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峰
(上海海事大学文理学院,上海,201306)
马克思恩格斯的劳资利益关系思想
张峰
(上海海事大学文理学院,上海,201306)
近年来,随着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非公有制领域就业人口的逐渐增多,劳资矛盾冲突问题越来越突出。劳资关系是马克思恩格斯研究的核心,通过分析资本对劳动的剥削理论,马克思恩格斯构建起来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大厦。马克思恩格斯的劳资关系思想主要包括劳资关系形成的基础、资本对劳动的剥削与劳资矛盾、资本对劳动的权力、资本积累收入差距、工会在劳资关系中的作用、世界市场与国际劳资关系等内容。
马克思恩格斯;劳资矛盾;劳资关系
劳资关系是在一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条件下,劳动力的提供方和劳动力的使用方之间,在劳动力的使用过程中所结成的各种经济关系。正如列宁指出的“凡是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看到物与物之间的关系的地方(商品交换商品),马克思都揭示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1](444)。劳资关系属于生产关系的范畴。随着,中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建立,中国非公有制经济获得了飞速发展,在非公有制经济就业的从业人员越来越多,据国家统计局《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1年外出务工的农民工数量达到26 894万,而这些农民工大多在非公有制企业就业。而如果从总体上来看,“到2008年,城镇非公有制经济就业人员的比重已从1978年的0.2%增加到2008年的74.8%。”[2]随着在非公有制企业就业人口的增多,劳资双方由于利益矛盾而导致的群体性突发事件也越来越多。如何充分利用非公有制经济在解决就业过程中的优势,同时避免非公有制经济的弊端,是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内容。
马克思恩格斯由于利益问题的困惑而转向经济学的研究,并通过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论两大发现,深入研究了资本主义社会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不可调和的矛盾,因此从另一个角度看,马克思主义学说就是劳资关系学说。马克思生活在资本家对工人疯狂压榨,工人极端贫困的时代,这样的时代背景使马克思恩格斯深入研究了劳资关系,并写作了一批富有真知灼见的著作。恩格斯曾高度评价马克思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在他为《资本论》写的书评中他写道:“资本和劳动的关系,是我们现代全部社会体系所依以旋转的轴心。这种关系在这里第一次作了科学的说明,而这种说明之透彻和精辟,只有一个德国人才能做到——这就是马克思。”[3](79)研究马克思恩格斯的劳资关系思想,对于理解中国现阶段的劳资矛盾和冲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资本主义经济是一种商品经济,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是为了追求利润,而利润来源于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剩余价值。要创造剩余价值必须首先进行生产,而要进行生产则需要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力等条件。就需要资本家能够在劳动力市场上自由方便地购买到劳动力商品。劳动力成为商品有两个条件:一是劳动力拥有人身自由。劳动者能够自由地支配自己的劳动力,资产阶级通过文艺复兴,提倡天赋人权、人人生而平等,使劳动力摆脱了人身的依附关系。“劳动力所有者要把劳动力当作商品出卖,他就必须能够支配它,从而必须是自己的劳动能力、自己人身自由的所有者。”[4](195);二是除了劳动力外,工人自由的一无所有,只能靠出卖劳动力为生。“他没有别的商品可以出卖,自由得一无所有,没有任何实现自己的劳动力所必需的东西。”[4](197)资本家在劳动力市场上购买劳动力,为生产过程准备条件。在劳动力市场上二者是平等的契约关系,双方按照等价的原则进行交换。
而资方要购买生产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力,必须有一定的预付资本,这个资本不是来源于资本家的“节欲”而是来自于对内的压榨和对外的掠夺。“资本来到世间,就是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4](871)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是形成资本主义劳资关系的前提,在原始积累过程中:一方面,资本家通过对内的压榨,取得了大量的资本;另一方面,在海外疯狂掠夺殖民地,从而为工业生产准备了大量的资本。通过圈地运动等方式,劳动力被剥夺了生产资料,失去了生活资料的来源,为了赚取生活资料,只能靠出卖劳动力为生。“所谓原始积累不过是使劳动者与其劳动资料间原先存在过的统一归于破坏的一连串历史过程。”[3](55)通过原始积累,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从而形成了资本和工人之间的雇佣关系,即劳资关系。
马克思认为商品包含使用价值和价值两重属性。使用价值是商品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能力,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马克思进一步把劳动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具体劳动形成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马克思认为只有人的活劳动是创造新价值的唯一源泉,在劳动价值一元论的基础上,马克思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进一步完成了对资本主义的理论批判。劳动力作为一种商品也包含价值和使用价值,劳动力的价值是由生产再生产劳动力这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来决定的。马克思把资本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不变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只是发生了价值转移,而只有投入在劳动力上的资本是可变资本,即可以变化、增殖的资本。劳动力是可以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的资本。资本家一旦购买劳动力,把劳动力投入生产过程后,资本家通过把工人的劳动时间延长到超过其自身价值以上,就可以创造出剩余价值,剩余劳动时间越长,资本家获得的剩余价值就越多,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就越严重。资本家通过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方式来增加剩余价值量,即通过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或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的方式来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资本是死劳动,它象吸血鬼一样,只有吮吸活劳动才有生命,吮吸的活劳动越多,它的生命就越旺盛。”[4](269)
资本家进一步把剩余价值资本化,重新投入生产过程,这样进一步扩大了生产,通过内涵和外延的方式进行扩大再生产,提高了资本的有机构成。随着生产扩大导致生产出来的产品越来越多,超过社会的需要,从而导致了经济的危机。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导致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成为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障碍。
工人的利益和资本家的利益是对立的,工人的工资增加多少,资本家获得的剩余价值就减少多少。正如马克思1849年在《雇佣劳动与资本》一文中所言:“工资和利润是互成反比的。资本的份额即利润越增加,则劳动的份额即日工资就越降低;反之亦然。利润增加多少,工资就降低多少;而利润降低多少,则工资就增加多少。”[5](732)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是劳资矛盾的根源,从而引起了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矛盾对立。利益矛盾是一切劳资矛盾冲突的根源。
资本在劳动力市场上购买劳动力以投入生产过程,在劳动力市场上,劳资双方的地位表面上是平等的,劳动力表面上也是以竞争的方式获得工作岗位的。“劳动力的买和卖是在流通领域或商品交换领域的界限以内进行的,这个领域确实是天赋人权的真正乐园。那里占统治地位的只是自由、平等、所有权和边沁。”[4](204)但实际上,双方的地位是不对等的。马克思早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就指出:“资本是对劳动及其产品的支配权力。资本家拥有的这种权力并不是由于他的个人的特性或人的特性,而只是由于他是资本的所有者。他的权力就是他的资本的那种不可抗拒的购买的权力。”[5](130)
劳动力是丰裕的,劳动者不掌握生产资料,为了维持生活必须到工厂里面劳动,而且劳动者为了获得工作机会,劳动者之间是相互竞争的。“资本的条件是雇佣劳动。雇佣劳动完全是建立在工人的自相竞争之上的。”[6](43)在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由于技术的改进,使生产过程越来越简单,妇女、童工甚至都可以参加劳动,这样造成了劳动力的相对过剩,出现了劳动力的剩余,出现了劳动力的后备军。而资本则是稀缺也是垄断的,只有当资本积累到一定程度后,才能开始生产。或者说只有达到一定的资本门槛,才能开始工业投资。当垄断的资本和竞争的劳动相遇时,则他们之间的地位是不一样的。资本处于强势地位,而劳动力则处于弱势地位。“工资决定于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敌对的斗争。胜利必定属于资本家。资本家没有工人能比工人没有资本家活得长久。”[5](115)
在劳动力市场上二者的地位是平等的,但是一旦进入生产过程,工人就对自己的劳动力失去了支配地位。资本家取得了对工人劳动力的支配权,支配工人为自己创造出剩余价值。“从他进入资本家的工场时起,他的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即劳动力的使用,劳动,就属于资本家了。”[4](216)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越多,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就越严重。劳动成果的分配不公是造成劳资矛盾的根源。
资本家和劳动力之间由于利益的矛盾,会引起双方的斗争。斗争的结果取决于双方的力量,资本家掌握生产资料,拥有垄断性地位,所以当二者在一起博弈时,博弈的结果取决于双方的实力,资本家的力量大于工人的力量。“权利同权利相对抗,而这两种权利都同样是商品交换规律所承认的。在平等的权利之间,力量就起决定作用。所以,在资本主义生产的历史上,工作日的正常化过程表现为规定工作日界限的斗争,这是全体资本家即资本家阶级和工人阶级之间的斗争。”[7](272)
工人拥有自身劳动力产权的所有权,即使在生产过程中他让渡的也只是劳动力的使用权,所有权仍然归劳动力。否则劳动者失去了劳动力的所有权,则无法形成劳动力市场,则无法形成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然而,虽然工人拥有劳动力的所有权,但是其对劳动力的产权是残缺的,由于没有生产资料,劳方与资方的博弈是不均衡的,资方处于优势地位;劳方处于劣势地位。地位的不均等,导致了劳动力产权的残缺,导致了利益分配的不合理,导致了工人利益受损。
资本家把在生产过程中榨取的剩余价值进一步投入生产过程,就是资本积累的过程。资本积累就是剩余价值的资本化,通过资本积累使生产规模越来越大,资本积累导致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导致工人收入占整个社会收入比重的降低。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提高了生产的机械化程度,导致了资本构成中可变资本成分的减少和不变资本成分的增加,从而导致了工人的过剩,进而导致工人的失业。“工人人口本身在生产出资本积累的同时,也以日益扩大的规模生产出使他们自身成为相对过剩人口的手段……过剩的人口形成一支可供支配的产业后备军。”[4](728)而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收入差距越来越大,从而导致了社会收入差距逐渐拉大。“资本有机构成和资本技术形式的变化速度不断加快,……,工人人口本身在生产出资本积累的同时,也以日益扩大的规模生产出使他们自身成为相对过剩人口的手段。”[4](727-729)工人的相对过剩,加剧了他们之间的竞争,使他们更没有资格同资本家谈判。“工人阶级中就业部分的过度劳动,扩大了它的后备军的队伍,而后者通过竞争加在就业工人身上的增大的压力,又反过来迫使就业工人不得不从事过度劳动和听从资本的摆布。”[4](733)
由于资本的本性,决定了它要不断地榨取剩余价值,不断地进行资本积累。而资本积累的结果就是收入差距越来越大。“因此,在一极是财富的积累,同时,在另一极,即在把自己的产品作为资本来生产的阶级方面,是贫困、劳动折磨、受奴役、无知、粗野和道德堕落的积累。”[4](743-744)
马克思恩格斯不仅从事理论研究,他们还亲自参与到工人运动中去。1847年春马克思和恩格斯参与了秘密宣传团体“共产主义同盟”,并受大会委托起草了1848年2月发表的《共产党宣言》。1864年,在伦敦成立了第一国际,即国际工人协会。马克思恩格斯分析了工人在劳资博弈中的弱势地位,以及通过工会组织起来的必要性。
工人是一个个分散的工人,他们在劳动力市场上相互竞争工作岗位,在工作过程相互竞争工作业绩,这样就分化了工人。“工会的产生,最初是由于工人们自发地企图消除或至少消弱这种竞争,以便在契约中有可能争取到起码高于纯粹奴隶的地位。因此,工会的直接任务仅限于日常的需要,设法阻止资本的不断侵权,一句话,即限于工资和劳动时间的问题。工会的这种活动不仅是合法的,而且是必要的。只要现在的生产制度还存在,就不能没有这种活动。恰恰相反这种活动必须通过所有各国工会的建立与联合而普遍地开展起来。另一方面,工会已经不知不觉地变成了工人阶级的组织中心,正如同中世纪的自治市和公社是资产阶级的组织中心一样。如果说工会对于进行劳资之间的游击式的斗争是必需的,那么它们作为彻底消灭雇佣劳动制度和资本统治的一种有组织的力量,就更为重要了。”[8](272-273)
通过劳动力市场,形成了工人相互之间的恶性的竞争,这样会降低工人的工资,降低工人和资方在谈判时的地位。“由于剩余劳动的存在,被马克思称作‘劳动储备军’使雇佣工人在生产线上安心劳动,使他们无法要求更多的工资,并且按照老板的时间要求去工作。雇主还人为造成工作的分层以分化工人之间的关系,防止他们意识到他们的共同利益。”[9]由于资本家的垄断地位,工人只有联合起来,才能增强力量,才可能进一步与资本家进行对抗,才能维护工人的正当权益。1864马克思年在《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宣言》中提出:“工人一个成功的因素就是他们的人数;但是只有当工人通过组织而联合起来并获得知识的指导时,人数才能起举足轻重的作用。”[3](14)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由于资本家对生产资料的垄断所有权,导致了工人的弱势地位,导致了资本家可以无偿获得剩余价值,同时由于资本家之间的相互竞争和不同行业之间由于利润差异的相互竞争,整个社会各个行业之间会形成一个平均的利润,所以最终是整个资产阶级剥削整个无产阶级,劳动者只有团结起来,才能对抗整个资产阶级的剥削。“我们已经知道,资本积累的增长包含着资本积聚的增长。因此,资本的权力在增长,社会生产条件与实际生产者分离而在资本家身上人格化的独立过程也在增长。资本越来越表现为社会权力,所以单个工人的个别权力必须联合起来形成社会权力,才能与资本抗衡。”[8](14)
马克思深刻认识到了工会和无产阶级政党对维护工人权益的重要地位,他们亲自领导了第一国际,参与了一些工会活动。“工人开始成立反对资产者的同盟;他们联合起来保卫自己的工资。他们甚至建立了经常性的团体,以便为可能发生的反抗准备食品。有些地方,斗争爆发为起义。”[6](40)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工人的数量众多,分散时是一盘散沙,而当工人联合起来,则具备资本家不具有的力量,从而可以与资本对抗,获得合理的收益。“工人们所具备的一个成功因素就是人数众多;但是只有当群众组织起来并为知识所指导时,人数众多才能起决定胜负的作用。过去的经验证明:忽视在各国工人间应当存在的兄弟团结,忽视那应该鼓励他们在解放斗争中坚定地并肩作用的兄弟团结,就会使他们受到惩罚,——使他们分散的努力遭到共同的失败。”[8](14)
马克思恩格斯还分析了政府通过对劳资利益关系的干预,以缓和劳资冲突的过程。在资本主义发展初期,由于资产阶级的经济力量还不够强大,还没有取得对劳动的绝对权力,在这种背景下,政府强制规定了延长劳动时间,以积累更多的资本。“资本在它的萌芽时期,由于刚刚出世,不能单纯依靠经济关系的力量,还要依靠国家政权的帮助才能确保自己榨取足够的剩余劳动的权利……14世纪中叶至17世纪末,资本借助国家政权的力量力图迫使成年工人接受的工作日的延长程度,同19世纪下半叶国家在某些地方为了限制儿童血液变成资本而对劳动时间规定的界限大体相一致,这是很自然的了。”[4](312)
当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后,资产阶级任意延长劳动时间的行为必然引起工人为缩短工作日而进行斗争。随着生产的发展,资产阶级也逐渐意识到如果无限延长工人的劳动时间,会缩短工人的寿命和健康,最终会影响劳动力的供给,影响生产对劳动的需求,马克思分析指出:“这样在劳动力的再生产上就要花更多的费用,正像一台机器磨损得越快,每天要再生产的那一部分机器价值也就越大。因此,资本为了自身的利益,看来也需要规定一种正常的工作日。”[4](307)通过资产阶级的让步和工人的斗争,逐步缩短了工作日。“经过长期的斗争,逐渐形成了正常的工作日。1848年5月,英国10个小时工作日法令开始生效。1868年,美国国会被迫通过了8小时工作日的法令。”[10](108)因此这时政府通过法令缩短工人的劳动时间,以保障生产过程中有足够的高质量的劳动力。“增加剩余价值可以有两种基本方法:延长工作日和缩短必要劳动时间。马克思分析第一种方法时,描绘了工人阶级要求缩短工作日的斗争、政府为延长工作日(十四至十七世纪)和缩短工作日(十九世纪的工厂立法)而进行干预的情景。”[11](21)
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就是通过交换换回交换价值,赚取利润。生产出来的产品只有销售出去,才能换回货币,才能开始下一阶段的生产。销售商品需要有相应市场的存在。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资本积累规模越来越大,生产规模越来越大,生产出来的产品越来越多,因此,需要越来越广阔的市场。资本主义生产和销售逐渐超过了国与国的边界。特别是由于新航线的开辟和地理大发现,形成了世界市场。“资产阶级社会的真实任务是建立世界市场和以这种市场为基础的生产。因为地球是圆的,所以随着加利福尼亚和澳大利亚的殖民地化,随着中国和日本的门户开放,这个过程看来已经完成了。”[12](166)
随着经济全球化,各国之间的贸易和往来日益密切,各国形成了密切的分工。资本家不仅剥夺本国的工人,还利用技术优势,进行不等价交换,剥削国外的工业生产,从落后国家掠夺原材料,另外发达国家的资本家还可以通过在国外办厂,直接剥夺落后国家的工人,从而形成了国际劳资关系。“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6](35)
资本主义的社会化大生产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就突破了国与国的界限,在世界范围内爆发了。“资产阶级生产的一切矛盾,在普遍的世界市场危机中集中地暴露了出来。”[13](610)随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各国人民日益卷入世界市场网,从而资本主义制度日益具有国际性质。”[4](874)因此,资本家对劳动者的剥削也突破了国与国的界限,扩展到了世界范围,形成了国际劳资关系。二战后,随着跨国公司的兴起,各国之间形成了产品内的国际分工,不同的国家在一件产品的生产过程中进行分工,通过这些跨国公司,发达国家的资本家剥削发展中国家的工人。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中指出:“投在殖民地等处的资本,它们能提供较高的利润率,是因为在那里,由于发展程度较低,利润率较高,由于使用奴隶和苦力等等,劳动的剥削程度也较高。”[14](265)
马克思恩格斯的劳资关系理论以劳动价值化为出发点,发现了剩余价值的源泉,揭露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找到了推翻资本主义社会的力量。在此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勾画了未来社会的蓝图。马克思恩格斯的劳资关系理论对于当代中国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构建和谐劳资关系,也具有重要意义。
[1] 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72.
[2] 高尚全.危机之下更要重视民营经济发展[J].中国改革,2009(11): 66.
[3]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9.
[4]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9.
[5]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9.
[6]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9.
[7]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9.
[8]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3.
[9] 迈克尔·D.耶茨.权力与美国社会日益严重的不平等[J].国外理论动态,2012(8): 7-16.
[10] 鲁从明.《资本论》的思想精神和伟大生命力[M].北京: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8.
[11] 列宁专题文集(论马克思主义)[M].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9.
[12]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9.
[1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II)[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73.
[14]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9.
A Research on Karl Marx and Engels’ Labor Relations thought
ZHANG Feng
(Art and Science College of Shanghai Maritime University,Shanghai 201306,China)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non-public economy,the conflict of capital and labor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serious.Considering the fact that more and more people are working in the non-public economy,it is of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research of the relation between capital and labor.Labor relation is the core of Marx and Engels’theory,through the research on the theory of the exploration between the capital and labor,Marx and Engels constructed the theory mansion of scientific socialism.The thoughts of Karl Marx and Engels’ Labor Relations include the basis of labor relations; the exploitation of capitalism and the conflict,the power of capital on labor,the accumulation of capital and the income gap,the rule of labor unions,the international labor relations etc.
Marx; Engels; conflict between capital and labor; labor relation
F0-0
A
1672-3104(2014)03-0001-05
[编辑: 汪晓]
2013-11-11;
2014-03-12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产权残缺、利益补偿与社会关系协调”(13YJC790191)
张峰(1976-),男,山东泗水人,经济学博士,上海海事大学文理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