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康教授基于络病理论运用“虎化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经验

2014-01-22 14:23陈素珍李柏颖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4年9期
关键词:络病虎杖络脉

陈素珍李柏颖

1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呼吸科 杭州 310005 2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呼吸科

·名老中医经验·

宋康教授基于络病理论运用“虎化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经验

陈素珍1李柏颖2

1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呼吸科 杭州 310005 2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呼吸科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络病理论;虎化汤;宋康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简称慢阻肺)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据全球疾病负担研究项目估计,2020年慢阻肺将位居全球死亡原因的第3位[1]。宋康教授在运用中医药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方面有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临证基于中医络病理论,应用虎化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取得较好疗效,现结合案例,略述如下。

1 理论基础

1.1从中西医角度认识慢阻肺 慢阻肺是一种以小气道功能异常伴肺组织损伤导致的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咳嗽、咳痰、气短、喘息或呼吸困难,并进行性加重。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主要认为是吸入有害颗粒或气体可引起肺内氧化应激、蛋白酶和抗蛋白酶失衡及肺部炎症反应。目前美国胸科协会和欧洲呼吸协会提出的“慢阻肺诊治指南”,治疗以抗生素、激素、支气管扩张剂等为主要手段,其中支气管扩张剂对痉挛性的气道狭窄疗效明确,但一旦发生气道结构重构,该药物的确切治疗作用不甚明确[2]。

中医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名,但根据其主要临床症状可归入“肺胀”、“喘证”、“咳嗽”等范畴[3]。该病多由慢性咳喘逐渐加重,迁延不愈,导致肺气胀满,不能敛降的一种病证。多因久病肺虚,肺的治节功能失调,致痰瘀潴留,肺气壅滞,气不敛降,胸膺胀满而成,逐渐损及脾肾与心,或每因复感外邪诱使病情发作或加剧。病理因素主要为痰浊、水饮与血瘀互为影响,兼见为病,正如元代朱丹溪《丹溪心法》曰:“肺胀而嗽,或左或右不得眠,此痰挟瘀血嗳气而病。”临床辨证常以虚实为纲,标实常为外邪、痰饮、血瘀而成,本虚常为肺、脾、肾三脏虚损所致。

1.2络病理论与慢阻肺

1.2.1络病理论 络病理论是中医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其理论源远流长,早在《黄帝内经·经脉》等篇就记载络脉概念,并阐述络病的理论基础,汉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论述了部分的络脉病证和络脉证治之法,并重用通络之品;清代叶天士提出“久病入络”、“久痛入络”的观点。后世医家继承前人的思想,经过不断的实践、临证发展,形成较为完备的络病理论体系。

络病是指各种因素导致络中营卫气血津液运行、输布及渗化异常,出现络脉痹阻、瘀滞不通的一类病证。络病理论所涉及的络,一般指广义的络,是全身各类络脉的统称,包含“经络”之络与“脉络”之络,它遍布于全身,通彻内外表里,无处不到。络病具有病因多样性,病位多层次性及病理上易于瘀阻不通的特点[4]。络病的病机可大致归纳为4个方面:络脉结滞,络毒蕴结,络脉空虚,络脉损伤。证候学上,可概括为“久、瘀、顽、杂”之特点。“久病入络”理论揭示了多种慢性疑难和部分急性病证发展的总趋势之一,病证在“入络”阶段共同具有络脉瘀阻的病理基础[5]。

1.2.2肺络与慢阻肺 肺主气,司呼吸,通调水道,朝百脉,主治节,肺为多气多血之脏,其间络脉密布,肺络是气、血、津液汇聚之处。所谓肺络,广义上指肺经所有的络脉,包括行于表和布于里的别络、浮络及孙络;狭义上是指布散于肺和肺系的络脉,如肺内大络。肺络的病因不外乎外感诸邪、内伤诸因及经脏久病,其病机也可概括为气机郁滞、血行瘀阻、津液运化失常,肺阴亏虚所致。即所谓“肺若病,其初起多在气分,病延则耗伤正气,由气入血,殃及肺络,致使气虚为瘀,津聚成痰,即所谓“久咳入络生瘀”[6]。故而肺络病变属于中医“络病”范畴。

宋老师认为,慢阻肺多呈慢性病程,反复发作,进行性加重,符合中医“久病入络”理论。慢阻肺的病位在肺络,因其常反复发作,迁延不愈,易致肺脏虚损,气化失常,络气郁滞,气化不利,而生痰湿;或络气亏虚,气不行血,而成瘀血,瘀阻肺络;或因体质偏热,或失治误治,痰湿郁而化热,热伤肺络,血不循经,溢于脉外而成瘀,或热盛伤津,血液黏稠,运行不畅,脉络瘀阻,是为痰热致瘀,伤及肺络;或因气滞津凝血停,痰浊、瘀血相搏,蕴结不解,而成毒邪,毒存体内,伤及肺脏,败坏形体,结滞络脉。总而言之,气滞、痰浊、瘀血为主要病理因素,肺气闭郁、气机不畅是病机关键。有学者[7]指出,慢阻肺病变主要发生在周围小气道和周围小血管,其病变继续发展到肺实质进而影响全身系统,所以慢阻肺的病变部位、病理变化及发展预后与肺络病高度吻合,是慢阻肺从肺络论治的理论基础。宋老师以络病理论为指导,结合现代研究成果,在临床和实验研究COPD的工作基础上,自拟“虎化汤”治疗COPD,该方主要由虎杖、芦根、薏苡仁、肺形草、鱼腥草、黄芩、紫草、淡竹茹、丹参、瓜蒌皮、甘草组成。方中重用虎杖为君,取其能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之功;芦根、薏苡仁、鱼腥草、黄芩,取其清肺热,渗水湿之功,以助虎杖清热解毒之效;淡竹茹以清热化痰,紫草、丹参等凉血活血,瓜蒌皮宽胸理气,而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其热毒清,气滞舒,痰浊化,瘀血去,故而诸症皆除。

2 病案举例

董某,男,82岁,退休工人,2013年05月初诊。主诉反复咳嗽、咳痰7余年,气急3年,再发伴加重3个月。肺功能检查提示中重度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以阻塞性为主,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平素吸入舒利迭,但每日仍有咳嗽、气急等症状。刻下:咳嗽稍剧,夜间为甚,咯吐黄痰,质黏量少,较难咳出,咽干痒甚,时有胸闷气急,动则为甚,胃纳尚可,大便偏干,夜寐欠安,舌色暗红,苔根黄厚稍腻,中前少苔,脉滑数。查体:桶状胸,两肺呼吸音低,未及明显干湿啰音。X线胸片示支气管纹理增多。西医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诊断:肺胀。辨证属痰热夹瘀毒,相互绞结藏于肺络,故治拟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化痰止咳,自拟“虎化汤”加减:虎杖、芦根、薏苡仁各30g,肺形草、鱼腥草各15g,黄芩、紫草、淡竹茹、前胡、苏子、杏仁、枇杷叶、丹参各10g,瓜蒌皮10g,木蝴蝶6g,生白术20g,甘草5g。并嘱患者宜清淡饮食为主,少食或不食生冷、燥热、油炸、煎烤食物。7剂后,诸症状稍好转,咳嗽减少,痰易咳出,色白不黏,咽痒好转,气急稍好转,大便可,但胃纳仍欠佳。故改生白术为炒白术,加用陈皮、炒谷麦芽等健脾胃、助消化之药。三诊,患者诉偶咳,咳痰不多,能咳出,气急明显好转,胃纳改善。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予以上方加减,病情渐稳定。

按:《灵枢·胀论》云:“病入舍于肺,肺胀者,虚满而喘咳”,《灵枢·痹论》“皮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肺……”。因其呈慢性病程,反复发作,每易加重,符合中医“久病入络”理论。故宋老师认为,该病常因虚、瘀、毒互结,痹阻络脉所致,其治法在清热解毒的基础上,辅以活血化瘀、祛痰止咳,自拟“虎化汤”治疗。方中重用虎杖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祛痰止咳,鱼腥草、肺形草、芦根、薏苡仁、黄芩等清热解毒,淡竹茹清热化痰,紫草、丹参凉血活血,前胡、苏子、杏仁、枇杷叶降气止咳平喘,瓜蒌皮以宽胸理气,诸药合用,使痰热清,气逆平,血瘀通,黏痰化,而诸症获愈[8]。宋老师指出,在疾病缓解期,可根据患者的不同症状,在辨证施治的同时,加大益气固本之力,方恰到好处。

另外,宋老师临证也非常重视调护,常嘱患者注意饮食起居,适当锻炼,戒烟酒,不食辛辣、油炸火烤、烟熏及咸鲞之品,慎食生冷、肥甘滋腻之物,多吃新鲜蔬菜、水果、瘦肉、鲜鱼、鸡蛋羹等清淡、有营养、易消化的食物。清代医家顾松园认为:“烟为辛热之魁”,故而长期吸烟会伤津耗气,炼液生痰。若伴神疲纳少,舌质淡、苔薄白,脉濡细者,可以用米仁煮粥,长期食用,健脾利湿以绝生痰之源。

[1]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13,5(11):484-486.

[2]宫成军,李晓娟,曲海燕.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从络脉论治[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2(15):132-134.

[3]陈志强,蔡光先.中西医结合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26-33.

[4]周水平,仝小林,贺小芬.《金匮要略》络病学术思想探析[J].中国医药学报,2003,18(7):397-400.

[5]雷燕,王永炎,黄启福.络病理论探微[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8,21(2):18-23.

[6]曾伟刚,郭志远.从瘀论治久咳的经验[J].江苏中医,2001,22(12):12.

[7]吴海斌.从肺络论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J].中国民间疗法,2012,11(20):5-6.

[8]陈素珍,夏永良.宋康教授诊治肺系病验案举隅[J].四川中医,1998,2(26):4-5.

2014-03-25

修回日期:2014-05-05

浙江中医药大学校级基金资助项目(No.2013ZR03)

陈素珍,E-mail:tcmsuzhen111@126.com

猜你喜欢
络病虎杖络脉
舌下络脉诊法研究❋
基于络病理论探讨络虚通补法在气虚血瘀型椎动脉型颈椎病中的应用
看小儿络脉识宝宝病变
El regreso triunfal del alforfón
治淋浊试试虎杖
IAA、温水、超声波处理对虎杖种子发芽率影响的研究
基于络风内动病机学说探讨稳定性冠心病与目睛络脉的相关性
虎杖验方精选
从络病学说探讨糖尿病肾病的病机及治疗
结肠络脉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