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翻译之文化语境解析

2014-01-21 19:03林天文
关键词:译者译文原文

林天文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甘肃 兰州 730000)

文学翻译之文化语境解析

林天文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甘肃 兰州 730000)

在文学文章的翻译过程中文化寓意的传递对翻译者来讲,是个非常重要的任务。愈来愈严重的文化走失问题逐渐显现出来,成为当前文化研究领域的重点课题。译者在对原文的意思进行本土语言的复现时,必须将原文中该句所表达的一切情感用丰富的词汇表达出来。翻译关键的重点是对原文精神的传递,并不是对原文的评价性翻译。通过分析文学翻译的文化走失现象,试图找出产生这一问题的根源。

文化意象;文化意象走失;文化走失根源

文学翻译在文化领域范畴内隶属于比较文学,比较文学中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就是翻译过程中如何正确把握和传递原文的文化意象。语境对翻译英美文学的工作而言意义重大。译者在翻译作品时应从其文化语境出发,准确的把握翻译过程里语境文化所具有的重要性与复杂性,根据文化的不同因素,实现对源语及目的语所含的文化因素的全面、深入的理解,进而从根本上改善翻译的质量,推进各国间的交流文化。

一、文化意象与文化意象传递

文化意象往往与一个民族或者一个特定的群体的意识形态有关,是属于同一群体的人们对世间万物包括人、事、物的基本看法和观点,代表着一个群体独特的意识形态,是经过历史变迁积淀下来的宝贵财富。文化意象与群体意志或者一个民族的信仰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我国高等院校比较文学的教材中,有专门的章节提出了翻译在比较文学中的重要性,并且在谢天振的《译介学》著作中对文化意象专门作出论述:民族的文化是经过漫长的岁月积累沉淀下来的精神财富,文化意象往往体现在人们的语言和文字里,提现在每一部优秀的文化作品中,代表着几代人的文化和精神实质,在民族的成长和发展过程中已被刻画成符号或者标志,相对其他事物而言,具有相对固定的形式,较为深远的意义。文化意象在人们心中的地位是共通的,对人们行为和意识的引领作用是潜移默化的,在思想上能够起到共鸣的作用。在中华民族的文化意象中,龙文化深入人心,象征着神圣和高贵,但在西方文化中龙却表达着与中华文明截然相反的意义。因此,当龙这个词汇在中英文翻译过程中,必须考虑中西方文化差异,进行仔细斟酌[1-3]。诸如此类由于民族文化差异所造成的意义差别有很多,许多看似简单的词汇翻译,由于不同的文化,造成意思南辕北辙,给原文的本意造成了意象的走失。两种不同的语言代表着不同的文化,因此翻译的过程中既要注意对原文意义的保留和忠实,又要让译文面对本国读者时不会感到突兀,所以说特定文字翻译过程中的文化意象传递是个极其复杂的问题。

二、文化意象错位

文化意象错位这一课题曾经被众多的理论研究专家关注和讨论,尤其是对比较文学有突出研究和贡献的谢天振老师,他对文化意象错位的论述如下:“不同群体的人们长期生存的自然环境、社会风俗不同,在人们的内心和精神世界形成了民族独有的文化意象,各个民族都有各自民族的象征,每种文化都是民族精神的外在提现,图腾或者信仰都是各民族独有的文化意象。”因此,在不同语言文字的翻译过程中,文化意象的传递成为重要难题。但是,也存在多个民族共有的文化意象,在多个民族的文化中包含相同的意思,表达同样正面或者反映的意义。同时,也存在一些具有截然相反意思的事物存在,即便是相同的词汇在不同文化中表达的意思有可能是风马牛不相及的。用语言研究学家的语言来形容为:即便是世界上同一件事物,在不同的民族文化下镀上了不同的颜色,不同的文化赋予了不同的含义。这也正是文化意象错位的表现。文化意象错位这个概念对初次接触的读者较为生涩,为更好诠释文化意象错位,我国著名的学者谢天振在其著作中试图用现实中出现的实际例证进行解释这一文化现象,比如:在汉语言文化中:“够”作为一种动物,在用来形容人或者其他事物的时候,往往带有贬义,与狗组成的词语有很多,比如狗眼看人低、人模狗样、偷鸡摸狗、丧家之狗等等,还有很多。相反,在西方文化中,狗作为一种动物却是作为人类的伙伴,无论是生活中还是文化中都体现出于汉文化所不同的地位。因此,在英文中形容或者祝福某个人好运时,往往会讲:“You are a lucky dog”,如果翻译成汉语,直译之后是你是一条幸运狗,意思与英文所要表达的有出入,甚至在汉语中如果这么形容人的话难免会出现侮辱或者损坏别人的声誉。英文中表达某人比较累的状态时一般会用dog-tired,直译为汉语的意思变为累的像条狗,这在汉语中是行不通的。生活中这样的例证还有很多,在汉民族的文化中,蝙蝠代表着吉祥征兆,是健康的象征,但是在西方文化中代表的却是截然相反的一面,代表着丑恶的人类的敌人形象,在西方词汇中,与蝙蝠相关联的词汇基本上都是带有贬义意义的。另外,在中国,海燕是人们追逐和学习的榜样动物,而在西方海燕的出现预示着灾难。

三、文化意象错位实证

在对著作进行不同语言的翻译时,如果忽视文化意象所代表的意义,尤其是对于文学著作的翻译,会影响到整部著作的原意,甚至会歪曲原文所表达的意境。谢天振在其《翻译研究新视野》著作中,曾经对该现象进行了实例方面的分析,典型的事例是对牛奶路的翻译。源自契诃夫的《万卡》中,书中描写的是小男孩对农村生活往事向往和回忆的故事,牛奶路所表达的是男孩万卡在给祖父写信,回忆过往美好时光的情景。原文与经过翻译之后的文章相比较,存在众多的词汇意思发生变化,译文中经常会出现让人无法捉摸的语句。比如翻译之后的译文中有一句是这样写的:“天河,好像有人,把它洗过似的。”在这里,天河怎么可以用“洗”进行修饰呢?我们难以想象洗天河中是个什么样的景象。通常我们“洗”后面所修饰的宾语往往是有形的固体,可以是天河中的星星或者月亮,但是洗天河这种液体的东西是行不通的。无论是何种语言情境下,洗的宾语后面不可能是液体的东西。我们在进行此类作品的阅读时,指导和引领我们理解和领会作品不仅仅是我们日常积累的常识,更重要的是我们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在自身知识领域内形成的沉淀[4]。汉民族文化意境下,我们所理解的天河是一种液体物质,这些液体比现实中我们所见到的河流的领域更为宽广。

原文与译文之间存在的矛盾还有很多,例如反映在人物形象塑造上,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两个事物相互转换,人物形象的凸出和表达同样存在偏差甚至是矛盾。因此,翻译的过程中必须结合两种语言背后的文化意象权衡性的去揣摩词汇。

文化意象错位现象的产生,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翻译过程中一般比较注重对作品本身文字的翻译,而忽略了其表达形式上的转换意义。我们以往认为形式单单是为了文字表达内涵服务的,忽略了形式自身所表达出的文化含义。在相关研究作品中曾专门提及此类问题:在文字翻译时,翻译者往往站在读者的角度去思考文字的运用及表达方式的选择,往往忽视了原文民族文化背景下所表达的形式意义。由此翻译出来的作品站在了自身文化背景下,但是由此将原文民族的东西丢弃了。同时,翻译文化这类的东西,形式与内涵一样重要,甚至更重要,因此译者在选择一部作品进行翻译时必须本着将读者不熟悉的外民族的文化意象展现在他们面前,让读者去了解和读懂外民族文化。但是长期以来由于读者重视译者所翻译的原文的内容所表达的含义,忽视了原文所表达的文化层面,因此,造成了内外翻译作品之间存在一定的文化差异,并不能完全翻译一部完整的作品呈现给读者群体。

四、文化意象失落的理论因素

(一)国内翻译理论影响

国内最早的翻译学著作出自多部佛经作品,主要是由鸠摩罗什(公元344-413年)以及其弟子所翻译的。那个时期的翻译作品主要是意译。作者在进行翻译的过程中经常将主观意见夹杂在译文中,目的是为了适应本国读者的阅读习惯和文化习俗。他们所翻译的作品主要有《妙法莲花经》、《金刚般若波罗密经》等,全部都是采用意译的方式翻译过来的。近代以来在翻译理论中贡献和影响力最大的是严复,严复在翻译作品过程中信守“信”、“达”、“雅”,这三者基本概括了其在翻译作品的过程中所遵守的三大原则,由此形成了其独特的风格。但是就其所翻译的《天演论》来讲,严复并没有认真遵循其所信守的“信”字,在文中他更加注重的是取明深义。另外近代还有一位著名的举人翻译者林纾,其在翻译历史上的地位也是非常重要的。他最大的贡献是将外国的文学作品呈现在国内读者面前,引起当时人们对外国文学的研究热情。在20世纪中期著名学者钱钟书曾经对林纾的作品高度赞赏,着重对林纾翻译作品的倾向进行研究,制定了文学翻译的相关标准,树立了文化翻译标准理念,这在当时的翻译历史上具有重要影响。通过拜读和研究林纾所翻译的作品,其中也存在诸多的文化意象错失现象,原文与林纾翻译的文字中存在诸多的不适宜的地方,尤其显著的是标题部分,例如原文标题David Copperf i eld,林纾翻译为《快肉余生述》,Un-cle Tom.s Cabin翻译为《黑奴吁天录》等,诸如此类的翻译还有很多。另外一位活跃在20世纪中叶的翻译雪茄傅雷曾经在就翻译问题时曾经说过当时的翻译偏重于内容与原文神似,但是在表达的形式上基本处于忽视的状态。当时,傅雷在进行《高老头》重译版本作序时写道:“就翻译作品的效果而言,翻译的结果应该像临摹一幅画一样,目标是要实现神似而不是形似”。尤其是翻译作品出塑造的人物形象,每一个玲珑人物的刻画都需要译者活灵活现的展现在读者面前,体现原文文化背景下人物独特的形象特征,体现出与读者所受熏陶的文化背景所不同的韵味。每部作品所体现的文化意象是不同的,即使同一部作品经过不同的译者进行翻译之后,形成的两部作品在文化意象上仍然存在诸多不同之处,与原文之间同样存在风格上的差异,往往译文夹杂着译者自身的难以做到原文与译文的完全吻合[5]。

我国现代的著名翻译学者杨宪益先生的夫人曾经提到翻译工作讲究“意译”,其在面对外国记者访问时针对其对翻译工作的态度作出了解释,针对外国记者所提出的灵活性问题,夫人提出译者的灵活空间非常小,许多翻译者更多的守旧,偏重与直译,读者的兴趣不浓厚,具有创造性的译者能够大胆设想,迎合读者的阅读兴趣,这样的译者是我们所佩服的。对原文的翻译不应局限于对原文的直接翻译,而是在保留原文文化意象的前提下改写原文,只有做到这样才能走出原文,不受制于原文的约束,抛弃诸多条框的约束,才能翻译成出色的作品。

(二)国外翻译理论的影响

国外针对翻译的研究理论较多,其产生和发展的历史与国内相比较早,古罗马政治家、哲学家、翻译理论家西塞罗是典型的代表人物之一,其在翻译中曾经说到,翻译工作并不是逐字逐句的翻译,保留原文写作的总体风格即可。另外西方早期学者哲罗姆也曾提出相似的观点,认为翻译的目的是呈现原文的意思,而不是翻译每一个孤立存在的词汇。中外著名的翻译者,坚持认为翻译超越理论的不在少数,因此培养了一批优秀的翻译作品。刘重德的经典论述认为,文学翻译时将原文的文化意境用其他语言进行传递出来,让读者在读到译文时能够感受到与自身表达方式所不同,但同样能受到启发的作品,译文欣赏同样是一种美的享受和情感的共鸣。而要实现这样的译文,所需要的不仅仅是翻译语言词汇的掌握程度问题,而更重要的是能够理解和把握原文所表达的意境,并且能够利用自身所拥有的本民族文化背景下所能描绘和反映原文意境的词句。原文的精神是翻译传递工作的实质,精神是一篇文章的灵魂,承载着原作品所负载的精神,向人们传递的力量是永恒不变的,无论采用何种语言进行表达,其正面的精神动力是永不改变的,这就是译者所需要完成的工作重心。

五、文化意象错失的译者因素

译者自身因素对文化意象错失带来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译者对两种语言背景下的文化差异的意识,另外一点是译者迎合读者的态度。译者翻译外国作品时,对国外文化意象的认知和把握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译文翻译水平的高低,对自身民族文化和国外他民族文化之间差异认识和重视,影响到翻译者在进行文化翻译的精神传递过程中出现偏差和矛盾的几率;另外译者对待读者的态度一般会采用迎合的姿态,为了引发读者对译文的阅读和研究兴趣,译者往往采用与原文表达形式所不同的方式进行翻译,由此,带来译文文化意象的错失。

文化意象在翻译过程中的传递,本文引用诸位中外翻译名家的经典论述来结束本文的探讨。我国的杨宪益先生曾经讲过:“翻译作品不能做出多余的解释,一定要与原文靠近,忠于原文的本意,不刻意虚夸,不夹杂个人主观臆想。”另外,刘重德认为:“翻译之所以称之为翻译而不成为创作,是因为翻译不是随意的改动原文,而是以原文作为样本,紧紧抓住原文的灵魂,进行文字的转换和文化的传递。”外国翻译学者珂泊(William Cowper)谈及他翻译的荷马史诗巨作时,认为其译文紧扣了原文的意思,主要的东西都翻译出来。另外罗塞蒂(Rossetti)认为翻译作为一项限制个人主观思想的工作,必须以原文作为本本,不能依赖个人思想观点随意更改。

译者在对原文的意思进行本土语言的复现时,必须将原文中该句所表达的一切情感用丰富的词汇表达出来,力求意思想通,神似并且形似。翻译关键的重点是对原文精神的传递,并不是对原文的评价性翻译。翻译与评论是对原文作品进行的两种完全不同性质的工作。如果说原文所表达的内涵模糊,那么所翻译之后的译文的意思也应当忠于原文,采用模糊不清的意思进行表达。尤其是针对于原文中需要省略的东西,在译文中不宜出现,特殊需要除外。

[1] 杨 健.文化翻译与翻译文化[D]. 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2005.

[2] 郑 颖.文化翻译中的译者文化主体性[D].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5.

[3] 郑 玲.从目的论看汉英翻译中的文化传输——兼评《京华烟云》中的翻译策略[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2):16-17.

[4] 郭旭明.从生态翻译学视角看全球化语境下汉语文化负载词的英译[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5(3):73-75.

[5] 王 旻,张丽娟.翻译教学中的跨文化内涵研究——文化语境与翻译[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3(4):119-122.

Analyses of the Cultural Context of Literary Translation

LIN Tian-wen
(The Radio and Television University of Gansu, Lanzhou 730000, Gansu, China)

In the process of translation literature, transferring the cultural implication is a very important task to the translator.Culture losing becomes a more and more serious problem, and the key issue in the f i eld of current cultural studies. This paper,mainly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phenomenon of cultural loss in literary translation, tries to f i nd out the origin of the problem.

cultural image; cultural image losing; cultural roots

H059

A

1673-9272(2014)01-0148-03

2013-10-15

林天文(1962-),女,吉林长春人,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字、远程教育。

[本文编校:罗 列]

猜你喜欢
译者译文原文
Stem cell-based 3D brain organoids for mimicking,investigating,and challenging Alzheimer’s diseases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英文摘要
弟子规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弟子规
译文