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设计之市场价值的实现与转化

2014-01-21 20:28:56蒋聚波何立
关键词:创意设计产品设计

蒋聚波 何立

(浙江树人大学艺术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5)

我国中小企业经营模式已从早期的加工、贸易领域向基础设施、高新技术等领域拓展,正处于发展的黄金期。然而,企业间同质化现象严重,发展之路艰辛。经济在飞速发展的同时,艺术设计行业也得到快速的发展,但是中小企业创意性思维的市场转化以及创意设计实践并不多,这是造成同质化现象的主要原因。目前,中小企业完成了我国80%以上的新产品开发,同时拥有65%以上的发明专利,可以说它们正成为我国创新的主力军。①杨维芝:《从智猪博弈理论看中小企业的新产品开发策略》,《商业经济》2010年第9期,第47页。中小企业在不少地方已形成产业群,特别是在江浙沪一带,中小企业是创意产业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长远来看,中小企业应实施依靠创意设计、技术创新的差异化战略,这是实现飞跃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创意设计与市场价值的关系

设计从来就是人类开展一切创新实践活动的先导和起点。农耕时代的传统设计创造了农业文明,工业时代的现代设计与科技创新引发了第一次、第二次工业革命,推进机械化、电气化和信息化发展进程,创造和推动了工业文明。卓越的设计不但创造经济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与生态价值,已经逐步成为工业和信息化时代提升企业与国家竞争力的核心因素。

“Made in China”似乎早已成为我国的代名词,这个代名词包含了产品质量不过关、设计粗糙以及产品品牌意识淡薄,这些早已被国内外消费者诟病。要想改变这种落后的现状,实现由“制造大国”走向“创造大国”的转变,创意、创新是发展的关键。当制造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单纯依靠价格优势来实现行业竞争、抢占市场份额,是一种不明智的选择。提高产品竞争力的核心在设计,设计的核心价值源于创新,这也是传递给消费者最重要的产品信息。创意产业在制造业为主的发达国家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有着健全和完善的发展体系。对中小企业而言,产品要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要占据高端市场,尤其需要在创意上加大投入力度,用创意来创造价值。只有这样,企业才能走出一条光明之路。

二、我国创意设计的市场现状分析

我国创意设计的市场发展不平衡、不健康,中西部地区较沿海地区而言极为落后;中小企业同质化现象严重,严重制约了企业的良性发展。笔者从产业、学校和科研机构三个方面出发,探讨我国创意设计的市场现状。

(一)企业自身及其经营环境分析

自加入WTO以来,我国的制造业不断发挥自身优势,在国际上取得显著成就。2008年,中国制造业达到全球制造业出口份额的11.3%,规模已居世界第一位,并且增加值继续保持高速增长。①陈文科:《中国制造业现状与国际竞争力分析》,《对外经贸》2013年第7期,第7页。可见,我国的制造业还是很有优势的。然而,我国企业的产品附加值、技术含量都相对较低,制造企业大而不强。受原材料、劳动力成本上涨与人民币升值等因素影响,我国制造业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全球金融危机后,外部需求减弱,中小型企业经营面临巨大考验。我国的制造业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产业结构不合理,产品的附加值较低。这类企业创新能力普遍不足,严重阻碍了企业的健康发展。而对于一些规模较大的企业,规模越大,品牌越强势,对于安全的诉求就越强烈。这种所谓的安全感、优越感,却成了以风险控制为名的隐性自残、自杀。

德国99%的企业都是中小企业,②贾磊:《德国如何扶植中小企业发展》,《现代人才》2013年第1期,第62页。这与我国非常相似。回顾当时的“德国制造”,100年前德国制造业就等于价廉质低。在19世纪80年代,英国还因为德国商品质量问题出台了一些政策,③奏俊峰:《德国制造长盛不衰的秘密》,《中国企业家》2013年第2期,第70页。要求进口产品必须要注名“Made in Germany”,就像今天的“Made in China”一样。但是如今德国的制造业堪称世界一流,他们的工业企业一向以高质量的产品著称世界,汽车、装备、仪器以及消费产品都具有较高的品质。德国制造业过去和现在的对比令人深思。

(二)人才培养模式与实践能力分析

设计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产品实施量产的过程涉及诸多学科和相关专家以及技术人员,有效的资源整合是产品成功的基础。艺术设计的创作观念受到纯艺术创作观念的严重影响,而设计缺乏与市场的对接,是当今设计人才培养面临的主要问题。

国内艺术设计专业起步较晚,脱胎于纯艺术的体系。以工业设计为例,专业师资力量极其薄弱,原工业设计的教师大多由纯美术或美工专业的教师和学生改行而来,在教学的立足点上还没有转向,偏重于纯艺术、纯外观造型的基础。在设计培养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教学设计很难和实际接轨,不能充分考虑市场需求和生产加工的可能性;企业产品研发不重视创意设计,即使是新产品研发也是换汤不换药,以致设计师很难有真正锻炼的机会。

(三)研发环境内外因分析

近年来,企业与科研机构的合作取得了长足进步,科研创新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一步增强,产研合作的模式日趋多样,规模日益扩大,内涵得到拓展,机制进一步健全。但是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科技创新合作还存在诸多问题。

1.内因。中小企业由于自身实力的局限,一味地追求短期经济利益的营销模式已经根深蒂固。特别是一些正处于发展阶段的制造企业,长期以来存有一种模仿和抄袭心理,只是将知名品牌产品的功能、形态和结构稍作修改就投产,甚至商标都与该品牌极为相似,缺少产品设计的长远规划,更谈不上产品设计、技术改进、品牌意识,这已成为束缚企业发展的枷锁。

2.外因。这主要和我国科研体制和经济环境有关。尽管每年高校科研成果层出不穷,但是科研活动的选题研发方向与实际需求仍有脱节,不能真正落到实处,为社会带来的效益微乎其微。即使有落到实处的成果,也常因知识产权归属、成果转化利益分配政策还不到位,束缚了产研合作走向深入。

三、如何实现创意设计的发展与转化

如前文所述,我国创意产业发展务必要根据行业特点和服务需求进行定位,转变产业经营模式、改革人才培养方案,推进中小企业的共性技术研究和科研成果转化,推动“产、学、研”的合作与发展。

(一)产业模式的转变

新产品的研发对企业能否生存或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重要的环节,特别是小型企业资金少、规模小,无法与大中型企业抗衡,产品的形象和质量在市场竞争中就显得尤为重要。新的时代背景下,制造行业最核心的部分是设计领域中个体的创意内容和想象力。现在可以看到形形色色的新兴商业模式,正是新时代背景下的尝试和创新。电子商务中的“B2B”与“C2C”模式,打破了以往传统商业手段,在实践中也取得了明显成效。

雷海波所尝试的“D2C”模式表明,创意设计才是产业发展新的起点,是企业制胜的核心竞争力。①田少煦、孙海峰:《创意设计的发展走向与核心竞争力》,《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第136-141页。设计者可以把自己的理念迅速转化成为价值,创意者与消费者直接对接,在产品的设计、修改甚至是制作过程中都保持一种面对面的互动,将设计理念直接转化为社会价值,使创意设计产业形成一个新的良性自循环的模式。这种新的产业盈利模式和新的思维方式是以设计师为中心,强调创意设计的价值和地位。当今创意设计呈现多元化,互联网平台使得设计行业有可能表现为多种形式,将设计者从传统的专业分工中解放出来,直接将创意与产业价值对接起来。因此,设计行业的未来应该专注的是创意,复制与模仿将毫无价值。

(二)学校与企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

人才在中国可以说从不缺乏,但不同行业缺乏的是优秀人才,尤其是设计行业。设计行业在我国的起步较晚,对于创意设计的人才培养模式仍处于探索阶段。设计师的培养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也是社会各界都需要思考的问题。文章从个人职业本身、学校及企业三个方面,探讨创意设计人才的培养方法和路径。

1.个人职业发展。在高校未扩招之前,国内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分类较少,招生人数也不多,学科和专业建设的方向不清晰,导致设计从业者选择专业的范围较窄,给个人职业发展方向的选择带来一定的局限性。如今,情况发生了较大的转变,个人在选择专业和就业上呈多元化趋势。设计从业者只要选择了某个专业领域,并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和综合能力,那么将来一定会在职业发展道路上取得较大的成绩。

2.学校教育。设计人才教育应采用新的理念、新的模式,培养理念要区别过去的传统思路,设计教育应当区别于纯艺术创作观念。以工业设计为例,其专业绘画应该是跨越了传统意义上的绘画,不仅仅是技巧与表现方法的训练。在教学中应当研究设计绘画如何以特有的观察角度和思维方式来审视表现对象,为日后培养设计能力打下基础。

3.企业培养。中小企业,尤其要充分认识创意设计的价值,只有创新才能制胜。如今设计师多为院校毕业的学生,有创新能力却缺乏一定的实践能力。年轻设计师尽管对设计元素图形、色彩、外观、字体上有自己的设计表达,但工艺、面料、结构的选择和设计上却显得不切实际。高校教育倾向于“关起门来做设计”,在设计师与产业商品之间,缺少的是“企业平台”这样的中间机构。企业需加大研发过程中的设计比重,重视设计师的地位,形成产品研发的良性循环。

(三)产研结合促进成果转化

鼓励技术研发部门积极与企业开展合作,尽快促进技术成果转化。产研互动关键是要做好“两头抓”。先是从科研入手。要利用高校的研究力量承担各级的研究项目,要鼓励科研机构为企业产品的研发做好前期的工作。通过完善科研创新的奖励机制、成果转换运行机制进行奖励,促使科技成果及时转化。例如可以设立由高校和企业合作建立设计研究中心、产学研合作重点实验室等。再是从科研产生后入手。苹果公司的成功之处在于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精力保护创意设计成果,这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当国外大量风格独特的产品抢占国内市场时,创意设计的作用已无须多言。一些企业也明白依靠创意设计提升产品的附加值,而我国创意产业维权制度不完善,仿冒、抄袭现象严重影响了产品的正当销售,也影响了创意设计的积极性。只有依靠知识产权保护设计成果,并建立起完善的设计维权制度,才能维护创意产业的发展,真正实现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

创意设计的价值不言而喻,从来就是人类从事创新实践活动的先导和起点,也是工业与信息化时代企业和国家的核心竞争力所在。过去,由于国情及发展水平的制约,我国创意设计的发展极为缓慢。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艺术设计得到快速的发展,中小企业必须重视创意设计的价值,加强理创意设计在实践环节中的比重,才能克服当今发展的艰难局面,实现创意性思维的市场转化。结合我国发展现状,完善和发展产业、学校、科研的合作模式;结合中小企业自身特点,寻求差异化战略。最终实现由“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的转变。

猜你喜欢
创意设计产品设计
甜甜圈
幼儿100(2021年35期)2021-12-06 03:37:24
月满中秋
幼儿100(2021年27期)2021-09-09 12:56:28
大树
幼儿100(2021年18期)2021-06-23 07:09:58
宇宙
幼儿100(2021年18期)2021-06-23 07:09:56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艺术启蒙(2018年7期)2018-08-23 09:14:18
设计秀
海峡姐妹(2017年7期)2017-07-31 19:08:17
有种设计叫而专
Coco薇(2017年5期)2017-06-05 08:53:16
2015产品LOOKBOOK直击
Coco薇(2015年1期)2015-08-13 02:23:50
新产品
玩具(2009年10期)2009-11-04 02:33:14
产品
个人电脑(2009年9期)2009-09-14 03:1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