”是谓语动词,“之”是为了强调突出宾语,作为代词复指宾语。B是对A的解释说明或称谓。全句可翻译为:A叫做B或A就是B。如:“褒禅山亦谓之华山”(《游褒禅山记》)。“褒禅山”是主语,“谓”谓语动词,“亦”修饰谓语动词的范围副词,“之”代词,指代前面的“褒禅山”作直接宾语,“华山”作间接宾语。应该翻译为:褒禅山也叫它华山。又如:“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其中“谓之后洞”正确的翻译是:叫它为后洞。

从句意功用看,“谓之”句是用来表示社会上对某一对象公认的、约定俗成的说明或称谓,常用“A谓之B”句式,A代表某一被说明或称谓的对象,B代表社会上对A公认的、约定俗成的说明或称谓。如:“少而无父者谓之孤,老而无子者谓之独,老而无妻者谓之鳏,老而无夫者谓之寡。”(《礼记》)。“孤”、“独”、“鳏”、“寡”是社会上公认的、约定俗成的对少而无父者、老而无子者、老而无妻者、老而无夫者的称谓。这种句子一般都省略了“谓”的施事主语(因为是社会公认而无需出现施事者),而把受施主语放在前面。

由上面分析可知,“谓之”句和“之谓”句结构相似但功能不同,不能等同视之,更不能相互替换。因而我们在阅读或写作中一定要认真仔细,否则,便会“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猜你喜欢
褒禅山谓之代词
语文“创课”需要反思意识
——以《游褒禅山记》教学为例
复合不定代词点拨
从《明妃曲》和《游褒禅山记》出发探究王安石的学者形象
青年文学家(2022年7期)2022-04-24 15:14:31
代词(一)
Using Contemporary Logic to Analyze Pre-Qin Logic*
逻辑学研究(2021年6期)2021-02-12 10:51:04
代词(二)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ransl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the “Tao” and “Implement” in Translation
这样将代词考分收入囊中
钱本草
海燕(2016年2期)2016-12-13 01:10:33
《内经》之“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新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