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建影 党爱亮
(北京军区天津疗养院,300381)
一例钢针静脉输液导致4级外渗患者的护理体会
何建影 党爱亮
(北京军区天津疗养院,300381)
通过一例钢针静脉输液导致4级外渗患者的护理过程,总结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护士在输液前有效评估、合理选择血管通路和输液工具,密切观察穿刺部位周围外渗情况,及时采取有效干预措施,使不良事件降到最低。
静脉输液;外渗;护理
静脉输液外渗是指将输入的药物/液体输入到正常血管通路以外的周围组织;或者输注刺激性强、pH值过高/过低、渗透压高的药物/液体时,使血管壁通透性升高,导致输入的药液/液体渗出到正常血管通路以外的周围组织。静脉输液外渗轻则引起局部组织肿胀、疼痛、起泡,增加了患者的痛苦,使原有的治疗被推迟或中断,延长治疗时间,加重患者经济负担,严重的外渗还可以导致肢体坏死,造成四级医疗事故[1-2],现将我院老年病房成功处理1例输液外渗致肢体缺血患者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患者,男性,85岁,于2013-11-26入院。患者因两周前开始出现无诱因进食后恶心、呕吐入院。查体:体温36.3℃,脉搏78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100/70 mmHg(1 mmHg=0.133 kPa),意识清楚,精神差,消瘦,贫血貌,寡言少语,全身皮肤黏膜稍苍白、皮肤弹性差。急查化验:白细胞(WBC)9.4×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率85.41%↑、淋巴细胞百分比9.22%↓、单核细胞百分比5.20%、红细胞(RBC) 4.11×1012/L↓、血红蛋白(HGB)128.00 g/L↓、血小板(PLT) 168×109/L、C-反应蛋白定量44 mg/L↑、肺炎支原体抗体(IgM)阴性(-);血电解质:钾(K)3.9 mmol/L、钠(Na) 131.3 mmol/L↓、氯 (Cl)94.7 mmol/L↓、二氧化碳结合力(CO2CP)27 mmol/L,B-型纳尿肽 (NT-ProBNP)3 206 pg/mL↑,为患者建立静脉通路。
为患者在右手背侧用头皮钢针建立静脉通路,进行输液治疗,于14:30左右护士发现患者出现大面积液体外渗,当时输入药物为复方氨基酸注射液250 mL加10%氯化钾注射液0.5 g加质量浓度为0.5 g/mL的葡萄糖注射液30 g,已输入150 mL左右,渗液累及整个右上肢,严重肿胀,皮肤紧绷,瞬间皮肤表面出现大小不等的水泡,右手桡动脉搏动减弱,右手出现发紫缺血症状,患者中度疼痛。立即停止输液,抬高右上肢。输液外渗临床一般分为5级:0级没有临床表现;1级皮肤发白,水肿范围最大直径小于2.5 cm,皮肤发凉,伴有或不伴有疼痛;2级皮肤发白,水肿范围最大直径在2.5~15 cm,皮肤发凉,伴有或不伴有疼痛;3级皮肤发白,水肿范围最小直径大于15 cm,皮肤发凉,轻到中等程度的疼痛,可能有麻木感;4级皮肤发白,半透明状,皮肤紧绷,有渗出,皮肤变色,有瘀斑、肿胀,水肿范围最小直径大于15 cm,呈可凹性水肿,循环障碍,轻到中等程度的疼痛,可为任何容量的血液制品、发泡剂或刺激性的液体渗出[3]。
1)87.5%的输液渗出患者有家属或护工陪护[4],因此年轻护士更加忽视了对输液穿刺局部的观察,过分依赖陪护人员帮助观察输液不良反应和渗出等问题。
2)输液作为最常见住院的一种手段,但患者对这方面知识仍较为缺乏,护士应加强对患者和陪护人员输液知识教育。
3)老年人的生理功能处于退行性状态,皮肤老化,皮下组织疏松、血管弹性减弱,输液过程中容易出现渗透性损伤[5]。
4)输液渗出除因针头移出或静脉壁穿破外,还与药液及机体因素有关。药物本身的化学刺激使炎性介质释放,血管壁受损,血管通透性增加,最后触发炎性反应使组织液生成增加,水肿发生。
5)缺乏对患者、药物、治疗时间的评估,护士应谨慎选择输液工具,头皮钢针明显增加了渗液的风险。
1)立即停止输液,分离输液管路,保留原有穿刺针,外接2 mL注射器,尽量抽取残余药液,减少药液在局部组织的渗出,然后拔除穿刺针。
2)抬高患肢,减轻水肿,增加局部血液循环,缓解手部缺血缺氧症状,同时可避免水肿部位受压,以免渗液扩散。周围给予利多卡因注射液10 mL+生理盐水10 mL六点局部封闭。
3)在无菌操作下,抬高患肢,由远心端到近心端的顺序被动按摩肢体,活动关节,以使肌肉收缩,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肿胀对手部造成的缺血症状。24 h之内,每1 h评估一次皮肤情况并观察手部末梢血运情况,协助患者做肌肉收缩、舒展运动,鼓励自主活动,防止肿胀加重。
4)应用超薄水胶体敷料在水肿部位进行无张力粘贴,覆盖范围为整个右上肢。水胶体敷料是由低过敏性医用敷料为主体,加入藻酸钙制成,具有很强的吸收性,能防止细菌及微生物入侵,且有弹性,能顺应皮肤的移动,黏性好。同时有消除红肿、减轻疼痛的作用,能促进炎性物质的吸收和代谢。密闭的半透膜保持局部低氧张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加速炎症消退。其羧甲基纤维素钠(CMC)为特殊高分子材料,可吸收渗液,保持皮肤干燥,减少菌落生成,具有持续消毒消炎作用,使局部血管扩张,减少刺激性药物在血管壁的沉积,从而减轻了药物对血管壁的刺激,预防和减少静脉损伤的发生[6]。7 d拆除敷料,因老年人皮肤较薄,敷料应与皮肤呈零角度撕膜,防止暴力致皮肤裂伤。
5)用脱脂棉包裹右手部保暖,用红外线烤灯持续热疗外渗肢体,以使局部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速,促进组织中毒素、废物的排出,使机体局部的抵抗力和修复力增强,可促进炎性渗出物的吸收与消退[7]。
6)患者12 h肿胀完全消退,疼痛明显缓解,7 d拆除水胶体敷料后,局部可见瘀斑,应用喜疗妥软膏在渗出瘀斑部位涂抹后,轻揉3~5 min,6次/d,喜疗妥的主要成分为多磺酸粘多糖,能迅速穿透皮肤,抑制组织中蛋白质分解酶及透明质酸酶的活性,促进水肿血肿的吸收[8],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刺激受损组织再生,有抗炎、抗渗出和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9]。
输液是临床药物治疗的一个重要途径,护理不当所造成的重度外渗可至组织坏死。护士应在输液前有效评估,合理选择血管通路和输液工具,老年患者首次输液要密切观察输液穿刺点及穿刺点上方有无水肿,不能仅以输液流速、回血、疼痛来评定输液外渗,无论输入何种液体,都应仔细观察并缩短巡视时间,可每15~20 min巡视一次,合理选择输液工具和输入途径,一旦发生外渗,能够适当的采取干预措施,使渗出造成的不良后果降到最小。
[1]毛惠娜.输液外渗致组织坏死的护理干预及效果评价[J].护理学杂志,2011,26(10):5-9.
[2]张俊.输液渗漏与护理干预[J].中国健康月刊,2011,8 (9):304-306.
[3]王建荣.输液治疗护理实践指南与实施细则[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123-125.
[4]毛惠娜,刘雪琴.静脉输液渗出的发生率调查与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2010,10(12):71-73.
[5]吴庆英,朱永玲.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护理风险的分析研究[J].齐鲁护理杂志,2009,15(3):40-41.
[6]郭华主.药理学[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302-306.
[7]《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编委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1004.
[8]韩雪芳,廖英萍,郑红,等.喜疗妥软膏治疗患儿输液性静脉炎的疗效观察[J].现代临床护理,2011,10(6):53-54.
[9]李洲文,林佩珠.喜疗妥治疗多巴胺所致静脉炎的临床效果观察[J].现代医院,2006,6(12):34-35.
2014-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