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友花
难道鲁迅的杂文就真的如此可怕?为什么学生阅读觉得无从入手?其实,采取恰当的方法,找到突破口,就不用害怕“周树人”。
一、从写作背景入手,找到“投枪”所向的“敌人”
鲁迅曾说:“作者的任务,是在对于有害的事物,立刻给以反响或抗争,是感应的神经,是攻守的手足。”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他的杂文是匕首、投枪,总是感应着时代的脉搏,充满战斗性。因此,读鲁迅的杂文要指导学生从写作背景入手,明确这把“匕首”所投向的“敌人”是谁,那么读起来就有的放矢了。
《春末闲谈》写于1925年4月22日。当时,以北洋军阀政府为中心的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势力,为了对抗日益高涨的革命运动,在思想文化战线上提倡“尊孔诗经”,妄图用封建思想麻痹革命人民的斗志,瓦解革命运动。针对这股反动逆流,鲁迅写了这篇批判奴化思想的战斗檄文,把“匕首”投向了反动统治者。先引导学生了解写作背景,进而引导学生探讨文章一开头提到的“细腰蜂”的传奇故事,就不会显得突兀难懂了。
二、从结构入手,理清作者的思路
鲁迅的杂文是“纵意而谈”,有了要说的话,畅所欲言,任凭思想感情的自由驰骋,不受任何文体章法的限制,但这并不是说鲁迅的杂文是杂乱无章的。他的杂文在结构上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因此,要引导学生从结构入手,理清作者的思路。
鲁迅的《拿来主义》在形式上好象很杂乱,从“梅兰芳”写到“尼采”,又写到“大宅子”,又写到“鱼翅”、“鸦片”之类的,但如果引导学生从全文内在的逻辑结构入手,就容易把这些“珠子”串成有价值的“项链”来。
全文结构如下图所示:
第1段至第6段:为什么闭关主义送去主义送来
第7段:是什么——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第8段至第9段:怎么办错误态度孱头昏蛋废物?摇正确态度占有挑选创新?摇
第10段:重申论点:拿来主义的意义与条件
提纲挈领地把握住文章的脉络,就能在杂文灵活多变的章法布局中,抓住作者跃动的思想脉搏,理解作者的观点:对外来文化,我们要“拿来”。
再如:2011年江苏语文高考卷论述类文本阅读《捧与挖》,这篇文章的题材很杂,有知县过生日的笑话,有S城的都督,还有河水泛滥,看起来它们是毫无关联的,为什么被写到了鲁迅的文章中呢?关键是其中跳动着鲁迅的思想。所以要引导学生从文章的整体结构出发,理清材料内在严谨的逻辑论证思路,就可以很快把握文中的“神”了。
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归纳段落大意,再合并概括,梳理出《捧与挖》的结构:
第1段:遇到危害,或压或捧
第2段:压不下,就捧
第3段:捧是为了避害,捧的多半不是好东西
第4段:捧的结果与捧者的希望适得其反
第5、6、7段:举例说明捧的结果
第8、9段:揭示根源在捧
接下来,对段落进行合并同类项、进一步地概括:
第1段至第2段:指出人们对可能危害自己的人物常取“捧”的做法(是什么)
第3段:分析人们“捧”的动机(为什么)
第4段至第7段:用例证揭示“捧”的后果(为什么)
第8段至第9段:提出正确的做法,呼应开头(怎么办)
通过理清思路,学生就能很快理解文章的观点:对可能危害自己的人物不能“捧”而要“挖”。
三、从艺术形象入手,感受鲁迅嬉笑怒骂的“幽默的气氛”
鲁迅的杂文不是抽象的议论而是具体的叙述,他的杂文通常运用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来表达思想,因此,要引导学生对文本中的形象进行剖析,透过形象,领会文本中思想感情,感受鲁迅嬉笑怒骂的幽默。
鲁迅经常运用书本或自己创造的故事来构成形象,表达思想。例如在《灯下漫笔》一文中,文章一开始就叙述袁世凯登台时钞票贬值,老百姓折价换现银反而沾沾自喜的故事,使人一下子联想到“我们极容易变成奴隶,而且变了以后,还万分喜欢。”从而反映了有关中国人民历史命运的一个大主题,即“想做奴隶而不得”和“暂时做稳了奴隶”。这种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平易近人,它使一个抽象深奥的思想十分容易地为读者所接受,又充满着冷幽默的气氛,只要引导得当,学生喜欢读。
《春末闲谈》是一篇讲大道理的文章。文章的一开头讲的是细腰蜂捕捉小青虫的故事,细腰蜂用一支神奇的毒针麻痹小青虫,使其成为不死不活的状态,好作细腰蜂未来子女的美餐。
这个故事中的细腰蜂和文中所谈到的古今中外的统治者是有相似之处的,统治者们用各种各样的精神毒药麻痹、奴化人民,妄图把人民麻痹为不死不活状态,既能为他们贡献锦衣玉食,又能任其作威作福而不反抗。引导学生理解文章运用细腰蜂类比统治者,用小青虫类比被统治者,这样就比较容易把握文章的主旨了。所以细腰蜂的故事看似幽默有趣,实际蕴含着鲁迅对统治者冷峭机智的怒骂。
除了讲故事,鲁迅还常常运用比喻等手法,塑造鲜明的形象。他的杂文有许多这类成功的范例,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抓住文章中形象生动的说理方法来逐步理解主旨。
在《拿来主义》中,鲁迅巧妙地用继承一座大宅子来作比喻,通过论述对这所大宅子的态度来阐明批判继承文化遗产的道理。这个比喻手法运用巧妙,不仅整个比喻是贴切的,而且每一局部的比喻也是贴切的。“孱头”“昏蛋”“废物”自不必说,“鱼翅”“鸦片”“烟枪”“烟灯”“姨太太”之类也无不如此,巧妙贴切,生动具体,深入浅出。从这个比喻方法入手,引导学生理解主旨就很容易了,不仅让学生得到了深刻的启示,而且也让学生享受了艺术的愉悦。
在《未有天才之前》中,鲁迅谈到天才和民众的关系时,他说“天才并不是自生自长在深林荒野里的怪物,是由可以使天才生长的民众产生,长育出来的,所以没有这种民众,就没有天才”。就像幼苗和泥土的关系一样,而没有泥土的“一盘子绿豆芽”,是“不能发达的”。用“绿豆芽”这个喻体,既简单形象,又有趣味性,学生容易理解。
在《爬和撞》里,“第三种人”要做“超阶级的文学家”,鲁迅说这是不可能的,这就等于“用自己的手拔着头发,要离开地球一样”,用这个比喻,形象逼真,语言凝炼而幽默。
鲁迅善于运用比喻来塑造形象,一个简单的比喻往往顶得上千言万语,说得透,印象深,同时还可以增加趣味感、幽默感、讽刺感,只要引导得当,学生会很容易理解形象所蕴含的意义。
可见,对于鲁迅的杂文,我们引导学生了解背景,理清思路,把握形象,就容易理解文章的思想,“周树人”就不会那么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