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朱亮(中央美术学院 造型艺术研究所)
2012年九月底,在“第37 届国际比基尼小姐大赛”的新闻发布会上,往届获奖选手身着比基尼、带着中国传统戏曲扮相的照片(图1、2、3)在网上引起热议,叫骂者称其“糟蹋国粹”。对此大赛组委会执行主席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网友热议的京剧头饰“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在比赛中采用这种形式,会更加出彩、更有东方韵味,也会让西方观众欣赏到中国传统文化之美,向世界传递东方美感”1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photo/2012-09/25/c_123756122.htm。显然,组委会将属于西方文化符号的比基尼与属于中国文化符号的京剧服饰相结合,旨在挖掘中国元素,结合中西文化,从而实现一种文化创新。
图1 第37 届国际比基尼小姐大赛
图2 中国传统戏曲扮相的外国人
创新是在当代中国社会出现频率最高的词语之一,“中国元素”在近几年的文化创新活动中炙手可热,更成为创新的一条捷径。始于2006年的“中国元素设计大赛”,每年一届,将中国元素的使用做了“学术化”的推动;2007 首届中国元素(网络)文化节,将8月8日定位为“中国元素日”;而2008年8月8日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标志着中国元素运动的一个高潮。在艺术设计教育界,众多的教学也都在引导学生挖掘传统文化符号,进行作业的练习和设计思维的培养。中国元素在20世纪以来一百年多的时间里似乎从没像今天这样得到如此明确的肯定。然而,具有讽刺的是这个时代却是迄今为止我们的生活最为远离传统的时代。大量缺乏内涵的庸俗化、低俗化以及仅仅停留在形式层面的转接使用让中国元素远离借鉴传统、进行创新的初衷。
图3 戏曲扮相的现场表演
对于传统文化,一个多世纪以来,在与西方文化碰撞中,我们不断转换着态度。
一百多年前,中国元素等同于男人的辫子、妇女的小脚和满街的鸦片枪,作为中国封建腐朽思想和文化的显现符号,被“五四”时期中国的精英知识界所鞭笞。从对西方政治上的民主向往到对于传统文化的全盘否定,在救亡图存的热切期冀中,这种缺乏甄别的否定使得中国文化日渐式微,自觉选择西方“民主”与“科学”的同时,中国的传统等同于落后。
“抗战”时期,“中国化思潮”在不同党派和知识分子中间得到共识,民族文化认同形成一致的心态,替代了流行一时的“全盘西化论”成为文化发展主流。尤其是在解放区,共产党积极推进民族民间的艺术形式与现代艺术的结合,生动形象地将其来源于西方的政治主张贯彻给广大人民,从而实现了社会主义文化在全国的“解放”。上世纪的五十年代末,文艺发展中的“民族化”讨论和创作实践,是新中国谋求独立自主的政治需求的一部分。中国元素不仅在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工艺美术传统中得以弘扬,更在油画、版画、雕塑、建筑以及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轻工业产品——这些以西方技术手段和审美构成为基础的艺术和生产中得以发展。
20世纪八十年代西方文化再次进入国门,占据了“文革”十年间传统被摧毁后留出的文化真空。那时经历“文革”思想压迫过的知识精英,在改革与开放的时代背景下,在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的对比中选择了后者,无论是在生活方式上还是文艺创作上。朦胧诗、意识流、印象派、先锋艺术等等西方现代主义艺术的创作方法被那一时期渴望自由的艺术家所采纳;社会生产在引进外资和技术的同时,也输入了他们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判断。传统精神再一次遭受忽略,作为其符号的中国元素处于孤立的边缘。
上世纪末,中国经济的崛起、社会意识的进步让中国传统文化再一次受到人们的重新审视。首先源于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商业动力。三十年的现代经济生产,中国经济实体逐渐认识到创造乃是生产企业的生存之本,从制造向创造的转型已经成为国家经济生产的发展策略,创意产业在近几年不断得到各级政府的鼓励和扶持。而创造既是技术层面的问题更是文化观念的问题。我们从国外产品的商业化运作中,既看到他们本民族文化价值观的推广,也看到他们对于其产品输出国文化元素的运用,尤其是在美国最常见的饮食文化和影视文化中,麦当劳与肯德基不仅仅在广告宣传上中国元素的使用日渐增多,在产品口味上也在寻求贴近中国习惯;《花木兰》、《功夫熊猫》等影片在中国既赚得了足够的票房,又宣传了美国式的价值观。还有更多的国际品牌面对中国这个大市场,挖掘中国元素成为他们产品生产的时尚。
“文化复兴”无疑是今天“中国梦”中的重要做成部分,理性唤醒生活与创造中的传统意识和对传统的尊重是也是中国梦实现的一个重要标志。在依赖西方现代模式经济高速发展之后,我们意识到传统作为一种精神动力在治国安邦中的重要,同时,也是应对全球化挑战的智力源泉。在道德滑坡、伦理混乱以及“制造大国”的背景下,国家成为传统复兴的推动主体。发展的中国需要的是安定和团结,“中国结”率先作为四海归一、万众凝聚的象征成为新时期的国家图腾。“福、禄、寿、禧”等等元素曾经被新文化所打倒,今天再次被解放,作为普通民众对国泰民安理想之国的精神寄托。“和睦、和谐、和而不同”的发展观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通过字模元素得以展示,向世界宣布了中国国家全球政治价值观,以及对待全球政治多元与文化多元的态度主张。
显然,中国元素作为新时期对传统文化的重新弘扬而提出,具有时代的必要性和现代性。中国元素运动其实是中国在世界多元文化中争取自身地位、反对文化殖民主义的一场运动,是一个强大的民族应该拥有的形象特征;同时,也应该是一场民族主义美学运动。因此,仅仅重视其商业价值的关注度,难免会让这项运动成为某种噱头而简单化和庸俗化,甚至完全相悖地让中国传统符号呈现一百年前的丑陋与病态。正如文章开始的类似事件,其实近几年来是屡见不鲜的,尽管设计者顺应了时代的潮流,但当我们内心深处的尊严被亵渎的时候,往往第一眼的反应就能做出是与非的判断。
图4 《永和豆浆——大肚篇》
图5 《中国表情系列》
图6 《中国表情系列》
远离传统生活方式的今天,在谈到中国元素的时候,不得不首先做“什么是中国元素”的界定。关于此,“定位在中国独特文化(传统与现代)基础上的外在有形符号和内在无形精神的物质载体”1成阳:“中国元素论”,《文艺争鸣》,2010.12。可以成为基本的共识。“外在有形”指的是千百年形成民族象征意义的自然符号和人文符号,比如长江、黄河、长城,书法、戏曲、服装等等;“内在无形”指的是约定俗成的文化信仰和行为方式,这也是外在有形符号的精神内涵。中国元素的使用重要的更在于将外在有形符号——也包括传统与现代——呈现精神内涵的诠释,唯此,才会是基于传统复兴的创造。
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当月的那一期《装饰》杂志上,刊登了一篇《马鬃有多少根?——古代简约思维谈》的文章,作者戴吾三在文中指出北京奥运会设计中,相关马术项目的图标设计为四根马鬃的方法与中国古代的简约表达,以“三”示意为多的思想相悖的问题。意在指出中国元素的使用要追根溯源,探其符号背后的文化习惯和思维逻辑才是民族文化创新的根本。这是在中国元素运动发展高潮时的一个小小的提醒,但后来的中国元素依然出现众多偏离中国精神内涵的现象。
2010年“中国元素国际创意大赛”平面类的两件金、银奖作品,其一为《永和豆浆——大肚篇》,(图4)以流行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月份牌广告形式和两个穿旗袍的孕妇为“中国元素”,一个问:“你的肚子是谁的?”一个答:“永和的。”上方的标题为:“不一样的满足”。其二为《中国表情系列》,戴各种头饰的中国面孔,施以桃红色调,阴阳扭曲,竟在僧人的毗卢帽上暗藏裸女、满族服饰上生出丝袜大腿。2参见中国元素国际创意大赛,http://www.chineseelement.com/(图5、6)
显然在这里,这些中国元素的使用,目的是以低级的戏谑趣味赢得商业关注,与中国文化的价值观、审美观毫不相关。它们是效仿于西方后现代艺术对文化元素去意义化和内涵化的滥用,中国元素在此仅仅作为一种画面的符号,体现的是转承西方的后现代主义潮流。大赛的授奖,将之作为中国元素设计的典范之作,只能说是一个“伪学术”的谎言。
因此,中国元素的使用如果不能从内涵上彰显我们的价值标准、道德判断以及思维习惯,则不能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创造。
再回到文章开始的“京剧比基尼”,观众的态度就可以理解。中国戏曲与中国传统审美观一脉相承,含蓄与意象是中国艺术的特殊魅力。戏曲服装与演员的唱、念、做、打协调一致地体现中国艺术含蓄蕴藉的诗韵之美。——这根因于中华民族敦实内向的民族性格和幽邃深细的民族心理。而20世纪50年代才被人们接受的“比基尼”作为西方的现代时尚,最大限度地展现女性的身体曲线,两种完全不同审美倾向结合,只能属于商业噱头性质的恶搞,如果再有个国际背景,国内观众会立即产生“被亵渎”的心理。
如此这般的中国元素创意,体现的要么是对文化理解的浅薄无知,要么是一种投机取巧的心态,这也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活跃在中国的现代艺术——现在叫“当代艺术”——值得反思的普遍现象,今天所谓的创意和设计的思维基础正源于此。也许,某些个艺术家和设计师在这样的恶搞中获得了成功,可是,在他们的亵渎中,失败的是中国文化,一个正在富裕起来的民族,最终只能留下一具华丽的外壳,失掉的是文化的自尊和灵魂的归属。
我们有必要讨论一下在文化复兴运动中,“中国元素”的提法是否科学。2007年,近百家媒体联合发起“寻找中国100 元素”的网络调查活动,虽然入选的既有长城、故宫、天安门这些有形的遗产,也有儒、道、释这样无形的思想,但这种“TOP100”式的评选方式,显然给中国元素的含义局限在了符号特征的范畴。五千年的文明史,不应该以座次来诠释文化。哪怕在偏远山沟里诞生的某种元素,依然包含着中华文明的浓浓深意。这样对待中国元素的方式,是在没有生活作为基础的视线下理解一种文化的方式,就像一个外国人隔着万水千山来看我们,而生在其中的我们以这种方式来研究和继承传统,则未免显出荒唐和鄙陋。因此,“中国创造”或者是“中国设计”的形成如果以符号式的“中国元素”作为思维和实践的手段,那将是一种缘木求鱼。对比上世纪五十年代文艺界的“民族化”讨论,我们可以看到,今天更为“形而上”的“中国元素”的提出在学界缺少科学性的研讨、严肃批评和激烈的辩论,这不能不说是学术淡漠的这个时代的遗憾,也是今天的中国元素运动偏离文化复兴方向的重要原因。
让我们简单回顾历史上外来文化强势袭来时,中国曾经获得的经验:
当佛教文化在公历纪元前后传入并在南北朝盛行以后,佛教艺术大规模地渗入到华夏民族的生活之中。最终的结果是佛教成为中国式的佛教,佛教艺术也成为中国本土人文精神的艺术。佛教文化融于中国传统的“儒”“道”文化成为汉文化的一部分而达到和谐,并且在与“儒”“道”哲理共同的关怀下,中国艺术诞生了自己的奇葩——“文人画”。她的诞生使中国人文精神在艺术上的体现到达了顶峰,成为中国文化里不可低估的重要部分。
上世纪初,在主动学习欧洲现代文化的同时引进了欧洲艺术。对于西式美术,我们从古典派至现代派各有所好,统统包容到我们新式的美术学校之中,其间也不乏激烈的矛盾主张:或曰中西合璧,或曰中西分离;又或曰现实主义至上,或曰现代主义为本,最终似乎渭泾分明地在美术院校里建立了“西画科”和“国画科”。其实,更多的画家都在探索着“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路子,这种对待西方文化的态度,正是在激情革命后的冷静思考的体现。那个时候成长起来的卓有成就的艺术家,无论是在国内或是国外,无一不是怀着对中国文化的崇敬来创造具有中国文化特征的现代艺术,从而在上世纪五十至六十年代初完成了中国艺术走向现代化的任务,也是这一时期,中国设计开始起步并且初见成效,一大批具有中国文化内涵的现代“工艺美术”作品,代表了中国现代主义创造的成果。
然而,之后的八十年代,当我们视野洞开再一次看到西方文化的时候,西方现代文化已经进入了它的后期,这时的“西方”文化的主流已经从欧罗巴转到了美利坚,美国成为后期现代主义艺术的推动者。在艺术创造上,中国文艺大规模地尝试西方先锋艺术的模式而忽略后现代文化对民族性地域性的强调,也就是说中国艺术此时自觉学习到的“先进文化”,其实是极端的现代主义,并非是“物极必反”之后的后现代文化,至少在时间的概念上说来已经不再具有所谓“先进性”。
我们发现,后现代文化观里的怀旧、复古情绪要求我们重塑民族文化的信心,重建民族艺术的特征。中国的传统美学对中国艺术有着详尽的价值评判,那些标准其实很早就已渗入到在中国土地上成长起来的每一个人的生活体验中。但奇怪的是,往往我们却以文化上的“先进性”为借口强行纠正我们身体里的价值渴望去迎合现代主义的“极端性”,这种迎合最终导致人类文化的同一面貌。今天出现的结果即是当我们觉悟需要有“中国”品牌的创造的时候,发现一代人已经失去了中国性的实质,仅仅保留的是与前辈同样的面孔和肤色这些只具有符号性的指征。
因此说,中国元素的实质应该是中国哲思、精神和价值判断的内涵,而非具体而形象的图式和符号。
[1] 成阳.“中国元素论”,《文艺争鸣》,2010.12.
[2] 李建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抗日战争历史 背景下党的政治和文化策略民族化转向的象征”,《现代哲学》,2010.2.
[3] 刘蒙之.“西方化、反西方化和中国创意的突 围——中国元素商业化运动的历史文化演进”,《广 告大观(理论版)》,2011.1.
[4] 戴吾三.“马鬃有多少根——中国古代简约思维 谈”,《装饰》,20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