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亚琴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设计、组织好每一个活动,帮助学生获得系统的数学活动经验。
例如,教学苏教版“找规律”中“生活的搭配”一课时,教师创设了一个基于学生数学学习需求的活动情境:“食堂早餐有这样几种安排,饮品有水与咖啡,食品有面包、蛋糕与馄饨。如果小明喝一种饮品与吃一种食品,他有几种选择?”由于此题比较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能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他们动手操作后就会知道有6种答案,然后顺利地完成连线图,但课堂教学出乎了我的预设。
教学片断:
师:通过动手操作,我们知道2种饮品与3种食品一共有6种搭配方法。如果老师想让你把刚才的操作过程用笔记录下来,并一眼就能看出来,你会不会?(过程花了好几分钟)
学生出现以下三种反馈情况:(1)画实物图来表示过程。即茶杯图代表水,玻璃杯图代表咖啡,其他三种食品分别用面包图、蛋糕图、馄饨图表示。水与3种食品连线,咖啡与3种食品连线,一共有6种方法。连线是表示一种饮品与一种食品的搭配。(2)用文字来表示过程。第一种方法,每一种饮品配三种食品用文字叙述,并用线相连;第二种方法,把所有情况一一列举,如写咖啡和面包等。(3)用数字来表示过程。即4和5分别代表饮品,1、2和3分别代表三种食品,每一种饮品都可以选配三种食品,一共有6种情况。
(学生的回答没有出现我想要的用字母来表示搭配的过程,要不要出现这种表示形式?因为用字母表示既简洁、方便,也为以后学习用字母表示数作铺垫。但如果硬是将学生拉到教学预设的轨道上来,是不是不尊重学生的原创思维?我犹豫了一会儿,还是决定放弃教学预设,让学生用自己个性化的方式去学习)
师:这三种情况,它们有什么共同的地方?有什么好处?
生1:简洁。
生2:都比较有序。
生3:这样表示过程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生4:比较方便我们在没有实物的情况下解决问题。
师:以上三种记录方法都把我们的操作过程很好地表示出来了,它们有共同的地方,就是把所有的情况都一一列举出来,既表达清楚,又做到了不重复、不遗漏。你喜欢哪种方法,就用哪种方法来解决以后生活中遇到的搭配问题。
……
教学反思:
1.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学习
在上述教学片断中,教师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把自己真实的想法表达出来。因为学生是带着自己的认知经验和生活经验参与课堂学习的,对问题有自己的看法与理解,所以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化的学习,让学生在充分讨论、交流中内化所学知识,把经历变成为自己的经验。教师的及时总结与反问,把这种经验又向较高层次(用这样的方法去解决遇到的搭配问题)转化。教学中教师没有强迫学生接受书上的现成知识——提出解决此题的计算公式(用乘法来计算),这样既尊重了编者的意图(数学教学中的解决问题其目的不局限于问题的答案是什么,教育价值更体现在获得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又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儿童思维的特点是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但这种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是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的,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更指向了学生发现规律的过程和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水平。在此过程中,教师真正成为学生数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成为学生数学活动经验的开发者、促进者。
2.重结果,更要重教学过程
在一些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只重视结果,而忽视了学生思维的过程,殊不知,这思维过程中蕴含着学生有价值的思考。这就要求教师要基于儿童立场理解学生,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找规律”是新课程增加的内容,苏教版教材主编王林曾经明确指出:“‘找规律的重点在‘找上,而不是规律的应用,不是做竞赛题。通过增加找规律的机会和活动,让学生不断拓展获取数学知识的渠道,感受数学思考的合理性,激发学生找规律的兴趣,培养观察、抽象、概括的能力。”课始学生的找是无序的,根据个人的生活经验与自己的认知能力找到了6种方法,这是学生真实的原始学习状态。然后教师通过提问(把你的搭配过程记录下来,让人一眼就能看出来)整合学生中出现的信息,让学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用自己喜欢的形式来表达搭配的过程。这样由无序向有序过渡,从生活数学向学校数学提升,把学生的思维过程充分展示出来了。因为学生的各种信息都会在不经意间传递给教师和同学,教师应对随时生成的信息进行取舍,然后充分地运用好这一信息,灵活机动地开展教学活动。这样既体现对文本的尊重,也体现了对学生的尊重。
(责编 杜 华)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