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教学模式的赏识

2014-01-22 22:08王关嵩魏征华贺斌峰黄春基
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 2014年3期
关键词:交流大学教学模式

王关嵩 魏征华 李 瑾 贺斌峰 黄春基

近年来医院和高校对需求人才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加之目前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给高校培养医学研究生带来了巨大挑战。应用何种教学模式才能更有效地培养出优秀的医学研究生是应对挑战的关键所在。最近,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即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massive online open course, MOCC)在全球迅速崛起,给传统的高校教育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也为互联网时代的医学研究生培养提供了更好的机遇[1]。

一、MOCC的定义和历史沿革

MOOC秉承了开发教学资源充分共享的思想,实现了优质资源的高效共享,被誉为“印刷术发明依赖教育界最大的革新”[2]。

2007年美国犹他大学的David wiley教授基于“维基百科,自由百科全书”的理念,设计出的一门名为“Intro to Open Education”的网络开放性课题,注册用户可以参与课程的编写、修订并分享课程资源。之后加拿大里贾纳大学的Alec Couros教授设计并开放了一门名为“Media and Open Education”开放性远程教育课程。这两门课程奠定了MOCC这种新型教学模式的基础[3]。Dave Cormier团队在马尼托巴大学开设一种称为MOCC的新型课程,其以免费参与、接受知名大学教育、线上互动、同行评价等为特征,从此标志着MOCC教学模式的建立。MOCC的发展也并非一帆风顺,2008到2011年间多所大学创办的MOCC均因在线用户大量流失而被迫取消[4],直到2011年斯坦福大学创办的“人工智能导论”这门课程出现大量学生注册和在线学习,MOCC的发展才出现转机。后来,全球数十所知名大学参与制作的MOCC在Coursera、Udacity和edx这三个MOCC网站上的相继发布,标志着MOCC在全球的兴起[2]。此后MOCC开始迅猛发展,截止到2014年,世界范围内至少有81所大学加入MOCC联盟,共享超过386门课程,这些课程涵盖自然科学、计算机学科、数学等学科。短短3年内已经逾400万注册用户利用互联网进行学习。在中国,短短1年时间清华大学等12所国内顶尖院校加入MOCC联盟,共同构建中文MOCC系统,同时MOCC已经向全国高校进行推广[6]。

二、MOCC的三种教学模式

MOCC教学模式根据教学、学习理念及模式的不同分为三种:cMOOC、xMOOC和tMOOC。这三种教学模式也反映出MOCC的发展趋势。

1. cMODC: cMOOC是最先建立的以网络时代的连通主义(connectivism)学习理念的教学模式,即学习不再是一个人的活动,学习是连接专门节点和信息源的过程。其特征为自主性、多样性、交互性和开放性,即学生在cMOOC学习中具有较强的自主性,能自主安排学习内容及进度,并且在学习过程中与其他学生通过互联网建立连接(如微博、论坛讨论组、社交网络),从而进行交流、协作和搭建适宜他们学习的人脉和资源网络,从而进行知识的构建和创造。基于上述特征,cMOOC的学习模式包括确定学习目标、构建互联网交流和资源网络、管理课程、学习与思考、发现及解决问题、合理期望、积极和持续参与[7]。

2. xMOOC:xMOOC是基于行为主义理论的MOCC模式。其教学模式更像是传统教学模式在互联网上的一个投影:一个xMOOC课程会在预定的时间开始, 学生们需要提前了解课表和安排并注册以便不错过课程。在课程开始后, 教师则定期地发布一些专为xMOOC课程录制的授课视频,这些视频通常较为短小,便于网上学习。在视频中会有即时的测验, 而在课后则有要求完成的作业,作业需按期上交。同时课程也设有线上互动的社交网络、论坛和线下见面会,以便于教师与学生、学生之间进行充分的交流。课程也设置有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 学生们被要求遵守各地规定的诚信原则独立完成考试。课程结束后,完成度良好的学生虽然不能得到该学校的任何文凭, 但是可以得到某种证书。这种模式不仅克服了cMOOC中因学生自主性和知识分类、归纳、创造能力不足而导致的负面影响,而且使教学单位更易操作、复制和推广,加之全球知名大学的优秀课程的加入和各种传播平台的建立,使xMOOC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8]。

3. tMOOC: tMOOC是基于构建主义理论的MOCC模式。不同于前两种模式,tMOOC是采用基于任务、基于问题和探究学习的教学模式。教学者通常围绕一个现实问题,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让学生利用工具独立完成一些任务,然后进行网络在线提交,进行评价,而教师在其中的作用仅仅为指点作用[9]。这种模式的特征使其不会像上述两种模式得到大规模的发展,而更倾向于对具有专业基础知识学生的专业化和精英化培养[10]。

三、MOCC的优缺点

MOCC的大规模、交互性、开放性等特点使其具有比传统教学模式更大的教学资源优势,因而使MOCC得以迅速发展。但其MOCC本身的先天不足也为MOCC的发展设置了重重障碍。

1.MOCC的优点

(1) 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翻转,有利于人才培养: 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以教师为中心,在MOCC教学中学生处于教学的主动地位,自己可选择学习的内容,知识的获得也主要通过学生自主学习获得,而老师由原来知识传输者变为通过答疑解惑、问题讨论、知识运用等形式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的获得[11]。基于这种模式培养了学生获取知识,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实用性的人才培养。

(2) 内容精英式,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 目前MOCC三大平台Coursera、edx、udacity所提供的课程内容均来自国内外知名大学的最好课程,这让学习者不因地域、经济等因素限制而影响以往只有少数人才能获得的精英教学内容的获得,使以往的精英教学内容面向更广泛的人群,使其获得更好地教育,有利于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3) 可在世界范围内交流,互评机制有利于学生之间的思想碰撞,有利于先进思想的交流和创新: MOCC平台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完整的全球学习平台,其线上的交流与线下的互动紧密配合,使学生、老师之间的交流更为密切,更易产生新的想法,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善于发现问题并且利用创新思维去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达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的。

(4) 有利于英语及其他外语水平的提高,结合学习内容,有利于外语听、说、读的水平的提高: 尽管中文MOCC已经上线,但课程内容较为有限。若要获得更丰富和优秀的资源,则需要访问国外MOCC平台。学习者在对国外MOCC课程的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要学习相关专业外语知识,还要在互动中与国外学生、老师进行交流,在此过程中无形的锻炼了学习者外语听、说、读、写的能力,有利于外语水平的提高。

(5)有利于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创新教法: MOCC教学模式可能导致教师的大幅减少和教师“明星化”,这对传统教学中处于主体地位的教师的学习知识、传播知识和创新知识的能力形成了巨大的挑战[12]。迫使教师在进一步追求自身知识的广度、深度的同时,加强课堂交流、局势掌控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有利于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

(6) 对创办一流大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MOCC教学平台不仅是提供一个教学课程的平台,也是一个大学展现和推广自身价值的平台。随着MOCC课程的日益增加,竞争也日渐激烈,如何能更好地参与其中而不被淘汰,只有通过不断提升大学自身的内涵和外延才能做到。

2. 各种MOCC模式的缺点: 虽然这种以自主、互动、个性化和拓展学习为特征的教学模式给传统的教学模式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甚至有人认为其可能有取代传统教学模式。但是,随后cMOOC教学中出现的学员高退出率,使其弊端也暴露无疑。首先,学生习惯于传统教学模式中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标准化的学习内容和进度以及统一的考核,而不具备自主安排教学目标、内容以及考核的能力,使多数学生无法坚持完成课程;其次,建立交互式学习网络是cMOOC教学的基础,但在复杂网络中进行互动学习中常产生庞杂的知识,而学生并不具备分清知识主次和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导致信息过载,使学生产生茫然无措和焦虑感[13];第三,学生在花费大量精力完成课程、获取知识的同时并没有获得额外的奖励(如证书或学分),致使学生的积极性受到较大的影响,很难坚持完成其他课程的学习。

虽然xMOOC模式的建立具有革命性,业已成为MOCC的主流模式,但是仍有很多的不尽人意。首先,与cMOOC一样,其课程完成率依然较低,这可能是由于学习者最初学习该课程的动力来自于对名校课程的慕名,但在学习过程中自觉性差和精力投入不够,导致无法完成课程[14];其次,无法完成真正的互动,其主要原因是授课人仅为一两位,而学习者可能达成千上万人,这种师生比例的悬殊可能使学生教师之间互动的效率甚至低于传统教学模式。第三,作弊问题亟待解决。由于课程作业、考试的完成均在线上完成,其公平性来自于学生的自觉,而通常学生的自控能力不强,导致大范围的抄袭发生[15]。

MOCC是一种迅猛发展的、新型的教学模式,其基于互联网进行知识的传播、交流和构建,为更多人提供了更为优质、便捷、廉价的教育机会。尽管目前还存在很多的不足,但是MOCC的发展是未来教育发展的一种趋势,在未来教育中将占有重要的地位。

参 考 文 献

1 董玲玲. “MOCC”对传统高等教育的冲击与应对策略[J]. 中国成人教育, 2013, (23): 145-146.

2 陈 骁. 紧跟时代发展积极探索创新-《经济信息检索与利用》述评[J]. 图书馆杂志, 2014, (1): 104-106.

3 李 青, 王 涛. MOOC: 一种基于连通主义的巨型开放课程模式[J]. 中国远程教育, 2012, (3): 30-36.

4 王文礼. MOOC的发展及其对高等教育的影响[J]. 江苏高教, 2012, (2): 53-57.

5 陈 希, 高 森. MOOC课程模式及其对高校的影响[J]. 软件导刊, 2014, (1): 12-15.

6 郝 丹. MOOC:颠覆与创新-第4次“中国远程教育青年学者论坛”综述[J]. 中国远程教育, 2012, (11): 5-17.

7 Siemens,G. How to Participate in an Open Online Course[EB/OL]. [2012-12-20]. http://gsiemens.tumblr.com/post/10153633521/how-to-participate-in-an-open- online-course.

8 刘继斌, 赵晓宇, 黄纪军, 等. MOOC对我国大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启示[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 2013, 36(4): 7-9.

9 祝智庭. MOOC为传统教育敲响警钟[N]. 北京晨报, 2013-10-01(B11).

10 贺 斌. MOCC:本质、现状及其发展[J]. 江苏教育研究, 2014, (1): 3-7.

11 陈肖庚, 王项明. MOOC的发展历程与主要特征分析[J]. 现代教育技术, 2013, 23(11): 5-10.

12 李晓东.“MOCC”对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挑战与对策[J]. 2014, 27(2): 89-92.

13 樊文强. 基于关联主义的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MOOC)及其学习支持[J]. 远程教育杂志, 2012, (3):31-36.

14 王 萍. 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的新发展与应用:从cMOOC到xMOOC[J].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13, (3):13-19.

15 约翰.丹尼尔. 让MOOCs更有意义:在谎言、悖论和可能性的迷宫中沉思[J].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13, (3): 3-12,27.

猜你喜欢
交流大学教学模式
“留白”是个大学问
如此交流,太暖!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大学求学的遗憾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