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江苏地区建筑文化传承设计的“基因”1

2014-01-22 06:15过伟敏江南大学设计学院
创意与设计 2014年5期
关键词:镇江无锡遗产

文/ 过伟敏(江南大学 设计学院)

一、前言

江苏地区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厚,聚集了多座历史文化名城。其传统建筑遗存更是类型丰富、风格多样,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江苏地区城市传统建筑发展的基本脉络,大致可分为三个重要阶段:首先是农耕时期,建筑面貌表现为传统式样;其次是近代工业兴起时期,出现了大量的中西合璧式建筑;然后是近代后期,一部分建筑开始呈现早期现代主义建筑的特点。江苏地区城市的传统建筑从内容到形式的发展历史,是中华民族文明发展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内涵丰富的传统建筑艺术遗产,是构成江苏地区城市传统生活“空间”的主旋律,承载着人文、技术、审美、情感等多重历史记忆。

目前学术界对江苏地区城市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历史、文化及民俗等方面,而对于江苏城市传统特色建筑的研究,则主要集中在对南京民国时期的建筑、苏州的园林及民居建筑的研究等方面,对苏南(无锡、常州)、苏中(镇江、扬州)及苏北(南通)等江苏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城市传统建筑艺术遗产的研究相对薄弱。因此,就现有关于南京与苏州两市传统特色建筑的研究成果来看,无法令人全面认识江苏地区城市传统建筑的建造特征与文化的整体面貌,亦无法令人正确认识与比较江苏地区传统建筑所呈现出的多元性、差异性的发展脉络与鲜明特色。鉴于此种情况,对江苏地区城市传统建筑的系统性研究宜进一步拓展,需要采取从不同的“点”深入,再由“点”形成连贯的“线”,最终构成立体的“面”的系统性研究方式。

图1 无锡南长街(未修复前)

图2 无锡南长街沿街旧式商住楼(未修复前)

选择无锡、常州、镇江、扬州、南通等五城市作为完善江苏地区城市传统建筑的系统性研究的突破点与着力点,主要出于三方面原因考虑:

一是,无锡、常州、镇江、扬州、南通等五城市,按地域划分,分别处于江苏的苏南、苏中及苏北三大区域。其中,苏南区域范围内有无锡、常州两市;苏中区域范围内有镇江、扬州两市;苏北区域范围内有南通市。以上五市基本覆盖了江苏的苏南、苏中及苏北三大区域,是江苏城市中的代表群体。苏南(无锡、常州)、苏中(镇江、扬州)及苏北(南通)等城市的传统建筑既是江苏地区传统建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中国传统建筑的发展特点。

二是,无锡、常州、镇江、扬州、南通等五城市,虽同处长江三角洲腹地,但以上诸城市的传统建筑却未能跻身于“中国传统建筑”研究的热潮。这与无锡、镇江、扬州、南通等四城市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地位极不相称。

三是,无锡、常州、镇江、扬州、南通等五城市分别位于长江的两岸,历史上的南北黄金水道——京杭大运河分别穿过其中的无锡、常州、镇江、扬州等四城市,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同时,无锡、常州、镇江、扬州、南通等五城市,藉农耕时期的“鱼米之乡”、民族工商业发祥、近代开埠、民国省府、明清盐商兴盛、早期工业化等特殊历史背景,自近代以来遗存了大批从“传统式样”到“中西合璧”直至“早期现代主义”三种风格样式迥异的珍贵传统建筑艺术遗产。

选择无锡、常州、镇江、扬州、南通等五城市的传统特色建筑进行研究,一方面,可以充实与完善江苏地区城市传统建筑的研究体系,更加全面完整地反映江苏地区传统建筑的设计思想史,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另一方面,通过对以上不同城市的传统建筑类型及其特点的剖析和解读,梳理其在建造材料、建造方法及建筑格局上的基本特征,力求全面反映江苏地区传统建筑在艺术、文化与技术等方面的特征,将为江苏地区城市传统建筑艺术遗产在现代化语境中的保护与特色传承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对江苏地区地域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和推进城市的多元性与生态化发展也将具有奠基性的意义。

二、对江苏地区建筑艺术遗产研究的认识与思考

在城市现代化的演进过程中,一方面,江苏地区城市的历史街区与传统建筑正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部分历史遗存已经消失殆尽。尽管江苏诸城市的自然地理属性尚在,不可改变,但自现代主义盛行以来,各城市建筑物及其外观日趋呈现“制品化与同质化”、“工具化与理性化”、“地域性持续消退乃至丧失”的发展趋向。建筑物的“在地性”,即本土的、与其他地区不可比拟的地域性特征正成为学界研究和充分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另一方面,随着对包括城市建筑及其环境在内的传统文化遗产价值认识的提升,保护与传承建筑艺术遗产已成为社会的一种共识。

图3 无锡竹场巷鸟瞰(已拆除)

图4 无锡清名桥埦

图5 无锡青石路鸟瞰(已拆除)

图6 无锡周山浜旧式工人集合住宅(已拆除)

江苏地区城市为了传承建筑及其环境的传统特色,进行了多方面尝试性的保护与更新工作,其中既有成功的案例,亦有许多不甚成功的案例。尤其是那些不甚成功的案例,成为一种新的、对城市历史记忆的破坏活动,加速了建筑物“在地性”的消退,抹去了城市的记忆年轮,让人扼腕顿首。本意是“保护”,结果却是“破坏”。问题究竟在哪里?前车之鉴,后事之师。从设计学的视角,若把某一阶段的传统特色建筑视作一个艺术的形式系统,如何消除对城市中传统建筑形式认识的“碎片化”与“片面化”是一个关键问题。笔者认为,对建筑艺术遗产资源的发掘与传统建筑形态认知,是一切保护和传承设计活动的基础。只有加强对建筑艺术遗产本体形态特征的专门化研究,从理论层面探讨传统建筑艺术遗产的本体价值,才能形成对建筑艺术遗产形态特征的判断标准,进而可能确立建筑艺术遗产的保护和设计手法。同时对于一些成功的实践案例,同样亟待学界梳理、总结其成功经验,进一步探索传承设计的方法以及其运行的模式与规律,为后续的江苏城市传统建筑的保护、修复、更新等工作提供理论上的指导。

建筑艺术遗产的传承基础是透过建筑形式其物理属性的表象,寻找出可资延续的本质与内核。对建筑艺术遗产的研究不应停留在对形式风格的描述和总结,而应进行深入系统的认知和理性量化研究。对建筑艺术遗产进行系统的认知,即将建筑艺术遗产视为一个形式系统,包含形相、功能、结构与意义四个方面,其中形相即建筑外观的物理形式属性;功能即基于支持人的各类行为与活动的建筑的内外空间环境的布局;结构即建筑形式呈现的机制与方式;意义即建筑蕴含的文化内涵。在此基础上,辅之以科学、理性的量化分析,将更有助于从建造方式与建筑形式的关系等方面,来揭示建筑形式所蕴含的本质与内核。

寻找建筑艺术遗产可资延续的本质与内核,主要是借用生物学上的“基因”概念。“基因”是控制生物个体性状的基本遗传单位。研究地域建筑文化传承设计的“基因”, 即发掘传统特色建筑所携带的遗传信息,总结其控制性状的基本遗传单位(元)。寻找建筑艺术遗产的“基因”,是传统建筑形态认知的核心内容。对传统建筑形态认知的研究是属于设计学范畴内的一种基础研究,是建筑艺术遗产建造文化核心的价值要素的提取活动,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与指导实践的应用价值。

以江苏地区性城市群的多个代表性个案的系列性研究为载体的研究工作,主要涉及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

1、建筑艺术遗产资源发掘。重点展开对江苏无锡、常州、镇江、扬州、南通等五城市建筑艺术遗产的基础性资源普查、发掘,对建筑艺术遗产的构成、生存状况以及使用情况进行信息的采集、分析。

2、建筑艺术遗产价值评估。以科学理性的评价体系对现有建筑艺术遗产进行分类、制定评估因子类别和权重指标、评定建筑艺术遗产的多方价值等工作。特别针对非法定文物建筑提出评估体系。

3、建筑艺术遗产形态认知。从建筑物质形态要素(建筑空间形态、建筑实体要素及建筑风格)和非物质形态要素(政治、经济、文化及人为因素等)两方面展开对江苏地区五城市建筑艺术遗产形态认知的专门化研究,提出建筑物质形态本体特征的构成规律和设计方法。

4、建筑艺术遗产保护策略研究。对江苏地区五城市建筑艺术遗产的保护与更新,从政策层面、经济层面、居民层面及历史文化保护层面提出若干对策及建议。

5、建筑艺术遗产特色传承方式研究。从理论层面探讨建筑艺术遗产的特色传承方式,探索处于高速都市化进程中的江苏地区乃至整个江南地区建筑艺术遗产特色传承的对策。

在研究中,首先应注重对现有建筑艺术遗产资源的发掘与梳理,建立无锡、常州、镇江、扬州、南通等五城市的建筑艺术遗产的基因库。其次,对江苏地区无锡等五城市传统建筑认知体系进行一定的突破。以整体的、动态的研究视角看待传统建筑,强化传统建筑单体形态的基础认知及其与街区关系的考量,理性判断其演变规律与价值,构建全面的价值认知体系,为建筑艺术遗产保护提供判断标准。最后,立足于系统论,从宏观到微观,从观念性的整体思考到典型的个案研究,从物质环境设计到法规体制建设等多个维度,构建遗产价值判断、保护策略以及管理制度为一体的江苏地区代表性城市群建筑艺术遗产保护与特色传承的整体框架。

三、关于江苏地区建筑艺术遗产的研究进展

图7 无锡小娄巷某宅

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期的中国,城市的土地成为一种资源,促使房地产业的兴起,许多地方将房地产业作为推动当地经济的重要引擎,于是乎,许多城市竞相开展旧城改造、拆迁、卖地、开发房地产等一系列活动……呈现上上下下一片忙碌的景象,卷入“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城市建设口号的旋涡中,城市更新活动成为一股简单的“拆旧建新”风潮,大批传统建筑与历史街区转眼消失,城市的记忆愈发模糊。同时为求得城市的文化厚度,“假古董”建筑泛滥成灾,为人所诟病。城市的面貌发生了转变,但是城市建筑及环境的文化品质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提升,相反城市的年轮与历史积淀的厚度被削弱了。江苏地区的城市亦无例外。面对城市即将日益远去的记忆,以及城市建筑文化复兴中寻求传承设计策略与方法的现实需求,从1998年始,笔者即带领江南大学设计学院“建筑艺术遗产保护与再生”研究团队,开始了具有传统文化抢救意义的建筑艺术遗产保护与再生的研究工作,近十年来聚焦于江南地区城市历史街区与特色传统建筑的传承设计研究。

图8 镇江自来水公司

图9 南通大生储物公司

面对浩瀚的江苏城市传统街区和旧建筑,如何结合历史与现实,合理地选择研究对象是研究开展之初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笔者及研究团队最终选择了无锡、常州、镇江、扬州、南通等诸城市历史街区与特色传统建筑作为重点研究对象。针对农耕时期的“鱼米之乡”、民族工商业发祥、近代开埠、民国省府、明清盐商兴盛、早期工业化等特殊历史背景,籍以通过多个代表性个案的系列性研究,来反映江苏地区自近代以来存在与出现的“传统式样”、“中西合璧”、“早期现代主义”三种不同风格样式的传统建筑的基本面貌与演变脉络。

通过十余年持续的工作,研究团队从设计学的角度,建立了传统建筑认知与价值判断的方法,为传统建筑的传承设计奠定了理论基础。尤其在江苏城市传统建筑艺术遗产发掘保护与传承策略方面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

笔者带领研究团队现场调查和测绘500余栋历史建筑物,结合相关文献资料考证,完成《无锡近代工业建筑遗产的考察报告》、《常州青果巷历史街区考察报告》、《扬州老城区建筑遗产考察报告》、《镇江民国建筑研究》、《无锡荣巷历史街区考察报告》、《宜兴丁蜀南街历史街区考察报告》和《江苏城市传统建筑形态及生存现状的调查分析报告》等七个研究报告,共计220 余万字。在前八年的研究积累的基础上,出版了专著《建筑艺术遗产保护与利用》(江西美术出版社,2006,曾获江苏省第十届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2007)。该专著研究成果的内容分为理论研究、个案研究、设计研究三大主要部分,着重于学术理论与实际操作的两个向度来总结可供借鉴的理论和方法。其一,在研究不同地区多个个案的基础上,总结了传统建筑景观艺术的基本特征和形式规律,进而着重研究了城市历史地段景观文脉延续的基本方法,提出了城市历史地段景观艺术设计的原则和基本方法,为实现延续城市景观文脉提供了可操作的新途径。其二,从宏观到微观的多个层面,总结了江南传统建筑景观艺术的基本特征和形式规律。首次全面而系统地分析了江南无锡地区的建筑艺术遗产特征,深度解析了无锡传统街区和旧建筑的本质规律,尤其在肌理、界面、入口形态、临水空间、户外多功能空间、“中西合璧”建筑、建筑装饰等内容的认知方面取得了研究突破。并通过对无锡地区历史街区和旧建筑的调查研究,从建筑形态及组合关系、街道类型和公共空间、地域建筑景观的艺术特质、装饰艺术及建筑细部等多个角度全面而系统地分析了江南无锡的建筑艺术遗产的特征,揭示了无锡城市传统特色的内涵。这个阶段性研究成果主要为研究团队对江苏地区其他城市传统建筑艺术遗产发掘保护与传承策略的研究提供了方法论与研究蓝本,为对常州、镇江、扬州、南通等城市传统建筑艺术遗产发掘保护与传承策略工作的全面展开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近五年中,笔者所在研究团队先后主持《扬州老城盐商建筑遗产的形态特征及其演变》、《江苏镇江近代建筑空间形态及其艺术特征》、《扬州地区建筑艺术遗产形态》、《江苏城市传统建筑艺术遗产发掘保护与传承策略》、《无锡历史街区建筑艺术遗产保护研究》、《虚拟仿真技术在传统建筑保护中的应用研究—以苏南两市为例》、《江南地区民国公共建筑的类型及特征研究》等省部级项目,并指导博士生(在职)获得《苏锡常传统民居建筑装饰的空间特性及生态传承研究》、《苏南地区宗教建筑及相关文化影响下的演化》等6 项省部级科研项目。研究团队在国际会议与国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58 篇。在对无锡、常州、镇江、扬州、南通等诸城市完成初步调查的基础上,完成了又一重要的阶段性研究成果《江苏城市传统建筑形态及生存现状的调查分析报告》,获得2012年度江苏省“社科应用精品工程”优秀成果二等奖(2013)。该研究报告通过对无锡、常州、镇江、扬州、南通等诸城市选择400 余栋特色传统建筑及具有代表性的传统建筑群体的现场测绘,形成了1500 余张反映其建造特征与建造文化的测绘图纸及现场拍摄的56000 余张反映其整体面貌与建造细节的照片等基础资料,结合查找相关文献信息,对其传统建筑形态及生存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主要涉及以下四部分内容:(1)无锡传统民居及近代工业建筑遗产;(2)扬州传统民居及盐商建筑;(3)镇江近代建筑遗产;(4)南通近代中西合璧建筑遗产。该报告以江苏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城市中的传统建筑艺术遗产为载体,通过扎实而充分的田野调查,以设计学与建筑学的交叉视角来梳理、总结江苏地区传统建筑的建造文明发展的历史,充分凸显出江苏地区传统建筑艺术独特的集体智慧,提供了极有说服力的丰富例证。同时是一个充分反映苏南(无锡、常州)、苏中(镇江、扬州)及苏北(南通)等江苏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城市的传统建造文明与生活方式的重要历史性文献。另外,系统深入的本体形态认知以及分类的和专题性的研究模式,有助于江苏地区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并为能进一步从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两方面,对江苏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城市中的传统建筑艺术遗产进行系统性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前期基础。

图10 扬州九巷9 号冯氏住宅

图11 扬州通运南街14、16 号

研究团队所取得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已为当前城市传统建筑的保护、修复、更新与地域建筑文化的传承等工作提供重要的参考和指导依据。并已得到国内外同行的关注。针对中国五大历史街区——无锡清明桥历史街区的更新设计,在团队研究的理论成果指导下,研究团队成员提交的无锡市清明桥历史街区的更新设计--作品《凹凸》获全国新本土建筑设计竞赛一等奖(2008),受到国内权威设计专家的高度评价。研究团队成员应邀作为专家先后参与了无锡清明桥历史街区修复、无锡荣巷历史街区修复、无锡阖闾城遗址复原、无锡鸿山遗址博物馆及遗址公园景观设计等城市历史地段与历史遗产地的重要建设项目论证工作。2011年、2012年、2013年研究团队成员连续三年受邀赴意大利那不勒斯Federico II大学建筑学Urban/Eco 研究中心,为其研究员和博士生作了有关江苏城市传统建筑艺术遗产保护与传承研究进展的系列学术讲座。2014年研究团队成员受邀参加在日本京都伊根举办的第八届亚洲文化设计学会国际研讨会,分别作了江苏城市传统建筑研究等大会报告。这些学术交流活动扩大了研究团队在国际上的学术影响。

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套由东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江苏城市传统建筑研究系列丛书》,是江南大学设计学院“建筑艺术遗产保护与再生”研究团队对苏南(无锡、常州)、苏中(镇江、扬州)及苏北(南通)等江苏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城市传统特色建筑艺术遗产的研究成果的总结,亦是我们研究团队近二十年来进行江南地区建筑艺术遗产保护与再生研究的阶段性总结。

本丛书的最终能得以正式出版,首先要感谢近五年来研究团队获得的多个省部级研究课题的支持。感谢东南大学出版社领导和编辑,是他们对学术研究的挚爱和提携,使《江苏城市传统建筑研究系列丛书》最终能够付梓。当然,没有研究团队成员前期艰苦的田野调查与后期不懈的案头工作,没有耐得住寂寞的决心,亦就没有这套丛书了。感谢研究团队所有成员的倾力付出与通力合作。

本丛书的研究工作只能算作一个起点,是以一种新的角度来认识苏南(无锡、常州)、苏中(镇江、扬州)及苏北(南通)等江苏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城市传统特色建筑艺术遗产所包含的多重价值, 其研究成果展示城市发展背景下的历史变迁,为未来中国及江苏城市建筑文化的发展提供一个可资参照的线索。寻找建筑艺术遗产的“基因”,是期盼为连接城市的历史和未来探求一种适宜的方法和理论建构的途径。因研究团队的研究水平有限,文中不当之处在所难免,恳请广大读者批评与指正。

谨以此书献给热爱中国传统建筑与传统建造文化的广大读者们。

记录、解读与传承。对于城市的记忆与中国传统建造,我们永远心存敬畏。

我们还在路上。

猜你喜欢
镇江无锡遗产
无锡一棉
遗产怎么分
赛珍珠:我在镇江有个家
我的镇江寻根之旅
无锡确定11月1日为“无锡企业家日”
无锡公交
轻轻松松聊汉语——去无锡
千万遗产
镇江是这样调价的
遗产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