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 涛 刘行稳
1湖北中医药大学,武汉 430065
2湖北省中医院肛肠科,武汉 430061
肛周湿疹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的肛门皮肤病,可以发生于任何年龄、性别,主要临床表现为肛门皮肤红斑、丘疹、水疱、渗出、糜烂、结痂、脱屑、瘙痒,皮疹呈多型性。慢性肛周湿疹是一种较难治愈的肛门皮肤病,且病情易迁延不愈,反复发作,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的痛苦。笔者在跟随刘行稳教授学习期间,运用体外培育牛黄联合派瑞松软膏外用治疗慢性肛周湿疹34例,取得较好疗效,现将临床观察报告如下。
34例患者均为本院门诊确诊的肛周湿疹病例,其中男15例,女19例,年龄14~65岁,平均年龄38.7岁,病程6个月~21年。
将体外培育牛黄(武汉建民大鹏药业)0.15 g捣碎,混于适量派瑞松软膏中,根据病变范围大小涂一薄层,早晚各1次,7 d为1个疗程。治疗期间不口服及外用其他药物。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治愈:症状消失,皮肤恢复正常;好转:症状及皮肤损害有所改善;无效:症状与体征无改善。
经上述方法治疗1个疗程,34例患者中治愈23例,好转9例,无效2例,治愈率为67.6%,总有效率为94.1%。随诊3个月复发率低于30.0%。
患者,邓某某,女,56岁。于2014年3月12日就诊。自述肛周瘙痒潮湿反复发作20余年。夜间瘙痒尤甚,时伴疼痛。经多方治疗,效果不显,遂来本科就诊。查体:肛周皮肤增厚、潮湿,可见皮损,部分破溃渗液。诊断:慢性肛门湿疹合并感染。治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头孢孟多酯钠0.5 g×4支,静脉滴注,每天1次,疗程3 d,同时早晚用温盐水坐浴10 min,然后将体外培育牛黄0.15 g捣碎,混于适量派瑞松软膏中,涂抹在患处。第4天复诊,患者诉瘙痒明显好转,无疼痛,继续涂抹药物3 d,患者未诉明显瘙痒,查体可见肛周皮损破溃处结痂,未见明显渗液。
慢性肛周湿疹是一种常见肛门皮肤病,因其反复发作,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尤其瘙痒这一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与工作。西医认为肛周湿疹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比较复杂,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目前原发性病因不明,继发性是痔疮、肛窦炎、肛瘘等疾病所致。
中医称湿疹为“浸淫疮”、“血风疮”、“风湿疹”、“顽湿”等。《外科正宗》说:“血风疮,乃风热、湿热、血热三者交感而生,发则瘙痒无度,破流脂水,日渐沿开。”本病病因复杂,多因风、湿、热邪客于肌肤;或血虚生风,化燥伤阴,肌肤失养;或脏腑蕴毒,浊气下降,尿粪浸渍;或食积虫扰所致。饮食失节,脾失健运,内蕴湿热,也是本病发生的重要原因[1]。
目前慢性肛周湿疹的治疗方法主要有中西药物内服、外用、熏洗、局部药物封闭、微波激光、手术等。本研究采用局部外用膏剂这一方法具有以下优点:方便简易;膏剂湿润,局部用药直至病灶,药效快且持久;避免了口服药或其他方法的毒副作用。
体外培育牛黄,是根据牛胆结石形成机制结合现代生物学原理,在仿生学技术基础上模仿牛胆内的生物环境研制而成。已有研究[2]证明,确定其处方和成分与天然牛黄完全一致,而且质量十分稳定可控。体外培育牛黄具有清心、豁痰、开窍、凉肝、祛风、解毒等功效。已有研究[3]证明体外培育牛黄具有较强的抗炎作用,对慢性增生性炎症及急性渗出性炎症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派瑞松软膏为复方制剂,其组分为每
克含硝酸益康唑10 mg与曲安奈德1 mg。硝酸益康唑具有抗真菌作用。曲安奈德为中效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止痒、抗过敏作用[4],能消除局部非感染性炎症引起的瘙痒、皮疹,作用时间长,抗炎作用强。体外培育牛黄与派瑞松软膏相结合治疗慢性肛周湿疹,疗效更佳。
本研究结果表明,体外培育牛黄联合派瑞松软膏外用治疗慢性肛周湿疹治愈率为67.6%,总有效率为94.1%,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黄乃健.中国肛肠病学[M].山东: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838.
[2] 孟庆云.体外培育牛黄的研制及临床[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6,12(10):799-800.
[3] 杜佐华,蔡红娇,杨荣光,等.体外培育牛黄抗炎作用的试验研究[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1996,7(1):27-29.
[4] 耿建丽,赵辨.外用抗炎抗菌复方制剂-派瑞松[J].临床皮肤科杂志,1999,28(3):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